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乡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村基本情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村基本情况的一些简要介绍:
1. 地理环境: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人口结构:农村人口主要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从业人员。

此外,农村地区还有部分非农业从业人员,如务工人员、经商人员等。

农村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包括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老人和儿童等。

3. 农业生产: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

此外,还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棉花、油料等。

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

4. 农村经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

5. 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卫生设施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6. 社会事业: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

随着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总之,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村里基本情况汇报

村里基本情况汇报

村里基本情况汇报我们村庄位于山水环抱的地方,四季分明,风景宜人。

村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以下是对村里基本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村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村庄周围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养殖业的发展。

山上的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和草药资源。

同时,村里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

其次,村里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村委会和村民们一起努力,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在,村里已经建立了一批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加了收入来源。

再者,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村内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学校、医院、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此外,村里还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队伍,定期对村庄进行环境整治,保持了村庄的整洁和美丽。

此外,村里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重视。

村委会多次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义务教育,为村民们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村里还成立了文艺团体和体育队伍,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最后,村民们的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村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明乡风。

综上所述,我们村里基本情况良好,经济发展快速,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村民们的生活幸福美满。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奋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懈努力!。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本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本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本我很抱歉,但我的回答不能写1500字以上。

这是一种简洁、清晰地总结村庄基本情况的写作指导:村庄名称:地理位置:总面积:人口数量:行政区划:自然环境:村庄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势、气候、水资源、植被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村庄所处的地势是平原、丘陵、山区或盆地等;气候特点是属于温带、亚热带、热带等类型;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水库或井水;植被主要以森林、草原、农田等为主。

居民生活: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居民的职业分布、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居民的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也有部分人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农耕、畜牧、渔业为主,也有一定程度的城市化趋势;文化风俗方面可以介绍村庄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

农田和农业生产: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农田面积、农田类型、农作物种植情况、养殖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村庄的农田面积占整个村庄面积的比例是多少;农田的类型是水田、旱地还是果园等;农作物种植主要以谷类、蔬菜、水果为主;养殖业方面可以介绍养殖的规模和类型,如养鸡、养猪等。

经济发展情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工商业发展、农产品销售、旅游业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村庄的工商业发达程度如何,有多少企业和工厂;农产品的销售主要通过村庄内部的农贸市场还是外部的超市、批发市场等;是否有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如何。

基础设施: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交通方面是否有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工具;是否有学校、医院等基本教育和医疗设施;村庄内是否有文化娱乐设施,如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

社会治安: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村庄的治安情况,包括犯罪率、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村庄的犯罪率是否较低,是否有严格的交通规则和执法。

这是一种简洁明了地总结村庄基本情况的写作指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X乡基本情况总结性报告材料

XX乡基本情况总结性报告材料

龙廷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一、基本情况龙廷乡位于寻乌县南部与广东省兴宁市罗浮镇接壤,是江西省南下广东发达地区的又一条捷径,我乡辖4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1561户,总人口6590人,其中劳动力3965人,驻地龙廷村,距县城50公里。

XX年的人均纯收入为1722元。

我乡总面积为7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32亩,山林89295亩,果园面积5610亩,茶园面积500亩,油茶林面积25000亩,乡特色产业是油茶和茶叶。

境内小水电资源较为丰富,已建有斗晏大田、铁尺水、龙潭等8个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计3.95万km,矿产资源较为贫乏,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品有铀矿和萤石矿等。

本乡地势四面环山,最高点是阳天嶂,海拨1017米;最低是斗晏村,海拨180米,寻乌河由北向南从内境流入广东江。

其余均属山区。

龙廷乡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

大田、龙廷、西湖已列为老区扶贫建设重点村。

1928年——1930年以古柏同志为首的红军21纵队,曾在西湖阳天嶂境内,坚持游击战争达3年之久。

龙廷乡有7个支部,党员192人。

乡政府机关人员实有数38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为16人,事业编制人员为22人),领导职数9人。

办公经费主要于县财政拨款,公共经费为22万元。

二、XX年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一)主要成绩1、乡域经济提速进位全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149万元,比上年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298万元,完成年预算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35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增大,全乡果园面积达到了5610亩,增幅13.6%;新增茶园面积50亩,增长20%;农民人均纯入收达到1722元。

在确保法定支出、机关正常运转、干部福利待遇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消化了32万元历史遗留债务。

2、农业经济特色明显(1)大力加强农产品、畜牧业基地建设。

一是确保了粮食产量和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大面积推广了优质良种和配套种植技术。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156亩,产量达到3002吨;花生、黄豆等其它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166亩,产量达到219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405亩,产量达到1405吨。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一、村庄概况该村庄位于中国南方,属于一个小县城的下辖乡镇。

