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专题一 静摩擦力的求解
高中物理讲义:摩擦力的理解与综合应用

摩擦力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考点归纳】一、摩擦力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
注意: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根据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
“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 N μ=注意:①压力F N 与重力G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专题10 摩擦力 (解析版)

8.如图甲所示,重为6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在0~2s内拉力F=10N
B.在2~6s内拉力F=10N
B.绳子是直的,说明小球只受重力和拉力,与斜面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所以没有摩擦力;
C.物体和斜面之间有力的作用,且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有摩擦力;
D.物体和墙面之间有力的作用,且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有摩擦力;
E.铜块和木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
F.A和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
故选B。
【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论】
(1)滑动摩擦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无关。
【易错点】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时,摩擦力不变
【经典变式练】
6.(2022·四川内江)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将书和直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只手用力压住课本,另一只手抽出直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G.物体相对于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
H.球与墙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
I.物体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所以有摩擦力;
J.铁环相对地面有运动,所以有摩擦力;
【常用结论】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有力的作用、接触面粗糙;
【易错点】
两物体叠在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上面的物体没有受到拉力,靠惯性运动时,上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
A.图甲B.图乙C.图丙D.摩擦力都相同
高考备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高考备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以下是摩擦力公式剖析,请考生认真掌握。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向)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向)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打仗面粗糙;②相互打仗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打仗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向)。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殊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偏向:①静摩擦力的偏向总跟打仗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向偏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偏向总跟打仗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偏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偏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偏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偏向可能与运动偏向相同,可能与运动偏向相反,可能与运动偏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巨细:(1)静摩擦力的巨细:①与相对运动趋向的强弱有关,趋向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 但跟打仗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干系。
具体巨细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连合动力学纪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标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以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向,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巨细: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便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巨细,FN表示正压力的巨细,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环境需连合运动环境与均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打仗面的质料、打仗面的环境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巨细,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巨细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向),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摩擦力公式剖析的全部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考生温习有帮助。
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4 三大性质力的理解与分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4 三大性质力的理解与分析【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热点题型二弹力“四类模型”的分析问题 (3)模型1物体与物体间的弹力 (4)模型2绳的弹力 (5)模型3弹簧的弹力 (5)模型4杆的弹力 (6)热点题型三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7)热点题型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9)热点题型五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12)模型一“静—静”突变 (13)模型二“静—动”突变 (14)模型三“动—静”突变 (14)模型四“动—动”突变 (15)【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解题规律、方法】1.“三法”判断弹力有无(1)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2)替换法:用细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能维持,则说明这个杆提供的是沿杆方向的拉力;否则,提供的是其他方向的力.(3)状态法:由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体间的弹力.2.弹力方向的判断【例1】(2020·建泉州名校联考)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规律总结】轻绳、轻杆类弹力的方向(1)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2)轻杆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①端点铰链连接: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②固定连接:弹力方向可以沿任意方向,由端点物体所受其他力的合力及物体的状态判断.【变式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变式2】(多选)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热点题型二弹力“四类模型”的分析问题【题型要点】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轻绳轻杆弹性绳轻弹簧质量大小0000受外力作用时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拉伸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受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小微小,可忽略微小,可忽略较大,不可忽略较大,不可忽略弹力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既能沿着杆,也可以跟杆成任意角度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弹力大小变化情况可以突变可以突变不能突变不能突变【解题规律、方法】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模型1 物体与物体间的弹力 【例1】.