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标混合芳烃执行标准

合集下载

汽柴油的调和技术

汽柴油的调和技术

四、用于汽、柴油调制的添加剂(一)汽油抗爆性1、汽油的抗爆性汽油在燃烧室中的正常燃烧一般是可燃混合气被电火花点燃后。

火焰以20~50m/s的传播速度,逐渐向前传递,气缸的温度和压力匀上升,直至燃烧结束,它不仅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运转也平稳柔和,车辆行驶正常。

但有时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燃烧,其过程是当可燃混合气在发动机气缸被点后,一部分未燃混合气因受正常火焰的压缩和热辐射作用,使温度压力急剧升高,化学反应加剧生成许多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在正常火焰未传到之前,这些过氧化物会发生剧烈分解而自燃,发生爆 zha 性的燃烧,从而产生强大冲击波,使发动机产生振动和发出金属冲击声,使发动机动率下降。

排气冒黑烟,油耗上升。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爆震。

那么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产生的性质称为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中所含有的各种烃类抗爆性的好坏直接决定汽油的抗爆性好坏。

从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规律:烃类抗爆性好坏大致可排成如下顺序。

芳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烷烃>正构烷烃从油品来看:烃类抗爆性有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

所以同一种原油所制的油品,馏份较轻的比馏份较重的抗爆性好。

从加工上来看,催化裂化,重整的比热裂化或焦化的方法好,而热裂化焦化又比直馏的产品好。

2、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汽油的抗爆性是用辛烷值来表示。

所谓辛烷值是指它在数值上等于和它抗爆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

标准燃料是用抗爆性极高的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规定它的辛烷值为100)和抗爆性较差的正庚烷(GH16,规定它的辛烷值为0)。

两种物质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合成。

其中,异辛烷在标准燃料中的体积百分数它为该标准燃料的辛烷值。

如标准燃料由90%的异辛烷和10%的正庚烷(体积比)组成,那么标准燃料的辛烷值为90。

测定汽油的辛烷值时,将所测试油与选取的标准燃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置于辛烷值测定机中进行测定,如果它们的抗爆性恰好相等,则说明所测油品的辛烷值与标准燃料的辛烷值相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S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 0001.3——2001 ———————————————————————————————————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Safety,environ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codefor refinery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试行)2001-02-08发布 2001-03-01实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0001.3一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 0001.3——2001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 (HSE) 管理规范Safety,environ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codefor refinery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企业建立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步骤及开展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本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管输企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当体系标准和HSE规范没有相关规定时,可选用企业内部合适的企业标准或规章制度。

GB6441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2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8979一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690一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GB16297一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50160-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4一95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J36一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GJ21一89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程CD90A3一83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QAHS0001.1一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 Q/SHS0001.7一2001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车间(装置)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Q/SHS0001.10-2001职能部门HSE 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发[1987]14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7月12日第13号主任令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1996年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令第10号1998年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7]002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1-的-08批准2001-03-01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卫生部监发[1994]第28号中国石化公司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中国石化[1999]安字222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中国石化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石化[1999]安字756号中国石化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中国石化[1999]安字758号中国石化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条例中国石化[2000]安环字8号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重芳烃生产标准

重芳烃生产标准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要求 (1)4 试验方法 (2)5 检验规则 (2)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7 安全 (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3190 105—2012(2014)《重芳烃》。

本标准与Q/SH3190 105—2012(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第1章范围前增加安全警示说明;——将引用标准“GB 2058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变更为“GB 30000.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部分:易燃液体”;——增加引用标准“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将引用标准“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变更为“SH/T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将初馏点指标由“不小于100℃”修改为“不小于120℃”;——将芳烃含量分析方法由“SH/T 0118 溶剂油芳香烃含量测定法”修改为“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第7章内容由“根据GB 13690,本标准所属产品属于易燃液体,其涉及的安全问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其危险性警示见GB 20581中第8章的警示说明。

”修改为:“7.1 重芳烃属于易燃液体,其涉及的安全问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其危险性说明和防范性说明见GB 30000.7-2013中附录D。

7.2 有关重芳烃涉及安全方面的内容应包括在该产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Safety Data Sheet)中。

生产商或供应商应提供其产品符合GB/T 16483规定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本标准由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技术质量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技术质量处负责起草。

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

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

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探讨。

一、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的意义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是指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检验时所需符合的标准和要求。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保证产品质量石油化工产品常常用于重要的工业领域,如能源、化纤、橡胶等。

