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考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考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考点梳理1、有理数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总结)(全册)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总结)(全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备知识梳理总结(部编版)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思维导图】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新体验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中学序曲我们做好准备的方法中学时代少年有梦有梦就有希望——少年要有梦想的原因努力就有改变——少年实现梦想的方法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为人生的成长奠定重要的基础。

(p4)2.我们应如何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p8)①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②积极适应初中生活新环境,熟悉学校环境,熟悉老师与同学们形成的人际环境;③主动与同学交往;积极了解他人,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④主动帮助他人,结交良朋益友;等等。

3.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Kp9-10)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4.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Kp11-12)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懈的努力。

②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③努力,需要坚持。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④努力也有方法。

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思维导图】打开学习之窗—— 正确认识学习学习伴成长学习点亮生命—— 学习的重要性享受学习体味学习—— 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学习新天地学会学习学习的方法学习兴趣与个人学习目的的关系5.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或重要性(p18-19))对个人: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七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是初中阶段的开端,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科目。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总结所学,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进行归纳。

1.语文第一单元:拼音及声调。

主要包括拼音的发音规则,声母和韵母的认读和组合,以及声调的特点和区别。

第二单元:造句和基础语法。

主要包括句子的组成、句型的分类、主谓宾结构、情态动词和情态助动词的用法等。

第三单元:写话。

主要包括文段的组织结构、用词的准确性、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2.数学第一章:整数的认识。

主要包括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绝对值、相反数等。

第二章:有理数的认识。

主要包括有理数的概念、等式、不等式、绝对值等。

第三章:分数的认识。

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大小比较、分数的基本运算和化简等。

第四章:小数的认识。

主要包括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与分数的转换等。

第五章:图形的认识。

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3.英语第一单元:问候与自我介绍。

主要包括问候的常用语和习惯用语,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单元:语法与时态。

主要包括人称代词、疑问词、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等。

第三单元:数量词和数学固定短语。

主要包括表示数量的词语,如many、few、a lot、a little等,以及常用的数学固定短语,如how many、how much、how long等。

4.物理第一章:机械基础。

主要包括力的概念、牛顿定律、摩擦力、重力等基本原理。

第二章:机械能。

主要包括势能、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运用等。

第三章:运动学基础。

主要包括速度、加速度、运动曲线等基本概念。

5.化学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主要包括物质的基本分类、物质的性质、分离物质的方法等。

第二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主要包括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以及常见化合物的名称和组成等。

第三章:化学反应。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开学前新初一必看)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开学前新初一必看)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开学前新初一必看)01有理数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七年级上册语数英科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数英科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数英科知识点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习环节,七年级上册的语数英科是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的科目之一。

通过认真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语数英科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语文1. 词汇知识:七年级上册主要涉及到常用的2000个词汇,同学们需要认真多读多记,掌握这些单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基本语法:学习语文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内容,同时需要注意一些常用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不对等。

3. 文学常识:作为文学的一门学科,学习语文也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唐诗宋词、古诗文等内容,从中获得文化养分和美的享受。

二、数学1. 整数的概念及其运算:七年级上册数学重点掌握正整数、负整数、零等概念,并学习整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知识。

2. 小数的概念及其运算:通过十进制的概念了解小数及其运算规律,包括小数的读法、四则运算、化简分数等等。

3. 代数学基础:学习代数学要掌握字母、项、系数等概念,学习如何用字母进行运算,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三、英语1. 词汇积累:在学习英语方面,不仅仅是要理解单词的意思,同样也需要了解单词的运用,如同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等。

2. 语法基础:英语也需要掌握语法基础,如常见的时态、语态等,以及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定状从不一致等。

3. 阅读能力:英语学习不应只是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也需要有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英语文章及相关内容,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

总之,七年级上册的语数英科知识点种类繁多,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勤奋学习。

只有理解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在中学阶段有良好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上册的知识点众多,其中必背的部分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此诗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同时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烘托出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

