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在脊柱手术术中应用

合集下载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万古霉素的基本情况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多种细菌有效。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1)由敏感菌株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2)难治性或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3)手术后预防性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其他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 用法用量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一般而言,万古霉素静滴速度为1g/h,每日剂量为12g,分24次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

3. 疗程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类型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通常,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等治疗疗程不少于1周。

4.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2)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积累导致毒性反应;(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药物联用;(4)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肌肉酸痛等,及时处理。

三、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可能导致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2. 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可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等。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骨科快速康复(ERAS)

骨科快速康复(ERAS)

骨折后时间 (天)
社区居民:
1.00
0.75
0.50
1.00
0.75
0.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总体人群:
患者生存率
患者生存率
23% 29%
12% 23%
P=0.2
P=0.02
参与研究患者12月内死亡率(ERAS组vs对照组)
ERAS组 对照组
目录
髋部骨折患者行ERAS减少并发症(33%降到20%)。肺炎、尿路感染、意识混乱两组有差异。
20
18
16
15
14
12
10
8
6
420来自P=0.22P=0.02
P=0.40
P=0.67
P=0.03
P=1.00
P=0.16
p<0.001
卒中
意识混乱
急性心衰
急性心梗
肺炎
GI出血
尿潴留
尿路感染
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 ERAS组
术前应该常规使用口服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同时给予降糖药物
ERAS对术前营养支持的建议
Clin Nutr. 2012 Dec;31(6):817-30. Br J Surg. 2014 Sep;101(10):1209-29.
一般情况下(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胃切除术)术前人工营养支持不是必须的 但是,若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则应该给与口服营养补充剂或术前肠内营养
已在许多择期手术中取得成功,其中以结肠切除手术最为成功
多个领域已制定了相应的ERAS指南共识

临床应用中的万古霉素

临床应用中的万古霉素

临床应用中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这种作用机制使得万古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在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是其优势之一。

万古霉素口服吸收良好,且生物利用度高,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同时,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治疗便利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和耳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状况。

在临床应用中,万古霉素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由于万古霉素的副作用,使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肾功能评估,并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万古霉素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和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势。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使用时需要谨慎并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

通过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是其优势之一。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而且,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治疗便利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和耳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状况。

尽管万古霉素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便利性,但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由于万古霉素的副作用,使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肾功能评估,并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万古霉素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3.23•【文号】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施行日期】2009.03.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

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年度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

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

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感染疾病。

本文将对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药理学特点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构建而发挥抗菌作用。

该药物具有广谱活性,对许多革兰氏阳性细菌都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二、适应症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那些对其他抗生素产生耐药的细菌引起的感染病例。

常见适应症包括: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髓炎等。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

3. 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4. 肠球菌属引起的肠道感染。

5. 拟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如肺炎等。

三、用药特点1. 静脉给药:万古霉素一般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通常需要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缓慢进行。

2. 药物监测:由于万古霉素具有较窄的治疗窗口,容易引起药物浓度变化过大的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药物在治疗范围内。

3. 抗生素联合治疗: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部分情况下需要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1. 调整用量:万古霉素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来进行调整,因为该药物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少用药剂量,以免出现药物积聚导致的不良反应。

2. 肝功能监测:长期使用万古霉素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定期监测。

3. 不良反应:万古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和血清病等,应及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4. 药物相互作用:万古霉素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其他药物的选择。

五、总结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细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万古霉素的治疗建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万古霉素的治疗建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万古霉素的治疗建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注释:
①建议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覆盖MRSA:重症肺炎,且影像学呈现坏死性肺炎;流感并发细
菌性肺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罹患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群聚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军营中的士兵、监狱中的犯人等;从事身体密切接触的某些体育运动(如橄榄球)的运动员(主要为皮肤感染,重症患者可能累及肺部);静脉毒瘾;其他参考因素,如当地检出率高、有MRSA感染或定植病史、与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等。

②有相关危险因素时需要加用抗MRSA治疗:长期住院特别是长期住ICU,或来自护理院
的患者,或近90d内曾住院≥2次以及在门诊接受化疗、透析和伤口处理者;年龄≥65岁;机械通气治疗≥5d;近3月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史;下呼吸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见到革兰阳性球菌;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其他参考因素,与CAP同。

具备≥2项危险因素者经验性抗MRSA治疗的指证更强。

是否需要加用万古霉素应当考虑其特定指证: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脓毒症证据;在最终鉴定和敏感性检测结果出来前,血培养革兰阳性菌阳性;MRSA或PRSP定植;严重粘膜炎,尤其是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X线摄片检查确认的肺炎;临床怀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适应症汇报人:XXX目录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2、肠球菌及链球菌性心内膜炎3、肺炎链球菌脑膜炎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感染5、假膜性肠炎6、预防用药0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101202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严重感染如血流感染、心内膜炎、肺炎等有良好疗效。

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异物植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如人工瓣膜、腹膜透析、人工血管等。

303严重感染者,万古霉素可联合磷霉素或者其他抗菌药物。

02肠球菌及链球菌性心内膜炎2、肠球菌及链球菌性心内膜炎010203用于青霉素过敏或耐药的肠球菌或链球菌心内膜炎的治疗。

对肠球菌心内膜炎,可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但必须监测二者的血药浓度和肾功能。

对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失败的肠球菌或链球菌性心内膜炎有效。

03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选用药物耐药性0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感染革兰阳性菌是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发热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常见病原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肠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

万古霉素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

一般不主张常规用于粒细胞缺乏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仅适用于高度怀疑为革兰阳性菌所致的发热。

01030204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感染05假膜性肠炎5、假膜性肠炎0201万古霉素口服对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疗效肯定。

为避免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增多,假膜性肠炎首选甲硝唑,经甲硝唑治疗无效者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口服。

