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 (共14题;共42分)1. (3分) (2016高二上·湖南期中) 在2A﹢B⇌2C﹢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0.8mol•L﹣1•s﹣1B . v(B)=0.3mol•L﹣1•s﹣1C . v(C)=0.6mol•L﹣1•s﹣1D . v(D)=0.5mol•L﹣1•s﹣2. (3分) (2018高三上·烟台期末) 已知NO和O2经反应①和反应②转化为NO2,其能量变化随反应进程的图示如下。
①2NO(g) N2O2(g)△H1平衡常数K1②N2O2(g)+O2(g) 2NO2(B)△H2平衡常数K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H1<0,△H2<0B . 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K=K1/K2C . 表示2NO(g)+O2(g) 2NO2(g)的△H=△H1+△H2D . 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 2NO2(g)的反应速率3. (3分) (2016高二上·宜宾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pH值一定等于7B . 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可用待测液润洗C . 滴定实验中,KMnO4溶液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D . 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4. (3分)(2018·潍坊模拟) 已知:2CH3COCH3(l) CH3COCH2COH(CH3)2(l)。
取等量CH3COCH分别在0℃和20℃下反应,测得其转化率(α)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曲线Ⅱ表示20℃时的转化反应B . 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 . 在a点时,曲线Ⅰ和Ⅱ表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等D .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d>b>c5. (3分) (2015高三上·方城开学考) 已知反应2N2O5(g)⇌4NO2(g)+O2(g)的分解速率表达式为v正=k正. cm(N2O5),k正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340K时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t/min1234 c(N2O5)/mol.L﹣10.1330.0800.0570.040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340K时,速率表达式中m=1B . 340K时,速率表达式中k正≈0.35min﹣1C . 340K时,若c(N2O3)=0.100mol.L﹣1 ,则v正≈0.035mol.L﹣1 . minD . 若t=2min时升高温度,则m不变,k正减小6. (3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期中) 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NH4++NH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 液氨中含有H2O,NH3•H2O,NH3 , NH4+ , NH2﹣等微粒B . 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常数C . 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NH4+)=c(NH2﹣)D . 任何温度下,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和c(NH2﹣)一定相等7. (3分) (2016高二下·成都期末) 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水的离子积KW只与温度有关,但水的电离程度一定会受外加酸、碱、盐的影响B . 若HA的Ka=1.7×10﹣5 , BOH的Kb=1.7×10﹣5 ,则HA溶液中的c(H+)与BOH中的c(OH﹣)相等C . 将0.2mol/L 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OH﹣)+c(A﹣)=c(H+)+c(HA)D . Mg(OH)2能溶于NH4Cl浓溶液的主要原因是NH4+结合OH﹣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正向移动8. (3分) (2018高二上·安徽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w变大、pH变小、呈酸性B . 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 . 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D . 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9. (3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298K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注满NO2气体,2NO2(g)⇌N2O4(g)△H<0.平衡后把该容器置于冰水中,下列性质或数值不会改变的是()①平均摩尔质量②质量③颜色④压强⑤各组分的质量分数⑥密度.A . ②⑥B . ②③C . ④⑤D . ①⑥10. (3分) (2019高二上·达州期末)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 (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 C的体积分数增大了B . A的转化率降低了C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 x+y<z11. (3分) (2016高一下·邯郸期中) 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 ,经一段时间后NH3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则这段时间为()A . 6 sB . 4 sC . 3 sD . 2 s12. (3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1、0.3mol•L﹣1、0.2mol•L﹣1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 Y2为0.15mol/LB . Z为0.2mol/LC . X2为0.3mol/LD . Z为0.4mol/L13. (3分) (2018高二下·宜昌期末) 已知反应A2(g)+3B2(g) 2AB3(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正反应速率加快更明显B . 升高温度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且提高A2的转化率C . 达到平衡后,同时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n(AB3)有可能不变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 (3分) (2015高二上·青海期末) 温度为T时,向4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050150250350n(PCl3)/mol00.320.380.400.40A . 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64mol/(L•s)B .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反应的△H<0C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PCl3、4molCl2 ,达到平衡时,则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025mol/LD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间向容器中充入2molPCl5、0.40molPCl3和0.40molCl2 ,达到平衡前v(正)<v (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8分) (共6题;共58分)15. (8分)质监局人员监测市场出售的老陈醋的酸度(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g/100mL~5g/100mL),需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食醋中酸量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1)用氢氧化钠和水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2)若陈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如下:CH3COOH+NaOH=CH3COONa+H2O,现有每瓶500mL 的老陈醋,从中取出10mL加入指示剂,共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4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16. (10.0分) (2018高二上·福州期末) 25℃时,电离平衡常数:化学式CH3COOH H2CO3HClOK1=4.3×10﹣7电离平衡常数 1.8×10﹣53.0×10﹣8K2=5.6×10﹣11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H3COO﹣+H+ △H>0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
