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10课正式
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10课鸦片战争编制人:莫丁飞审核人:陈素秋【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形势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
②为开拓和掠夺,英国侵略中国。
(2)国内形势①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②政治:政治腐败,困难,废弛。
③外交:实行政策。
(3)直接原因:在虎门销毁英国走私的鸦片,英国借端发动战争。
2.经过(1)第一阶段:①1840年6月,英舰侵入挑衅,战争爆发。
②英军沿海经犯,最后到达,道光帝派同英军“议和”。
(2)第二阶段:①1841年初,英军强占,并扩大侵华。
②1842年8月,英舰驶抵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倾销鸦片?为什么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呢?3.结果: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填空并连线)危害A、开放、、、、五处通商破坏贸易主权B、割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C、赔款2100万银元破坏关税自主权D、协定关税局加剧了人民的负担②1843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和《》,即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攫取、和等特权。
③美法两国趁火打动,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和《》,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5.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开始沦为国家,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二、战火再燃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2)直接原因:英美法等提出、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第10课导学案

第10课,《地毯下的尘土》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米妮的人物形像。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学习用心理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3、学习米妮的美好品质。
学习重点理解故事含义,学习米妮的美好品质。
学习难点学习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及用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内心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是否尝试过在假期出去找一份工作来为自己挣点零花钱呢?可能有很多同学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还没有付诸实践;也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有过在假期卖报纸、冰棒、鲜花的经历了,可是大部分同学可能都还不需要自己出去挣钱来补贴家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大家会认识一位懂事的小姑娘,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出去找工作的。
(二)字词积累勉强葱茏眷顾真挚津津有味以上词语,要求学生注音,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再分别另造一个句子。
因为词语不多,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
(三)诵读课文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丰富的想象,诵读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铺垫。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其余部分,可以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一部分同学齐读小矮人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的叙述部分。
3、诵读的同时思考问题:小姑娘米妮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课文开始为什么不直接写她出去找工作,而是从她的身世写起呢?诵读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四)思考和讨论1、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关语句,用铅笔画出来,并指出这些语句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方面的性格,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①“她匆匆地赶过去,敲了敲小屋的门,没有人答应。
她敲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人来应门。
她想,这儿可能没有人住吧!她打开门,走了进去,决定就在这里过夜。
”——描写。
先敲门,直到判断可能没有人住才进去,多么懂礼貌的孩子!②“米妮看到了小矮人,就出来见他们。
‘你们好,’她说,‘我是米妮.格雷,我出来找工作,因为我亲爱的妈妈病了。
第10课三峡(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0课《三峡》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翻译,积累文言字词。
2.体会文章意境,感受三峡之美,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3.学会抓住特征、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文章节奏鲜明的特点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2.感受三峡之美,学会抓住特征、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三峡简介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其间全长193公里。
三峡由、、组成。
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2.作者简介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南北朝时期著名家,范阳涿州人。
郦道元访求水道,四处游历,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他用毕生心血写成《水经注》。
当时南北对峙,一些南方的地貌郦道元没法实地考察,就通过广泛查询他人资料、经过自己的加工来完成。
3.作品简介《》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刘孝标的《》、李善的《》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第一课时活动一:读文章之韵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 ) 林寒涧.肃( ) 属.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裳.( )2.用“/”标注下面三组句子的停顿一组: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二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编写人:李玲审核人:高一历史组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
(2)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历史地位。