5、《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中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以景衬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1、《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篇短文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大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大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大总结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构成了我们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

为了更好地总结与回顾这些知识点,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数学1.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法则。

在运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优先级以及运算法则的应用方式等。

2.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还需要掌握这些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等。

3.图形的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需要掌握其基本特征、边长、周长、面积等的计算方法,同时要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数据的统计统计是数据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学习常用的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二、物理1.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变化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等。

2.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受力运动的规律,需要学习受力分析、牛顿三定律等。

三、化学1.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主要分为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三种。

2.常见元素的特性和化学反应如氧、氢、氮、碳等元素的特性、化学反应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等。

四、生物1.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吸收、排泄等多个方面,需要了解其原理和作用。

2.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需要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了解,如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概览,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巩固基础,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应用,只有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初中学习的新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梳理 第 一 单 元 1.下面的注意有误,请改正。 痴(chí)心 隐(yníg)秘 绽(diàn)开 瀑(bào)布 凝(líng)成 啜(zhuì)泣 盘虬(yïu) 骚(shüo)扰 改正: 2.找出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白白糟塌 蜂围蝶镇 驻立凝望 孤零希落 庸禄无为 灰心伤气 错别字: 改正: 3.解释下列成语。 小心翼翼: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明察秋毫: 4.结合语境解释下面黑体词语。 (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解释: (2)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释: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含义。 (1)(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修辞手法: 含义: (2)一颗从小飘来的处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修辞手法: 含义: 6.解释《童年》中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别较大的字。 余忆童稚时: 张目对日: 私拟作: 项为之强: 方出神: 鞭数十: 7.解释下列文言虚词。 之:藐小之物: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为之怡然称快: 为: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凹者为壑: 尽为所吞: 以:徐喷以烟: 以虫蚁为兽: 自以为是: 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9.常识填空。 (1)《意趣》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 (2)《在山的那边》中“山”的含义是 。

第 二 单 元 1.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注意。 玷( )污 洗濯( ) 寂寥( ) 诅( )咒 雏( )形 蜕( )化 贪婪( ) 姊( )妹 地窖( ) 厄( )运 猝( )然 蹂蹒( ) 禀( )告 泯( )灭 倔强( ) 2.根据读音在括号中填字。 (1)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ì( )。 我听见有人chuî( )泣。 (2)那只不过是它的fù( )产品。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fù( )秋日风情画。 (3)她不kuì( )是赏月的行家。 他英俊kuí( )梧的身材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4)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yuán( )缺无不各具风韵。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yuán( )。 3.从下面的词语中挑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绝处缝生 种种锁事 过分奥恼 生活坚辛 险象跌生 心犷神怡 独具惠心 羽毛建丰 不可摩灭 夸耀躬勋 蜕作佣人 玲珑踢透 错别字: 改正: 4.根据下面的示例解释词语。 示例:沉甸甸——形容物品很沉重。 方法:解释重叠的形容词时,只要用“很××”就可以不翻词典而比较准确地解释其含义。 (1)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2)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 (3)彩旗冉冉升起: (4)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5.给下面雅致的书面语找常用的同义词。 诅咒—— 寂寥—— 玷污—— 洗濯—— 点缀—— 雏形—— 丰硕—— 厄运—— 归属—— 禀告—— 6.仿照例句,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造句:诚然„„但是„„既没有„„也没有„„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2)士不可以不弘毅。 翻译:

