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

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

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发布地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a。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2023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范文8篇

2023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范文8篇

2023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范文8篇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范文1活动目的: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

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

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

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2)、分组讨论: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

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

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水上转移。

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

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地质灾害防治2. 年级:八年级3. 学科:地理4. 课时:1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危害。

2. 培养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3. 提高学生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难点: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及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质灾害实例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互动性。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地质灾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1.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地质灾害吗?它有哪些危害?2. 知识讲解2.1 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2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3.1 展示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危害。

3.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4. 互动环节4.1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进行互动讨论。

5. 总结与反思5.1 总结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5.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6. 布置作业6.1 让学生收集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6.2 编写一篇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灾害防治教育基地,加深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了解。

2.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5篇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5篇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5篇自201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以面是小编整理的五篇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防震减灾主题班会1活动目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有效预防灾害事故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小学、幼儿园是破坏性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发生时最难疏散的场所之一;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较弱,是承灾人群中的弱势群体。

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系列活动,进一步解决区部分学校对防灾减灾工作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师生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缺乏防灾减灾的应急经验和反应意识等问题,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二、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学校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还有学校特有的班会课、黑板报、电子屏幕、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载体,通过学习防震减灾宣传手册、观看防震减灾知识专题片、参与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出一期地震知识科普手抄报、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或主题班会、识别身边的灾害风险等途径,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教工作,动员每名师生关注身边的灾害风险,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学校将在各班开展“五个一”活动、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开展一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校园风险隐患排查、开展一次教学楼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技能。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开展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的安排和内容:主题:珍惜生命,远离地质灾害时间:约60分钟议程安排:1. 开场(5分钟):主持人简短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播放一段有关地质灾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了解地质灾害(15分钟):介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3. 学生经验分享(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在地质灾害中的经历,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也可以分享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感想。

4. 防范知识普及(15分钟):详细介绍如何在地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包括室内躲避、户外避难、应急物资准备等。

强调遵循学校和社区的防灾预案,学习紧急疏散路线。

5. 互动环节(5分钟):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于防地质灾害知识的理解。

请学生讨论或提问,分享一些防灾知识。

6. 制定班级防灾计划(10分钟):小组讨论,制定班级防灾计划,包括确定安全区域、应急联系方式等。

学生提出对于地质灾害防范的建议和看法。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本次班会的重要内容。

强调防灾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

8. 闭幕与鼓励(5分钟):感谢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

提醒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防灾知识,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

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培养正确的防范意识和行为习惯。

同时,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小组讨论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共鸣。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优秀8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优秀8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优秀8篇)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篇一一、活动目的: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

2、影像准备。

三、活动过程:1、了解“防灾减灾日”的知识: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观看录像片3、让同学们广泛发言,谈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老师补充:1、防蛇、防蚊虫咬。

3、严禁私自下河、塘、沟渠等处游泳。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2、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第一、保持5秒钟的镇静。

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二一、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全体教师三、活动要求切实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有效地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范文5篇)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范文5篇)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预防地质灾害教育主题班会1.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2.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

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

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3.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

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

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4.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自然灾害防范主题班会四篇

自然灾害防范主题班会四篇

自然灾害防范主题班会四篇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构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必须的关联性。

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下面是带来的四篇自然灾害防范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自然灾害防范主题班会1【班会主题】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异常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教学目的】1、经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明白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本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准备】视频播放,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震动了汶川,震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一个个美丽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时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其实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假如地震真的来了,亲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准备了么二、地震前准备: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

配齐应急物品。

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

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准备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

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知识:1、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

)2、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做补充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地质灾害教育主题班会
1.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
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
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2.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
安全的地段撤离。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

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

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3.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

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

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4.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依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

这是滑坡向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由冒出热气(或冷风)。

(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

老鼠乱窜不进洞。

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5.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1)首先要搞好滑坡、崩塌灾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增强全民对滑坡,崩塌灾害的科学知识,从而使人们在从事工程经济活动时主动地遵循自然规律,免遭大自然的报复。

(2)加强预先勘察,防患于未然。

避免或禁止的斜坡上修建路坝、矿、建筑物,设堆积场等使斜坡“加载”的工程;或在斜坡下部挖沟切坡、挖洞采矿等削弱“抗滑能力”的工程;以及大量爆破等诱发滑坡的活动。

在施工以前要首先请专业人员对场地进行勘察,弄清斜坡的稳定情况。

若发现场地斜坡稳定条件差,或者正好碰上老滑坡体则最好避兔在这种场地上施工,若无法避开,那么在施工前必须对该斜坡进行彻底加固治理,以免留下后患。

(3)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以兔破坏斜坡的稳定性。

在稳定性较差的斜坡上施工,应该选择在雨季前施工和完工,以避开雨季的影响。

(4)及时治理不稳定斜坡、在施工期间或工程、建筑物运营后,若发现场地斜坡有不稳定迹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治,控制其发展。

(5)要严禁无规划、不合理地向斜坡引流、排泄地表水及地下水和生产。

生活废水,也要防止坡体上蓄水池、渠道等输水、蓄水设施向坡体渗漏,并严禁在稳定性差、裂隙发育的斜坡上进行农业灌溉。

(6)严禁在山坡上不合理地开荒造田、乱砍滥伐、破坏山坡保护层。

6.降雨等级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地质灾害的发生除致灾点所处地质条件地貌特点外,连续降雨后的强降雨或突发性的特大暴雨是其成灾的主要原因。

(1)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预报分成5级:1级为可能很小;2级为可能性小;3级为可能性较大;4级可能性大;5级为可能性很大。

当预报预警等级≥3级时,在省电视台一套天气预报节目和省广播电台向社会发布。

(2)≥3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降雨指标。

① 3级预警的降雨指标:本次前期累计降雨量≥100m m,未来24小时预测降雨量≥50mm;
② 4级预警的降雨指标:本次前期累计降雨量≥100mm,未来24小时预测降雨量≥100mm;
③ 5级预警的降雨指标:本次前期累计降雨量≥150mm,未来24小时预测降雨量≥150mm。

7.不同等级预警的相应工作要求。

各级政府可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自测降雨情况,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当然重点是临灾时的人员避让工作。

具体运作如下:
(1)≤2级预警(日降雨量<50mm)可不作防灾布署。

(2)3级预警时(日降雨量>50mm),实行防灾联系人24小时电话值班。

同时要求监测点人员加密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4级预警或自测日降雨量≥100mm或过程雨量>150mm,且仍处持续强降雨状态时,应及时通知各灾情隐患威胁对象做好避让的准备,并视情要求人员转移避险。

(4)5级预警或自测日降雨量>150mm,且仍处持续降雨状态时,及时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

黔西南州同源中学
2014年11月 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