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衰变类型核衰变规则1

合集下载

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例2.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
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 一 个 氦 核 ( He ) 。 则 下 面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CD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的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2
5.衰变规律是对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性样品 而言的,是一种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 核.对某个原子核或少量原子核来讲无意义.
6.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数量与放射 性元素的量成正比.医用放射性元素要求半 衰期短.
例1.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C )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 线和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新核的化学性 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率跟它所处的状 态无关.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 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
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a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b
C.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
222 86
Rn
衰变成
218 84
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B)
A.0.25g,a粒子 B.0.75g,a粒子 C.0.25g,β粒子 D.0.75g,β粒子
例6.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B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 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 化为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E/--0e00V..8554
3
-1.51
2
-3.40
D.γ射线

原子核衰变1 PPT

原子核衰变1 PPT

右图表示 m/m0
的是氡的衰
变。m和m0 1/2
表示任意时
刻和t=0时氡
1/4 1/8
的质量。
0 3.8天 7.6天 11.4天
t
小资料
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 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而且它的 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各种放射性同 位素的应用技术都使用人造放射性 同位素,这样可消除放射性同位素 长期滞留所造成的危害。例如,在 放射性示踪技术和医疗技术中,所 使用的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 通常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最大的 以天为单位。
β28026P b
小练习
写出放射性同位素
2 1
51N
a
经过β
衰变和γ辐射,衰变成镁同位素Mg的衰变方程。
点拨
解:25 11
Na25 12源自Mg+0 -1
e
+
γ
研究表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
的规律,而且非常稳定。
例如,氡222经过α衰变变为钋218,如果隔一 段时间测量一次剩余氡的数量就会发现,大约每
结合得比较紧密,有时它们会作为一个整体从 较大的原子核中抛射出来,这就是α衰变。
2
1 1
H
+
2
1 0
n
4 2
He
名词解释
有时原子核内一个中子 可以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 电子,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 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1 0
n
1 1
H
+
0 -1
e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原子核的能量也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 值,因此也存在着能级,而且能级越低越稳定。 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时产生的新 核往往处于较高的能级状态,这时它要向低的 能及状态跃迁,从而辐射出γ射线。因此,γ射 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核能的衰变与半衰期

核能的衰变与半衰期

核能的衰变与半衰期核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但它的稳定性和半衰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核能的衰变过程以及半衰期的概念。

一、核能的衰变核能是指原子核内部的能量。

核能的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能量而转变为另一个核或粒子的过程。

这种衰变过程是随机的,无法预测任何特定核的衰变时间。

但可以根据大量核样品的平均行为来进行研究。

核能的衰变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衰变,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释放出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核片段)。

这种衰变会导致原子核的质量减少,同时也会释放出高速的α粒子和能量。

β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中的一个中子或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电子或一个正电子,同时释放出相应的反中微子或中微子。

这种衰变会导致原子核中的中子或质子数量的改变。

γ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的能级之间发生跃迁,释放出高能光子(γ射线)。

这种衰变并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或电荷。

二、半衰期的定义半衰期是描述放射性衰变速率的参数,表示衰变物质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具体来说,半衰期是指在给定核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会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的记号通常为T½。

当时间t等于T½时,原子核的数量会减少到初始数量的一半。

根据指数衰减的性质,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余原子核的数量就会减少一半。

半衰期决定了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以及其稳定性。

三、半衰期的测量和应用科学家通过实验来确定不同核素的半衰期。

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和核反应技术,可以测量不同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以及半衰期。

这些数据对于核能发电、医学诊断和治疗、碳14定年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核能发电中,半衰期的知识对于安全管理和废物处理至关重要。

核电厂所使用的核燃料经过一定时间后,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

了解这些废物的半衰期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储存和处理方案,以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此外,半衰期还被广泛用于医学诊断和放射治疗。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常用于甲状腺扫描和治疗。

核衰变名词解释

核衰变名词解释

核衰变名词解释1. 引言核衰变是指原子核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一定时间内自发地转变成其他元素的过程。

这个过程伴随着放射性衰变,释放出能量和粒子。

核衰变是物质世界中的基本现象之一,对于了解宇宙的演化、核能利用以及辐射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核衰变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包括α衰变、β衰变、伽马射线等。

2. α衰变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自发转变为其他元素的过程。

在α衰变中,原子核会释放出一个α粒子,即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离子。

α衰变通常发生在重原子核中,这是因为重原子核具有更高的能量和不稳定性。

在α衰变过程中,原子核会减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从而转化为一个新的元素。

例如,铀-238(U-238)经过一系列α衰变最终转化为铅-206(Pb-206)。

α粒子具有较大的电荷和较大的质量,因此它在物质中传播时会与周围的原子发生碰撞,导致电离现象。

这种电离作用是α粒子的重要特征之一。

3. β衰变β衰变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或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的过程。

在β衰变中,原子核会释放出一个β粒子,即带有一单位负电荷的高速电子(β-粒子)或带有一单位正电荷的正电子(β+粒子)。

在β-衰变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例如,碳-14(C-14)经过β-衰变转化为氮-14(N-14)。

而在β+衰变中,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并同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型中微子。

β粒子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高的能量,因此它在物质中传播时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这使得β粒子在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无损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4. 伽马射线伽马射线是指原子核内部的能量转移过程中释放出的高能电磁辐射。

伽马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能量和频率,在电磁波谱中处于X射线和可见光之间。

伽马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物质并在其它物质中产生电离作用。

因此,伽马射线在医学影像学、工业检测、核能利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高三物理核衰变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核衰变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核衰变知识点总结核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地转化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

