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中pH值限值的合理性探讨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解释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解释标题: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解释引言:环境监测是确保我们生存的地球能够保持适宜的条件的重要工具。
pH 值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关键的指标,它衡量了溶液的酸碱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概念,解释其意义,并分享我对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pH概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H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的酸碱性的指标,它基于一个0到14的标度。
pH值低于7表示酸性,高于7表示碱性,而7表示中性。
在环境监测中,我们通常使用专业的pH计来测量水体、土壤、大气和其他环境样品的pH值。
第二部分:pH平均值的意义pH平均值对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反映出一个特定区域或样品的整体酸碱性水平。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或空间点的pH值进行平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准确的环境状态的评估。
pH平均值还可以作为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参考,用于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判断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或其他干扰。
第三部分:pH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在计算pH平均值时,需要收集一系列pH值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常见的方法包括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
算术平均是简单地将所有pH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点的数量。
加权平均则根据样本的重要性为每个pH值分配一个权重,再计算平均值。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pH平均值的应用pH平均值在环境监测中有多种应用。
它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监测大气环境的酸性降解以及研究生物体的适应性。
通过分析pH平均值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对环境健康状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总结与回顾:本文深入探讨了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概念及其意义。
pH平均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将一系列pH值进行统计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环境酸碱性水平的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估。
在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应用广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环境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

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林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林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指标和限值。
合理的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指导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并最终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关于林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土壤理化性质指标1. pH值:以反映土壤酸碱性,一般应控制在5.5-8.5之间。
2. 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应根据土壤类型和林地类型进行确定。
3. 钾、磷、氮含量:这些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测定其含量有助于评估土壤肥力。
4. 土壤水分含量:合适的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植物生长,应根据地区降雨量等情况进行调节。
二、土壤重金属指标1. 铅(Pb)、镉(Cd)、汞(Hg)等重金属的含量:这些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
2. 砷(As)、铬(Cr)等重金属的含量:这些重金属的含量也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有一定影响,应控制其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三、土壤环境质量污染指数(TEPI)土壤环境质量污染指数(TEPI)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它综合考虑了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多个指标的综合影响。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规定了TEPI的计算方法和范围,可作为评估和监测林地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四、土壤酶活性指标土壤酶活性是评估土壤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土壤呼吸、脲酶、酸性磷酸酶等。
通过测定不同酶活性的水平,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等。
五、土壤微生物群落指标土壤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等微生物群体,是土壤生物活性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等指标,可以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六、土壤侵蚀指标土壤侵蚀是林地土壤受到的主要影响之一,通过测量土壤流失、土壤侵蚀速率等指标,可以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和相关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环境样品pH值测定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环境样品pH值测定方法的选择与验证引言:环境样品pH值的测定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环境污染的研究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环境样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常见的环境样品pH值测定方法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最常用的测定pH值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滴定强酸或强碱溶液到待测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或使用pH指示剂来确定溶液的pH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含有悬浮固体或颗粒的样品不适用。
2. 玻璃电极法:玻璃电极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pH值测定方法。
它利用玻璃电极与待测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电势差来测定pH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样品类型,但需要校准和维护电极,且对样品的温度和离子强度敏感。
3.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电位差测定pH值的方法。
它通过滴定强酸或强碱溶液到待测溶液中,同时测量电位差来确定溶液的pH值。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
