李宁的市场细分修订版
李宁stp分析

李宁有限公司STP营销战略分析STP战略STP理论中的S、T、P分别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意思。
第一步,市场细分(Segmenting),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并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轮廓。
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Targeting),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
第三步,定位(Positioning),在目标市场顾客群中形成一个印象,这个印象即为定位。
一、背景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
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李宁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一)目标市场细分(Segmenting)李宁品牌应以价格作为细分变量,把体育用品市场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
在此方面,李宁公司应该固守中端市场,并向高端市场做一定延伸;其次,以年龄作为细分变量,把体育产品消费人群分成15到28岁的消费者和28到50岁的消费者两部分。
在此方面,由于李宁主要针对90后学生和年轻人为主的体育运动产品,所以应主要面对15到28岁的人群。
再次,根据李宁品牌的城市划分标准:将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为一档,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为一档。
在此方面李宁品牌应主攻一二线城市,逐渐收紧三线城市。
最后,以产品为细分变量,把运动类产品分为体育专业运动产品,运动休闲产品,休闲产品三部分。
市场调查与研究李宁报告(一)2024

市场调查与研究李宁报告(一)引言概述:
市场调查与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市场分析工具,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为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对李宁公司的市场调查与研究,深入探讨其市场情况和竞争策略,以及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正文内容:
一、品牌定位调研
1.1 调查李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和形象
1.2 研究消费者对李宁品牌的偏好和购买意愿
1.3 分析竞争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和优势
二、产品需求调研
2.1 通过消费者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市场对李宁产品的需求
2.2 分析李宁产品在不同市场细分中的竞争优势
2.3 调研不同消费群体对李宁产品的使用场景和购买习惯
三、市场竞争分析
3.1 对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其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
3.2 调研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活动
3.3 研究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优劣势
四、市场发展机会分析
4.1 分析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探讨李宁公司的市场机遇
4.2 调查市场中新兴竞争品牌的发展态势和潜在威胁
4.3 研究消费者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需求
五、营销策略建议
5.1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提出李宁公司产品定位和品牌推广的建议
5.2 探讨李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差异化策略和创新方向
5.3 提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建议,以增强竞争力
总结:
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本报告全面分析了李宁公司的市场情况和竞争策略,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议。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李宁公司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宁服饰市场调查报告

李宁服饰市场调查报告李宁服饰市场调查报告目录:1、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2、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3、调查主要统计结果简介4、综合分析5、数据资料汇总表6、附录一、品牌介绍提起李宁,大家就会想到世界“体操王子”,想到奥运会,想到李宁牌服装等等。
然而,今天的李宁已非昨日的李宁,她正以巨人的步伐,敏锐的眼光,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走向了国际市场品牌名称:李宁1990-1992年创立阶段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退役后以1990年投资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契机,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李宁牌以1990年亚运会为契机,在产品尚未面市之前,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1993-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李宁公司本着"取之体育,用于体育"的精神,经过体育赞助迅速在全国传播推广,广泛建立起以自己的连锁专卖店营销体系,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
完成第一次人员调整,专业人员开始进入公司。
李宁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代理商主要以体委系统为主,在全国迅速建立起加盟连锁专卖体1996-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随着李宁公司的发展,业务的不断壮大。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公司及时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加强公司对市场的调控,进行系统的品牌经营;经过开发中心的建立,引入国际设计师,确定了产品的新定位。
在1996年初,公司开始对资源进行整和,成立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1997年,为提高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开始经营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理顺产权结构。
二是产品开发。
三是销售网络。
1999- 二次发展阶段李宁公司从成立到壮大,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挑战。
虽然我们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品牌第一,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可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品牌的竞争越演越烈,保持和发展我们的优势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
从1999年开始,公司建立起先进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及规范的品牌识别系统,尝试多种经营方式,并将"品牌国际化"纳入了战略议程,公司启动了向国际化迈进的第二次发展阶段。
李宁市场分析

一、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3二、市场现状--------------------------------------------------4三、消费者行为分析--------------------------------------------5四、主要竞争对手----------------------------------------------6五、SWOT分析--------------------------------------------------7六、李宁品牌的产品策略分析-------------------------------------8七、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分析-------------------------------------9八、总结李宁品牌遇到的问题-------------------------------------10九、提出应对的策略---------------------------------------------11十、总结-------------------------------------------------------15一、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1990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项体育赛事。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2004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目前阶段李宁正面对国际品牌,尤其是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巨大挑战,如何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品牌,变挑战为机遇,是李宁应当竭力思考的问题。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简表二、市场现状(一)市场份额从2010年国内销售上半年市场销售情况看,李宁品牌约占有体育用品38%的分额头,耐克约占30%左右,阿迪达斯约占10%左右,其他一二十家国内外品牌合约占28%左右。
李宁的市场细分

