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形考任务三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刑法学》作业一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答:对谢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要点:(1)谢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谢某虽然预见到可能致人受伤甚至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因而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或者疏忽大意的过失。

(1)谢某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作业二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答:胡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本案中,胡某以吴女士的名义制作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同名信用卡,用吴女士卡在商场刷卡购买约5600元人民币的物品。

其行为符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题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杀人的故意。

本案中,赵某(15岁),为了逃避追捕,开枪打死公安人员崔某,其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其行为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因此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至于他盗窃枪支、绑架的行为,由于犯罪主体要求已满16周岁,因而,赵某的其他行为不构成犯罪。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3答案 综合考核答案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3答案 综合考核答案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答案第1题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设计()。

A. 犯罪预测B. 犯罪对策C. 犯罪预防D. 依法处理犯罪第2题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所采取的行政性()的总称。

A. 罚款B. 处理行为C. 打击措施D. 强制措施第3题犯罪人的()是其犯罪个人原因中最直接的犯罪因素。

A. 人生观B. 心理特征C. 思想观念D. 世界观第4题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 犯罪预防B. 依法处理犯罪C. 改造罪犯D. 科学的犯罪预测第5题对犯罪预测做出最早尝试的是()A. 美国的欧林B. 美国的格卢克夫妇C. 美国的伯吉斯D. 美国的梯伯滋第6题要控制和减少犯罪,必须要筑好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即()A. 家庭防范B. 单位防范C. 社会防范D. 学校防范第7题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

A. 目的B. 规律C. 原因D. 动机第8题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A. 德国的李斯特B. 意大利的贝卡利亚C. 意大利的龙勃罗梭D. 美国的希利第9题研究犯罪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 比较论证法B. 社会调查法C.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D. 数理统计法第10题综合治理违法犯罪的中心环节是()A. 改造罪犯B. 科学的犯罪预测C. 依法处理罪犯D. 犯罪预防第11题把统计学的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上,首推意大利犯罪学家()A. 贝卡利亚B. 菲利C. 盖拉威D. 赫德森第12题依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自然犯罪和()A. 对国家法益之犯罪B. 对个人法益之犯罪C. 对社会法益之犯罪D. 法定犯罪第13题被害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被害人学——生物、心理、社会学的一门新学科》这一论文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作者是()A. 德国的李斯特B. 德国的费尔巴哈C. 以色列的门德尔松D. 美国的希利第14题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A. 社会机制B. 社会目的C. 社会功能D. 社会制度第15题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

2015电大《犯罪学》网上作业任务三

2015电大《犯罪学》网上作业任务三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你认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该包涵哪些内容?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任务、工作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范围。

我认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该包涵以下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是:(1)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2)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

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

(3)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二、你是如何理解青少年犯罪概念的?答: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我们研究的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社会学、犯罪学的角度提出的,并非刑法意义的犯罪解释。

1、广义概念:青少年犯罪是指6-25周岁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所有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禁止的一切行为。

2、狭义概念: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这个概念有两个突出的含义,一、主体为青少年。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犯罪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一、选择题1、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论是:(AC)A、系统论B、整体论C、因果论D环境论2、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具体方法主要是:(AC)A、思辨方法B、调查方法C、实证方法D、演绎方法3、下列属于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贝卡利亚B、边沁C、菲利D、费尔巴哈4、下列属于社会化过程理论的分支的有:(ABCD)A、社会学习理论B、社会控制理论C、标签理论D、整合理论5、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B)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二、简答题1、简述犯罪学的特性。

答:犯罪学的特性是指它与相关学科比较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性状。

对于犯罪学的特性,可以从逻辑起点、价值是基础和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

第三,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与方法上所具有的独特位置。

2、简述古典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的思想。

答:1、法律控制论。

2、心理强制论。

3、报应刑论。

3、简述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答:菲利,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学生,实证派犯罪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菲利一方在继承了龙勃罗梭的理论,否定人的自由意志,认为犯罪与人的生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所发展,认为不能仅仅用生理因素去解释犯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三因素说。

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4、简述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

答:第一,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第三,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四,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三、论述题1、试述犯罪学的功能。

答:犯罪学有三大功能:(一)认识功能——认识犯罪规律。

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犯罪对策的设计,都有赖于对犯罪现象的正确认识。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3答案综合考核答案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3答案综合考核答案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3答案综合考核答案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答案第1题研究犯罪原因的⽬的在于有效地设计()。

