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 我国水泥窑烟气排放标准................................................ 3 1.1 使用常规原料、燃料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3 1.2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4
4.1 水泥窑 .......................................................... 28 4.2 废物投加设施 .................................................... 32 4.3 贮存设施 ........................................................ 33 4.4 预处理设施 ...................................................... 34 4.5 厂内输送设施 .................................................... 37 4.6 分析化验室 ...................................................... 37 5. 废物特性要求......................................................... 38 5.1 禁止在水泥窑中协同处置的废物 .................................... 39 5.2 入窑焚烧的废物特性要求 .......................................... 4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王琪,黄启飞,闫大海, 蔡木林,杨玉飞,李丽,黄泽春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2021年9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1)二、编制原则、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及理由 (3)三、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配套推荐性标准的制定情况. 23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比对分析 (20)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 (21)六、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22)七、与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关的政策措施 (22)八、是否需要对外通报的建议及理由 (23)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3)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23)十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者服务目录 (23)十二、其他应当予以说明的事项 (24)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竞赛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等35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8〕73号)的要求,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修订由交通运输部归口,计划编号为20183276-Q-348,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承担修订工作。

交通运输部委托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和审查。

(二)起草人员及所在单位。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牵头负责本文件的修订工作,长安大学、交科院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海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丰耐莱安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上海市化工物品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和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参加标准修订工作。

本文件修订主要起草人员及分工见表1。

表1 文件修订起草人员及分工(三)文件编制的主要过程。

1.立项研究,形成文件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竞赛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等35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8〕73号),2019年3月,课题组召开工作会议。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编制组二〇二〇三月目次1 任务来源 (1)2 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1)3 相关标准概况 (3)4 主要工作过程 (3)5 产品调研 (4)6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9)7 标准水平评价 (19)8 标准实施建议 (19)《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2017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达了“固定式蜂窝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等八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2018〕第128号,其中提出了制定《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的编制任务。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其他参编单位有可迪尔空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恩国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河北莫兰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潍坊正轩稀土催化材料有限公司、扬州市恒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 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2.1必要性近年来,雾霾、光化学烟雾、近地面高浓度臭氧和二次气溶胶污染等事件频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癌症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说明大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日趋严重。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一类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也是臭氧和PM2.5形成的重要前体物质。

许多VOCs具有毒性和恶臭气味,浓度超过一定限值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治理VOCs成为废气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VOCs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其中人为因素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成为引发环境问题的关键,人为因素中有约70%来自工业源排放的废气。

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包括喷涂、涂料、油墨印刷、冶金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制药、炼焦、石油开采与炼制、天然气开发与利用、日用化学品制造、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制造、人造板与木制家具制造等,各行业排放废气成分复杂,包括300余种,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芳香族及其衍生物、醇类、酯类、醚类、酮类、醛类、胺、酰胺和乙二醇衍生物等。

《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概况1.1任务来源根据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关于印发2023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机标字[2023]14号),《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列入2023第二批团体标准计划。

流量传感器是呼吸机、麻醉机、制氧机、咳痰机、肺活量计、吸氧计等医疗设备关键核心部件,国产的流量传感器在精度和响应速度等性能方面尚无法满足医用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设备要求,长期依赖进口,且供应短缺、不稳定,TSI和SENSIRION 等进口高性能流量传感器的垄断地位凸显。

尽快打破该卡脖子状态已迫在眉睫。

本标准总结了我国产品生产与使用实践的经验,汲取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考虑了不同产品与应用环境,将对本行业内的产品起到优化生产流程、规范生产标准、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产业化进程,对指导产品的发展方向与拓展应用领域将发挥积极作用。

经标准起草工作组讨论,为了推动《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项目落地,经协商一致,同意将本标准命名为《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

1.2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敏传感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包括:周学良、刘帅、李钟琦、金贵新、武传伟、周小勇、江洪伟、郭琦、陈伟、渠娜娜、刘建钢、李靖、尹红霞、吴礼进、万丽雯、刘加龙。

1.3主要工作过程2022年3月6日,《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标准起草会议在线上召开,16名标准起草工作组专家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讨论了标准的技术框架和任务分工,并于6月23日完成了材料汇总,形成了标准草案。

2022年10月24日,《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以网络的形式召开,会议详细讨论了标准的主体内容,各参与单位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责成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刘帅进行技术审查和修改。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附件3《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标准编制组二〇一九年十月目录1. 任务来源 (1)2. 工作过程 (1)3. 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现状 (1)4.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3)5. 标准修订原则 (5)6. 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6)《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自发布实施以来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规范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程序、方法验证,确定方法检出限等特性指标的技术方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也发现HJ168-2010存在未对方法的比对做出规定,某些技术要求不尽明确具体,对生物类监测分析方法适用性不足等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适应最新的环境管理需求,2019年,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以标准项目“绿色通道”形式启动HJ 168-2010的修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组织承担具体修订任务。