村庄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000人。

村庄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村庄内有一条小河流经,为村民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二、村庄历史该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是一个由几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逐渐发展壮大,人口也逐渐增加。

在20世纪初,村庄开始兴建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市场等,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村庄经济该村庄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种植一些蔬菜和水果。

村庄内还有一些养殖场,主要养殖猪、鸡、鸭等家禽。

村庄的农产品主要销售给周边的城市和乡镇,也有一部分出口到其他地区。

除了农业,村庄还有一些小型工厂和企业,主要生产一些小型机械、建材等产品。

这些企业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四、村庄文化该村庄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村庄内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人,如编织、木雕等,他们的作品在当地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此外,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和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活动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文化的平台。

五、村庄教育该村庄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村庄内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为村民的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此外,村庄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六、村庄医疗该村庄的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村庄内有一所卫生院,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村庄还有一些私人诊所和药店,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七、村庄环境该村庄的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清澈。

村庄内有一些公园和绿化带,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村庄还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了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八、村庄未来发展该村庄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村庄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乡镇基本情况汇报

乡镇基本情况汇报

乡镇基本情况汇报乡镇基本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莅临xx乡检查指导工作,是对xx乡文化体育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文化体育工作基本情况向你们作简要汇报。

xx乡位于县城东南部,地处哀牢山和xx山中部,位于xx、xx、xx三地(州)的交界处,东接xx、xx两县,南连xx县,西界xx乡,北邻xx镇,是xx州的南大门。

辖区国土面积252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90米,最低海拔1446米,乡政府驻地小河底,距县城50公里,国道214线和省道小普线呈“丫”字型横穿境内。

全乡辖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哈尼、白、傣、苗、傈僳、佤、纳西、回、布朗等11个民族。

2005年末,全乡共有居民9561户,农业户8776户,总人口35720人,农业人口34799人,人口密度141.7人/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148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1亩。

2005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8865.58万元,比上年增5.35%;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元,比上年增6.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万元,比上年增2.2%;全年粮食总产量1138.4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318公斤。

属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贫困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

一、文化站建设情况文化体育阵地建设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的关键,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当作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的首要工作,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使我乡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建成了灯光球场1个、村文体活动中心13个。

(一)切实加强对文化站建设工作的领导2005年前,我乡乡级机关没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业余文化比较贫乏。

2004年,经过立项申报批准,决定次年在盛州文化主管部门,县委、政府及县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举债建设乡文化站综合楼。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位于县城东部,东北界伍家湾乡、田湾镇,东南邻柿溪乡、火马冲镇,西南接锦滨乡,北连城郊乡,素有辰溪东大门之称,是伍家湾、谭家场、柿溪三乡的必经之地,也是xx片一区四乡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1956年改称xx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

地域面积9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0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691人,财政总收入717.65万元,被评为怀化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

全乡地域轮廓呈芭蕉扇状,沅水贯穿全境。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乡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 .9%,林木蓄积量10.54万立方米。

境内山岭起伏,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

全乡基础设施完好。

交通便利,县道辰----斧、辰----柿公路,乡道木----黄、征----八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2%。

有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骨干山塘口,电排1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柑橘、西瓜等,其中以木洲甜橙最为有名,曾远销世界各地。

特色产业主要有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有700余口;葛根种植:目前全乡种植面积XX余亩;楠竹生产:有面积约800亩的乡属楠竹场一个;石煤生产:是目前全县生产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唯一供应基地;耐火矿、铝钒矿生产: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xx新集镇位于木洲村清波浪沅水河畔,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距县城8公里,距省道223线5公里,集镇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共有25家机关单位入驻,人口容纳量5000人,范文《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

镇内配套设施完善,自来水厂、中心医院、车站、市场、学校、文化楼、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旅游资源丰富。

xx乡历史悠久,早在旧时,木洲春涨便被列为辰溪古八景之一,境内有征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龚家湾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两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红军长征期间贺龙所部的途经之地。

全乡基本情况

全乡基本情况

全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市南部,距**市城区13公里,距**区城区12公里,乡辖面积56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乡镇。我乡辖22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6119人 -