二、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样品类型: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测定方法。
例如,对于含有固体颗粒的样品,酸碱滴定法可能无法准确测定pH值,而玻璃电极法或电位滴定法则更为适用。
2. 检测要求: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如果只需要大致了解样品的酸碱性,酸碱滴定法可能足够;如果需要精确测定pH值,则应选择更为准确的方法。
3. 设备和技术条件:不同的测定方法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条件,确保能够进行准确和可靠的测定。
三、验证测定方法的准确性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所选择的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验证方法:1. 标准溶液法:通过使用已知pH值的标准溶液对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将标准溶液测定多次,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与已知值进行比较,评估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关于ph水质检测标准值的文章

关于ph水质检测标准值的文章PH水质检测标准值是什么?PH水质检测标准值是用来评估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它反映了溶液的酸碱性程度。
PH值的范围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
在水质检测中,PH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可以用来判断水体是否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业用途。
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PH值要求。
例如,饮用水通常要求PH值在6.5到8.5之间,这样才能保证水的口感和安全性。
除了饮用水外,其他类型的水体也有不同的PH值要求。
例如,农田灌溉水通常要求PH值在6到7之间,这样才能提供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
工业废水处理也需要根据不同工艺和需求来调整PH值。
为了确保准确测量和评估PH值,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方法。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饮用水标准》,其中包括了对于PH值的要求。
根据这些标准,饮用水的PH值应该在6.5到8.5之间。
在实际的水质检测中,通常使用PH试纸或PH计来测量水体的PH值。
PH试纸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工具,它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而PH计则是一种精确测量PH值的仪器,它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除了PH值之外,水质检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这些参数可以综合评估水体的整体质量和适用性。
总之,PH水质检测标准值是评估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不同类型的水体有不同的PH值要求,而国际上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方法来确保准确测量和评估。
通过科学合理地监测和调整水体的PH值,我们可以保证人类生活和工业用途所需的合适环境。
ph的水质检测标准值

ph的水质检测标准值pH的水质检测标准值。
水是生命之源,而水的酸碱度(pH值)是衡量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它反映了水的酸碱性。
在不同的环境中,水的pH值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不同水体的pH值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水质检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自来水的pH值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自来水的pH值应该在6.5-8.5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水被认为是安全的,适合人们日常饮用和生活用水。
当pH值偏离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值标准。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pH值标准一般在6.5-8.5之间,与自来水的标准相似。
然而,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其pH值可能会有所波动。
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和检测尤为重要,以确保水质符合标准,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水的pH值标准。
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水的pH值标准一般在6-9之间,具体标准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水的pH值如果超出标准范围,可能会对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进行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通常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选择代表性样品,并遵循标准采样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则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样品污染和实验误差。
最后,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水质评价结果,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水质改善措施。
综上所述,不同水体的pH值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但都需要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
水质检测是保障水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需要科学规范地进行,以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ph值测定国家标准

ph值测定国家标准在化学实验室中,PH值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它的数值范围是0-14,其中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
PH值的测定对于许多行业都非常重要,比如食品工业、环境监测、医药行业等。
因此,PH值测定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对于PH值的测定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测定仪器、测定步骤、测定精度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测定仪器需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精密仪器,如PH计、指示剂等。
其次,测定步骤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样品的准备、PH计的校准、测定溶液的操作等。
最后,测定精度需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PH值测定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差和影响因素。
首先,样品的准备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溶液的PH值。
其次,PH计的校准和使用方法也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另外,溶液的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也会对PH值的测定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验中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控制。
针对以上的误差和影响因素,国家标准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比如,在样品的准备过程中,需要在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样品的处理。
