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氮沉降对石栎和苦槠幼苗土壤呼吸的影响_1

合集下载

氮沉降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氮沉降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氮沉降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各种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等活动排放出的氮氧化物(NOx)和氨气(NH3)等物质不断增加,导致氮沉降现象加剧。

氮沉降是指氮化合物被降水带入地表、土壤中而形成的一种沉淀过程。

有研究表明,氮沉降对土壤养分的组成和供应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影响尤为显著。

氮沉降对植物的影响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氮沉降过程中,植物群落作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制造者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氮沉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氮沉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植物生长退化,并增加植物的疾病和寿命缩短的风险。

这主要与氮沉降引起的土壤酸化、缺氧和有害物质积累等因素有关。

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主要在土壤中完成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转化,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供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氮沉降造成的土壤酸化和毒化作用不仅对植物生长和养分供应造成影响,也对土壤微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氮沉降增加了土壤中铝的含量和毒性,导致了一定的土壤毒性。

一定量的土壤毒性降低了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和多样性,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平衡,进而影响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研究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除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了解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例如,通过增加土壤有生命力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建立起更完善的土壤生态系统。

同时,在工业活动等排放氮化合物的地区应该采取科学的治理手段,减少排放量,降低氮沉降的影响。

总结氮沉降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注氮沉降对于人们更好的了解和保护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氮沉降的影响机理,制定合理的监测和处理措施,并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以保障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氮沉降特征及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大气氮沉降特征及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大气氮沉降特征及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作者:陈媛媛张成肖欣娟钟文挺王科李根郑成郑罗崇都来源:《南方农业·上》2022年第10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氮持续增长,大气氮沉降已成为继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地利用变化之外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第四大因素。

通过大气沉降到生态系统的氮可作为营养源供植物生长,过量的氮则会产生消极作用。

从大气氮沉降的氮素组成及其沉降通量、氮沉降的时空特征和氮沉降对土壤、植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大气氮沉降的不同氮素形态及沉降通量,对比了氮干沉降、湿沉降的时空特征,阐述了大气氮沉降对土壤生态系统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我国对各地区大气氮沉降情况的监测越来越多,包括农田、城市、森林等,但关于大气氮沉降的影响研究多与水体、森林、草地等相关,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如对土壤微环境、农作物生长及作物产量、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等。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氮素组成;干沉降;湿沉降;时空特征中图分类号:X831;S1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9.037大气沉降是物质进行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经过一定的途径沉降至地面或水体的过程,可以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

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物质通过物理(重力作用、惯性作用、湍流运动、布朗运动等)、化学(化学反应等)、生物(植物气孔吸收等)作用等向地面沉降的过程;湿沉降是指伴随着降雨或者其他水汽凝结现象向地面沉降的过程[1]。

大气氮沉降是指活性氮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沉降至地表的过程[2]。

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效氮的积累,进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微环境及植物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沉降到生态系统中的氮一部分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而过量的氮沉降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效应。

受化石燃料燃烧、含氮化肥的生产和使用、畜牧业发展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氮化物逐渐在大气中积累并向陆地和水域系统沉降,氮沉降已成为继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地利用变化之后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第四大因素[3-4]。

模拟氮沉降对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模拟氮沉降对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豆 品种为 日本青 。
大气沉降的氮化合物有干 、 湿两种 。湿沉降的 氮主要是 N 4 N 3 于沉降的氮主要有气态 N 、 H O‘ 和 , O N2 O、NH3 N 3 和 HO 。参 照 欧洲 N R X项 目[-] I E T 22 34 和国内相关研究工作【 J N 4 O 溶解于水中, l , HN 3 将
抑 制作用 ,降低 了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抑制 了幼苗 的生长速度 ,降低了植株的株 高 、叶面积和生物量 ,并减小 了根冠 比 ;随着氮施人量的增加 幼苗的蒸腾速 率逐 渐降低 ,但叶片叶绿素 含量逐渐增加 。 关键词 :氮沉降 ;大豆 ;种子 萌发 ;幼苗生长
中图分类号 :Q 4 98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7 —1 5( 0 8 62 9 —4 622 7 2 0 )0 —3 70
然后 喷洒 在 样 地 中 以模 拟 不 同处理 水 平 的大 气 氮
Hale Waihona Puke 为全球三大氮沉降集中区( 欧洲 、美 国和中国) 之一 [- 91] 1 许多地 区存在高氮沉降现象 ,氮沉降现状和 未 来 的发 展 趋势 十 分严 峻 I 。 目前 国 内外 有关 6 引 '

