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的感悟
我喜欢照镜子,你喜欢吗?_人生感悟

我喜欢照镜子,你喜欢吗?你喜欢照镜子吗?你满意镜中的自己吗?镜子对你来说是亲切的朋友还是惹人厌的敌人?我喜欢照镜子,镜子是我最诚实的朋友,它总是适时的提醒我衣服有没有穿整齐,帮我检查有没有顽皮不听话的头发偷跑出来玩,告诉我嘴巴上巧克力的黑色汙渍有没有擦干净,让我一整天都精神饱满、活力十足。
有时镜子又过份诚实到令人讨厌,每次想穿件漂亮的衣服去上学,镜子总是故意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害我烦恼得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人对镜子可是又爱又恨,不知道是要爱它的诚实,还是要恨它的直接。
池塘是天空的镜子,在宁静的午后,映照出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
童话故事里的魔镜是最诚实却又无知的镜子,每一次的回答,都使白雪公主陷入可怕的危险。
我曾读过一篇有关镜子的有趣故事,故事里提到,有一只流浪狗不小心走进一间四面都是玻璃镜的房间,突然看见了很多狗也同时出现,它大吃一惊,这只狗便开始龇牙裂嘴,发出低沉的吼声,而镜子里的狗也十分生气,这只狗一看简直就吓坏了,不知所措的绕着屋子一直跑,直到体力透支、最后倒地死亡。
我想如果这只狗肯对镜子摇几下尾巴,先表示友好的态度,故事的结局将会完全改观,因为镜子里的狗也会回报它友善的态度。
普通的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表,却不能照出人的内心,幸好我有一些可以让我照见心灵的镜子。
家人、朋友的提醒,是我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让我可以及时改过,不会一错再错。
有时阅读也是我的一面镜子,不同的阅读经验,让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去学习改进的地方,阅读励志人物的传记,让我知道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因为受到一点挫折就逃避现实,而是要努力的找方法克服,阅读“安妮的日记”,让我深刻的了解自由的可贵,阅读“小盒子里的大幸福”,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古人才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镜子虽然可以帮助我们看见真相,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实际去反省改进,就只是一场有如“镜花水月”般空虚的梦,所以我们要虚心的接受建议,学习勇敢的面对挑战。
照镜子反省自己的作文

照镜子反省自己的作文
《照镜子,看清自己》
嘿,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经历了一件超级搞笑又让我有所感悟的事儿。
那天,我和几个朋友约着一起去逛街。
逛着逛着,我们看到了一家饰品店,大家就嚷嚷着要进去看看。
一进店,我就被那些亮晶晶的小镜子吸引住了。
我拿起一个镜子,对着自己左照照右照照,还一边做着各种鬼脸。
这时候,朋友 A 走过来,笑着说:“你照个没完啦,不就一张脸嘛,有啥好照的。
”我白了他一眼,说:“你懂啥呀,照镜子能发现很多问题好不好。
”朋友 B 也凑过来说:“哟,那你发现啥问题啦?”我故作深沉地说:“比如说,我发现我今天的发型有点乱呀。
”他们俩同时“切”了一声。
我继续对着镜子,突然看到自己笑起来的时候牙齿上好像有点东西,哎呀,原来是中午吃的菜叶还粘在上面呢,好尴尬呀!我赶紧找纸巾擦掉。
朋友们看到我的举动,哈哈大笑起来,朋友 A 说:“哈哈,叫你照镜子,这下照出丑来了吧。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哼,你们别笑,每个人照镜子都会发现自己的一些小问题呀。
”
然后我就想到,其实照镜子不就像是我们对自己的反省嘛。
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时不时地像照镜子一样,看看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就像我通过镜子发现了牙齿上的菜叶,我们也要通过自我反省去发现那些平时可能被我们忽略的缺点。
从那以后,我时不时就会想想那天照镜子的事儿,提醒自己要多反省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嘿嘿,这就是我关于照镜子的小趣事和小感悟啦,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呀?