。耕地面积27199亩,人均耕地1.06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388元。小遂安路、机场干道横跨全乡,经过八个行政村,全乡交通极为便利。 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共有163名教职工,本科及以上 45 人,专科及以上 160 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 31人,小学高级教师 61 人,全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相应教师资格合格率达100%。初中阶段学生794人,小学阶段学生1058人,学龄前儿童232人。 二、齐心协力促跨越,谱写**教育新篇章 1、为切实做好教育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杨强为组长,乡分管教育的人大主席冯林和乡教育助理员唐术云为副组长,各校校长、驻村干部、村两委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落实教育工作。 2、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不断协调争取教育投入,全乡三校一园均衡协调发展。 **乡中心幼儿园,为全区仅有的两所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之一,占地2亩 ,绿树成荫,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是一个集游戏、学习、锻炼、生活为一体的理想保教园地。 **乡同盟小学始建于60年代,距城区3公里,政府先后投资160万元,修建了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添置了各种设备设施,绿化、美化了校园。 **乡中心小学占地31.6亩,固定资产总值404万元。近年新投资60余万元,添置技术装备,新建净化沼气池、学生食堂,改建学校大门,沿河围上栏杆。 **乡初级中学校占地30亩,投入资金100万元,装修了教学楼,并在全区率先在每个教室安装投影仪、电脑;硬化了操场,添置了有机玻璃的篮球架;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景观路灯;改扩建了食堂;修建了沼气池;在学生公寓里添置了电扇,铁床替换木床;购买了物理实验设备。现投资100万正在新建一座综合楼。 校园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各校大兴普教科研之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国家级课题《基于母语环境下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经》已结题并获奖励,省级课题《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正在深入开展。 各校办学规范,无“三乱”行为,在全区业绩评估中均居全区前列。 通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我乡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0%,“三残”儿童入学率100%,完成率100%,毕业率达99.63%;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2%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5.17%,辍学率为1.96%,毕业率达99.48%,完成率达96.37%以上,初中“三残”入学率达100%。 4、做好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入学和控流工作。 每年3月,乡党委、政府都要召开控辍保学工作会,与村社、与学校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校都制定了“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确保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各校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校对“学困生”建立档案,落实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多帮一”活动,成效显著。对流失学生,实行行政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人、村委会帮助家长的“四包”原则。**中学建立了贫困学生爱心基金会,**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同盟小学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乡政府、学校、村支两委认真履行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控辍保学”效果良好。 5、构建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治实施方案,成立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派出所、工商、税务、卫生及学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地区乱搭乱建、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个体经营户和业主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对出赁房屋,个体饮食业、网吧、游戏室进行了清理整治,加强了学生在校外的安全管理。网吧、游戏室一律不准对中小学生营业。同时,加强学校内部的校园创安活动,落实安全保卫措施。组建了学校保卫科,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聘请法制副校长,举行了防毒禁毒宣传、法制讲座,举行了管制刀具大搜查活动,举行了消防、防震疏散、停电等各种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师生安全应急自救能力。加强传染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由于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我乡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有效地保护了师生的身心安全,为教书育人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6、加大扫盲和农技培训工作力度。 多渠道筹措并及时兑现扫盲和农技培训工作经费。扫盲工作,做到了教材、人员、教师、时间的“四落实”。通过扫盲学习,各位学员已基本上达到巩固提高标准。都能书写简单的书信、借条、欠条,能计算简单的数据,能填写汇款单。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充分利用学校及远程教育设备,对农技校学员进行全员培训,把适用技术推广到每家每户,提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边乡基本情况
我乡是黎苗族同胞聚居的山区乡,地处东方市的东南面,与乐东县接壤,距八所约有70公里,是东方市最边远、最贫困的山区乡镇,属省级特困乡镇。

全乡国土面积326平方公里,辖有10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总户数为1502户、人口为6383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774人,劳动力总人数为3287人。

现有贫困人口5161人,占农业人口的89%,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119人,低收入人口4042人。

现有耕地面积6280亩,其中水田面积850亩,旱田面积1520亩,可待开发的宜植地面积约1万亩。

我乡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干湿显著,年平均降雨量为1230毫米左右。

主要以热作物农业种植为主,现已种植香蕉6000多亩,橡胶3200亩,芒果,甘蔗,剑麻等热带农作物在我乡也为种植。

浆纸林种植在我乡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种植和待种植的浆纸林可达4万亩。

农业的灌溉主要靠自辖区内的2宗小型水库(即新田水库和俄查水库)及山泉小溪。

随着农业的不断开发,以及社会的帮扶,群众的参与,我乡的经济得到与迅速的发展。

2005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到2123万元,人均纯收入到932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全乡10个村委会已有80%
的行政村按“村村通”标准及要求实现通路;通讯也在2004年5月份实现开通联通和移动的通讯信号,结束我乡无通讯的历史,“两基”教育基本上得到巩固和提高,今年春季在校生1232人,其中适龄儿童入学人数达1100人,入学率为99%,“普九”各项验收基本达标;计划生育工作长期走在全市之首;到今年为止,我乡已创建文明生态村7个,其中冲俄村在去年被评为省级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

全乡除了8个移民村外,现有5个自然村已完成民房改造,共750户住上瓦房,占全乡农业人口户数的58%;尚有7个自然村共572户村民仍住在茅草房,占全乡农业人口户数的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