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耳和听觉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

耳和听觉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知识点二: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知识点三:噪声1.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

2.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有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内含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

如图:注: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振动并把声音放大;咽鼓管:连接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旋转感觉;前庭:位置、速度感觉;(半规管、前庭: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2.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这就是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注:(1)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均会引起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另一种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称为神经性耳聋。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嘴,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例1.下列各组中,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 ①→④→⑤→③→②→⑥B. ①→②→④→⑤→③→⑥C. ①→④→⑤→②→③→⑥D. ①→③→④→⑤→②→⑥答案:A【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变式训练一:细菌进入中耳会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是()A. 听神经受到损伤B. 听觉感受器受到损伤C. 大脑受到损伤D.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答案:D【解析】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中耳出现异常,是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变式训练二: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 耳蜗B. 前庭和半规管C. 听小骨D. 大脑答案:B【解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

七年级下-科学-耳和听觉

七年级下-科学-耳和听觉
1
一、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上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1.1 耳的结构
外耳 :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 :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 于


内耳 :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骨 内
3
1.2 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鼓膜: 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 听小骨: 放大振动 咽鼓管: 平衡鼓膜内外空气压力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
4
二 、 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 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 由( 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 听到声音了。
5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 越不灵敏。因为声音不能直接放大, 所以可以通过助听器放大声音,帮助 听觉不灵敏的人提高听力。
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9
耳 的 作 用
掌管听觉
保持身体平衡
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里有位觉感
受器
感受器过于敏感,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 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 等症状
10
1.耳的结果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B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助听器主要包括传声器(接收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放大器(放大声音)、耳机(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 号)、耳塞(置于外耳道)、音量控制开关、电源干 电池
6
失聪与耳聋是有区别的
耳聋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 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 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 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 程度的听力减退。根据听力 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 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等。

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一节 第2课时 耳和听觉

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一节 第2课时 耳和听觉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归纳提升】 1.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中的耳蜗内,而听觉 的形成部位则是在大脑皮层中的听觉中枢。
2.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降低人的听力。 3.晕车、晕船与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有关。 4.鼻咽部感染,病菌会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5.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鼓膜的作用是( D )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 A ) A.听小骨 B.咽鼓管 C.半规管 D.耳蜗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解析] 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的形成 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 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 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典例] 如“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下列对听觉的产生和 爱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 C.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主要对外耳道和听小骨造成损伤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易错提醒] 不要误认为听觉是在耳形成的,听觉是在大脑 皮层形成的。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知识点三 耳的卫生保健

七年级生物耳与听觉

七年级生物耳与听觉

听小骨振动
神经冲动
内 耳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听觉 神经
三、耳的卫生保健
• 1.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 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 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 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 3.预防中耳炎。 • 4. 预防外耳道疖
• 1.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 么,照相机的镜头、暗箱的 壁和装入的底 片,分别相当于眼球的哪些结构? • 2.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 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 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耳与听觉
观察彩图,想一想,耳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一、耳的结构
耳 廓 收集外来声波
外耳
外耳道 鼓 膜 引起鼓膜振动 鼓室 中耳 耳 听小骨 三块,扩音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位觉感受器所在处,与身体 平衡有关
耳蜗
听觉感受器所在处,与听觉有关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
外耳道
传到鼓膜
刺激
鼓膜振动
耳蜗内的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受器 产生 听觉
股票投资策略 /touzicelue/ 股票投资策略 庄逍遥在听及那样的一句话的时候莫名的觉着有点心塞了起来,是自己的感觉一直都欺骗了自己么。他觉着白荌苒应该是喜欢他的、就 像他也很喜欢她一样,虽然一直都没有挑明那层关系,但是他们一直不都是以那样的一种关系相处的么,又或者白荌苒真的只当他是闺 中密友?他不愿意去过多思索、只觉着心口莫名的有点钝钝的闷起来。 那一趟回城的路便一直任凭沉寂在发酵,最开始的时候白荌苒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越到后面,她越发的感到那种莫名的低压气氛让她 感觉非常不舒服到想要大喊大叫,她跟庄逍遥之间何时出现过那种不在她掌控范围之内的氛围了,她很讨厌那种感觉,那种越发低压的 氛围,让她感到窒息! 她忍不住打破沉寂“庄逍遥,你干什么?”她很生气的想要撕烂那种让她极度不适的氛围,她控制不住的开始张牙舞爪了起来。 庄逍遥居然不理她,他抿紧了薄唇,神色淡淡,一如她初次见他时的样子,但是那种淡漠让她觉得难受,让她感到她仿佛永远都触摸不 到他,她讨厌此时此刻那个拥有那样那样糟糕心情的自己,也讨厌让那个让她感到有距离感的庄逍遥。 可是那一路上任凭她怎样耍赖也好、无理取闹也好,庄逍遥就是不去理会她,那样的庄逍遥忽然让她感到害怕极了,她只能不断的大吼 大叫去赢取他的回应,但是庄逍遥却始终不曾理会她。 那一次回家、庄逍遥没有帮她打开她的房门,而是径直打开了自己的房门,也没有打算让她进去的意思,白荌苒生气到想要去咬碎他。 在他准备关门之前便将手放了过去,他终究没能真的拒绝她。