总之呀,我们都要学会照镜子,好好地看清自己哟!。
[镜子感悟人生的作文范文]照镜子的人生感悟
![[镜子感悟人生的作文范文]照镜子的人生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bd18a3d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f.png)
[镜子感悟人生的作文范文]照镜子的人生感悟像往常一样,我又一次匆匆地走过那条最熟悉的路。
但是,那不经意的转头,却让我停下了脚步:我看到了那爬满栅栏的牵牛花。
牵牛花是那么美丽,我情不自禁地走向了它。
我低头欣赏着齐肩高的牵牛花,心里无比愉悦。
我突然发现,它竟是从花园中最靠近地砖的那片最贫瘠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于是我又赞叹着它的顽强。
我越看越喜欢,忍不住伸出了手,想摘下一朵。
这个举动唤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的我可是不知道摘了多少这里的花啊!幼时的记忆又清晰地浮上了心头。
小时候,由于这牵牛花,这里成为了我最爱的地方。
每当牵牛花开放的时候,我每次出门时必会来到这花墙前,仰头痴痴地望着它们。
花园里也有许多花,但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华丽、鲜艳或稀有之美,只是觉得,花园里的花是被栅栏隔开的,只有牵牛花能让我这样欣赏。
牵牛花的紫色、粉色,与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叶子相互映衬,在我眼里形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大人们告诉过我:“牵牛花像喇叭。
”我还不知道喇叭是什么样的,所以在我的眼里,它就是喇叭,正吹着绝美的音乐呢。
那时的我正处于想把一切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的年纪。
而“小喇叭”的美丽有趣让我不能不喜欢它。
有时我便会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又小心翼翼地别到了自己的头发上。
一阵欣喜便涌上心头,我便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现在,我依然那么喜欢着牵牛花,因为它比花园里那些花更朴素顽强。
虽然花园中的花在我心中仍不及牵牛花,但我也学会了欣赏它们——牵牛花随处可见,但那些花却不常有。
而且我也没有再将牵牛花想象成喇叭,它们的不同之处太多了。
面对着我依然喜爱的牵牛花,我想了想,将伸出的手缩了回来。
牵牛花战胜了自然中的那么多苦难才会依然生长在这里,若让它们在我的手中迅速枯萎、死亡,实在太可惜了。
再说,我若摘下了它,也不能别到头上了。
倒不如让它继续生长,为来往的人送去更多美丽。
我惊讶地发现,摘下牵牛花,在花下玩耍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但就在这“一天”里,我是思想,我的行为就变了。
镜子对视心得体会 对着镜子的感悟

镜子对视心得体会对着镜子的感悟推荐镜子对视心得体会篇一1、设立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化为每一步的实际行动。
2、其实失败是一团没经处理的陶泥,只要它敢于在灼热的窑中翻滚,出窑后,便是一件可居一指的陶瓷。
3、成长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人面对孤独,面对现实,面对未知的未来。
4、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绝不是无味的,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我决不气馁。
5、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
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6、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7、一个人没目标,前途尽费;一个人没理想,碌碌终生。
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9、不要因一场薄雾,便认定前面没有什么景物。
10、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给认真和执着的自己点赞!11、没有松柏恒,难得雪中青。
12、人要像梅花一样,只要凌寒傲霜,积极向上,才能开出美丽而芳香的花。
13、相信朋友的忠诚。
相信自己的勇气。
相信敌人的愚蠢。
14、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要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
15、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不成功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16、如果我们投一辈子石块,即使闭着眼睛,也肯定有一次击中成功。
17、离开不是为了分别,而是为了以最美的姿态再度重遇。
18、既然一切都会过去,那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的。
19、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程。
从呀呀学语的儿童,到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到将来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每一个成长的过程都饱含了我们奋斗的汗水。
20、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21、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宋《省心录》22、我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
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
2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镜子读后感

镜子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刘慈欣镜子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镜子,可以映照出你的仪容仪表,透射出你的精神状态,洞察出你的处世人生。
近日读了《镜子》这篇文章,感触颇深。
文章主要内容是:“我”从来不喜欢照镜子,走到镜子面前,也只是若无其事地瞟一眼。