沉降。 氮沉降处理设 4 个水平 , 分别为对照 ( K) C 、 处理 1( 】、处理 2( 2 T) T )和处 理 3( 3。在 大 田 T) 实验中,每周分两次向 T 、 2 T 3 1 T 、 3 个样地 中的幼 苗 植株 喷洒 NH NO 溶液 ,C 样 地 喷洒等 量 的 自 4 3 K 来 水 ,来 回均匀喷 洒 多次 。在大 豆生长 季 中 ,C K、 T 、T 、T 种处理 的 N 4 O 施人量折成氮沉降 1 2 3 4 HN 3 率分别为 0 5 、 0 和 10 g m 2 不包括大气 、 0 10 5 ‘ "a f kh " 沉降的氮量) 各样地问留有一定的间隔 , 。 以防止相 互 干扰 。在室 内培 养 ( 豆萌 发实 验 )中 ,挑选饱 大 满均匀的大豆种子用 0 %的H C2 . 1 gI 溶液消毒 1 n 0 , mi 无菌 水漂 洗 3次 ,放 入垫 有 3层滤 纸 的培 养皿 中, 每个 培养 皿 中放人 2 0粒 种子 。C K、T 、T 、T 1 2 3 4 种处 理分 别喷 洒 0 l ,0 8 l / mo L . / 0 mo L,01 l . mo/ 6 L, 02 l . mo/ 4 L的 NH N 溶 液 ,使 滤纸保 持湿 润 ,观 4 O3 察种 子 出苗情况 。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_1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_1

g·m-2a-1)4 个 施 氮 水 平 ,结 果 显 示 施 氮 10 个 月 后 , 土壤细菌数 量 始 终 随 着 施 氮 水 平 的 升 高 而 增 加,放 线菌数量随 着 施 氮 水 平 的 升 高 而 增 加,但 是 达 到 中 氮 水 平 后 ,表 现 出 下 降 的 趋 势 ,真 菌 数 量 随 着 施 氮 水 平的升高 而 减 少。但 也 有 研 究 表 明,在 长 期 施 氮 的 森林土壤中,过量氮沉降对细菌的影响不显著 。 [26-27] 总 的 来 说 ,施 氮 导 致 真 菌 细 菌 数 量 比 率 的 改 变 ,这 说 明人为高强度施氮在实验期内干扰土壤微生物群落 组成,原因可 能 是 施 氮 后 土 壤 有 机 物 含 量 增 加 但 不 易被土壤微 生 物 分 解 利 用,因 而 影 响 了 微 生 物 量 的 形成或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第 31 卷 第 5 期 2011 年 5 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Vol.31 No.5 May 2011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氮的湿 沉 降 主 要 是 NH4+ 和 NO3- -N,以 及 少 量 的可溶性有机氮通过降水迁移到地表 。 [1]
自工业革 命 以 来,受 人 类 活 动 的 强 干 扰,以 及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 人 口 数 量 的 增 长,特 别 是 化 学 氮肥和化石燃料消耗量及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
收 稿 日 期 :2011-04-16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30);湖南 省 自 然 基 金(10JJ3003);国 家 林 业 局 “948”项 目 (2008-4-36);教 育 部 新 世