第二章-第三节 耳和听觉

第二章-第三节 耳和听觉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学习目标】1.知道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2.充分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3.了解什么是噪音及预防噪音的方法【知识梳理】耳和听觉:1.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

咽鼓管: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保护耳膜。

半规管和前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

耳蜗:内有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振动刺激。

(2)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耳蜗→听神经→大脑。

(3)双耳效应: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2. 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①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和频率有关。

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②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表示,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

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B超检查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人体内部各器官的情况的。

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

(2)响度:①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其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和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源的振幅越大,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②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算声音的大小。

(3)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3. 噪声污染根据噪声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所以控制噪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防止噪声产生:一般采用控制噪声污染源的方法。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超过85—90 dB,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 dB,夜间不能超过40 dB。

(2)阻断噪声传播: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七年级下册科学-2.3-耳和听觉

七年级下册科学-2.3-耳和听觉
第三节 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021/3/14
1
知识回顾: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那么声音是怎样被耳朵听见的呢?
2021/3/14
2
耳 朵
2021/3/14
3
耳分为三部分:__外__耳、__中__耳_、__内__耳_。
C调1:262赫,即在1秒内振动262次; D调1:294赫,即在1秒内振动294次。
2021/3/14
25
思考: 你能听到蜜蜂飞过的声音,但你却听
不到蝴蝶飞过的声音,way?
动物 蚊子 黄蜂 蜜蜂 苍蝇
振动频率
300~600Hz
250Hz
200~250Hz
190Hz
动物 瓢虫 蜻蜓 蝗虫 蝴蝶
振动频率 75Hz 38Hz 20Hz
2021/3/14
23
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频_率__; 频率的单位是_赫__兹__,简称赫,符号___H. z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___大,音调越___高_。所 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频_有率关。
2021/3/14
24
儿童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 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__6_5_赫到_1_1_0_0_赫。
(二)响度
响度
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_____.
• 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 发炎。
• 不要大力「醒」鼻子。
• 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 膜,应尽快求医。
•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 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七年级科学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课件

七年级科学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课件
►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 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
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
治。jiū):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可能……可能…………………… ►设计实验方案:1、……2、………… ►实验检验: ►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 鼓膜(gǔm声ó):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 ►
听小骨: 咽鼓管:
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
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
► 半的规作管用:
► 前庭:
旋转 感觉 (xuánzhuǎn)
► 耳蜗: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
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觉感受器
第三页,共九页。
听觉形成动画
如果(rúguǒ)你是五官科医生……
第九页,共九页。
►两只耳朵对我们的生活(shēnghuó)有什么意义 呢???
第七页,共九页。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半规管、前庭、耳蜗。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 楚了。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 内,引起耳朵发炎。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 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zhōnɡ dù)或以下。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 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耳的结构(jiégòu)与听觉的形成
第一页,共九页。
认识(rèn shi)耳朵的结 构
外耳包括(bāoku耳ò):廓、外耳道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耳和听觉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耳和听觉
教师强调:耳是用来接受声音刺激的感觉器官,由于耳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使人们能尽情地享受音乐艺术之美。但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声音反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噪音。如刺耳的鞭炮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耳的卫生保健呢?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耳的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生命的奇妙性、协调性,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听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描述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利用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师总结耳的结构:耳可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那么,外耳又有哪些结构?各有何作用?
中耳由几部分结构,各结构有何作用?
内耳由几部分结构,各结构有何作用?
教师让学生说出各个结构的功能,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呈漏斗状,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传导声波的途径。
三,巩固练习:
1.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B.前庭C.耳蜗D.咽鼓管
2.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
3.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A.外耳道进入中耳B.咽喉进入中耳C.半规管进入中耳D.耳蜗进入中耳
学生说出看法
教师还提出质疑:那听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家看大屏幕。(教师演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多媒体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耳和听觉
13耳和听觉
教学目标
、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分析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乐音的三个特性
噪声污染的网络调查,从产生的三个条进行防止。