但是有一次,“我”发现,生活中缺了镜子就变得索然无味,于是,“我”也开始照镜子,并在这镜子中慢慢地成长;感悟生活;潜移默化。
镜子,陪伴我们,走过青春年华。
也许我们并不察觉镜子的重要性,但它已与我们相伴,形影不离。
外出时,照照镜子,整整衣衫,给自己增添一份自信;沮丧时,照照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瞬间变得精神百倍;迷茫时,照照镜子,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就不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镜子给了我们充实的力量和无穷的信心,增添了一份坚定的信念和成功的欣慰。
正如书中所言“虽然生活中有很多烦心事,压抑了我的笑,但我真的不能失去它,就算是为了别人”。
镜子使我们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从而感到幸运与自豪;镜子让我们知道,有她这样一位无私的.朋友,时刻陪在身边,自此不再孤独寂寞。
微笑时,它给我们鼓励;哭泣时,它给我们安慰。
它永远陪伴我们,经历岁月,默默成长。
镜子能轻松地感知你我的心情,理解我们的欢喜和悲伤,就像另一个空间的自己,虽然虚幻缥缈、朦朦胧胧、不可触及,但它真实地存在着,时刻陪伴着自己,与已同喜同悲。
记得有一次,我因考试不理想,情绪不佳。
经过楼道的镜子时,看到自己面容憔悴,眼神迷茫,衣衫不整,甚是可笑。
驻足镜前,尴尬一笑,扮个鬼脸,霎时间,压抑全无,如释重负。
镜子使我重整旗鼓,增强信心,让我认识到:一次小小的失败算得了什么?我应该重拾信心,挑战自我,勇敢面对未来。
于是,我喜欢照镜子了。
当你默默凝视镜子中的自己时,也会像作者一样凝视着自己的成长,凝视着自己的人生……【刘慈欣镜子读后感范文】。
艾青诗选镜子感悟

艾青诗选镜子感悟艾青的诗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甚至一些我们自己都不敢直视的部分。
你看,他的诗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而是贴近生活、充满了真实的情感。
每次读他的诗,就像在对着一面镜子看自己,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片迷茫、挣扎,还有那一丝丝的希望。
艾青的诗,啊,真的很特别,仿佛他就是用心在说话,不是高深莫测,而是深入人心。
我们生活在一种对镜子看自己的状态中。
镜子里的那个“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人一生都在镜子里找自己,却始终没找到。
镜子里的“我”从来就不完整。
你今天怎么照镜子,镜子里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你。
你今天心情不好,照镜子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满脸愁容的自己;你今天兴奋,镜子里映照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兴高采烈的你。
艾青的诗,给了我一种感觉,他就是那个无时无刻不在指引我们去面对镜子的“自己”的人。
每次读他的诗,我都有一种想要反思的冲动。
是不是我在某些方面太懒了?是不是我太害怕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镜子本身并不复杂。
它只是一个中立的存在,反射出来的东西完全取决于你站得多近,站得多远。
正如艾青的诗一样,诗句和镜子一样,反射的是你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
有人可能觉得艾青的诗难懂,觉得他写的东西有点沉重。
确实,有些诗读起来是有些压抑,但你要明白,这种沉重并不是无形的压迫,它是一种真实的表达,是对生活的无奈,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像他那首《我爱这土地》,表达的就是对祖国大地的深深热爱。
这种情感虽然有点沉甸甸的,但它真实。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不完美,不正是你面对镜子时,那种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的感觉吗?每次看到镜子里自己的面容,总会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有时候觉得,哎呀,这个地方是不是有点不对劲?脸上的斑点是不是又多了?发型是不是乱了?又或者心里有些不安,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长胖了,心态是不是还那么年轻。
你瞧,镜子里看出来的那些都是“表面”,可是你从来不会去问镜子里反射出来的那个人,是不是内心也有一个未曾实现的梦想,是不是也有些不为人知的痛苦。
看镜子里结合的地方的感悟

看镜子里结合的地方的感悟针对青少年《看镜子里结合的地方的感悟》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突然注意到了镜子里结合的地方。
那是一条细细的线,将两个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世界分隔开来。
我想起了和朋友闹别扭的时候,就像这镜子里的结合线,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记得那次,只是因为一点小事,我和好朋友吵得不可开交。
我们都觉得自己有理,互不相让。
可后来冷静下来想想,其实只要稍微退一步,就能跨越那条“线”,和好如初。
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左边的脸和右边的脸,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我。
就像在学习中,语文和数学,每一门功课都很重要,只有把它们都学好,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镜子里结合的地方,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看似分开,实则紧密相连。
我们要学会看到事物的整体性,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让小小的分歧变成难以跨越的鸿沟。
《看镜子里结合的地方的感悟》那天,我对着镜子发呆,目光落在了镜子里结合的地方。
还有一次,我和爸妈一起做蛋糕。
我负责搅拌蛋液,爸爸负责准备材料,妈妈负责烘烤。
我们分工合作,就像镜子里完美结合的部分,做出了美味的蛋糕。
从镜子里的结合处,我懂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更棒的事情。
《看镜子里结合的地方的感悟》站在镜子前,我盯着那结合的地方,思绪飘飞。
想起上次和同学们一起做手工,有的剪纸,有的画画,有的粘贴。