模拟氮沉降对西藏高山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模拟氮沉降对西藏高山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c h a n g e a b l e Mg a n d p H v a l u e a n d s o l u b l e( P< O . 0 5)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s i mu l a t e d n i t r o g e n d e p o s i t i o n ,t h e e x c h a n g e a b l e
第9月








V o 1 . 4 5 No . 9 S e p .2 0 1 7
J OURNAL OF N ORT HEAS T F ORE S T RY UNI VE RS I T Y
模 拟 氮 沉 降对 西藏 高 山栎 林 地 土 壤 理 化 性 质 的影 响 )
t o A u g u s t 2 0 1 5 o f s i m u l a t e d n i t r o g e n d e p o s i t i o n s i t u( C K, 0 , 2 5 , 5 0 , a n d 1 5 0k g・ h m ~ ・ a ) .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n i t r o g e n
分类 号 S 1 5 1 E f e c t s o f S i mu l a t e d N i t r o g e n D e p o s i t i o n o n S o i l P h y s i c o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r t y o f Qu e r c u s F o r e s t i n T - b e t / / H a n Y a n y — i n g ,L i u Y u n l o n g , Y e Y a n h u i , D u J i a h a o ( X i z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C o l l e g e , L i n z h i 8 6 0 0 0 0 , P . R . C h i . n a ) / /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1 7 , 4 5 ( 9 ) : 7 3 - 7 6 .

氮沉降对森林生长与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

氮沉降对森林生长与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

氮沉降对森林生长与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发展的推进,氮沉降成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境问题。

氮沉降是指大气中的氮化合物,如氨、硝酸盐和硝酸酯等,通过降水或干沉降的方式进入森林生态系统。

氮沉降对森林生长与土壤养分循环产生显著的影响,其深入研究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氮沉降对森林生长有直接影响。

研究表明,氮沉降可以提高森林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氮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之一,其有效供应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合成过程,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积累。

实验证实,适宜浓度的氮沉降可以显著提高森林植物的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然而,过量的氮沉降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过高的氮沉降会增加植物的氮素吸收,导致过多的氮积累在地上部分,进而影响土壤养分的平衡,甚至引发生态系统中的养分过剩和土壤酸化问题。

其次,氮沉降对土壤养分循环产生间接影响。

氮沉降可以改变森林土壤中的氮循环,进而影响其它养分元素的循环利用。

氮沉降不仅会增加森林土壤中氮素的供应,也可能导致磷和钾等其他养分元素的缺乏。

过高的氮沉降会加速森林土壤的养分流失,从而导致土地贫瘠化和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氮沉降还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高浓度的氮沉降可能抑制一些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影响它们在养分转化和土壤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氮沉降对土壤酸化也产生重要影响。

大量的氮沉降会增加土壤酸性物质的输入,导致土壤pH值的下降。

土壤酸化会直接影响根系活性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降低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同时,土壤酸化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对养分元素的转化和有效利用能力。

因此,氮沉降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森林生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长期不可逆的影响。

综上所述,氮沉降对森林生长与土壤养分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恰当的氮沉降可以促进森林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但过高的氮沉降则可能导致养分过剩、土壤酸化等问题。