A. 犯罪预测B. 犯罪对策C. 犯罪预防D. 依法处理犯罪第2题⾏政处罚是国家⾏政机关对实施了危害社会⾏为的⼈所采取的⾏政性()的总称。

A. 罚款B. 处理⾏为C. 打击措施D. 强制措施第3题犯罪⼈的()是其犯罪个⼈原因中最直接的犯罪因素。

A. ⼈⽣观B. ⼼理特征C. 思想观念D. 世界观第4题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程的最后⼀道⼯序是()A. 犯罪预防B. 依法处理犯罪C. 改造罪犯D. 科学的犯罪预测第5题B. 美国的格卢克夫妇C. 美国的伯吉斯D. 美国的梯伯滋第6题要控制和减少犯罪,必须要筑好预防犯罪的第⼀道防线,即()A. 家庭防范B. 单位防范C. 社会防范D. 学校防范第7题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以便对症下药,治标⼜治本。

A. ⽬的B. 规律C. 原因D. 动机第8题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是()A. 德国的李斯特B. 意⼤利的贝卡利亚C. 意⼤利的龙勃罗梭D. 美国的希利第9题研究犯罪学的最基本的⽅法是()A. ⽐较论证法B. 社会调查法C.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D. 数理统计法第10题B. 科学的犯罪预测C. 依法处理罪犯D. 犯罪预防第11题把统计学的理论应⽤于犯罪学研究上,⾸推意⼤利犯罪学家()A. 贝卡利亚B. 菲利C. 盖拉威D. 赫德森第12题依据有⽆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然犯罪和()A. 对国家法益之犯罪B. 对个⼈法益之犯罪C. 对社会法益之犯罪D. 法定犯罪第13题被害⼈学作为⼀门新兴学科开始于本世纪五⼗年代,以《被害⼈学——⽣物、⼼理、社会学的⼀门新学科》这⼀论⽂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作者是()A. 德国的李斯特B. 德国的费尔巴哈C. 以⾊列的门德尔松D. 美国的希利第14题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A. 社会机制B. 社会⽬的C. 社会功能D. 社会制度第15题C. 龙勃罗梭D. 弗洛依德第16题作为犯罪现象发⽣原因的社会意识⼀般可统称为()。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13.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 A.1980-6-1 B.1981 年 6 月 C.1982 年 6 月 D.1983 年 6 月 正确答案:C
14.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A.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 B.犯罪事实构成现象 C.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 D.法定犯罪现象
正确答案:C
3.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最为主要的是父母离婚、死亡、服刑或者其他原因丧失了父母 中的一方或双方,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极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户籍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人口管理统计手段,对于人口的户籍管理类别主要划分为农业与 城镇两大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犯罪起伏律的表现 B.犯罪辐射律的表现 C.犯罪消长律的表现 D.犯罪恒比律的表现 正确答案:A
4.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 A.无责任能力人 B.限制责任能力人 C.有责任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D
15.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 A.阿道夫.凯特勒 B.荷莱 C.沃纳 D.布鲁斯 正确答案:A
16.6.如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 A.学习价值观念 B.社会规范 C.生活技能 D.人格的形成 正确答案:D
17.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动力是() A.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B.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 C.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 D.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犯罪学 20 春在线作业 3-0004 试卷总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 A.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 B.生活技能的学习 C.同伴结交不良 D.司法记录 正确答案:A

国开[课程号00383]《犯罪学-形成性考核任务三》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0383]《犯罪学-形成性考核任务三》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0383-犯罪学-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题目】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
a. 再犯的可能性
b. 文化程度
c. 性别
d. 犯罪类型
正确答案是:性别
【题目】总体来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人员活动空间,存在于社会本身,却又构成一种相对独立、具有自己独特性状的基本社会空间。

a. 社区
b. 山区、林区、水网地带
c. 国、边境地区
d. 单位
正确答案是:单位
【题目】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 应受惩罚
b.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违法性
d. 社会危害性
正确答案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题目】根据被害人的年龄,可以分为()被害人
a. 老年
b. 共同
c. 独立
d. 女性
正确答案是:老年
【题目】()是指一定时空中已经告发和被害人已经知道、但尚未告发的被害现象,与实际存在的被害现象之差。

a. 被害标签
b. 被害盲点症
c. 被害率
d. 被害黑数
正确答案是:被害黑数
【题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a. 相对性的属性。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试读一页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3-0004试卷总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A.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B.生活技能的学习C.同伴结交不良D.司法记录正确答案:A2.抢劫和抢夺犯罪受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正确答案:B3.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犯罪起伏律的表现B.犯罪辐射律的表现C.犯罪消长律的表现D.犯罪恒比律的表现正确答案:A4.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