李宁的市场细分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在15~45岁等距分布的基础上,以24~35岁为主,二级城市,中等收入,大众化而非专业运动消费。
而李宁公司目标消费群的特征是:14~28岁,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流行趋势。
市场选择:市场专业化,产品定位:产品定位于“体育品牌”,不仅仅是因为体育在当代生活中与日俱增的诱人魅力,更因为“李宁牌”源自体育,同体育本身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做法:为了固化这一定位,在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宣传过程中,李宁公司以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为媒介,通过装备及资金赞助,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自身定位,让受众在“李宁牌”和“体育”之间形成潜意识的契合。
凡是有可能干扰其品牌定位的推广策略和手段,无论怎样诱人,都不会被采纳。
作用:准确的品牌定位不仅没有影响“李宁牌”休闲系列的销售,而且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以夹克为例,当消费者在数十种品牌中做选择时,“李宁牌”运动、健康、青春、活力等体育概念对他产生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目标市场定位:李宁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24-35岁之间的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
这部分人对于李宁的忠诚度比较高,认为这是民族的企业,是一种民族的象征,而不会轻易的去改变。
他们认为李宁的产品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是一种体育荣誉的象征。
第二,15-24岁之间的还不完全具有经济实力的喜爱运动的学生群体。
这部分人具有比较的创新性和"喜新厌旧"的偏向,他们追求的是时尚,年轻。
而李宁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因而他们改变消费习惯的可能性很大。
做法: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装与鞋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
李宁市场调研报告

李宁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文是对李宁公司进行的市场调研报告,目的是为了了解该公司在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将分析李宁的品牌定位、产品特点、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对手等相关信息,为李宁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发展建议。
二、品牌定位李宁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其品牌定位为“中国运动品牌的领导者”。
李宁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创新的运动产品,强调中国文化的融入和传承。
品牌定位突出了李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并在传播中注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三、产品特点李宁的产品线涵盖了多个运动领域,包括跑步、篮球、羽毛球等。
其产品以功能性、舒适性和时尚性为核心竞争力。
在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以及细节设计方面,李宁始终追求精益求精。
产品特点的突出展示使得李宁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市场份额李宁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
根据我们的调研,李宁在篮球鞋市场中占据了约30%的份额,在跑步鞋市场中占据了约25%的份额。
这一成绩显示了李宁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五、竞争对手在体育用品市场,李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国际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以及本土品牌如安踏、特步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研发、营销策略以及品牌宣传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给了李宁巨大的竞争压力。
六、市场发展建议1.加强品牌传播:李宁可以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投入以及与明星运动员的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2.关注产品创新:李宁应该继续关注产品创新,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提升用户体验:李宁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舒适性和品质,同时通过售后服务和用户反馈等方式改进用户体验。
4.拓展新的市场:李宁可以考虑进军国际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并与当地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市场的快速发展。
七、结论通过本次市场调研,我们对李宁公司的品牌定位、产品特点、市场份额等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
尽管面临激烈竞争,但李宁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李宁品牌营销分析-目标市场

1.4品牌的消费者接受性分析
在体育用品行业,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议价能力是有区别的。在高 端市场,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以及专业性和不 可替代性,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因此拥有更强的价格竞争能力, 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但在低端市场,消费者更加重视的产品的性价 比。李宁产品的定价,一般都是低于国际知名品牌而又高于国内品牌 的,这其中的差距,肯定与产品本身的设计、质量有关系,但更重要 的是体现在品牌价值、科技含量这两个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内品牌, 李宁在品牌价值上还是具有优势的,这也使得李宁在国内消费者中具 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
目标市场定位
国内市场的高端市场 90后消费群体和上班簇
安踏,Peak,乔丹 注重产品质量
国外市场的高端产品定位
提升价格 阿迪达斯,耐克 产品知名度,国际化
目录 Contents
04
品牌的营销战略
4.1品牌定位 4.2品牌设计(名称设计、标志设计) 4.3品牌个性 4.4品牌形象(概述、构成、塑造) 4.5品牌传播(广告、公关、销售促进、人际传播)
目录 Contents
02
市场机会与问题分
析 对品牌目前营销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和针 对品牌的特点分析优劣势
2.1品牌目前营销现状问题分析
2.2品牌特点优劣势分析
品牌营销目标
03
目录 Contents
目标市场细分
地理位置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消费群体
青少年市场 中年市场
产品质量和价格档次
高档市场 中档市场 低档市场
1.4品牌的消费者接受性分析
李宁品牌的运动鞋服可以说是我国运动鞋服领域的“老大哥”,在很 长的一段时间内业绩都保持着行业第一的位置,但随着国内安踏、匹 克、361度等品牌的快速发展,给李宁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国内 运动品牌中,由于李宁的品牌营销策略出现失误,导致 了李宁的品牌 价值相较于安踏、匹克等也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在2013年李宁公司 的品牌价值高出安踏公司近8亿元人民币,但自2014年起,李宁公司在 品牌价 值上大幅度的落后于安踏公司,2016年已经被安踏领先近15亿 元。这说明,李宁公司相较于直接竞争对手安踏已经完全失去了品牌 的优势。
李宁市场调研报告