如果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制定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维护市场秩序石油化工品是市场上的重要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声誉。

制定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可以规范行业内的生产和销售行为,防止低质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推动技术进步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和更新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可以倒逼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检验石油化工产品的成分是影响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成分的检验,可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2. 物理性质检验物理性质是指石油化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理特性和性能表现。

如密度、粘度、燃烧性能等。

这些性质的检验可以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指导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参数的选择。

3. 化学性质检验化学性质是指石油化工产品分子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的性质。

通过对化学性质的检验,可以评估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检测有无有害物质的存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4. 环境指标检验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石油化工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环境指标。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22页word资料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22页word资料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实行日期:1985年1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设计压力400帕(3毫米汞柱)绝压-98.1兆帕(1000公斤力/厘米^2)表压。

设计温度-200-850℃的石油化工装置与厂区内的剧毒、易燃、可燃介质的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管道(以下简称管道)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厂区外的同类管道,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一、干线管道(注);二、有色金属管道及非金属管道;三、水、蒸汽、空气等公用工程管道;四、非剧毒、易燃、可燃介质的其它石油化工管道。

注:干线管道是指:①由开采或生产区域至城市居民及工业企业的媒气管道;②由主泵站至炼油厂或转运基地的石油管道;②由工厂主泵站至储运基地、码头或栈桥的石油产品输送管道;④穿超海底或跨越江河的输油、田气(汽)管道。

第1.0.3条在订购剧毒、易燃、可燃介质管道的管子、管道附件及阀门时,应向供方提出设计文件中的技术条件(质量标准与检验要求)及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1.0.4条管道施工应按设计进行,修改设计或材料代用,应经设计部门审批。

第l.0.5条管道施工应按本规范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的规定执行。

第1.0.6条管道应按表1.0.6的规定分级。

管道分级表1.0.6第1.0.7条管子、管道附件及阀门等,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材质与管道级别分类保管和维护,不得混淆和损坏。

合金钢材料与碳素钢不得同处混存。

不锈钢应避免与碳素钢接触。

第1.0.8条管道施工的安全工作,应按化学工业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在已投入生产的区域施工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第1.0.9条 A、B级管适应由具备必要的技术力量、检测手段和管理水平的专业公司施工。

一般可由总公司、化工部所属的施工企业或在石油化工厂有三年以上施工经验的部、省属安装公司承担。

混合芳烃使用情况简介

混合芳烃使用情况简介

混合芳烃使用情况简介芳烃类化合物一直作为各大炼油厂调和高标号汽油的优良调和组份被广泛使用,中石化系统的大型炼油厂生产的93#、95#、97#等高标号汽油主要是用芳烃调和的,汽油国家标准中规定芳烃含量低于40%。

其它一些地方小炼油厂调和93#汽油主要手段是(1)加入提高辛烷值的添加剂如MMT,但加入量有环保限制,不能超过每升18毫克锰。

(2)加入少量MTBE提高辛烷值,但加入量也受汽油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氧含量不可超过2.5%的限制。

(3)也是用混合芳烃调和提高汽油辛烷值,但小炼厂本身没有生产芳烃组份的能力,向外采购也相当困难。

本公司为大型石油化工产品进出口企业,与中石化、中化工及蓝星集团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进口了一些混合芳烃组份,可以提供给用户使用。

使用后效益比较明显,特别是辛烷值不够的中小炼油厂可以消化更多的直馏汽油,减少MMT及MTBE的用量,降低使用添加剂的费用。

用法基本上有三种(1)作为催化装置反应终止剂使用,在提升管反应器顶部喷嘴打入,基本不参加反应,经过分馏塔分离得到汽油产品收率大于90%,也有少量较重的馏份会进入柴油产品中,不会影响柴油质量。

(2)作为常减压装置的原料掺炼,这种方案适用于常压塔不生产容剂油,只生产汽油、柴油两个产品的装置。

可以把直馏汽油全部调和到90#以上。

(3)作为油库系统的调和组份直接调和93#油销售,这种方案效益最为可观,而且研究发现芳烃的调入可以大大改善乙醇汽油的稳定性。

以上三种方案均已在其它炼油厂正常操作,欢迎进行技术交流及探讨,如需要实地考察可与本公司联系。

重芳烃掺炼标定报告济南长城炼油厂一、情况介绍根据其他厂家的经验,为多产高标号汽油,自7月17日济南长城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开始掺炼芳烃油,从生产情况看操作基本较平稳,在常压装置开始掺炼轻质油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公司有关部门与8月7日对涉及到常压装置的原料与产品进行了标定及盘点,并对7月17日—8月2日以来的常减压装置的生产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京标B(国Ⅲ)清洁汽油的开发与质量控制