A.无责任能力人B.限制责任能力人C.有责任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D5.()是指犯罪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非法占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行为。

A.暴力犯罪B.白领罪C.女性犯罪D.财产犯罪正确答案:D6.以下哪一选项不是有组织犯罪的现实因素()A.经济因素B.失业与流动人口问题C.腐败现象D.文化因素正确答案:D7.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A.城市B.农村C.外省D.本地区正确答案:B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打击青少年犯罪C.法制宣传D.主题班会正确答案:A9.()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A.1956年B.1966年C.1988年D.1976年正确答案:B10.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A.卖淫嫖娼B.聚众淫乱C.通奸D.强奸罪正确答案:D11.“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A.流动性和活跃性B.无序性和波动性C.随机性和贪婪性D.结伙性与黑恶化正确答案:A12.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用亚文化理论解释()A.男性犯罪的成因B.女性犯罪的成因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正确答案:C13.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A.1980-6-1B.1981年6月C.1982年6月D.1983年6月正确答案:C14.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1标记题目题干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a. 再犯的可能性b. 犯罪类型c. 性别d. 文化程度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性别题目2标记题目题干总体来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人员活动空间,存在于社会本身,却又构成一种相对独立、具有自己独特性状的基本社会空间。

a. 社区b. 国、边境地区c. 山区、林区、水网地带d. 单位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单位题目3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 违法性b. 应受惩罚c. 社会危害性d.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题目4标记题目题干根据被害人的年龄,可以分为()被害人a. 女性b. 老年c. 共同d. 独立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老年题目5标记题目题干()是指一定时空中已经告发和被害人已经知道、但尚未告发的被害现象,与实际存在的被害现象之差。

a. 被害率b. 被害盲点症c. 被害标签d. 被害黑数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被害黑数题目6标记题目题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a. 随意性的属性b. 阶级性的属性c. 相对性的属性d. 社会性的属性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相对性的属性题目7标记题目题干()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一种未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a. 犯罪既遂b. 犯罪预备c. 犯罪中止d. 犯罪未遂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犯罪预备题目8标记题目题干各地公安机关报警台的电话号码是a. 110b. 119c. 114d. 112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110题目9标记题目题干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a. 高技术犯罪c. 有组织犯罪d. 团体犯罪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暴力犯罪题目10标记题目题干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b. 犯罪方法c. 犯罪条件d. 犯罪根据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犯罪条件题目11标记题目题干犯罪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a. 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b. 改善生活态度c. 消除思想障碍d. 锻炼身体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改善生活态度, 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 消除思想障碍题目12标记题目题干犯罪技巧是在犯罪过程中逐渐习得并传承的有关实施隐匿犯罪和逃避惩罚的一系列具有专门技术性的方法、技艺和经验。

主要为()和进行有组织犯罪活动的罪犯所具有,a. 暴力犯罪b. 经济犯罪c. 惯犯d. 职业犯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惯犯, 职业犯题目13标记题目题干容易导致老年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个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的因素。

a. 绝望感b. 身体衰退带来的恐惧或者因病痛折磨而产生心理变态c. 孤独感d. 失落感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孤独感, 身体衰退带来的恐惧或者因病痛折磨而产生心理变态, 失落感, 绝望感题目14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个体原因具有以下特征a. C、层次性b. 终极原因性c. 综合性d. 个体性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综合性, 个体性, 终极原因性题目15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社会原因的特性有a. 间接性和可控制性b. 系统性c. 普遍性d. 决定性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决定性, 普遍性, 系统性, 间接性和可控制性题目16标记题目题干犯罪人的认识结构主要特点为a.意志上具有两极性b.文化水平普遍低下c.经常只对满足个人欲望的事务表现积极的认知d.认识水平具有严重缺陷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认识水平具有严重缺陷,经常只对满足个人欲望的事务表现积极的认知题目17标记题目题干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是a.报复b.反社会动机c.仇视d.满足物质、生理需要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仇视,反社会动机题目18标记题目题干犯罪心理的构成包括a.情感结构b.人生观结构c.意志结构d.认识结构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意志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人生观结构题目19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的关系是a.微观上就是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关系,犯罪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b.两者的连结点就是意识,即社会原因中的反社会意识和个体原因中的人生观(个体反社会意识)。

c.犯罪的社会原因决定犯罪的个体原因d.在宏观上就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人的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消极现象引起的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两者的连结点就是意识,即社会原因中的反社会意识和个体原因中的人生观(个体反社会意识)。

