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_彭少麟

合集下载

综论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方法

综论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方法

第25卷第4期2006年7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25,No.4July,2006收稿日期:2006-03;修订日期:2006-0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7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I-SW-01-0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CXIOG-E01-03-01)资助。

作者简介:金钊(1979-),男,湖北咸宁人,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E-mail:jinz.05b@igsnrr.ac.cn综论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方法金钊1,2,董云社1,齐玉春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研究土壤呼吸各个组分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是定量评价植物和土壤碳平衡及能量平衡的重要基础。

目前区分土壤有机质分解呼吸和根呼吸的方法主要有成分综合法、壕沟法、根分离法、林隙法、根生物量外推法、同位素法,区分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释法、模拟根际沉降物法、14CO2动态法、根系分泌物洗涤法、δ13C微生物量法及一些非同位素法的联合。

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研究中,区分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区分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创新,不同区分方法间的比较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有机质分解呼吸;根呼吸;根际微生物呼吸中图分类号:S151引言土壤作为最大的陆地活性碳库,每年通过土壤呼吸向大气释放的CO2量是全球化石燃料燃烧释放CO2量的十倍多[1,2],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大的通量之一,约占全球CO2交换量的25%[3]。

土壤呼吸的微小变动,就能导致大气CO2浓度的剧烈变化。

因此,土壤呼吸近几十年来受到科学界的高度关注[4],并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5]。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张智婷;宋新章;高宝嘉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2
【摘要】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后又释放CO2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过程.较全面地综述全球变化条件下,全球变暖、CO2浓度上升、N沉降和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全球增温可能导致土壤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CO2,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的释放量,同时也将通过提高植被生产力促进土壤的碳吸存.在CO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相互作用下,土壤是碳的净"源"还是"汇"尚不完全清楚.N沉降和森林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既有增强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综合来看,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作用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页数】8页(P292-299)
【作者】张智婷;宋新章;高宝嘉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浙江林学院国际生态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1300;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
【相关文献】
1.增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 [J], 白皓宇; 任柯颖
2.增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 [J], 白皓宇; 任柯颖
3.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朱文见;张慧;王懿祥
4.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朱文见;张慧;王懿祥
5.氮添加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进展 [J], 张力元;邢亚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_1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_1
( 据Sch1esi nger l997 [4 ]修订D
Fi g .l The g1oba1 car bon cyc1e
所有碳库以 Pg 为单位 通量以Pg/ a ( 碳D 为单位
各种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平均滞留时间介于 l0 a ( 热带草原D 与500 a ( 苔原 沼泽和湿地D 之间 全球陆地土壤有机质碳的总平均滞留时间为 32 a [7 ]
候变化方面的政策~ 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土壤呼吸量通常是通过直接测定从土壤表面释 2 大气 CO2 和全球温度升高对土壤呼
出的 CO2 量来确定的 最早期的测量在80 多年前
吸的影响
就已进行[9 ] 目前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静态气室法
密闭或敞开系统的动态气室法 CO2 浓度梯度法和
若其他变量保持不变 大气中CO2 的增高( 增强
碳以CO2 的形式从土壤向大气圈的流动是土壤
了 3]o
呼吸作用的结果o 土壤呼吸作用9严格意义上讲是
这种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碳循环的紊乱导致大气 指未受扰动的土壤中产生 CO2 的所有代谢作用 5 ] 9
中 CO2 浓度的日趋升高9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潜在 的全球变暖的关注9也许更严重的是引起我们对全 球变暖和CO2 从陆地碳库特别是土壤中进一步释放
对温度升高尤其敏感 l8 几乎所有全球气候变化 入未必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大量聚积 事实上 在分
模 型 都 预 示 全 球 变 暖 将 会 导 致 土 壤 中 碳 的 下 解者受到其他因素 例如温度 限制的地方 土壤有
降 l9 20
机质才会聚积起来 随着地球不断变暖 分解作用
Tr u mbore 等 l996 2l 指出土壤碳的最大流失 受温度限 制 的 地 区 将 逐 渐 减 少 土 壤 将 日 益 成 为 见于热带地区 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深部 大 碳库 CO2 进入大气的一个重要的源