京标B(国Ⅲ)清洁汽油的开发与质量控制
对比请见表 1 2 0 年以前我国主要采用国 I ) 05 。 汽油 标准 , 当前我国国内汽油主要执行的是《 车用无铅汽
与 G 19 0 19 ( Ⅱ) 用 无 铅 汽 油 标 准相 B 7 3 — 99 国 车 比 ,0 5 镇 海炼 化 各牌 号 汽 油产 品 的主 要质 量指 20 年
维普资讯

2 2一
Z I N HE C LI U T HE A G C MI A J ND S RY
V 1 8N .6( 0 7 o. o0 2 0 ) 3
文章编号 : 0 — 14 2 0 )6 0 2 - 3 1 6 4 8 (0 7 0 - 0 2 0 0
一3 2—
2 工 艺 改进 与质 量 控 制
2 1 改进 生产 工 艺 . 面提 高催 化汽 油质 量 . 全
R N ( / 芳烃) ( / ‘硫) O 苯) % ( / % 烯烃) I / % I % (
根据 汽油产 品质 量 升级 的需要 ,必须 降低 汽 油 中的烯烃 含量 。鉴 于催 化汽 油在 汽油 组份 中所 占的
股份公司要求 由镇海 、高桥和燕山三家石化公司向
的是 G 190 19 B 73 — 99国家标 准 (准) ( : ( 汽油 注 由于京标 各牌号国内汽油的实际质量情况如表 2 。 表 2 20 0 5年各牌 号国内汽 油的主要指标分析 B汽油指标并未完全达到欧Ⅲ标准 ,因此称之为国
关键 词 : 油 ; 汽 京标 B( 国Ⅲ ) 辛烷值 ; ; 质量控 制

近几年 .随着国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 口益
表 1 欧洲标 准与 国家标准汽油主要指标的对 比
严格 ,车用汽油产品质量升级 的步伐越来越快 。 许

对车用汽油调合执行国Ⅲ新标准的分析

对车用汽油调合执行国Ⅲ新标准的分析

对车用汽油调合执行国Ⅲ新标准的分析摘要:以兰州石化公司2009年生产的车用汽油和2010年2-5月生产的车用汽油为例,对执行国Ⅲ标准后车用汽油硫、苯、烯烃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执行国Ⅲ标准后调合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车用汽油调合国Ⅲ标准2005年,欧洲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µ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

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使硫含量低于10µg/g,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此指标。

2003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汽油新标准GB17930(Ⅱ),该标准对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限制(主要是硫≤0.05%、烯烃≤35%、芳烃≤40%和苯≤2.5%)。

尽管我国制定了新的汽油标准,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开发生产清洁汽油的工艺技术,成为汽油生产装置急需解决的课题。

根据《关于生产国Ⅲ车用汽油的通知》精神,兰州石化公司汽油产品定于2009年12月20日起执行GB17930-2006《车用汽油》中“车用汽油(Ⅲ)技术要求”。

国Ⅱ与国Ⅲ汽油存在明显的指标差异,主要体现在硫含量、苯含量、稀烃含量、锰含量这4个指标上。

一、车用汽油调合执行国Ⅲ新标准前现状分析2009年在GB17930(Ⅱ)标准下兰州石化全年生产汽油2446796吨,90号车用汽油1283202吨,93号车用汽油978105吨,97号车用汽油185489吨。

1、硫含量分析:2009年共调合车用汽油927罐次,其中90号车用汽油381罐,93号车用汽油409罐,97号车用汽油137罐,在这些罐次调合当中90号车用汽油硫含量的最大值为0.035 mg/kg,最小值为0.027 mg/kg,平均值为0.030 mg/kg,93号车用汽油硫含量最大值为0.035 mg/kg最小值为0.023 mg/kg,平均值为0.0297 mg/kg,97号车用汽油硫含量最大值为0.032 mg/kg,最小值为0.028 mg/kg,平均值为0.0296 mg/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