新乡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新乡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已知反应:①Cl 2+2KBr====2KCl+Br 2,②KClO 3+6HCl (浓)====3Cl 2↑+KCl+3H 2O ,③2KBrO 3+Cl 2====Br 2+2K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3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 3>KClO 3>Cl 2>Br 2C .反应②中若得到6.72 L Cl 2(标准状况),则电子转移个数为3.01×1023D .③中1 mol 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2.反应A+B →C (△H <0)分两步进行:①A+B →X (△H >0),②X →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3.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4. 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锂—空气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收水性电解液可制取锂B.可将有机电解液改为水溶液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H2O = 4OH-D.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4Li + O2 + 2H2O = 4LiOH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出H+,故严格来说纯水有微弱的酸性B.纯水中c(H+)·c(OH−)=K w,K w是常数,不随任何条件改变C.25℃时,纯水中c(H+)·c(OH−)=10−14,稀酸和稀碱溶液中K w=c(H+)·c(OH−)≠10−14D.水的电离吸热,故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 w增大6.山西博物院是太原市地标性建筑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展柜使用的钢化玻璃,其主要成分只有SiO2B.墙体使用的砖瓦、水泥,是硅酸盐材料C.陈列的元青花瓷的原料有高岭土[Al2Si2O5(OH)4],也可以表示为Al2O3·SiO2·H20D.展示的青铜器上有一层绿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铜,此绿色物质不溶于盐酸7.25 ℃时,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两种酸HX、HY 分别与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新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新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已知23Co O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2Co +,且23Co O 、2Cl 、3FeCl 、2I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2Cl 通入2FeI 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2Cl +62FeI ====23FeCl +43FeIB .每1 mol 23Co O 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2Co +时转移2 mol e -C .3FeCl 溶液能将KI 溶液中的I -氧化D .I 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2Co +氧化成23Co O2. 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 (OH )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A .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 .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 .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D .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3. 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0.1mol/L NaHCO 3溶液与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Na +)>c (CO 32 -)>c (HCO 3- )>c (OH -)B .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CH 3COO -)c(CH 3COOH)·c(OH -)不变C .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Cl -)+c (H +)>c (NH 4+ )>c (OH -)D .0.1mol/L CH 3COOH 溶液与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OH -)>c (H +)+c (CH 3COOH )4.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 (H +)>c (OH -)的措施是 A .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 .将水加热煮沸 C .向水中通入SO 2D .向水中加入NaCl5.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N 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 .24 g O 2分子和24 g O 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B.可逆反应的∆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C.甲烷的燃烧热∆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 (g)∆H=-890 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 kJ7.【2017新课标1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HCl B.CH3COONa C.FeCl3D.NaCl9.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
新乡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新乡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3.现要配制0.1 mol/L的Na2CO3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原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化学反应的是4.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涉及...5.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甲、乙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阳离子交换膜,通电后中间隔室的Na+离子向正极迁移B.通电后,同温同压下得到的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约为2:1C.通电后,得到的产品c是NaOH,产品d是H2SO4D.负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2e-=2OH-+H2↑,负极区溶液pH增大6.已知甲、乙、丙和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A.甲为C,X是O2B.甲为CO2,X是NaOH溶液C.甲为Cl2,X为Fe D.甲为Na,X为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与D2O互为同位素B.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D.甲烷和十六烷互为同系物8.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D.纯铁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铁合金9.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的是()10.【2017届湖北省枣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A.由于乙醇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混在乙醇中的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在水中,所以酒厂可以调制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易挥发,所以就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11.N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 O2(g)△H=+Q kJ/mol (Q>0),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 O,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6×10-3mol/(L·s)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25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5Q kJD.其他条件不变,若开始时c(N2O5)=10mol/L,则达平衡后c(N2O5)=5mol/L12.【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C.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D.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14.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类型中的任何一种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HCO3-、Na+、K+、Mg2+,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