教学过程
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学生举例………………P11第一段
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

【,模型】
【读图P1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填空
中耳,外耳,内耳
【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2、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P12第二段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
以上的介绍过程中,可以一边让学生猜测,一边进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最后按老师总结一遍,再让学生复述。

3、听觉的损失
(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

——自然原因
(2)讨论: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谈谈“失聪”的原因有哪些?
先解释失聪,再小组讨论分钟,交流,老师总结。

A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B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

原因:1、患极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式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浅水过深
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

(3)体验失去听力的感觉
让学生尽可能地罩住双耳,听不到声音,体会失去听力人的痛苦。

4、耳朵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敏感的人就会有很多反应。

P12,说明耳朵是个位听器官。

、保护耳朵的方法。

让学生举例说明遇到一些场合或问题时该怎么做,如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耳朵进水时,甚至爬进虫时。

洗头挖耳不专业等等
二、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概念: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乐音。

、音调
音调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

【实验】1、P13图1-18演示:快速从木梳上划过时声音的调子比慢慢划过时的调子高!
2、P14图1-19
学生:得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赫)(h)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调的高低一般用音阶表示:
【思考题】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XXh
蝴蝶飞行时,振翅的频率低于20h,人就听不见……
【实验】阅读表格:利用音频发生器测人耳收到声音频率范围。

由f=10h开始,慢慢增大频率,开始听到声音,记录f 低,继续增大至开始听不到声音,记录f高
(1)超声波f>XX0h: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生探伤仪(金属),声纳及回声探测仪。

原因: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

建立接收站,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因为它们速度小于声速。

2、响度:
影响响度大小的三个条:(通过教室里老师说话的例子)(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3)与不同的人有关
响度是人耳主观感觉的音量强度,既听觉上感受声音轻
和响的程度,取决于频率、声强和声波的波形。

【实验】讲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弹开的幅度。

读P16图表,了解响度的大小(分贝)对人体的影响。

3、音色:受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和发声方法影响。

【小结】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快,音调高低用音阶来表示
频率的概念,超声波次声波的区分
响度的三个特点及定义,分贝的概念。

音色:提出“让耳朵飞起来”的实践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去音乐教室研究。

三、噪声污染(网络)
、声音按人们的喜好感觉,可分为乐音和噪声。

噪声对人生理和心里都会造成损伤,如噪声性耳聋,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理想工作环境是40db以下。

2、噪声的产生及控制
声音产生到引起听觉: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3、控制噪声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

P17讨论题,见书上。

【堂安排】
、进入东海论坛相关频道,查看版面首页置顶的帖子说明。

2、分辨哪些是噪声。

(1)法律规定的各种场合的噪声标准。

(2)噪声的相对性,妨碍他人学习生活工作的也属于噪声。

(3)噪声的危害。

3、如何控制噪声。

从三个角度着手,学习自己搜集资料或者参考老师提供的网址。

(1)防止噪声的产生:现有的采取的措施。

没有的该如何去做?
(2)阻断声音的传播:吸收声音的设备装置
(3)防止声音进入耳朵:保护人群。

4、目前国内外对噪声污染的治理状况,新的时代,科技产品是否有带给我们噪声污染(手机、电脑……)另:1、建筑学中的声音的特点的利用。

国内:
古代:
国外:
现代:
2、超声波,次声波的功能和人们的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