(2020·四川成都市第二次诊断)如图,半圆球P 和竖直挡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挡板与P 相切,光滑小球Q 静止在P 和挡板之间.已知Q 的质量为m ,P 、Q 的半径之比为4∶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Q 对P 的压力大小为( )A.4mg 3B.5mg 4C.4mg 5D.3mg 4模型2 绳的弹力【例2】(2020·重庆市部分区县第一次诊断)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L =2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d =1.2 m ,重为8 N 的钩码用质量不计的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 .10 NB .8 NC .6 ND .5 N模型3 弹簧的弹力【例3】(2020·山东潍坊市二模)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直杆倾角为30°,质量为m 的小环穿过直杆,并通过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环静止时,弹簧恰好处于竖直位置,现对小环施加沿杆向上的拉力F ,使环缓慢沿杆滑动,直到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大B .弹簧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C .杆对环的弹力逐渐增大D .拉力F 先增大后减小模型4 杆的弹力【例4】(2020·湖南怀化市博览联考)如图所示,与竖直墙壁成53°角的轻杆一端斜插入墙中并固定,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水平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为34mg (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A.53mgB.35mgC.45mgD.54mg 【变式1】(2020·河南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如图所示,六根原长均为l 的轻质细弹簧两两相连,在同一平面内六个大小相等、互成60°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六边形.已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F 的大小为( )A.k 2(R -l ) B .k (R -l ) C .k (R -2l ) D .2k (R -l )热点题型三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题型要点】明晰“三个方向”名称释义 运动方向指物体相对某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方向指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另一个物体相对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由两物体间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1)假设法(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专题一 2 三种性质力(知识点完整归纳)

2 三种性质力1.重力(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竖直向下的分力.(2)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①当物体在两极时:重力最大,G max =G Mm R 2. ②在赤道上:F n =mω2R 最大,重力最小,G min =GMm R 2-mω2R . ③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纬度增加,物体的重力G 在增大,重力加速度增大.但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非常小,故一般情况下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 Mm R 2. 2.弹力(1)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垂直于切线,若接触面是圆形曲面则沿着半径)当盒子内物体随盒子一起沿光滑斜面上滑或下滑时,盒内物体对盒子底面有弹力,但对盒子侧面无弹力.若盒子与盒内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盒内物体对盒子各个面均无弹力.(2)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既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弹力大小F =kx ,劲度系数k =ΔF Δx. (3)绳子的弹力绳子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只能是拉力,绳子弹力为0或达到最大限度往往是临界状态.(4)杆的弹力杆的弹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但与铰链相连的杆的弹力平衡时一定沿着杆.磁场中通有电流的金属杆注意分析安培力.3.摩擦力(1)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成任意夹角.(2)大小的计算:计算摩擦力时,首先要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①静摩擦力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求解;静摩擦力可在0~F f静m范围变化,以满足物体的运动状态需求,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F f静m后变为滑动摩擦力;②滑动摩擦力可通过F f=μF N来计算,或者通过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求解.1.拔河比赛的分析技巧:拔河比赛的胜负与绳子拉力大小无关(1)粗糙地面上拔河,谁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小,谁先动,谁先被拉到界限,谁就输.(2)光滑冰面上拔河,谁的质量小,谁的加速度大,谁运动得快,谁先被拉到界限,谁就输.2.几个认识误区(1)应用F=kx时,误将弹簧长度当成形变量.(2)误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总是做负功,其实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既可以做功(正功或负功),也可以不做功.(3)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混淆,盲目套用公式F f=μF N.(4)公式F f=μF N中误认为F N等于物体的重力,其实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示例1(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则长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图1A.μ1Mg B.μ1(m+M)gC.μ2mg D.μ1Mg+μ2mg答案 C解析P在A上滑行,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 f=μF N可知P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P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长木板静止,受到地面的是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P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C正确.示例2(静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如图2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图2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答案 A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F f使整体产生加速度a,a等于μg不变,对B受力分析知,B所受静摩擦力F f静=m B·a=μm B g,大小不变,方向向左,故A对,B、C、D错.示例3(静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2016·海南卷·2)如图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与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图3A.f1=0,f2≠0,f3≠0B.f1≠0,f2=0,f3=0C.f1≠0,f2≠0,f3=0D.f1≠0,f2≠0,f3≠0答案 C解析对a、b、P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相对地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f3=0;将a和b 看成一个整体,ab整体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故b与P之间有摩擦力,即f2≠0;对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a处于静止状态,故a相对于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和b之间存在摩擦力作用,即f1≠0,故选项C正确.示例4(静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如图4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的斜面上,一质量为6m的物块经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由水平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和斜面体始终静止.