新乡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新乡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一、选择题1. 如果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为3,那么f (x )在区间上是( ) A .增函数且最小值为3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3C .减函数且最小值为﹣3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32. 已知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对任意的1[,1]x e∈,总存在唯一的[1,1]y ∈-,使得2ln 1y x x a y e -++=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e eB.2(,]e eC.2(,)e +∞D.21(,)e e e+【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的关系,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运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函数y=a 1﹣x (a >0,a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直线mx+ny ﹣1=0(mn >0)上,则的最小值为( ) A .3 B .4C .5D .64. 已知函数f (x )=e x +x ,g (x )=lnx+x ,h (x )=x﹣的零点依次为a ,b ,c ,则( )A .c <b <aB .a <b <cC .c <a <bD .b <a <c 5. 已知集合23111{1,(),,}122i A i i i i -=-+-+(其中为虚数单位),2{1}B x x =<,则A B =( ) A .{1}- B .{1} C.{- D. 6.已知集合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若在区域Ω内任取一点P (x ,y ),则点P的坐标满足不等式x 2+y 2≤2的概率为( )A. B. C. D.7. 设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项和,425S S =,则此数列的公比q =( )A .-2或-1B .1或2 C.1±或2 D .2±或-1 8. 487被7除的余数为a (0≤a <7),则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 )A .4320B .﹣4320C .20D .﹣209.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92+14π,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80+20π B .40+20π C .60+10π D .80+10π10.与椭圆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的双曲线方程为( )A .B .C .D .11.抛物线y 2=2x 的焦点到直线x ﹣y=0的距离是( )A .B .C .D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且f (ax+1)≤f (x ﹣2)对任意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0] B .[﹣3,﹣1] C .[﹣5,1] D .[﹣2,1)二、填空题13.设x R ∈,记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为[]x ,令{}[]x x x =-.现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对任意的x ,都有1[]x x x -<≤恒成立; ②若(1,3)x ∈,则方程{}22sincos []1x x +=的实数解为6π-;③若3n n a ⎡⎤=⎢⎥⎣⎦(n N *∈),则数列{}n a 的前3n 项之和为23122n n -;④当0100x ≤≤时,函数{}22()sin []sin 1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m ,函数{}()[]13xg x x x =⋅--的 零点个数为n ,则100m n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命题意图】本题涉及函数、函数的零点、数列的推导与归纳,同时又是新定义题,应熟悉理解新定义,将问题转化为已知去解决,属于中档题。
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新誉佳高级中学9月考卷生物文科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DNA B.葡萄糖C.CO2 D.抗体2.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5.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7.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大小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8.接种乙肝疫苗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A.组织液 B.淋巴液C.血液 D.细胞内液9.下图是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
则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③ B.④C.②④ D.②③10.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 Na+浓度B. 渗透压C. K+浓度D. O2 浓度11.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2.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1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来源1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H值D.渗透压1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B.神经调节主导激素调节C.激素调节能反作用于神经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17.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 ( )A.大脑、小脑、脊髓 B.小脑、大脑、脑干C.大脑、小脑、脑干 D.脊髓、小脑、大脑18.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C.③→② D.④→①19.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细胞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a、c、d B.只有c、dC.只有a、c D.只有c20.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会引起膝跳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并可能形成新的突触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21.(每空1分,共9分)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7分)1. (2分) (2015高一下·山东期中)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 ,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再往此容器中通入18O2 ,较长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8O原子只存在氧气中B . 18O原子只存在三氧化硫中C . 18O一定不存在二氧化硫中D . 氧气中,二氧化硫中,三氧化硫中都可能存在18O2. (2分) (2016高一下·江阴期中)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 形成化学键B . 氢气燃烧C . 铝热反应D . 电解熔融氯化钠3. (2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 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B . 已知C(s)+O2(g)═CO2(g)△H1;C(s)+ O2(g)=CO(g)△H2 ,则△H1>△H2C . 由C(s,石墨)=C(s,金刚石)△H=+73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4. (2分) (2015高二下·桂林期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 .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 .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中和热)C . S(s)+O2(g)═SO2(g);△H=﹣296.8 kJ/mol(反应热)D . 2NO2═O2+2NO;△H=116.2 kJ/mol(反应热)5. (2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 碳酸钠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B .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C . 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D . 向含Al(OH)3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不断通CO2沉淀逐渐溶解6. (2分) (2016高二上·长沙期中)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A . 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 . 若T2>T1 ,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D . 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3:17. (2分)将秸秆、粪便等转化为沼气,既可获得清洁能源又可改善环境质量.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 . COB . CH4C . H2D . H2S8. (2分) (2017高二下·蕲春期中)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为CO2的过程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 .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D .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9. (2分) (2018高二上·济南开学考)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B .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C . 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 . H2SO4与NaOH的反应是吸热反应10. (2分) (2018高三上·大兴期末)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 . 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B .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 (g) N2O4(g),A点为平衡状态C . 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D . 由丁可知:将T1 ℃ 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11. (2分) (2017高二上·溧水期末)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H1=+571.6kJ•mol﹣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A . 