刚开始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
后来我们一起商量,互相配合,就像镜子里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两边,最终完成了精美的作品。
还有玩游戏的时候,单打独斗总是容易失败,和小伙伴们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困难。
镜子里的结合处告诉我,合作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就像左右手一起用力,才能紧紧握住梦想。
《看镜子里结合的地方的感悟》看着镜子里结合的地方,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到了学校的文艺汇演,跳舞的同学、唱歌的同学还有表演小品的同学,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又相互配合,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照镜子”活动心得体会

宦家峪学校课堂教学“照镜子”活动心得体会王帅2013年10月“照镜子”活动心得体会宦家峪学校王帅为期两周的“照镜子”活动落下了帷幕,张校长发起的这项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活动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针对这次活动,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处处存在。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情感铺垫。
二、注重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
新课改革中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
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并未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
创设自由、和谐地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教师的激励到位。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的方法可真多”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四、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1.正确处理好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关系,也就是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2 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恰到好处,尤其是在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时,教师都做到了这一点。
3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时间作保证合作学习的过程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泛的空间,这样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深入、到位五.练习设计有层次性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数学离不开练习,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镜子的哲学感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着眼此四自能力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照镜子、正衣冠”我想可能是来源于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是要求我们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反思。
卡西欧在其名著《人论》中指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终目标。
苏格拉底也说认识自我是哲学基本原则。
认识你自己,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大哲学家冯友兰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思想。
“照镜子”看似普通生活中的一件每天都做的事,延伸开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哲学话题。
“我”的概念不是人生来就有,也不是所有动物都有。
达尔文曾经在动物园里让一只猩猩照镜子并观察其行为,以测试其否有“自我意识”。
这个呢叫“镜子测试”(Mirror Test)。
后来,科学家发现目前除人类只有猩猩、黑猩猩、倭猩猩、大猩猩、猕猴、宽吻海豚、虎鲸、大象、喜鹊能够通过这个测试,而我们熟悉的猫和狗都无法通过此。
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最早要到6个月以后才能通过“镜子测试”,大约要到两岁左右才会知道镜中人是自己。
婴儿如此,成人也是如此,《红楼梦》里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次看见镜子以为镜子里的自己是亲家母,书中是这样讲的“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那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他亲家只是笑,不还言.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
"刘姥姥那个瞬间是没有通过“镜子测试”,但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万物灵长,大约就是能够有“我”的概念。
很快,刘姥姥发现“他亲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这个突然想起可能就是人的智慧):" 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罢。
”说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