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碳氮含量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碳氮含量的影响
肥处理 ( 1 1 的 土壤 碱 解 氮 含 量基 本 相 同 , 方 NP ) 一
[】 彭少麟 , 2 李跃林 , 任
海 , 全球变化条件下 的土壤 呼吸效应 等.
[]地 球 科 学进 展 ,O2 1( )7 5 l. J. 2O ,7 5 :o—7 2
[] LiR. r i dte r nos etJ . l aC ag es 3 a Wol sl a h l huoec [] Go l hneNw d o sn g ̄ f b
普 遍关 注 的焦点 。
肥料 长期试 验 已有 10多年 的历 史 , 别 是 英 6 特 国洛桑试 验 站 的研究 成 果 【 , 9 对英 国及 世 界农 业 发 J 展 做 出了巨大 的贡献 。土 壤有 机碳 和氮是 控制 土壤
3次 , 米 2~4次 , 次 灌 水 定 额 70~90 玉 每 5 0 0h 2 / m 。试验 中的施 肥量 均 为 一 季作 物 施 肥 量 , 所
关键词 : 长期不 同施肥 ; 碳 ; 氮; 蝼土
中 国 分 类 号 : 182 S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070(000 .170 10 —612 1)20 8. 4
碳 和 氮是土 壤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响着 土 壤 的 影
物理 、 化学 和生 物学性 质 L J是评 价土 壤肥 力的 重 1 , 要指 标 。研 究有 机碳 和氮 在土 壤 中的变化 规律 以及
曹莹菲, 庆芳 , 克 , 刘 刘 张 敏 , 荣 亚 , 余 贺萌 萌 , 学 云 , 杨 吕家 珑
(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资 源 环境 学 院 , 西 杨 凌 7 20 ) 西 陕 110
摘 要 : 以长 期 定 位 试 验 为 对 象 , 究 了 冬 小 麦 ~夏 玉 米 轮 作 制 度 下 , 同 施 肥 处 理 对 蝼 土 碳 、 含 量 的 影 研 不 氮

土壤呼吸作用名词解释

土壤呼吸作用名词解释

土壤呼吸作用名词解释土壤呼吸作用是指土壤产生并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土壤呼吸作用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异养呼吸)和根系(自养呼吸)产生.除植被冠层光合作用,土壤呼吸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中最大的通量.因此,精确预测陆地与大气之间碳交换需要深入理解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主导因子,特别是对其主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的影响机理.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主要是土壤中生物代谢作用的结果,因此能够影响生物活动的生态因子都会导致其呼吸强度的变化,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植被及地表覆被物等.此外,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C0'浓度剧增及由此导致的增温效应,不仅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同时,人类活动本身也会对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产生影响,如放牧、施肥、农药、重金属污染等扩展资料: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是指土壤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严格意义上讲是指未扰动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包括三个生物学过程(即土壤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一个非生物学过程,即含碳矿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

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部分,其动态变化将对全球碳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9]。

全球森林过度采伐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壤CO2释放的增加量,占过去两个世纪来因人类活动释放的CO2总量的一半,是除化石燃烧释放CO2导致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另一重要因素。

森林土壤呼吸也是目前已建立的长期监测CO2通量网站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是研究世界碳循环的重要课题。

对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意义重大。

土壤呼吸作用,一般指土壤释放CO2或吸收O2的强度,可分为自养型呼吸(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和异养型呼吸(微生物和动物呼吸),自养型呼吸消耗的底物直接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向地下分配的部分,而异养型呼吸则利用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碳。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角色。

土壤呼吸作用,即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部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O2)的过程,是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了解土壤呼吸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首先概述土壤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其与全球碳循环的紧密联系,最后探讨土壤呼吸作用研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This article aims to delve into soil respiration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oil respiration, the process by which microorganisms and plant roots in the soil release carbon dioxide (CO2) through respiration, is a crucial link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By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of soil respiration,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importance of climate chang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Earth.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outline the basic concept of soil respiration, then analyze it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finally explor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oil respiration research in addres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二、土壤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oil respiration土壤呼吸作用,也称为土壤碳释放,是地球上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综述

