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电和磁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电和磁.ppt

二、填空
•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 磁性。
•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 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 转。
•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 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 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 最大。
• 5、( C )是第一个发现电能转化成磁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牛顿 B、奥斯卡 C、奥斯特
三、选择题2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 )。 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B、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的周围存在磁场
2、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B )。 A 、指向西北 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
3、( C )能产生磁性。 A、玻璃 B、铜 C、电流
电和磁
实验3: 电能否产生磁的实验
操作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
我们发现:指南针指针偏转了 实验说明:电能产生磁
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吗?
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我们有什么新 发现?
• 三、选择题1
• 1、电与磁( A )
• A、有关系 B、没关系 C、可有可无
• 2、如果使电路短路,电流就(B )
• A、很弱 B、很强 C、消失
• 3、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B )。
• A 、指向西北 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
• 4、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加电流大小的是( B )。
• A、增加电池节数 B、铜 C、短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能量第4课 电能和磁能

期末综合练习
6.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给线圈通上电流,将电磁铁与大 头针接触,观察到电磁铁 能够吸起大头针 ;断开电流后, 大头针会落下。这说明电磁铁接通电流后产生 磁性 ;断开 电流则 磁性消失 。 7.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电能先转换成 磁能 ,然后电磁铁 吸引物体运动,电磁铁的磁能转换成物体的 机械能 。 8.电磁铁能指 南北 ,且其磁极与 电流的方向 有关。
四、生活应用题。 小明回家后想继续探究电与磁的秘密,便寻找材料进行
了一系列研究。 1.小明也想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_线__圈___ 和 铁芯 。
期末综合练习
2.下面是小明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 示,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的括号内标上南北极。
N
S
期末综合练习
期末综合练习
二、重点实验铁钉电磁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末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生活中利用磁能的装置包括__耳__机__、__电__磁__炉__、__磁__悬__浮__列__车__
等(合理即可) 。
2.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电能先转换成 磁能
,
然后电磁铁吸引物体运动,将电磁铁的
磁能
转
换成物体的 机械能
。
期末综合练习
1.下列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是( C )
A.电水壶
B.电灯
C.耳机
2.制作电磁铁时应将线圈( A )绕在铁芯上。
A.按相同方向 B.按不同方向 C.以上都可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3《电和磁》(课件)

新知讲解
2.当导体内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周围便产生磁场, 这就是电生磁。磁能生电吗,说说你的推测?
当导体切割磁力线或穿过线 圈的磁力线发生变化时,导 体或线圈内便会产生感应电 动势或感生电流,这就是磁 生电。
课堂练习
1.在模仿奥斯特的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中,下列做法 指南针的指针偏转最明显的是( A) A.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方向一致 B.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方向垂直 C.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侧面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请继续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电和磁的知识。
电和磁
教科版 六年级上
新知导入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 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 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奥斯特发现了什么?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新知导入
一、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 观察导线是否会产生磁性
实验材料
开关
电池盒和电源
灯座和小灯泡组装一个电路,点亮小灯泡,以确保电路是通路。
用导线将各个部件连接形成一个闭 合的回路就可以点亮小灯泡了!
新知讲解
想一想: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
电流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 线、开关和灯泡后再流向负极。
新知讲解
第二步: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
止摆动时,观察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
新知讲解
接通电路,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和电流有关。如电流比较强, 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是否更明显?怎样使电流变得更强一些?
温馨提示
拿掉电路中的小灯泡,安装短 路电路,重复刚才的实验
电路短路,电流很 强,电池会很快发 热,所以开关只能 接通一下,马上断 开,时间不能太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

05
生活中的电和磁
家庭用电安全常识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 器。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 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 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 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 插头等。
日常生活中的磁性材料应用
环保节能型电器产品推荐
01
02
03
LED灯
LED灯具有高效、节能、 环保、寿命长等优点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和智 能控制技术,具有高效节 能、舒适健康等特点。
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 阳辐射能将水加热的装置 ,具有环保、节能、安全 等优点。
06
实验探究环节
• 电磁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及应用。
教材内容和结构
1. 引言
简要介绍电磁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领域。
2. 基础知识
阐述静电、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 念。
教材内容和结构
3. 电磁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 理。
4. 应用与拓展
介绍电磁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 电动车等。
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
要点一
实验目的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要点二
实验材料
线圈、磁铁、电流表等
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
1. 将线圈接在电流表上,形成 闭合回路。
2. 将磁铁快速插入线圈中,观 察电流表的变化。
3. 尝试改变磁铁的插入速度或 线圈的匝数,观察电流表的变 化。
实验结论:当磁铁插入线圈时 ,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验证 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存在。
磁力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重要部分,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和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和磁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电和磁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和磁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电和磁的实验操作,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使用实验器材,如通电导线,磁铁等,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磁场,磁极等,以及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图示,展示电和磁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关键词,如电流,磁场,磁极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参与度,以及对电和磁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
电和磁课件

电和磁课件电和磁课件【篇1】教学目标: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重点磁场的含义,以及磁感线的含义,比较抽象,应重点分析。
2、多试验。
电和磁课件【篇2】“电和磁”是修订后六上《科学》教材“能量”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也是本次教材修订中改动比较大的一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原理、电生磁的实验、磁生电的实验、电磁铁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电磁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电磁铁的原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过程及原理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较强,但在总结规律和分析问题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磁铁。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理解其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制作。
2.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及原理。
3.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
2.运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运用讲解法,讲解实验原理和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磁体等。
2.教师准备实验演示器材: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磁体等。
3.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4.安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日常生活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展示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并提问学生关于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总结电磁铁的原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电和磁

③组装简易电路,用通 电的铜导线靠近指南针。
探索
电和磁有关系吗?
实验步骤
操作指导
实验示意图
④在第③步的基础上,串联 增加一节电池,用通电的铜 导线靠近指南针。
⑤用电池、开关、导线组装 短路电路,再用通电的铜导 线靠近指南针。
⑥将通电线圈以不同的方式 靠近指南针。
探索
分析结果
电和磁有关系吗?
• 磁铁具有 磁性 ,靠近小磁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小磁针偏转角度 越大,说明磁性越 强 。
电流产生了磁性
电路短路或增加电池时小磁针偏 转动更加明显。
通电线圈比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 角度更大。
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线圈圈数越多,磁性越强
拓展
废电池真的一点电都没有了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一下?
可以用通电线圈和指南 针来检测。
≫如果废电池还有剩余电量,可以继续用于钟表、遥控器等
耗电量低的用电器中。
• 对比①②③的结果,说明 电流 和磁铁类似,可以产生磁性。 • 对比③④⑤的结果,说明 增大电流 这一方法可以增加磁性; • 对比③⑥的结果,说明确定合适的摆放位置后,使用线圈 这一方法也
可以增加磁性。
研讨
1.电和磁之间能否相互转换,你的依据是什么?
接通电路,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
偏转。断开电路,指针恢复原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
3、电和磁
聚焦
电现象
这两种现象之 间有关系吗?
磁现象
探索
电和磁有关系吗?
实验材料
一个指南针、一块磁铁、 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 一个开关、若干短导线、 一个大线圈、探究记录单
探索
实验步骤
电和磁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