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合集下载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是指在消防系统中,气体泄发发生时,泄压口处的压力情况。

消防气体常用于灭火系统,例如干粉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能够迅速抑制火灾并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而泄压口则是气体灭火系统中释放气体的装置。

对于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的确定和控制,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一、泄放设计:在设计消防系统时,需要根据火灾风险、目标物体、空间结构等因素确定所需的灭火气体种类和泄放量。

同时,还需要根据系统布置和空间特点确定泄压口的数量和位置。

泄压口的设计应合理,确保在灭火气体泄放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泄放压力降低到合适的范围。

二、泄压口压力计算:泄压口的压力计算是为了确定泄压口的尺寸和结构,以提供足够的通量和压力降。

泄压口的计算可以采用物理模型、理论模型或者数值模拟方法。

物理模型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可以通过对泄压口建立完整的试验装置进行压力测试。

理论模型考虑了泄放的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和密度等参数,通过数学分析推导出泄压口的压力公式。

数值模拟方法则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泄压口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进而得到泄压口的压力情况。

三、压力控制:在实际运行中,为了保证消防气体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需要对泄压口的压力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泄压口的压力应该在可控的范围内,并且系统应具备排放不合格气体的报警功能。

为实现压力的控制,可以使用调节阀、泄放装置、爆破盘等设备。

调节阀可以根据压力信号自动调节泄压口的开度,以达到预定的压力控制要求。

泄放装置在气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会自动打开泄压口进行排放,以降低压力。

爆破盘是一种安全阀,当系统压力超过其预定值时,爆破盘会破裂并排放气体,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总之,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的确定和控制是消防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能够确保消防气体能够迅速有效地灭火,并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压力计算和控制,同时采用合适的设备和装置,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泄压口的设计必要性及要求

泄压口的设计必要性及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采用泄压口2006年3月2日发布的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从设计要求条款和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计算公式条款用词来看,无论防护区门窗密封性好与差和防护区门安装的是否为外开弹簧门或弹性闭门器,如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则防护区内都必须安装泄压口。

泄压口不是一个开口,而是一种泄压装置。

此装置平时常闭,当达到或接近防护区允许压强值时自动开启泄压,低于设定压力值时自动关闭,以避免灭火药剂流失,影响正常灭火效果。

近几年来,采用泄压口的多为一些重点工程和项目,对防护区内温度和湿度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对防护区的密封性要求也很高。

所以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内均应设计安装泄压口。

修改后的新标准对旧的标准和规范中模棱两可的用词给予了修正。

据各消防工程公司和本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反馈,在各级消防检查中,消防验收和监督部门都均严格按新标准执行,若消防项目中安装了气体灭火系统,首先要检查各防护区是否安装了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

泄压口面积设计依据与计算一、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最高允许压强:防护区内门、窗上的玻璃允许压强不应低于建筑物的允许压强。

目前国内各设计部门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无论建筑物是轻型和高层建筑,还是标准建筑及地下建筑,均设定为1.2KPa,该值的设定是依据GB50370-2005标准中3.2.6条款,参照美国NFDA12B-1980标准中给出的,若设计部门和用户需提高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承受的允许压强,应由建筑设计部门试验给出。

二、泄压口面积计算公式:七氟丙烷和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公式应分别依据GB50370-2005标准中3.3.13和3.4.6公式计算。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应依据GB50193-93中3.2.7公式计算该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

三、设计计算:3.3.1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泄压面积电子表格计算表注:(1)依据该表计算公式和说明栏中的各公式,分别将L、B、H、t、C可变化的参数代入公式中,可计算求得防护区的总泄压面积。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氟丙烷、IG541与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充装在高压容器内,释放后,会使得防护区内的压强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如果不做好泄压措施,可能破坏防护区的维护结构,灭火剂不能在防护区内有效保持,使得灭火失败。

因此防护区需要设置泄压口。

(PS:泄压口分为械式泄压口和电动式泄压口,当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当压力值达到P =1.15kPa时泄压口通过泄爆配件或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从而保护建筑免受损坏及控制危险,电动式的采用连接直流电源和敏感装置组成,机械式的采用泄爆配件和五金配件组合而成!)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七氟丙烷、IG541气体灭火剂喷入防护区内,会显著地增加防护区的内压,如果没有适当的泄压口,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将可能承受不起增长的压力而遭破坏。