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综述

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综述冉漫雪;丁军军;孙东宝;顾峰雪【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24(45)1【摘要】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等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土壤呼吸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探明气象条件(温度、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及作用机制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果表明,(1)气候变暖与土壤呼吸存在正反馈调节,但温度适应性削弱了二者的反馈关系。

增温时长和土壤碳储量不同导致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具有时空差异。

土壤呼吸对温度适应性机制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适应性、底物消耗和土壤矿物质活化等。

(2)降水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取决于土壤初始水分含量。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萎蔫系数时,降水不仅增加土壤含水量还可促进土壤呼吸,在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持水量时土壤呼吸达到最大值,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值时土壤呼吸又会受到抑制。

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机制主要为替代效应与阻滞效应、底物供给、微生物胁迫以及根系响应等。

(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的耦合关系取决于土壤水热因子配比,当土壤温度成为胁迫因子时,降水引发的土壤水分含量升高对土壤呼吸的激发效应被低温的负面影响所抑制;当土壤水分成为胁迫因子时,气候变暖引发的土壤温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被干旱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进行土壤呼吸研究时需充分考虑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

为更全面深入地明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扰动因素,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与环境关系等相关领域研究应为重点方向,一是加强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并定量化研究土壤呼吸组分;二是持续关注土壤呼吸对土壤初始温度和温度波动的响应特征,探索生物多样性或群落结构组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页数】11页(P1-11)【作者】冉漫雪;丁军军;孙东宝;顾峰雪【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旱地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相关文献】1.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2.气候变化背景下陇东塬区麦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生产特征研究3.土壤微生物呼吸热适应性与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研究4.气候变化条件下宁南山区旱地胡麻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5.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土壤呼吸过程机制的理解是明晰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正反馈过程的关键问题。

相对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由人类活动主导的城市化过程所驱动的剧烈环境变化下城市土壤呼吸研究案例还十分缺乏。

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采用LI-COR-8100测定了:(1)不同类型、不同覆盖度(郁闭度)绿地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特征;(2)同一绿地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变化、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异及其控制因素;(3)单株和两株树木,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各种林分在整个测定期间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峰值出现在11:00-14:00,不同林分略有差异,与土壤温度趋势一致。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不明显,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日动态变化最显著的是杨槐混交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显著相关。

(2)土壤呼吸月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趋势,即在生长季旺盛的夏季,土壤呼吸速率最出现最高值,而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土壤呼吸速率最低,这与与温带地区的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

(3)不同月份的土壤呼吸呈现一定的趋势。

8-11月,四个月份的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差异,8-11月,四个月份的土壤温度之间有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和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温度的月度变化不太一样,其中,11月份的水分含量最高,而9月份的水分含量最低。

(4)单株和两株树木周围的土壤呼吸呈现单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在树木基部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能高于其他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1倍,随着与树木基部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距离树木基部3m的地方出现土壤呼吸最低值,然后速率缓慢上升。

(5)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叶面积指数、根系生物量等有很高的相关性。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林分结构;叶面积指数1.研究进展1.1国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研究进展土壤呼吸的定义是没有经过干扰的土壤中,产生CO2气体的所有的代谢活动,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异养呼吸是其主要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5期2002年10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Vol.17 No.5Oct.,2002文章编号:1001-8166(2002)05-0705-09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彭少麟,李跃林,任 海,赵 平(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摘 要: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尔后又释放CO2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与全球变化有关的一个重要过程。

综述了全球变化下CO2浓度上升、全球增温、耕作方式的改变及氮沉降增加的土壤呼吸效应。

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的释放通量,同时将促进土壤的碳吸存;在全球增温的情形下,土壤可能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CO2,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是引发温室气体CO2产生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些全球变化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认为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增加并不能减缓21世纪大气CO2浓度的上升。

据此讨论了该问题的对策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的一些研究方向。

其中强调,尽管森林土壤碳固定能力有限,但植树造林、森林保护是一项缓解大气CO2上升的可行性对策;基于现有田间尺度CO2通量测定在不确定性方面的进展,今后应继续朝大尺度田间和模拟程序方面努力;着重回答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过程机理;区分土壤呼吸的不同来源以及弄清土壤呼吸黑箱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功能。