在PH计的校准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和周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对溶液的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进行修正和控制,以消除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的来说,PH值测定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PH值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因此,我们在进行PH值测定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对于PH值测定国家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以提高自身的测定水平和技术能力。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探讨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探讨作者:段艳华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展开分析,思考了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PH平均值,计算在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过程中,采取的计算方法会直接影响计算的效果,所以,一定要采取更好的计算方法,提高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的效果。
1、常用的pH平均值计算方法1.1 算数平均值如果对pH值取算数品均值,则会与实际情况有非常大的偏差,比如求以下三个pH值的平均值:5.00、8.00、8.00,如果以算数平均值计算,得到的结果为7。
很显然,如果将等量的以上三个不同pH值的水样混合,在只考虑酸碱反应的情况下得到的水样一定是酸性,即pH1.2 氢离子浓度[H+]水量加权法在国家环保局1986年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二册中规定,降水pH平均值采用氢离子浓度[H+]水量加权法计算。
此方法即为求出各样品中氢离子浓度的平均值后再由此得出pH 值,此法虽然比单纯求算数平均值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现实计算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规定,pH是酸沉降监测中湿沉降监测必测项目之一。
在每月的降水监测统计表中,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pH平均值是统计编报工作中必须计算的两个重要指标。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规定,pH是地表水水质监测必测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也把pH作为必测项目之一。
在所有水质监测工作中,统计编报也要遇到pH平均值的计算问题。
2、[H+][OH-]溶液体积加权中和法本法基本原理如下:如果将n个pH值分别为pH1、pH2…pHi…pHn的溶液混合,由于各溶液的[H+]和[OH-]不同,原来各溶液自身的水电离平衡被打破,全部的氢离子和全部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中和抵消后,剩余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在混合溶液中将建立新的水电离平衡。
ph水质检测标准值

ph水质检测标准值PH水质检测标准值。
PH值是衡量水质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它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水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其PH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水体,其PH值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PH值的含义。
PH值是指水体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通常用来表示水体的酸碱度。
PH值在0-14之间,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体,其PH值的标准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自来水和地表水来说,其PH值应该在6.5-8.5之间,这是因为PH值在这个范围内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当PH值低于6.5时,水体会呈现酸性,这会对水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度产生影响,对人体的健康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而当PH值高于8.5时,水体则呈现碱性,这可能导致水中的重金属沉淀,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因此,自来水和地表水的PH值标准范围被设定为6.5-8.5。
对于工业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来说,其PH值标准范围也有所规定。
工业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的PH值应该在6.0-9.0之间。
这是因为工业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其PH值偏离标准范围会对水体的处理和净化造成困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水产养殖用水来说,其PH值标准范围也有专门的要求。
一般来说,水产养殖用水的PH值应该在7.0-9.0之间。
这是因为水产养殖用水的PH值偏离标准范围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对水产养殖产生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水体对PH值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但无论是自来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还是水产养殖用水,都需要保持其PH值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
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水体,选择相应的PH值检测标准,确保水体的酸碱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分析计量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ERAGE第25卷,第6期2016年11月V ol. 25,No. 6Nov. 2016109doi :10.3969/j.issn.1008–6145.2016.06.027环境标准中pH 值限值的合理性探讨谭金峰,高亮(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潍坊 261041)摘要 鉴于在不同的温度下水(或溶液)的pH 值会有所不同,对环境标准中不规定pH 值限值的温度条件是否合理进行了论证。
通过分析各环境标准的特点、各环境标准中pH 值参数的控制目的,结合各环境标准指定的监测方法的技术内容,得出以下结论:《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pH 值限值不规定温度条件是合理、可操作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pH 值限值应该规定温度条件;对于《地下水质量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实验验证温度对pH 值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pH 值;温度影响;标准限值;合理性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45(2016)06–0109–05Rationality of pH Value Limit in Environmental StandardTan Jinfeng , Gao Liang(Weif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 Weifang 261041, 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at pH values of water (or solution) we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H value without specified temperature condi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wa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control objectives of the pH value parameters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the monitoring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Environmental Quatity Standard for Surface Water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 was reasonable and operable without setting temperature condition;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Hazardous Wastes Identification for Corrosivity should be specifie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or the explanation of temperature conditions for pH value limit. The temperature influence level of pH value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s for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Keywords pH; temperature effect; standard limit value; reasonabilitypH 值是水化学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1],它可以间接地表示水(或溶液)的酸碱程度。
