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

4、硬水及其软化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江水、河水多为硬水 软水:不含或较少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雪水、雨水一般为软水 检验: 取少量水样,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
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 软化方法:煮沸法(生活中)、蒸馏法(工业)
二、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粒子
A.P2O5
B. H2CO3
C. Cu(OH)2 D. NaCl
A
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B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C
考点3:分子的性质
(2010• 江西)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 正确的是 B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 不断运动
出一条防止太子河水体污染的措施;
(2010•北京)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⑴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变 化;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C中净化 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⑵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A、B变化的不同。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有关概念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 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没有生成新物质,如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的间隔改变了, 水分子本事没有改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 生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由同种分子构成, 则为纯净物,如冰水混合物就是由同种分子 (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详细整理汇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详细整理汇总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考试要求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认识水的组成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氧化物一、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考点一)(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质量比 1 : 8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为1g/cm3化学性质:通电分解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 2H 2O通电 2H 2↑+O 2↑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2、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2H 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通电 点燃通电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氢气、氧气、红磷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水、高锰酸钾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

9.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9.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3)常用于吸附的物质有:_______和__________。 明矾 活性炭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物而使之沉降; 活性炭:依靠本身疏松多孔的结构,既可除去水中有臭味的物
质,也可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
(4)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
①所需仪器和用品: 漏斗 、 烧杯 、 玻璃棒
★例1
★例2
[2009·河池中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海水、河水都是混合物,H2 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B

电解水生成H2和O2,说明水是 由H2和O2组成的 B
H2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水电解生成H2和O2的反应是分解 反应
A
H2和O2反应生成水,说明水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D
2.水的净化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 及时关水龙头或不向河里乱丢垃圾或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二者体积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D )2.地震后饮用水主要取自于地下水,如井水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井水是混合物 B.静置对井水有净化作用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井水的硬度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井水软化 ( B )3.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缺水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下列 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浑浊的河水经过滤后可得到纯净物--水 ( D )4.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B、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5.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 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复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复习.docx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 1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正极负极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气体检验气体的实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气体名称氧气氢气气体体积比1∶2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电解的示意图二、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点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相同点纯净物纯净物实例氧气、氢气、铁、红磷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三、物质分类:氧化物是化合物,它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而像氯酸钾中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没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

课题 2分子和原子品红在水中扩散【活动探究】现象记录烧杯 A烧杯 B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烧杯 C 中的肉眼看不到的烧杯 C 中的肉眼看不到物质运动到烧杯 A 中,致的物质无法运动到烧杯解释使烧杯 A 中溶液成分发 B 中,烧杯 B 中溶液成生改变,溶液由由无色变分不发生改变,溶液不为红色变色。

一、分子、原子比较对象分子原子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体积、质量都很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着;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点粒子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②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原子二、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更小的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 3水的净化一、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区别关系纯水纯净物,澄清透明天然水混合物,常呈浑浊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是硬水,有大合物量泡沫的是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转化: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软水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如:镁化合物二、水的净化1.净化方法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纯净物。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5、“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1、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下列措施:①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

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为建一大型化工企业基地而收集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应建在干旱山区可以帮助脱贫致富B.应建在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地址D.应建在居民区附近以便于产品销售3、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硬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4、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都在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1、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地球:水占地球表面积的3/4(以海水为主),地层内部也都有水存在。

(2)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含有少量水蒸气。

(3)生物体: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2/3;鱼体内含水量要高于人体;某些植物体内含水量甚至超过90%。

2、水的应用: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工业、农业、还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1)农业: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以上。

(2)工业:用于溶解、洗涤、冷却和用做化工原料等。

(3)生命活动:动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成人每天平均需要补充2.5L左右的水。

3、水的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通电=氢气+氧气(生成的体积为:氢二氧一。

巧记:正面仰视父亲(正极氧视负氢),父亲的年龄大,所以“氢”的体积大)H2O = 通电 = H2↑+ O2↑4、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①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2)2H2O = 通电 =2H2↑ + O2↑②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表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蓝色则表示有水。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HCl气体;再通过通过足量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注意:如果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盐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气中仍含有的杂质——水蒸气)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硫酸铜),观察到硫酸铜变蓝(硫酸铜遇水变蓝)时,则说明含有水蒸气 ;再通过AgNO3溶液检验Cl-(化学反应方程式:AgNO3+HCl=AgCl↓+H NO3),当观察到白色沉淀,则含有HCl气体,接着通过石灰水即Ca(OH)2溶液,当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含有CO2气体。

5、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一、水(H2O)的电解实验1.在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或稀HCl,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原理:水氢气+氧气H2O H2+O23.现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气体复燃,是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负氢正氧,氢二氧一”。

4.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二、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2.化学性质可燃性氢气+氧气水H2+O 2H2O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3.点燃氢气前要验纯。

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氢气不纯;声音很小,氢气较纯。

4.理想能源:优点:热值高、来源广、产物无污染。

5.实验室制法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Zn+H2SO4=ZnSO4+H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气法。

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⑴金属单质(简称金属),如铜(Cu)、铁(Fe)、汞(Hg)、铝(Al)等;⑵非金属单质(简称非金属),如氧(O)、氮(N)、溴(Br)、碘(I)等;⑶稀有气体单质,如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等。

注意: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二氧化硫(SO2)、过氧化氢(H2O2)等。

注意:化合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但含有不同种元素质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CO2)、过氧化氢(H2O2)、水(H2O)等。

即“两元必有氧”。

四、原子团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等,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如OH、CO3,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做根。

九年级化学上 3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3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 3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3新人教版

九上《3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3新人教版知识点讲解一、水的组成1. 水的物理性质:纯净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在4℃时密度最大。

当压强为101kPa 时,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2.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是纯净物,是化合物,是氧化物。

3. 水的化学式实验测得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又知氢气和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分别为0. 0899g/L和1. 429g/L。

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又知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试求水的化学式。

解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0. 0899〉∶(1×1. 429)= l ∶8. .即水中氢、氧两元素质量比为1∶8,其原子个数比为设水的化学式为H X O Y,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有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 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氧气,那么水是混合物吗?根据实验可知,水电解后生成了氧气和氧气两种单质。

而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又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一定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

5. 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这个化学反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当水通电后,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

大量的氢分子构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构成氧气。

6. 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三、分子和原子1.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1. 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特征:①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