在高三物理的学习中,核衰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核衰变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相关的重要知识进行总结。

一、核衰变的基本概念核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地转化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

在核衰变中,原子核会释放放射性粒子或电磁辐射,以达到更稳定的能量状态。

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受外界的影响。

二、α衰变α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射α粒子的过程。

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

α衰变会导致原子核的质量数减2,原子序数减2,从而转化为质量较小的新原子核。

α衰变通常发生在质量数较大、中子过多的原子核中。

三、β衰变β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射β粒子的过程。

β粒子有两种类型:β+粒子和β-粒子。

β+粒子是正电子,由一个正电荷的正质子组成。

β-粒子是负电子,由一个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β衰变会导致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但原子序数增1或减1,从而转化为质量相同但原子序数不同的新原子核。

四、γ衰变γ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射γ射线的过程。

γ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能穿透物质并携带能量。

γ衰变发生在原子核经历了α衰变或β衰变之后,新的原子核处于激发态,通过释放γ射线来达到更稳定的能量状态。

五、半衰期半衰期是指放射性物质衰变至其初始数目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每种放射性同位素都有自己的半衰期。

而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半衰期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半衰期的概念,我们可以计算出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进而研究其在物质中的应用。

六、核能的利用与风险核能是指通过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核能在核聚变和核裂变反应中释放出来,可以提供庞大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核武器等领域。

然而,核能的利用也伴随着核辐射的风险,大规模的核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辐射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核衰变是高三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通过对核衰变的概念、类型以及相关知识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核衰变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原子的衰变

原子的衰变

原子的衰变【衰变分类】原子核衰变主要包括α衰变和β衰变。

α衰变:放出α粒子(氦原子核)方程:本质: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放出。

β衰变:放出β粒子(电子)方程:本质: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三大守恒】衰变过程中满足三大守恒: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守恒。

衰变次数的确定:运用电荷数守恒与质量数守恒设放射性元素X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后,变成新元素Y,反应方程式为:则根据电荷数守恒与质量数守恒可知:M=M′+4m (1)Z=Z′+2m−n (2)从而求解m和n。

求解过程中先根据式(1)求解α衰变次数m,在根据式(2)求解β衰变次数n。

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运用动量守恒在α衰变过程中,如下列反应式:由动量守恒可知: mXvX=mYvY+mαvα其中 vX=0 ,从而得到:mYvY=−mαvα即衰变后的Y原子核与α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反)。

若衰变发生在一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内,则衰变后Y核和α粒子速度、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如下:再根据半径公式:r=mvBq因为 mYvY=−mαvα,且一般情况下 qY>qα,故:rY<rα。

所以,衰变后在磁场中的轨迹如下图,为两个外切圆。

同理,我们再来分析一下β衰变的情况:由动量守恒可知: mXvX=mYvY+mβvβ其中 vX=0 ,从而得到:mYvY=−mβvβ即衰变后的Y原子核与β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反)。

若衰变发生在一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内,则衰变后Y核和β粒子速度、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如下:再根据半径公式:r=mvBq因为 mYvY=−mβvβ,且一般情况下 qY>qβ,故:rY<rβ。

所以,衰变后在磁场中的轨迹如下图,为两个内切圆。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每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理解:(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量原子核,无意义。

比如某元素的半衰期为2年,则2个原子核经过2年后有1个原子核发生了衰变,1个未发生衰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何时衰变具有不确定性,半衰期只是统计规律。

核衰变的类型

核衰变的类型

α衰变(从母核中射出的4He原子核)
2、 -衰变( -minus decay)
衰变主要发生在质量较轻、中子相对过剩的核 素。核中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总核子数不变, 同时释出一个负电子(来自核的负电子 negation称粒子即- )及一个反中微子故子 核的原子序数比母核增加1,原子质量数不变。 反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的不带电基本粒子, 穿透性极强,一般探测器不能测知。
5、稳定性核素(stable nuclide):是指原 子核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变化的核素,已发现 的仅有274种,它们的质子和中子处于平衡 状态。
6、不稳定性核素(unstable nuclide)又称放 射性核素,能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发地核衰 变;衰变时放出核射线并变为新核素;有特定 半衰期的核素。*
3、同质异能素(isomer): Z、N相等,能量
(E)状态不等,如: Tc/ Tc, In/ In; +
+
+
++ ++
+
+
+
+ ++
+
γ射线
99m 99
113m 113
99mTc
99Tc
4、核素(nuclide):凡具有一定原子序数(Z) 、原子质量(A)和处于特定能量(E)状态
(特定核特征)的原子称为核素;
• Visiting scholar in US (last year)
是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 疗患者疾病并进行基础医学科 学研究的一门医学学科;广义 则是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上的 应用及其理论研究的总称。
Category of NM
Nuclear medicine

原子核的衰变_课件1

原子核的衰变_课件1

3.公式:
经过n个半衰期(T), 其剩余的质量为:
m


1 2
n

m0
t


1 2

T
m0
质量与原子个数相对应,故经过n个半衰期后
剩余的粒子数为:
N


1 2
n

N0


t
1 T 2
N0
注意:
(1)半衰期的长短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 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 状态无关。
原子核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
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2.种类: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U 2 3 8
92
234 90
T
h

4 2
He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23 90
4
T
h
234 91
Pa

0 1
e
3.规律: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
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的真面目
①原子核
质子
1 1
H
中子
1 0
n
②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③核电荷数= 质子数 (Z) = 原子序数 = 核外电子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数 (A)= 核子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⑤原子核符号:ZA X
X 为元素符号
中子数如何确定
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 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都能够 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 以使包在黑纸里的照相底片感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