,在宏观上就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人的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消极现象引起的,微观上就是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关系,犯罪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题目20标记题目题干犯罪人的人生观基本特征是a.极端利己主义b.反社会意识c.法律意识淡漠d.重视物质利益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极端利己主义,重视物质利益,法律意识淡漠题目21标记题目题干犯罪原因的具体内容永远处于不变的过程中。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2标记题目题干罪犯特征主要表现为惯犯、职业犯所具有,是长期的犯罪生涯烙于犯罪人生理和心理、表明其罪犯身份的各种符号和标志。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3标记题目题干对重要场所进行犯罪控制,应当贯彻“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原则。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4标记题目题干蓄谋性犯罪行为是指随着某种情景的出现而突然发生的犯罪行为。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5标记题目题干犯罪原因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是由犯罪原因引起的,犯罪原因就是引起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切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6标记题目题干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只采用思辨方法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7标记题目题干以积极的行动实施某些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是不作为。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8标记题目题干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女性犯罪的研究。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9标记题目题干事件发生后,被害人因此而在生理、心里和社会方面所产生的不良状态,是被害后遗症。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0标记题目题干智能犯罪,即运用智谋和技能实施的犯罪行为,如爆炸、放火等犯罪。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1标记题目题干犯罪人张君,男,生于1966年8月5日,汉族,湖南省安乡县人,初中文化,农民,1983年10月因犯流氓罪被安乡县人民法院判刑三年,1986年3月刑满释放。

张军由母亲一人拉扯大,去世时因家境贫寒,张君十多岁时,母亲临终希望喝口肉汤他都无法实现。

张君从小就喜欢打架,曾因打架伤人在83年的那次“严打”中被劳教三年,这次劳教张君一直不服,这也成了张君人生的转折点。

从少管所出来后,张君种过大麻,开过餐馆,做过皮鞋生意,均以失败告终。

终于,在困境中的张君决定铤而走险。

最终形成以张君为首的暴力团伙,拥有大量的杀伤性武器和丰富的犯罪经验,致28人死亡,20人重伤,已被判处死刑。

请根据以上张君的简介,结合犯罪原因理论,分析张君犯罪原因。

答:1、厌恶劳动,是张君犯罪心理形成的最基础原因,也是他走上抢劫、杀人道路的原始动力。

2、流浪成性,家庭观念淡薄,为张君在全国各地流窜作案打下了基础,创造了快速作案、迅速逃跑的条件。

张君在重庆作案,在湖北作案,还在湖南作案,这与他长期过着流浪生活有关。

3、丰富的犯罪经验,强化了张君的抢劫杀人动机。

不断作案,使他积累了犯罪的经验;屡次作案成功,诱惑他不断冒更大的风险,制造更大的案子,抢劫更多的钱财。

不断作案,使张君养成了犯罪的习惯,像条件反射一样,形成了一定的“犯罪定势”、人格定势:要获取钱财,就必须抢劫。

因此,张君在抢劫时才毫不动摇,无所畏惧。

4、毫无道德、伦理观念,使张君成为一个典型的“悖德狂”。

张君在作案时,抢劫、杀人一点也不眨眼,缺乏人类最基本的同情心和怜悯心。

案子未及时破获,让张君产生了侥幸心理,因此,他不断抢劫杀人,危害社会。

张君的作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西方称为“悖德型变态人格”。

这种人往往有贫困的家庭背景,没有爱和温暖。

张君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十多岁母亲去世。

张君失去母爱后,他的性格变得更加顽劣,常常恶作剧。

残忍,有极强的欲望:不顾他人的感受,做事无后悔之心;不惜一切代价满足欲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攻击性极强,以对社会的寻衅,看见社会的不安和他人的流血为快感,从而平衡自己早年艰苦生活的感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对社会威胁很大,是典型的人渣,就是在西方,也在必须清除之列。

张君的犯罪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单独的个案,对整个社会来说,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社会充斥着浮躁的物欲横流,人们对金钱的疯狂崇拜,刺激着空虚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缺乏道德约束的空当期,为物欲膨胀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胆,都要疯狂。

像张君,出生于农村,知识贫乏,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因为精神空虚的刺激挺而走险。

他却不认为自己在犯罪,他觉得自己是在做前所未有的大事,一件能填补自己精神空虚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