06预防用药6、预防用药心脏手术或高危患者对头孢过敏者,宜选用万古霉素。

某些脑部手术、全关节置换术也需要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

万古霉素通常不用于预防用药。

万古霉素具有耳毒性、肾毒性,还可诱导耐药菌的发生。

预防用药时主张给与万古霉素单剂量1g预防用药。

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率较高的医疗单位、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的情况。

010203040506谢谢观看!2024。

脊柱感染治疗的最新进展

脊柱感染治疗的最新进展
• 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是诊断脊柱术后SSI的金标准,培养阳性率仅占其中的65%.
文献报道6--SSI危险因素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年4月第6卷第4期 脊柱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的临床现状〔首都医科大学 XX医院骨科 孙祥耀 海涌
• 无法改变的患者依赖性危险因素〔年龄>70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吸烟,恶性肿瘤,激素 的使用,腰椎手术后再次手术,术后营养状况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异常其中糖尿病 人更加容易感染非正常菌群.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风险是其它患者的15倍.
文献观点-切口处理
• 对于浅表组织<深筋膜以上>SSI,治疗以伤口护理及短程应用抗生素为主; • 对于深部组织SSI,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术、抗生素的应用、内置物的处理三个
•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预防感染.
文献报道6-SSI治疗
• 早期诊断、伤口清创、灌洗、使用敏感抗生素. • 1、清创 当明确切口感染后,需在全麻下伤口行清创、灌洗,如果清创后发现组织没有出现坏
死、周围组织清洁,则在留置负压引流后关闭. • 2、如果清创后怀疑组织有问题,则需要对伤口进行开放填塞,并且在填塞后2-4天再次清创. • 3、在迟发性感染情况下, 术后37周固定节段已经达到骨性融合,可以将内固定取出. • 4、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厌氧菌的感染通常包含多种细菌感染,因此需要采
SSI定义
• 手术区出现渗出,可培养出一种或多种致病菌. • 浅表感染表现:红肿、压痛、渗出.GRAM染色和培养.CRP、ESR增快. • 深部感染表现:首先有全身不适,继而伤口疼痛、发热、寒战.伤口叩痛.伤口
穿刺或GRAM染色和培养确诊.WBC、CRP、ESR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在脊柱手术中术中应用
目的:研究脊柱手术局部预防应用万古霉素后伤口感染的微生物趋势(导致罕见细菌多重感染);
方案:
结果:共981例病例:66例感染,51例培养阳性,金葡菌为主,革兰阳性38例(1.3g),阴性菌有:沙雷氏菌,枸橼酸杆菌、脆弱类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23例(1.2);15例培养混合感染;8例包含三种以上;
结论:预防应用万古霉素增加阴性菌及混合感染率;并与术后血肿有关,因为高培养阴性率;文献报道感染多4倍花费,预估每例病人33705,每100个病人可节约438165美元;
数据收集:脊柱手术应用万古霉素:退行性病变、创伤、疼痛、脊柱侧突;记录:年龄、性别、BMI、手术过程(手术部位、暴露节段、使用器械、单纯减压);
万古霉素均匀分布于筋膜上下,根据伤口大小调整用量(最高6g);
术前1小时静滴头孢唑林钠,1g, 过敏者静滴万古霉素1g,术后拔出引流管:3-5天,或8小时少于30ml;术后抗生素应用:2g,tri或1g,第一次后12小时;
术后感染处理:抗生素冲洗、清创;
所有进入手术室行清创菌认为是SSI ,包括细菌培养阴性;
排除标准:有脊柱感染史、主要表现为疼痛(脊柱刺激物);与同样机构最近发表的关于脊柱感染数据做对比;
SSI标准:外科医生的判断;有窦道的患者清创及冲洗、缝合在手术室;没有窦道的病人临床决定需综合分析:发热、持续性疼痛、红斑、影像学证据、实验室指标(ESR、CRP、白细胞计数);
Jackson-Pratt (JP) output 497ml,2.6天,CPR5.21;
术前诊断:椎管狭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脊柱前凸(滑脱)、脊髓型颈椎病、创伤(9例培养阳性);
981名患者,865例行器械融合,116例行单纯减压(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平均融合节段2.4;
讨论:很多报道万古霉素减低感染率,在器械与非器械,混合骨移植;
S trom et al : 253例,腰椎减压和融合,1g万古霉素,(0%V11%),排除了伤口表面感染(因描述的可变性);万古霉素应用在肌肉、筋膜、深部组织,没有骨移植;检测:血药浓度低,引流液浓度高(持续性抗菌效果),没有观察到副作用;
第二篇:911例,胸腰椎融合手术,2g,骨移植混合15分钟,(0.2%V2.6%);
第三篇:216回顾性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创伤性脊柱骨折(13V0),1g,表面感染未排除(2例表面,5例深部);
第四篇:1512例,15例感染,没有对照组;
与前面比较感染率高可能是(选择标准不严格);本实验选择的病号基本是高风险;
R ao et al :1587。

57感染,手术中没有使用万古霉素,67% 感染者包含金葡菌,(本实验57%);革兰阴性菌(21%V60%);多重菌感染(15%V19%),以前的实验排除表皮感染,不能排除皮肤的细菌的污染;
感染率的差别:切口感染没有明确的定义,方法以及报道偏倚;
多重细菌感染病例需要其他抗生素,增加治疗SSi难度;建议万古霉素的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应用(高风险人群);
2例真菌感染,病人没有糖尿病、放射治疗、免疫缺陷,:白色念珠菌;
增加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
研究缺陷:没有对照组;14例培养阴性:表现为伤口裂开以及CPR升高;但不能完全确诊,
有可能是脂肪坏死,或者是不能检测到的潜伏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