【学法指导】本节课时间跨度长,容量较大,但结构简单,学生在学习时应以时间为线索,以列表的方法从所处的年代、原因、主要特点、影响等方面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1)(2)2.表现:3.影响:,发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运动。
知识点二、民族工业的春天1、原因⑴内因①②临时政府,激发了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⑵外因:2、表现(1)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增加。
(2)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等。
3、结局:一战结束后,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知识点三、曲折的发展1、国民政府前期发展较快(1)原因:(2)表现:2、抗战时期遭沉重打击(1)原因: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①在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毁或者被日本吞并;在华北,日军采取“”办法,将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3、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1)原因(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核心整合】知识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情景一: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导学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目标导航】(明确目标,把握方向)1、掌握从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2、理解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1、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2、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史海拾贝(看谁找的最快,最准确。
温馨提示:边填边在书上画出关键词)(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农作物品种的改进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稻,很快站在江南地区推广2,以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
4,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很多茶园。
总之,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二)手工业兴旺1,纺织业(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2)棉织业:从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宋代制瓷业的发展(1)浙江哥窑生产的。
(2)瓷都:3,宋朝造船业的发展(1)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2)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等地(3)宋朝时的海船已装有,能准确地辨别航向(三)南方经济的繁荣1,商业发展的条件: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加,进入流通领域,一部分投入国内市场,一部分拓展海外市场获取利润,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
2,商业都市:、3,繁荣的海外贸易:(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条件。
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的应用更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情况: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南岸。
(3)影响: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第10课《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章大意。
2.品味文章语言,领略课文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者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作用:写出(或表现)人物的特点,突出文章主题。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特点: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
作用:衬托或突出了人物或景物的·····的特点;深刻写出(或表现了)······二、自主学习1.规范字音阙.()重岩叠嶂.()曦.()月襄.()陵溯.()朝.()发白帝素湍.()绝()飞漱.()属.()2.整体感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并划分节奏。
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三、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疏通文义。
四、合作探究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三峡山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连绵不断(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遮天蔽日(正面描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采用了什么写法描写三峡的夏水?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
水势浩大(正面描写:至于夏水襄陵);水流湍急(正面描写:沿溯阻绝);水流湍急(侧面描写:有时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3.三峡“春冬之水”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
清澈(动静结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作者写三峡的四季景色,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先写夏水?作者是为《水经》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水为盛,最能表现三峡的特点,因而先写夏水。
第10课:中国龙(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中国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龙的起源、特征和象征意义;2.掌握中国龙的绘画技巧;3.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学习重点1.中国龙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龙的象征意义;3.中国龙的绘画技巧。
学习难点1.如何在绘画中表现中国龙的形态和气势;2.如何将中国龙的象征意义融入到绘画中。
学习内容一、中国龙的起源和发展中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被誉为神灵的化身,具有神奇的力量和特殊的地位。
在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仅是神话和传说中的形象,还有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表现。
此外,龙也被用来代表中国的国家和民族,成为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中国龙的象征意义中国龙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它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的伟大、神秘和尊贵。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力、祥瑞、幸福和荣耀。