2.工作过程2017年~2018年,标准编制组结合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技术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管理需求,研究提出了HJ 168-2010在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适用性评估报告》,提出了标准修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2018年11月~2019年8月,标准编制组在前期工作及资料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就海洋、水利等部门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要求,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分类,检出限等特性指标的确定技术方法,方法比对,生物类以及以便携式仪器为基础建立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的适用性进行多次专题研讨,并在广泛征求全国主要环境监测机构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形成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草案及编制说明。

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主持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会,会议通过审查。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关于2023年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第三批)立项公告》,对计划项目号为项目名称为《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制定。

项目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计划完成时间2024年。

1.2主要工作过程整体工作过程分为标准申报、标准编制组成立、标准基础研究、标准编制、专家研讨、修改完善等阶段,主要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1)项目申报和立项2023年6月,申报单位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按照要求,向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递交了项目申报书,经协会的专家评审后,确认标准编制正式获批,开展标准编制筹备工作。

(2)标准编制组成立标准获批立项后,项目责任单位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欣源石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浙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纳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钠博恩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共同参与《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标准编制组,形成了技术专家和标准化专家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3)标准编制2023年6月-8月,标准编制组深入学习了相关标准文件,同时也对多项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进行了调研,并研究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行业工艺技术标准的总体思路。

形成了《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工作组讨论稿)0(4)标准讨论2023年8月15日,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召开了标准内部讨论会,邀请了编制工作组成员及参编企业针对《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工作组讨论稿)的总体结构、关键条款进行了研讨。

编制组相关修改意见已经修改形成了《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氢氧化钾》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氢氧化钾》编制说明

H2 + Cl2
2HCl↑
主要工艺流程见图 1,生产流程简述如下:
⑴ 化盐、盐水过滤
原盐氯化钾在化盐池中用水或淡盐水溶解,由于溶解时吸热,需通入蒸汽加热。往原
盐溶解后形成的粗盐水中加入氯酸钾除去粗盐水中的有机杂质,加入氢氧化钾除去镁离子,
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镁பைடு நூலகம்淀;然后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将粗
2020 年 6 月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在网 站()公开征求意见。 二、 制定标准的意义
氢氧化钾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钾的衍生产品、液体肥料、高级日化 用品、水处理、电池等领域。近年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日益重视,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氢氧化钾新的需求增长点。我国氢氧化钾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产 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氢 氧化钾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不但产量增加,而且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 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氢氧化钾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氢氧化钾产能为 140 多万 吨,占世界总产能的 44%。目前国内氢氧化钾生产主要以离子膜法工艺为主,隔膜法工艺 因为工艺落后、污染大将逐渐被淘汰。氢氧化钾生产污染物排放主要有:废气主要污染源 为盐酸合成尾气、Cl2 事故吸收塔尾气及输送过程无组织散发等,主要污染物为 Cl2、HCl 等;废水产生主要有离子膜 KOH 装置产生的一次盐水反渗水、淡盐水、设备和地面冲洗废
目前市场调查分析,全球氢氧化钾生产量在250万吨左右,而我国的氢氧化钾(折百) 生产能力在140万吨左右。
全国有代表性的生产厂家有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优利德(江苏)化工有限公司、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山东昌邑海能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离子膜法生产氢氧化钾,只有个别一两家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隔膜 法生产线。 四、 生产工艺

广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灵山荔枝(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灵山荔枝(编制说明)

《地理标志产品灵山荔枝》(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灵山荔枝概况灵山县是著名的水果大县,水果总面积居广西县级第一位,尤以灵山荔枝名闻遐迩,素有“中国荔枝之乡”之誉。

据普查,灵山县现有三月红、妃子笑、黑叶、桂味、香荔等早、中、迟熟品种共30多个,以果大、色美、肉厚、核小、质脆、汁多、味甜见长。

作为热带五大名果之一的荔枝在广西灵山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品质上乘而驰名中外。

二、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灵山荔枝》地方标准的原因和目的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打造品牌和拓展市场,灵山荔枝已叫响了大江南北,在广西区内乃至全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且名声在外。

灵山县政府为了将具有灵山地域特色的灵山荔枝产品保护起来,决定对灵山荔枝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2年1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2年第13号公告批准对灵山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规定,制定广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灵山荔枝》,有利于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灵山荔枝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灵山荔枝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灵山荔枝可持续发展。

三、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13号公告精神,钦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钦州市农业局提出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灵山荔枝》广西地方标准,由钦州市质量技术监督、钦州市局农业局、灵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灵山县农业局、灵山县水果局、灵山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灵山县龙武农场起草标准。

四、编写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一)原则本标准的编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标准的前瞻性又顾及企业、果农的生产实际,规范灵山荔枝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要求、生产技术和质量要求等,同时,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确保本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证果品质量特色和质量安全。