引言:随着全球体育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体育品牌的市场调研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李宁为例,深入分析其市场现状、竞争优势、消费者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李宁提供有关市场调研报告。
概述:李宁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代表之一,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李宁需要了解市场动态,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对于李宁来说,市场调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利于了解消费者需求,发现潜在市场机会,提高竞争力。
正文内容:1.市场现状1.1全球体育用品市场概况过去几年,全球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
美国和欧洲市场是全球体育用品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而亚洲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体育鞋和运动服装是体育用品市场的主要产品。
1.2李宁市场份额李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成为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领导者。
在海外市场,李宁的市场份额较小,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
2.竞争优势2.1品牌知名度李宁是中国最知名的体育品牌之一,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
在中国市场,李宁的品牌形象和历史积淀为其赢得了广泛的消费者认可和忠诚度。
2.2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李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装。
李宁与一些著名的科技公司合作,如李宁和英特尔合作开发智能运动鞋,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智能化。
3.消费者需求3.1趋向健康和运动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逐渐增加,体育用品市场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消费者对于体育用品的需求不仅仅是基础功能,还涉及时尚、舒适度等方面。
3.2年轻一代的消费行为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品牌形象和文化的关注较高,更加注重体验和个性化。
所以,李宁需要推出与年轻消费者需求相符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4.市场机会4.1二三线城市市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成为体育用品市场的新增长点。
李宁可以加大对这些城市的市场开拓,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宁的市场细分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在15~45岁等距分布的基础上,以24~35岁为主,二级城市,中等收入,大
众化而非专业运动消费。
而李宁公司目标消费群的特征是:14~28岁,学生为主,大中
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流行趋势。
市场选择:市场专业化,
产品定位:产品定位于“体育品牌”,不仅仅是因为体育在当代生活中与日俱增的诱人魅
力,更因为“李宁牌”源自体育,同体育本身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做法:为了固化这一定位,在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宣传过程中,李宁公司以大型体育赛
事(活动)为媒介,通过装备及资金赞助,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自身定位,让受众在“李宁
牌”和“体育”之间形成潜意识的契合。
凡是有可能干扰其品牌定位的推广策略和手段,
无论怎样诱人,都不会被采纳。
作用:准确的品牌定位不仅没有影响“李宁牌”休闲系列的销售,而且增
加了产品竞争力。
以夹克为例,当消费者在数十种品牌中做选择时,“李宁
牌”运动、健康、青春、活力等体育概念对他产生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目标市场定位:李宁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24-35岁之间的中等收
入水平的消费群体。
这部分人对于李宁的忠诚度比较高,认为这是民族的企业,是一种民
族的象征,而不会轻易的去改变。
他们认为李宁的产品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是一种体
育荣誉的象征。
第二,15-24岁之间的还不完全具有经济实力的喜爱运动的学生群体。
这
部分人具有比较的创新性和"喜新厌旧"的偏向,他们追求的是时尚,年轻。
而李宁这方面
是没有优势的,因而他们改变消费习惯的可能性很大。
做法: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装与鞋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
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
营销环境分析
4.1.基品牌建设环境.
4.1.1 公司内部:在产品开发方面,李宁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亚洲一流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开发管理机制,并聘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师、版式设计师以及专业的开发管理人才,大力加强了市场调研和设计开发力量,以逐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品质,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4.1.2 营销中介人:李宁选择的是特许经营和经销商两种形式,拥有地理上优势的李宁在营销网络的发展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4.1.3 顾客:李宁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24-35岁之间的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
这部分人对于李宁的忠诚度比较高,认为这是民族的企业,是一种民族的象征,而不会轻易的去改变。
他们认为李宁的产品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是一种体育
荣誉的象征。
第二,15-24岁之间的还不完全具有经济实力的喜爱运动的学生群体。
这部分人具有比较的创新性和"喜新厌旧"的偏向,他们追求的是时尚,年轻。
而李宁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因而他们改变消费习惯的可能性很大。
4.1.4 竞争者:随着中国对外政策的开放,李宁所面临的竞争者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
在中国市场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较为领先的国外品牌Nike、Adidas、Reebok 和国内的康威,它们都成为李宁强大的竞争者。
4.1.5经济环境:2005年,中国GDP超过了18万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仅占国内GDP的0.2%,在美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2%,其增长空间可略见一斑。
具体到户外运动产品也是同样,国外业者都认为,在五年内,中国户外用品产业50%以上增速不会改变,美国户外用品年产值100多亿美元,欧盟年销售550亿欧元,而我国去年只有10个亿,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欧美以及日韩等户外用品市场已趋饱和的厂商业者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