在环境监测领域,涉及pH 值参数的监测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废水、海水、土壤等,而危险废物的腐蚀性鉴别也以浸出液的pH 值作为主要判定指标。
pH 值受水(或溶液)温度影响而变化,在不同的温度下,水(或溶液)的pH 值会有所不同,比如测定pH 值时使用的标准溶液的pH 值随温度变化就稍有差异[2]。
同一份样品,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会得到不同的pH 值。
有些溶液的pH 值在不同温度下差别较大,可能影响到水质的达标判断。
陈海相和易晓军[3]在2003年就注意到,在纺织品水萃取液pH 值测定相关标准[4]中没有规定测定时的温度条件,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可比。
任华[5]于2014年通过实验研究了萃取温度对纺织品水萃取液pH 值测定的影响,指出为准确测定纺织品表面的酸碱度,真实反映其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程度,在测定纺织品水萃取液pH 值时应选择接近人体皮肤的温度进行萃取。
这些研究都说明,因为液体的pH 值本身受温度影响,其限值应规定统一的温度条件。
但迄今为止,在所有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以下统称为环境产品标准)及其指定的pH 值测定方法标准中,均没有给出具体的测定时的温度要求。
笔者结合pH 值测定的玻璃电极法原理以及实验结果论述测定时的温度条件对环境样品pH 值的影响程度,分析各环境标准pH 值限值规定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1 相关环境标准对pH 值指标的规定规定了pH 值指标的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有GB /T 14848–1993 《地下水质量标准》[6]、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7]、GB 3838–2002 《地联系人:谭金峰;E-mail: tanjinfeng@ 收稿日期:2016–08–12化学分析计量2016年,第25卷,第6期110表水环境质量标准》[8]、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9]。
所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均规定了pH 值指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准是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0],其它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对于pH值指标均是引用了该标准中的规定值。
GB 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11]标准中规定的判定指标之一是浸出液的pH值(按照其指定的浸出液制备方法GB/T 15555.12–1995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12]规定,如果固体废物中干固体的质量分数小于0.5%时,则不经过浸出步骤,直接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可以在现场进行)。
另外,可以参考的标准是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13],其中对三级实验用水的pH值做了规定。
以上标准对pH值限值的规定及指定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1。
表1 相关标准中对pH值指标的规定标准号标准名称pH值限值范围温度条件pH值指定分析方法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I、II、III类:6.5~8.5;IV类:5.5~6.5或8.5~9;V类:<5.5或>9未规定GB/T 5750.4–2006 [14]玻璃电极法或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第二类:7.8~8.5;第三类、第四类:6.8~8.8未规定GB/T 12763.4–2207[15]pH计法或GB 17378.4–2007[16]pH计法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6~9未规定GB 6920–1986[2]玻璃电极法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为参考指标,划分值:6.5,7.5未规定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17]电极法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6~9未规定GB 6920–1986[2]玻璃电极法GB 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12.5或者≤2.0未规定GB/T 15555.12–1995[12]玻璃电极法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级水:5.0~7.525℃GB/T 9724–2007[18]玻璃电极法pH值分析方法按原理分类有两种:玻璃电极法(pH计法原理也是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目前基本采用玻璃电极法。
由表1可见,GB/T 6682–2008规定了pH值测定时的温度条件要求,而环境产品标准均未作要求。
在各环境方法标准中,GB/T 12763.4–2007和GB 17378.4–2007要求使用温度补偿,并根据现场温度和实验室温度、气压差别,按照海水的校正系数将pH值折算至现场状态作为pH测定值;GB/T 15555.12–1995强调温度对测试有影响,要正确使用仪器的温度补偿功能,并要求在报告pH值结果的同时报告测试时的温度;GB 6920–1986中提示使用温度补偿,并使被测样品的温度与校正仪器用的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误差在±1℃之内,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 h之内测定;GB/T 5750.4–2006仅提到在仪器上有温度补偿装置,没有明确要求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没有提及温度影响或温度补偿,在仪器校准中要求用标准缓冲溶液在25℃下pH值进行定位和校核,但没有明确要求测试时的环境温度。
结合环境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分析: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中虽然没有规定测定pH值的温度条件,但从其指定的分析方法的规定看,其pH值报告的是海水的自然状态下的值,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它几个环境产品标准中均没有规定温度条件,其方法标准中也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测定温度要求。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不同实验室在不同温度下测试同一样品时,可能会出现达标和超标两种结果。
根据玻璃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可以进一步确认这种可能性。
2 温度对玻璃电极法测定溶液pH值的影响2.1 温度对溶液pH值的影响各种环境水质样品、土壤测试液、固废浸出液从化学分析的角度看均属溶液。
查阅GB 3102.8–1993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19]可知:溶液的pH值是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氢离子活度与氢离子浓度和溶液中典型1–1价型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有关;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与其中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离子活度因子也只是温度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