模拟氮沉降凋落物管理对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模拟氮沉降凋落物管理对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摘 要 :以湖南省植物 园樟树 人工林为对象 ,研究 了模拟氮沉 降下 ,不 同凋落 物处 理对土壤呼吸 的影 响。设 置 4个施 氮水平 ,分别 为 CK(0 kg N hm a )、LN(50 kg N hm~a )、NM(150 kg N hmI2 a )以及 HN(300 kg N hm~a );凋 落物处理分别为去除凋 落物 、添加凋落物 以及 凋落物对照组 。经过 为期 2年的观测研究 ,结果 表明 :(1)模拟氮 沉降不 同凋落物 处理下 ,土壤 温度呈 现 显著 的季节性变化 ,但 不存 在显著差异 ;土壤湿度呈现显著 的波动性 变化 ,施 氮及 凋落物管 理对土壤 温度无 影响 。土壤 湿度仅 受凋落 物管 理的影响 。在不 同施 氮水平下 ,去 除凋 落物的土壤 湿度 与加倍 凋落物 的土壤 湿度 均存在 显著差 异性 。(2)模 拟氮 沉降不 同凋 落物处理下 ,土壤呼 吸均呈现显著 的季节性变化 ,最 大值出现在 6—8月 ;最小值 出现在 1月 ,且在生 长季期 间(4— 8月 ),不 同处理下土壤 呼吸存在显著差异 。(3)施 氮对土壤呼 吸表现为抑制 作用 ,添加 凋落物对 土壤 呼吸起促进 作用 ,去除凋 落物对 土壤 呼吸起抑制作用 。(4)在凋 落物 对照 组 中 ,LN、MN、HN较 CK相 比,土壤 呼 吸速 率年 均值 分别 降 低 了 35.4%、30. 6%、36.8%,且各 施氮水平与 CK存在显著差 异(P<0.05);添加 凋落物 处理下 ,LN、MN、HN处理 较 CK相 比 ,土壤 呼吸速率 年均 值土壤 呼吸分别降低 了 23 2%、15-8% 、14.7%。去除凋落物处理下 ,LN、MN、HN较 CK相 比 ,土壤呼 吸速率年 均值分别降低 了 3. 5%、0.5%、一11.6%。且添加或去 除凋落物均ittl弱施氮对 土壤 呼吸 的抑制作用 ,且这种作用 随着施氮水平 的增加而增 大。 (5) 土壤 呼吸与 5 cm处 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土壤 温度 可解释土壤呼 吸变异 的 47.76%一 72.61%;与土壤湿度呈现正 相关 ,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 平(P>0.05)。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樟树 ;凋 落物 ;氮沉 降