(二)技术依据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依据GB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编制,参考GB 4285、GB/T 5009系列、GB 7718、GB/T 8321、GB 9687、NY/T 394、NY/T 515和NY 5023等相关标准,并根据灵山荔枝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应用前期研究成果、参考国内文献资料,确定本标准的指标设置和各项指标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附件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编制组—17—

项目名称: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项目统一编号:1238承担单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制笔协会、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编制人员:刘淼、王淑琴、马萍、郭怡、吴少平、任秀英、柳若安、刘晓飞等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姚芝茂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投资处项目经办人:王圻,岳子明—18—目次1项目背景....................................................................................................................................................191.1任务来源........................................................................................................................................191.2工作过程........................................................................................................................................192行业概况....................................................................................................................................................19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224国内外环保标准........................................................................................................................................224.1国内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224.2国外情况.........................................................................................................................................23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235.1生命周期分析.................................................................................................................................245.2标准名称和适用范围.....................................................................................................................245.3术语和定义.....................................................................................................................................245.4基本要求.........................................................................................................................................255.5技术内容.........................................................................................................................................255.6检验方法.........................................................................................................................................306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分析....................................................................................................................30附表:各国环境标志笔类产品标准对比..................................................................................................31—19—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列入国家标准制订项目计划(项目统一编号:1238),由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承担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并邀请中国制笔协会以及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参与标准编制工作。1.2工作过程2007年至2017年,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编制组,确定产品范围只限铅笔,但随着社会发展,文化观念的改变,近几年笔类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标准制订范围和对象意见分歧较大。2018年,编制组针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认真研究,跟踪笔类产品的发展过程,收集了产品的主要环境行为的技术文献,国内的相关标准、环保法规和政策等资料,将产品范围扩大为笔,进而正式启动标准制订工作。2018年10月,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笔》标准编制组。开展标准前期调研工作,并与相关行业协会、企业讨论了行业发展方向以及标准制订方向。2019年2月,编制组收集汇总相关行业情况,并依据国内外现有标准、企业的反馈情况及专家建议,起草了开题报告和标准草稿。2019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标准开题论证会,明确了标准制订方向,确定了标准框架。2019年4-6月,经过与行业协会讨论并赴上海、深圳等地开展企业调研,修改标准草案。2019年9月,编写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召开专家技术审查会。2019年10月,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标准文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公示稿及编制说明。2行业概况

2.1行业发展现状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在中国古代,使用的是毛笔,与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古希腊、古罗马曾在木板面上涂蜡,—20—

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近年来,借助全球文具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文具行业内一批领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如得力文具、齐心集团、晨光文具、广博股份和贝发集团等。但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相比,我国文具企业在收入规模、营销网络、品牌运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制笔行业的市场规模321亿元,增速仅为6.47%,不仅低于文具办公行业的增速,甚至低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2017年,制笔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还进一步放缓,前6、7、8月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1%、3.28%和-0.25%,已经完全进入了低速增长状态;从制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来看,已经从2010年峰值的427家减少至2017年的200余家,且从2016年开始企业数量基本都在持续缩减的状态。可以说现阶段制笔行业,集中度提升已经全面开启,而在行业低增长,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数量都开始加速增长的情况下,行业洗牌和小企业淘汰的速率必将加快,可以确定制笔行业未来会出现“强者恒强,剩者为王”的格局。它属于典型的小行业且增速不快,但大公司优势明显且龙头趋势确定的行业。2.2产品特点和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铅笔、毛笔、自来水笔(钢笔)、中性笔、荧光笔、原子笔(圆珠笔)、蜡笔、粉笔等很多种类。现今普遍使用的是中性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下面就介绍几种人们常用的笔:铅笔,是一种用来书写以及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绘画素描的铅笔分为诸多类型。铅笔分为铅笔帽和铅笔杆两部分:铅笔帽外观装饰用料主要为聚酯材料,制作工艺可分为制模、胶印、组装等工序将其完成。铅笔杆外观装饰用料主要有硝基纤维铅笔漆、印花油墨、电化铝箔、橡皮头和铝箍等。钢笔又称自来水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发明于19世纪初。笔头由金属制成,书写起来圆滑而有弹性,相当流畅。在笔套口处或笔尖表面,均有明显的商标牌号、型号。它是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写时轻重有别,可说是西方书法的书写工具。圆珠笔,或称原子笔,是使用干稠性油墨,依靠笔头上自由转动的钢珠带出来转写到纸上的一种书写工具。它是一种使用了微小旋转圆珠的笔,这种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可在书写时将墨水释放到纸上。圆珠笔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书写润滑,且适宜于用来复写等优点,因而,从学校的学生到写字楼的文职人员等各界人士都乐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