(3)温故而知新。 翻译: 8.文学常识填空。 (1)《人生寓言(节选)》的作者是 ;《我的信念》的作者是 ,著名 ,曾两次获 。 (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第 三 单 元 1.找出下列每组注音错误的罢休字并加以改正。 A.朗润(râ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买弄(nâng) 改正: B.水藻(zǎng) 澄(chãn)清 湛(zhàn)蓝 抖擞(shǒ

u) 改正: 2.给下面的形近字注音、组词。 嫩( ) 懒( ) 茏( ) 笼( ) 贬( ) 眨( ) 敦( ) 郭( ) 猝( ) 粹( ) 3.找出并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纹理精至 反老还童 津津乐到 花枝召展 苏活筋骨 乎朋引伴 稳士高僧 俯生凝神 溪水清烈 卢蓬白霜 错别字: 改正: 4.指出下列句子描写的角度和作用。 (1)(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角度: 作用: (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角度: 作用: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童个满怀。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斜织着……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6.文学常识填空。 (1)《春》的作者是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 ,原名 。 (2)《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 ,文题的意思是 。 (3)《秋天》的作者是 ,现代 人、 家。代表作有 。 (4)《观沧海》的作者是 是 (时代)的 家、 家、诗人。 (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 是 代大诗人,著有 。钱塘湖就是 。 (6)《西江月》的体裁是 ,“西江月”是 。作者 ,号 , (朝代)著名爱国词人。本篇选自 。《天净沙》的体裁是 ,“天净沙”是 。作者 , 代著名的 家。 7.背诵默写。 (1)春中赞美春天的生命力、表现文章主题的三个比喻句分别为 。 (2)《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是 。 (3)《钱塘湖春行》中写动物的诗句是 ,写植物的诗句是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5)《西江月》里形象表现丰收之乐的诗句是 。 (6)《天净沙》中表现全曲主旨的一句是 。

第 四 单 元 1.给下列黑体字注意。 骸骨( ) 峰峦( ) 妒( )忌 预兆( ) 喑哑( ) 嗉囊( ) 静谧( ) 篡( )改 劫( )掠 莴( )苣 螽( )斯 尖喙( ) 2.根据果文填写词语。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 )。 (2)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 )的歌手了。 (3)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 )。 3.找出并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稍然潜行 大雨顷盆 朦胧不青 乌云弥慢 清诡响声 哀鸣剔蹬 惊惶矢措 夜色沧茫 错别字: 改正: 4.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示例:(高明的)魔术师 ( )雕刻家 ( )宇航员 ( )狩猎者 ( )侵略者 5.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登上月球)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提示:句子中的“小”与“大”形成对比,突出了登上月球的重大意义。) 仿写:建立新中国,

6.辨别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 (2)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 ) (3)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7.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而引起的鳞波。( ) (2)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 (3)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 ) (4)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8.文学常识填空。 (1)《化石吟》属于 诗;诗句“ ”表现了诗的主题。 (2)《绿色蝈蝈》的作者 是 国著名的 家。本文选自 。 (3)《山市》选自 ,作者 世称 先生。 清代 家。山市与 相似。

第 五 单 元 1.根据拼音写汉 投zhì( ) nûe( )杀 mǒ( )杀 juã( )别 ǒu( )尔 shí( )物 sâ( )缩 dǎo( )告 沐yù( ) 2.给下列书面语找一个同义口头语。 荡漾—— 嫌恶—— 寂寞—— 寒颤—— 宽恕—— 匿笑—— 3.根据课文填写成语。 (1)我(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2)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 )。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终不愿意。 4.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角度: 作用: (2)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角度: 作用: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问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角度: 作用: 5.景物描写往往被作者赋予了有鲜明感情色彩的意象。细读并分析下面的

句子。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隶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景物的意象: 表达的感情: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景物的意象: 表达的感情: (3)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景物的意象: 表达的感情: 6.文学常识填空。 (1)《风筝》选自散文集 ,作者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 家。 (2)《纸船》选自诗集 ,作者 原名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诗人。 (3)《金色花》选自 ,作者 是 (国家)文学家。1913年获 奖。 (4)《散步》的体裁是 ,表现了 的主题;《羚羊木雕》的体裁是 ,表现了 的主题。 7.读下面一段话,思考填空。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就是心中迷恋的家;对于妻子来说,丈夫就是心头依靠的家;对于丈夫和爸爸来说,丈夫就是心头依靠的家;对于丈夫和爸爸来说,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