当然,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尚有待改善。

关 键 词:土壤呼吸;碳循环;全球变化中图分类号:Q142.3 文献标识码:A 土壤呼吸是植物固定碳后,又以CO2形式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

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已日益突出,而土壤呼吸作为土壤碳库碳平衡的一个重要相关过程不容忽视,研究土壤呼吸有助于揭示土壤碳库动态机理。

在大气与土壤界面,土壤CO2释放的驱动因子是多种多样的,在全球变化条件下研究相关因子与土壤呼吸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全球变化有不同的定义,1990年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议案》,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它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

狭义的全球变化问题主要指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1,2]。

土壤呼吸研究工作的开展,从研究对象来说,涉及农田、森林、草地等,从研究的地域来说从低纬至高纬均有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中纬度的草地和森林,目前,北极冻原也有研究报道[3]。

本文对在全球CO2浓度升高、气温上升、大气氮沉降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土壤呼吸的响应作一综述,以促进土壤呼吸的研究,加深人们(特别是政策决策层)对土壤呼吸的认识。

1 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土壤呼吸效应早期的土壤呼吸的测定基于表土层CO2的释放,开始于80多年前[4]。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时至今日,土壤呼吸因为其全球的CO2总释放量已被 收稿日期:2002-01-04;修回日期:2002-05-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样带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3989937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南方丘陵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机理与可持续性研究”(编号:KZCX2-407);广东省重大基金项目“广东省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980952)资助. 作者简介:彭少麟(1957-),男,广东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lpeng@认为是全球碳循环的最大通量之一,并已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由于其量之大,土壤呼吸数量上的一个小的改变可能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有相当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对于各国政策制定者来说,充分认识伴随着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土壤呼吸通量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至关重要。

关于土壤呼吸的田间试验,基础数据的报道已不少,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许多专家、学者评估了全球土壤CO2的释放通量,评估的结果大都介于68×1015~77×1015gC/a之间[5~7]。

所有的这些评估大体上都与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计相一致,也符合凋落物50×1015~60×1015gC/a的变动范围[8,9]。

因为植物根呼吸作用及菌根呼吸作用的存在,土壤呼吸大于净初级生产力。

虽然土壤呼吸通量相当大,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人类干扰之前,陆地植物和土壤碳的吸收和丢失是接近平衡的。

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包括对土壤的破坏,导致CO2通量的变化,人类活动是大气中CO2浓度急剧上升和地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如果影响土壤呼吸的所有其它因子保持不变,人们可以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其施肥效应和抗蒸腾效应有利于植物生长量的提高,从而增加植物的生长量,这必将引起植物碎屑向土壤的更大传输,从而改变植物的年回归土壤的植物碎屑量,其中一小部分将保持未分解状态而为大气CO2的汇作贡献[10]。

这个过程可为以下事实所支持,即植物生长的最大增长量常见于地下部分,这是由于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根的分配和根活动的结果[11]。

Harrison等[12]认为,运用原料箱控制模型(a model with dono r-compartment control),CO2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解释大气CO2大约1/2“丢失碳”的原因,这是由于CO2施肥效应导致土壤贮存的碳量更大。

一些田间试验表明,当植物生长在高CO2浓度环境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3,14]。

然而,近来许多对全球土壤碳汇的评估过于乐观,因为在许多土壤中,微生物类群受土壤有机基质的可利用性所限制[15]。

如果给予它们更多的碳,微生物将更易于分解有机碳,即增加了来自于土壤微生物释放的CO2量。

当然,这在北方森林(Bo real forest)中是一个例外,在那里,寒冷的温度抑制了分解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的植物碎屑积累在土壤中[16]。

变化的气候和更高的大气CO2浓度对土壤碳吸存(se-questration)是高度相互作用和复杂的。

由于(微)生物的媒介作用,假如水和养分没有限制,净初级生物力(NPP)和有机质分解两者都可能由于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Kirschbaum[17]研究表明,有机质分解可能比NPP更易被促进。

这将导致在全球变暖发生的条件下,土壤向大气释放更多的CO2。

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尚存在缺陷,因为对植物的响应及有机质分解速率的研究没有考虑温度和水分限制的相互作用。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草地群落,3年暴露于升高的CO2浓度下,已可见微生物类群活性的增加[14],土壤表层的CO2通量从323gC/(m2·a)上升到440gC/(m2·a)。