反应CH4(g)═C(s)+2 H2(g)的△H4=+74.8kJ•mol﹣1B . 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 反应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12. (3分) (2016高一下·武进期中) 在25℃、101k Pa下,0.2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259.92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0.2C2H2(g)+0.5O2(g)═0.4CO2(g)+0.2H2O(g)△H=+259.92 kJ/molB . 0.2C2H2(g)+0.5O2(g)═0.4CO2(g)+0.2H2O(l)△H=﹣259.92 kJ/molC . 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D . 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13. (2分)(2018·和平模拟)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2与含少量CO的H2混合生成甲醇,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拔高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工业上利用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产生肥皂和甘油B. Al2O3、MgO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 从石油中获得乙烯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 工业上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产生肥皂和甘油,A错误;B. Al2O3、MgO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正确;C. 从石油中获得乙烯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C正确;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均是葡萄糖,D正确,答案选A。
2.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代号DEHP,结构简式为)是一种塑化剂,曾有不法厂商将DEHP用作食品添加剂,造成了塑化剂污染。
下面有关DEHP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C24H38O4 B. 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酸与2-乙基-1-己醇C. 一氯代物有10种D. 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答案】B【解析】A、据其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24H38O4,A正确;B、DEHP在NaOH溶液中水解会生成邻苯二甲酸钠与2-乙基-1-己醇,B错误;C、分子的结构对称,含有10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10种,C正确;D、塑化剂属于酯类物质,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以及塑化剂的性质判断,注意酯类物质水解生成相应的盐。
难点是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判断,注意结合有机物结构简式判断等效氢原子的方法。
3. 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 (? )X(g) +Y (? ) △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
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Z和W在该条件下都不可能为气态B. 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C. 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 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D. 若该反应只在高于某温度T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B【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正反应速率不随反应时间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故Z和W都是不是气体,A正确;B.结合图象可知,X是气体,Y可能不是气体或是气体,由于X与Y的体积比始终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摩尔质量始终不变,B错误;C.由于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X)是定值,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c(X)相等,C正确;D.由于该反应只在高于某温度T时能自发进行,根据△H-T△S<0可得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正确;答案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誉佳高中12017-2018学年0月份月考高二化学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101kPa时,△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
B. 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是物理变化
C.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1mol金刚石与1molO2的总能量低于1molCO2的总能量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2NO2N2O4△H=-57kJ/mol(反应热)
B. 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 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 C8H18(l)+1/2 O2(g) ==8CO2(g)+9H2O(g) ΔH=-5518kJ·mol-1(燃烧热)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时):S(s)+O2(g)= SO2(g) ΔH=-297.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
B. 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 S(s)和1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C. S(g)+O2(g) = 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D. 1mol SO2的总能量小于 1mol S(s)和1mol O2(g)的总能量
4.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估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 的反应热△H为( )
A. -1940 kJ•mol-1
B. 1940 kJ•mol-1
C. -485 kJ•mol-1
D. 485 kJ•mol-1
5.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时间后,18O原子( )
A. 只存在于O2中
B. 只存在于SO3和O2中
C. 只存在于SO2和O2中
D. 存在于SO2、SO3和O2中
6.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A)=0.15 mol·L-1·min-1
B. v(B)=0.6 mol·L-1·min-1
C. v(C)=0.04 mol·L-1·s-1
D. v(D)=0.01 mol·L-1·s-1
7.一定量的铁粉与足量2mol/L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向溶液中加入
①3mol/L的硝酸溶液②少量CuSO4(s)③加入一定量的铜④少量CH3COONa(s)⑤对溶液加热(假定盐酸溶质不挥发) 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⑧将铁粉改为铁片
A.③⑤⑥ B.②③④ C.①⑥⑦ D.①⑤⑧
二、填空题
8.以下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钢铁生锈②铝热反应③Na2O2与水反应④铜和稀硝酸反应
⑤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⑥C和水蒸气反应制备水煤气⑦C和CO2反应⑧酸碱中和反应⑨碳酸钙分解⑩天然气的燃烧
9.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
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
(2)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
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写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6克NO2(g)与H2O (1)充分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46kJ。
__________;(2)用 CO 还原1molFe2O3,放热24.8kJ。
___________;
(3)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
___________;
(4)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N2(g)+3H2(g) 2NH3(g) △H=-92.4kJ·mol-l,
2H2(g)+O2(g)=2H2O(1) △H=-571.6kJ·mol-l,
则 2N2(g)+6H2O(1)4NH3(g)+3O2(g) △H=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1.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
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4)取50 mL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1。
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