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中,人们常常会使用龙的形象来庆祝。
此外,中国的皇帝御用龙,龙被视为皇家气象象征,并被放置在许多皇宫,作为皇家建筑和装饰的重要元素之一。
三、中国龙的绘画技巧在中国绘画中,龙的形象不仅广泛使用,而且有许多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绘画龙的技巧:1. 眼睛眼睛是表达龙的性格、力量和思想的重要部分。
在绘画中,通常使用长而细的眼线,线条弯曲、通长,通常画在龙的眼睛周围。
2. 身体在绘画中,龙的身体通常是柔和而强壮的。
通常使用曲线来描绘龙的身体,弯曲的身体线条可以使龙更显威严和高贵。
3. 牙齿和爪子牙齿和爪子是龙的最强部分,这些部分通常会强调在绘画中。
牙齿通常长而尖,有时会呈弯曲形状。
爪子通常长而锐利,可以使龙看起来更加强壮和可怕。
4. 鳞片龙的鳞片是中国龙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绘画中也需要注意到。
鳞片可以通过弯曲的线条和颜色的运用来表现,明暗度也要掌握得恰当。
总结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龙的起源、特征和象征意义,并掌握了绘画中国龙的技巧。
第10课 中国龙 (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中国龙(导学案)一、课时内容1.学习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及样式。
2.了解中国龙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二、知识点回顾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中国民间艺术——四川皮影戏。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四川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表演形式,并且尝试运用皮影戏中的形象角色,进行绘画创作。
三、新知预测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及样式,了解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四、重点内容解析1. 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及样式中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常被人们用来表示力量、尊贵和权威等。
中国龙有着极为特别的形象特征,如龙头、龙颈、龙鳞、龙骨、龙爪等。
而龙的整个身体,通常分为龙头、颈、背、腹、尾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特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代表宇宙、掌管雨水、辟邪驱祟、祥瑞等。
因此,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之久。
早在商周时期,龙就已经是君主权力的象征之一。
在汉代以及唐宋时期,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和艺术创作中。
龙的形象还融入了天文学和历法中。
在古代中国人的日历中,十二生肖中的“龙”代表着僵龙,是头一个出现的龙,代表元气收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因此,在汉族的农历中,农历五月初五日也被称为“龙舟节”,这一天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等。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学习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在绘制中国龙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龙的身材要显得修长,有力而不臃肿。
•龙头要画得尖而挺,眼要大而神,有着锐利的眼神。
•龙鳞要画得清晰圆润,有明亮的光泽。
•龙爪要画得强壮而有力,要有明显的肌肉线条。
•龙的动态要有明显的起伏、曲线和节奏感。
五、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程,我们学习了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及样式、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且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一、生字我会认。
1、给带点的字加上拼音,然后读两遍,接着通读全文,做到字音准确,有困难的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昆仑.山 逢. 蒙. 药 丸. 接 济. 奸诈..贪婪 树影婆娑..
企. 盼 威. 逼 匣. 子 凝. 望 皓.月当.空 迫.不及待 2、把上面词语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划出来写在横线上 易错音:__________________ _ __ 易错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准多音字在文中的音,并写出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 ) ( ) ( ) 蒙 逢 济
( )
( )
( )
二、我来理解
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批注在文中。
展示汇报以下词语的意思。
奸诈: 贪婪: 婆娑:
企盼: 凝望: 皓月当空: 三、课文内容我知道
这是一篇 (体裁)。
主要讲了 的故事。
课堂学习流程:
一、导课:《嫦娥奔月》是一篇什么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1、小组检查预习完成情况,纠错。
2、对子合作读课文一遍,纠错。
三、小组合作探究:
1、感悟奔月情景:默读全文,用“”划出描写嫦娥奔月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在你认为美的词句旁批注上自己的感受。
(提示:在“飘飘悠悠”“碧蓝碧蓝”旁还批注几个同类型的词语。
)
2、探究奔月原因:
○1默读1—5段,理清主要人物及主要物件之间的关系。
后羿嫦娥逢蒙仙药
○2重点品读4、5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嫦娥的词句,用“----”划出描写逢蒙的词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提示:在第五段末尾可进行联想批注,嫦娥在吞下仙药那一刻会想写什么呢?)
○3对子结合再读描写嫦娥和逢蒙的句子并讨论,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然后在文中进行写法批注。
3、诵读追月场面:有感情地诵读第7段,在感动自己的词句旁进行批注,再把自己的感受
读出来。
4、默读最后一段,进行篇末批注:中秋之夜,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你想对嫦娥说些什么呢?
5、我会复述
借助主要人物及主要物件之间关系图,对子练习复述故事。
(提示:复述时要尽量使用本课积累的优美句段。
)
四、展示提升
★温馨提示:
1、每组选择一个学习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小组长严密组织并合理分配任务,做好展示时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
3、展示时要大胆、大声、大方,并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4、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点评。
五、课外延伸
走进故事天地分类搜集成语。
来自历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历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达标测试:
1. 比一比,再组词。
炸()婪()辉()挤()*()
诈()焚()挥()济()汗()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解除()机智地()()的祝福接济()
企盼()深情地()()的夜空焦急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的嫦娥,()的后羿和()的逄蒙。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六、回扣目标,反思成长:
我最大的收获:
我需要努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