相似的响应也可见于一个15年生的火炬松林分,这个林分即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CO2倍增试验(FACE试验)的对象,其土壤毛细孔CO2浓度及土壤表面CO2通量均较周围环境大约上升了30%。

大约30%~50%的土壤呼吸的CO2来源于根活动,而其余的则来自于土壤微生物[18,19]。

如果大气CO2浓度上升促进植物生长,那么陆地植被和土壤可能充当重要碳汇的角色。

Allen等[20]运用自由大气CO2浓度倍增技术(FACE),使3块直径30m的火炬松林地暴露于大于周围环境CO2浓度水平(200μm/L)的环境中,两个生长季节后,CO2浓度的显著升高增加了火炬松林的凋落物质量和细根增量。

在FACE条件下的头一年内,土壤中的CO2浓度上升了,而土壤表层CO2的释放量在浓度升高的条件下一般更高,但是这种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炬松林中升高大气CO2浓度可以加速有机质对土壤碳库的输入,但也可能通过促进土壤呼吸而加速地下碳的损失。

因此,植物生长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可能对土壤增加额外的碳,但是大多数的这些碳很可能又会以CO2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2 全球升温的土壤呼吸效应如果地球的升温归结于温室效应,预计全球土壤将会变得更温暖,特别是高纬度地区。

除一些沙漠外,土壤呼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这可以从集中于土壤变暖的研究中找到依据[6,21~23]。

温度每升高10℃,土壤呼吸的增加值,即Q10关系值大约为2.0[17,24,25]。

对表层碎屑样品以及寒冷气候区的土壤研究表明,土壤呼吸有最大的响应值[26,27],根呼吸对温度的响应显著,Q10值高达4.6[28]。

国内学者根据文献综述了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全球范围内湿润地区森林植被的土壤呼吸与纬度、年均温的关系,得出了全球范706 地球科学进展 第17卷围的Q10值为1.57[29]。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碳储量和CO2排放量的研究表明,土壤CO2的排放率与地表温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30]。

温带森林的土壤呼吸与地下5cm土壤温度相关性也较好[31]。

几乎所有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型都预测土壤碳的损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32,33],而全球变暖将促进土壤碳素损失,尤以热带生态系统为敏感[34]。

Trumbore等[35]研究认为土壤碳的最大损失将可见于热带地区,在那里,他们的同位素碳含量的测定表明,土壤有机质库具有相对快的更新时间。

然而,通过北方森林和苔原碳同位素更新的测定,上述结果不符合北方森林和苔原生境中的情形。

由于寒冷、低湿状况的原因,有机质在这些土壤中累积[36,37]。

同位素的测定方法表明土壤有机质的更新是有限的,但是,几乎所有的有机质都是以不稳定的组分存在,只要气候变暖,它们将很容易分解[38,39]。

事实上,已有学者找到了苔原生境下土壤有机质损失的证据,即阿拉斯加的气候变暖了[40,41]。

同时Goulden等[42]也发现了在温暖的几个年份里,土壤有机碳有明显的损失,因为温暖年份引起了马尼托巴(M anitoba)的北方森林过早的春天解冻。

在苔原(冻土地带)中,永久冻结带的融化,伴随着的地下水位的降低,可能导致分解作用的大加强[43,44]。

可以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响应上,土壤碳的损失在北方森林和苔原地区将是最大的,因为这里是不稳定有机碳的最大贮存库并具有最大预计的温度上升,这些土壤的大量的CO2的释放能加强地球大气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45]。

北极地区是个巨大的碳库(占全球土壤碳库总量的23.7%~32.3%),目前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与它所占有的面积相比,相对于其它地区差异不是很显著。

但如果全球温暖化持续下去,将大大改变目前的情形,北极潜在的巨大碳库可能成为大气CO2的重要来源,CO2倍增对北极地区的土壤碳库和CO2的源汇功能将产生深刻影响,在若干假设条件下,通过计算发现,北极土壤每年将向大气释放的CO2为6.8×109t,这将导致大气CO2浓度发生4.5‰~6.2‰的变化[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