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一方面,过量的氮沉降可 能导致植物生长过快,提高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植被的碳吸存 量。另一方面,过量的氮沉降也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抑制森林植被的生长和发 育,降低森林植被的碳吸存能力。
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方面,已有研究表明,适量的氮沉降能促进植物生长和提 高森林生产力,进而增加碳吸存量;但过量的氮沉降会对森林植被和土壤微生 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碳吸存能力。此外,不同类型和种类的森林植被对 氮沉降的响应也不同,有些植物可能对氮沉降较为敏感,而有些植物则可能具 有较强的耐受性。
(2)对土壤的影响:大气氮沉降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 影响土壤肥力。
(3)对水体的影响:大气氮沉降可能通过降雨等形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 养化等问题。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并使用 表格和图表记录数据。
五、结果与讨论
1、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 系统的影响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未来研究应综合 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加强跨学科合作,深入探究大气氮沉降与森林生态系 统的相互关系,为保护和恢复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内容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氮沉降现象日益严重,对森林生态系统 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演示将介绍氮沉降的定义、来源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 响,并着重探讨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影响机制、影响程度和影响范 围。最后,提出应对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措施,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 究方向。
三、碳吸存
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吸存主要通过森林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实现。森林植被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储存起来;同时,森 林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群落通过分解和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 大气中。碳吸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fect of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on the soil respiration of Lithocarpus glabra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2, 3, * LI Kai1 ,JIANG Hong1, ,YOU Meina2 ,ZENG Bo1
1 Key Laboratory of Ecoenvironment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arbon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3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2005CB422208 , 2010CB4285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113 ) ;科技部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 ) 项目( 2005CB422207 , 大国际合作项目( 2008DFA31810 ) ;科技部重大基础性项目( 2007FY110300-8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 2008C13042 ) 收稿日期:2010-04-06 ; 修订日期:2010-09-18
a LI-8100 soil CO2 efflux system. The soil temperature at 10 cm depth and soil moisture at 5 cm depth also were record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show that : ( 1 ) The soil respiration rate of Lithocarpus glabra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eedlings were fluctuated significantly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deposition levels. To Lithocarpus glabra seeedling,the mea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811 , P = 0. 001 ) , 而在低、 中氮实验均未发现有明显指数关系 。苦槠各处理水平下其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均未发现有明
2 显的指数关系;在土壤呼吸与 5cm 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方面, 仅有苦槠高氮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二次方程关系( R = 0. 722 ) ,
而其低、 中氮实验组及石栎各实验组均未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单因素( 温度、 含水量) 拟合它们与土壤呼吸速率的方程相比, 多 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土壤呼吸速率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之间的拟合方程在 P = 0. 05 水平上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 。 1. 95 、 1. 59 和 1. 46 、 1. 41 、 1. 76 , 石栎和苦槠在氮沉降处理下的土壤呼吸温度系数 Q10 值分别为 2. 29 、 同对照组 2. 64 和 1. 78 相 比, 均有明显降低, 且两者 Q10 值的变化分别呈递减和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表明氮沉降是影响石栎和苦槠土壤 CO2 通量的一个 重要因素。 关键词:模拟氮沉降; 土壤呼吸; 石栎; 苦槠; Q10 值
2 60 、 120 、 240 kg · hm -· a -1 ) 下 石 栎 摘要: 用 LI-8100 开 路 式 土 壤 碳 通 量 测 量 系 统 测 定 模 拟 氮 沉 降 4 种 不 同 处 理 水 平 ( 0 、
( Lithocarpus glabra) 和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幼苗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度 、 含水量对其土壤呼吸的影响 。 结果表明,
nitrogen deposition leve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respiration and soil temperature at 10 cm of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were not significant. However,both of Lithocarpus glabra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respiration and soil moistures at 5 cm depth also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respiration and soil temperature at 10 cm and soil moisture at 5 cm depth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had more predicative capability than those using only temperature or moisture as a single independent variable at .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Lithocarpus glabra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oil respiration can the P = 0. 05 level , interpret the results 89. 9% —85. 4% and 87. 9% —78. 7% respectively. the R2 values of Lithocarpus glabra seedling soil respiration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nitrogen deposition,but the R2 values of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oil respiration tended
*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jianghong_china@ hotmail. com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1期
李凯
等:模拟氮沉降对石栎和苦槠幼苗土壤呼吸的影响
83
2 2 rate of soil respiration was ( 4. 014 ± 0. 812 ) μmol · m -· s - 1 under 60 kg · hm -· a - 1 level and increased 5% comparing with 2 2 control level ( 0 kg · hm -· a - 1 ) . The mean rate of soil respiration were ( 2. 653 ± 0. 681 ) μmol·m -· s - 1 and ( 2. 592 ± 2 2 ·m - 2 ·s - 1 under 120 kg · hm -· a - 1 and 240 kg · hm -· a - 1 level ,and reduced 27% and 29% respectively 0. 736 ) μmol 2 comparing with control level ( 0 kg · hm -· a - 1 ) . The mean rate of soil respiration of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eedling,was 2 ( 5. 170 ± 0. 689 ) μmol·m - 2 ·s - 1 under 60 kg · hm -· a - 1 level and increased 45% comparing with control level ( 0 2 2 2 kg · hm -· a - 1 ) . The mean rate of soil respiration were (3. 563 ± 0. 402 ) μmol· m -· s - 1 and ( 3. 466 ± 0. 994 ) μmol· m -· s -1 2 2 under 120 kg · hm -· a - 1 and 240 kg · hm -· a - 1 level ,as well as reduced 7% and 8% respectively. ( 2 ) The relationship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soil respiration of Lithocarpus glabra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eedlings for
2 increased nitrogen deposition,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4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levels, 0 kg · hm -· a - 1 , 60 2 2 2 · hm -· a - 1 ,120 kg · hm -· a - 1 and 240 kg · hm -· a - 1 ,were conducted. The measurement of soil respiration was made by kg
31 ( 1 ) :0082 —0089 生 态 学 报 2011 , Acta Ecologica Sini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