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大气的组成 垂直分布和热力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_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_ppt

高考地理复习_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_ppt

地面气温:20°Cபைடு நூலகம்
3000米高空:-12°C 6000米高空:-32°C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B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 升的原因是:上空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 温)。图2-1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2—1回答: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 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
极光
极光
极光
0.00006%
因时因地
而异
人类活动影响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 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 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 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电 离 层
高层大气
臭氧层
平流层 对流层
近地面空气运动受阻
-8℃
3000米
10 ℃ 地面温度至少上升到-------度以上时,逆温层才会消失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①、②、③中的 ② , 判断理由是 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 烟雾事件,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 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 了大气污染。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 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 粉尘,空气污染。 (3)在商业区、居民区、工业近郊区、农田区域中, 烟雾浓度最大的是 工业近郊区 (4)若该城市众多工厂、汽车大量排放CO2、SO2、 NO2,产 生的大量环境污染主要有什么?(3分)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人教版)

大气运动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基本概念]逆温;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基本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向、风力大小判定的基本原理。

[体系架构]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①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①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简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答案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如: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臭氧减少;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比较密集,导致大气中的杂质增多;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2.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从地面向上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的差异。

回归教材读必修第一册教材第31页图2.5“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在下图中填出对流层平均高度,并补绘平流层气温变化曲线。

答案(2)各层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km高纬:8~9km 平均:12km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该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 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平流运动适合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到2000~3000km 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80~500km 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空气密度很小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逆温(1)概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小于6℃/km 。

07讲 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复习课件) (全国通用)

07讲 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复习课件) (全国通用)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模板是免版 税类(RF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猫 :
办 R
公以 及 o yal
原创 ty-
作 F
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r ee)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全国通用)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
第七讲大气组成和大气垂 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
BLUE THESIS PROPOSAL TEMPL ATE
本讲分析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偿!
O3 水汽
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大气的组成 TEACH
2.大气主要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
成分
时空变化特点
水平方向:海洋上空>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干旱地区上空
水汽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生对大气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 的掌握。能够数量的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地理现象的合理 性。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对考生综合能 力提升的要求。尤其是原理运用与气温及逆温,属于高 考考察的主要方向,需要考生引起注意。
核心素养分析
综合思维:能够掌握大气分层的特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中两种作 用的原理运用。 区域认知:能运用图表掌握大气圈层的空间结构并分析不同区域大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7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7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2.地表为戈壁荒漠,缺乏植被覆盖,地面升温快,地面辐 射强;【从地面辐射,下垫面热力性质的角度】
第一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1大气的垂直分层 考点2逆温现象 考点3 大气受热原理
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1.说明大气成分对气温分布、大气运动的影响; 2.理解大气成分、气温、大气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能够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4.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5.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解释气温的高低等现象; 6.掌握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 温度随高度增 加而递减;
• 空气对流运动 显著;
• 天气复杂多变。
大气成分—升温方式—温度垂直分布特征—大气运 动(有无水汽、杂质)——天气现象
大气成分、大气温度、大气运动——影响人类
名称 温度变化

随海拔增加而 降低
流 ↑100m
层 ↓0.6℃
原因
与人类的关系
地面是该层大气的直接 最密切,众多天气现
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 大气的组成成分对大气运动和天气现象有何影响? 气温随高度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气温随高度的分布特征对大气运动有何影响?
大 气 成 分 与 天 气 现 象 及 与 人 类 的 关 系
大 气 成 分 与 天 气 现 象 及 与 人 类 的 关 系
火星存在大气层,刮风、沙尘暴气候也非常有名。能够形 成了范围宽达数千公里的沙尘暴,而且每次这种气候现象 都能持续数月。其他天气现象就没有了
• 平均气温或夜间气温的 高低还有影响因素!
实例2:但新疆昼夜温差非常大,有早穿皮袄午穿 纱的说法,这说明了?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布 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成分 2、人类活动引起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变化 大气的垂直分布 1、大气分层的依据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大气的垂直分层
50~55km
平流层
8~18km -100 -50 0 50
对流层
100 温度(℃)
探究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20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 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
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左图为“大气
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探究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1 臭氧层位于图中大气的哪一层?为什么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目前人类对它有怎样的影响? 平流层。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 伤害。目前人类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排放的氟氯烃增多,它能破坏大气中 的臭氧,使臭氧总量减少。
①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高度(千米)
120
18km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的依据: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
100
80 60 40 20 8~18km -100 -50 0 50 50~55km
平流层
①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臭氧大量吸收 紫外线增温 O3 ② 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①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1
探究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2 图中的平流层为什么适合高空飞行? 平流层的气温下低上高,空气难以 对流,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 飞行时不会上下颠簸;平流层少水
22
汽和尘埃,天气晴朗少变,能见度
高,利于飞机飞行。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大气圈复习--大气的组成和受热过程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大气圈复习--大气的组成和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
2、多云的夜间,为什么气温比晴天高?
夜晚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夜晚晴朗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当堂巩固:(1)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白天以 作用为主,包括 三部分,夜晚以 作用为主。(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 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 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 线。(4)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辐射波长排序?(5)低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6)描述大气受热过程?(7)地面增温:吸收_____ ;大气增温:大气中的_________吸收 ________而增温,大气保温:通过 _________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大气的组成和受热过程
模块一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水 汽
尘 埃
生物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洁空气
O3
N2
O2
CO2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自主学习,提问:1.A、B、C划分依据?2.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低纬,中纬,高纬?热量来源?气温变化?大气运动状况?影响?与人类关系? 3.平流层的平均高度?热量来源?气温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4.高层大气气温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考点一
考点二
(4)逆温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示例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
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考点一
考点二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题点睛
答案 (1)C (2)A (3)C
考点一
考点二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考点一
考点二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①大小
考点一
考点二
②应用举例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西瓜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西瓜的产量、 质量显著提高。砂砾层对西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 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有效减少 (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Hale Waihona Puke 3.两大作用4.主要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 的运动状态。
热状况
、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
旁栏边角·再利用 读教材必修第一册P35活动“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思考:大气的保温 作用主要与哪种气体有关?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 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我们一方面应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 方面应保护植被,促进植被的光合作用。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逆温(共31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逆温(共31页)
权利。
查看全部…
C.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D.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2.飞船探测到的水汽集中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B( ) A( )
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气和氖气
C.水汽和固体杂质
D.氮气和氧气
4.下列对图中①②两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由于太阳辐射引起逆温的生消过程。
平流逆温
• 暖空气平流到冷 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 生接触冷却的作用,越近地面降温越多。
暖空气 较暖空气
冷地面
平流逆温
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 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逆温。
锋面逆温:
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曲折段(如图中BC段) 就出现了逆温层。
固体
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_杂__质___组成的。
2.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
降温
大气成分
干洁 空气
N2 O2 CO2 O3
固___体__杂___质_
_水___汽___
作用 地球生物体内 蛋白质 的重要组成部分
N、P物质增加, 水体富营养化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 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绿色植物 光合 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地形逆温
练习检测
(2020·保定检测)2018年12月13日,英国某飞船飞到 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82.7 km的高度。随后下 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 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回答1~4题。
1.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