运动过程中小球和物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在此过程中( )图4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解析 开始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大小F f =6mg sin 30°=3mg ,设定滑轮到小球的距离为R ,当小球在最低点时,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 =12 m v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g =m v 2R,解得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大小为F =3mg ,此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0,所以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减小,故B 正确,A 错误;对物块和斜面体组成的整体分析可知,绳子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一直增大,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一直增大,故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一直减小,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直增大,故C 、D 错误. 变式 若物块的质量为4m ,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从沿斜面向上的2mg 逐渐减小到零,再沿斜面向下增大为mg .。
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三 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题四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我们可以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入手,条件是: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即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2.推断摩擦力的大小,对于摩擦力大小问题,初中阶段一般主要研究的是静摩擦力大小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而大多数同学在做题时不能把这两种摩擦力区分开,导致常把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搞错。
(1)静摩擦力的分析。
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只需要判断物体受到哪几个外力的作用,找到对应的力就可以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受外力的影响,但要看所加外力是否跟静摩擦力在同一方向上,若所加外力与静摩擦力不在同一方向上,则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只要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就不变。
3.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要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就要牢牢地抓住: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句话。
类型一摩擦力分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D. 滚动摩擦一定比滑动摩擦小2.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C .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3.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 竖直向上B. 竖直向下C. 水平向左D. 水平向右4.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
(完整版)8.3摩擦力作图题专题

新甫中学八年级物理8.3 摩擦力知识点回首:1、观点:两个相互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①摩擦力;②摩擦力;③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或相反。
4、静摩擦力大小应经过受力剖析,联合求得。
5、在同样条件(压力、接触面粗拙程度同样)下,转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得多。
6、滑动摩擦力:⑴丈量原理:条件。
⑵丈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大小和程度相关,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没关。
7、摩擦力的利与弊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①增大②接触面变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②使接触面变④使接触面相互(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专题训练:作图题:③变③变。
为。
为1.以下列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0.5m 2的铁皮箱,质量为 10kg,在水平拉力 F=20N 的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铁皮箱遇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表示图。
2. 以下列图所示为一匀速运动的皮带运输机,上边所放的物体 A 与皮带一同匀速运动,请你画出 A 的受力表示图.3.以下列图所示,一长方形物体放在斜面上,请画出该物体所受力的表示图。
4.以下列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10N。
请画出其所受力的表示图。
5.以下列图所示,一放在水平川面上并与竖直墙壁接触的铜球静止.作出铜球的受力表示图。
6.以下列图所示货物随传递带一同匀速斜向上运动,除图中已画出的力以外,货物还受一个力的作用,请画出这个力的表示图。
7. 以下列图所示,人站在商场里的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随电梯一同匀速向上运动,试画出人遇到的全部力。
8.以下列图所示,请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长方形物体的所遇到力的表示图。
9.以下列图所示,一个铁球正从斜面上加快滚下,请在图中画出铁球所受重力的表示图和铁球对斜面的压力的表示图。
专题25静摩擦力的方向(选择填空题)-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专题25 静摩擦力的方向(选择、填空题)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2020·湖北鄂州·统考模拟预测)如图,一辆汽车,假设是后轮驱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后轮对路面的摩擦力向后B.路面对汽车后轮的摩擦力向前C.路面对汽车前轮的摩擦力向前D.路面对汽车前轮的摩擦力向后【答案】C。
【解析】汽车前行时,两轮与地面接触处无相对滑动,都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对于前轮,轮子与地面接触处相对于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后的静摩擦力,即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对于后轮,轮子与地面接触处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前的静摩擦力,即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汽车后轮对路面的摩擦力向后。
2.(2022·江苏·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上放置有一杯水(小车表面和杯底均粗糙),某个时刻杯中的水面突然呈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关于该时刻小车的运动状态和杯子底部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突然加速,杯子底部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小车突然加速,杯子底部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小车突然减速,杯子底部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小车突然减速,杯子底部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答案】D。
【解析】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杯子及水一起向右匀速行驶,当小车突然减速,而杯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出现图中所示的情形;小车做减速运动,杯子由于惯性会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小车对杯子的摩擦力会阻碍杯子向右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故ABC错误,D正确。
3.(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生活中经常可见如图甲、乙两类电梯。
当人站在匀速运行的电梯上,并与电梯一同上行,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甲图中人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图中电梯对人没有做功C.乙图中人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D.乙图中人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