”其实,不光是刘姥姥,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也遇到了困惑。
齐臣邹忌欲于徐公比美,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后来他会见徐公,一照镜子,才知道不如徐公美,同时他也恍然大悟:老婆和客人说自己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罢了。
可见,没有镜子,完成自我相貌的认识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用说认识自我其他深层次的问题。
所以当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他应道:“认识你自己。
”尼采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
很多时候,人不是故意要做出某些恶形恶状,只是不知自己这样做是什么样子,苦于不自知而已。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对面”,人类在为认识自我苦恼的时候,镜子出现了,一个和指南针、印刷术、互联网一样伟大的发明出现了。
在汉语中“镜”字从“鉴”字演化而来,而“鉴”的本字是“监”。
甲骨文“监”字是一个人跪在盆边往水里看自己的影子动作的象形。
这点明确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镜子是远古人用的水镜。
此后,原始人发明了“石镜”,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发明了“青铜镜”,13世纪初“玻璃镜”出现了。
再后来“水银镜”和目前的“铝镜”。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镜子一路演变过来,其效用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也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镜子使得自我观看成为可能,很多善于观察别人善于认识世界的画家借助镜子创作了自画像。
达芬奇曾经说到“镜子是我们的老师”。
在镜子帮助男男女女修饰容貌的同时,也被赋予了道德、宗教层面上修身的意义。
苏格拉底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照照镜子,他说,如果你美,那就要配得上你的美;如果你丑,那就要用内在价值去弥补不足。
另一方面,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一面绝对平面绝对完美的镜子。
镜子里的你我即永远不是真实的你我,也永远和真实的你我存有差距。
换句话说,镜子可以让人认识自我,也可以迷惑自我。
它能反映一部分真实使它代表着真实和圣洁,成为真理、道德和宗教之镜;同时
它离绝对真实的差距还可能是虚荣、欲望甚至错误的陷阱。
西蒙·韦弗女士有一句名言:“美丽的女子,照镜子时,也许会认为自己就是如此。
丑陋的女子则知道自己不只如此而已。
”人对虚幻之美、理想之我的渴盼,特别是当自身的缺陷在镜前无处可遁时,人们制造出了“恭维的镜子”也叫“昏镜”与今天的“魔法相机”类似,于是“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自欺的朦胧之美,满足了人的自得心理,也让人在镜子面前迷失了自我。
据说伊丽莎白女王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这种镜子,在临终前,她希望照照真正的镜子,之后开始申斥那些奉承她的人。
“朝闻道夕死可也”,女王最终是明白了。
可很多人却像三国大将“盲夏侯”那样,“恶影不将灯做伴,怒形常以镜为仇”,把自己的丑陋归因于镜子,每每把镜子摔碎在地上。
镜子只是工具,镜子只是道具,何苦为难它呢?照什么镜子,怎么照镜子,其实是我们的自我选择。
彭德格拉斯特说:“我们在镜子中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把什么带到镜子跟前。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瑞,我们在镜子里所能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手里的那柄双面的风月宝鉴正是人生两面性的绝妙反照,虚/实、善/恶、美/丑恰是背靠背的存在,而命运取决于个人的自我选择。
比镜子更为重要的是反观自照的镜子意识和镜子思维。
唐太宗有镜子思维,他有铜镜、历史、他人三面镜子。
时下,每一个党员干部至少有党章、廉政准则、八项规定、群众期盼、先进典型五面镜子。
面对镜子,我们实际上是在面对自己的选择,反思镜子,实际上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身。
无一例外,我们在镜子里发现自我的美,本能地会愉悦;在镜子里照见自我的不足和丑陋,至少会下意识的拒绝、反感甚至愤怒。
反过来,面对镜子感觉舒服那是在欣赏自我,感觉难受那是在自我厌恶。
无论我们面对明星偶像还是身边的平常人,我们所崇拜或喜欢的其实不是他们,而是我们投影到他们身上的积极特质,张爱玲说“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反应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一部分”。
我们觉得别人很伟大或优秀,那是因为他们表现出了我们自己也有可能表现出来的伟大或优秀。
潜意识告诉我们:“我与那些我所崇拜的人同样伟大或者优秀。
”当然,我们并一定像他们那样,已经把内心中的伟大优秀的特质表现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不具备的话,就不可能被他们的特质所触动。
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自己心中潜藏的积极特质投影到他们所崇拜的人身上,追星其实是追己。
与之类似,我们厌恶别人,也可能是在别人身上发现了属于自己所不能正视的毛病。
试想一下,一个真正慷慨的人怎么会在意别人的吝啬呢?一个真正宽容的人又怎么会对别人不太妥当的只言片语耿耿于怀呢?鲍叔牙不介意管仲的那些小动作仅仅是了解管仲的难处吗?张爱玲说:“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
能够发明镜子,把“自我”当成一个永恒的主题进行关注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标志;选择“恭维的镜子”进行自我麻醉是人类不完美和不自信的流露。
镜子从出现那天开始就与人类的自我探询和反思紧密相连,映射出人类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轨迹。
如何对待镜子其实就是如何对待自我,如何看待镜像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