因此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规范没有对IG541的泄压口高度做出要求,但因为IG541较空气重,也应该设置在防护区的上部。

由于七氟丙烷灭火剂比空气重,为了减少灭火剂从泄压口流失,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当泄压口开启后,泄压口开启后,从泄压口出去的主要是空气。

当然也有一定的灭火剂从此流失。

在灭火设计用量公式中,对于喷放过程阶段内的流失量已经在设计用量中考虑。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容易在空气下面扩散。

所以为了防止防护区因设置泄压口而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流失,泄压口的位置应开在防护区的上部。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气体灭火泄压口

气体灭火泄压口

精心整理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设计与安装使用1 概述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是指当气体灭火系统中的灭火剂喷放时,防护区内的压力值达到规定值时自动开启泄压的装置,简称泄压口,也称自动泄压装置,是与气体灭火系统配套的必备设备,一般安装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外墙或内墙的泄压孔上。

(为便于表述,本文中统一简称泄压口)。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具有洁净、绝缘性能好、灭火速度快等特点,在灭火中和灭火后对保护对象及2 2.1条中Pf 符号解释:“Pf —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Pa )。

当设有外开门弹性闭门器或弹簧门的防护区,其开口面积不小于泄压口计算面积的,不须另设泄压口。

”DGTJ08-306-2001《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技术规程》上海地方标准条文说明书3.1.2条解释:“对于密封性较好的防护区,规定安装泄压口。

”也就是说防护区密封性较差的可不安装泄压口。

!--[if!supportLists]--l!--[endif]--2006年3月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发布,由于该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印刷的滞后,各设计院和消防监督部门实际上到2008年才开始按此标准对相关气体灭火系统项目进行设计和监督。

但由于该标准中第3.2.7和第3.2.9条用词模糊,给部分设计人员和用户带来误解。

规定第3.2.7条“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如此表述,导致部分人认为泄压口就是在离地三分之二的净高处开一个泄压孔,而不是一种泄压装置,规定第3.2.9条“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动关闭。

”这再一次说明泄压口就是一个常开的孔,加深了部分设计人员的误解。

2.2设置泄压口的实际必要性依据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设计浓度一般为在障;有电源式泄压口现场检测合格后,由于它的结构比较复杂仍不能百分之百确保无故障率,如:突然断电、线路接触不良、无器件性能不稳定等等原因。

浅谈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开泄压口的必要性

浅谈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开泄压口的必要性

浅谈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开泄压口的必要性【摘要】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通常安装于气体灭火操作自动系统防护区内外部墙对应的泄压孔。

本文就该类灭火操作系统防护区内泄压口的必要性进行系统说明,明确其构成特征、工作机理,随后从实际出发对其设置注意事宜进行概述。

关键词:气体灭火系统;泄压口1防护区泄压口概述1.1气体灭火系统概述气体灭火操作系统即指灭火剂以不同形态以保存在压力容器中,灭火操作时以气态喷射来发挥灭火介质作用的灭火操作系统。

这之中的不同形态有液体、液化气及气体三种状态。

气体灭火操作系统优势明显,如灭火高效、迅速,有着较突出的电气绝缘性高且易于清洁等,因此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的内部消防灭火,其在预防、减少和消灾等方面均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1.2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概述气体灭火操作系统防护区域的泄压口装置定义如下,气体灭火操作系统中对外喷放灭火剂时,防护区内部的压力数值与规定值保持一到时,泄压装置则会自行开启,这就是泄压口装置,它是配套与气体灭火操作系统使用的灭火必备器材。

气体灭火操作系统防护区域的泄压口装置通常安装于气体灭火操作自动系统防护区内外部墙对应的泄压孔洞中。

气体灭火操作系统最常见的应用范畴涵盖有:各类电器、电子与通讯等不同设备、性能易燃或可燃的气体与液体、重要场地等(如珍贵图书、高机密档案、重要票据资料等。

现阶段气体灭火操作系统的前期设计与中期施工来说,对于该系统喷射理论浓度、喷射花费时间、喷嘴大小等方面均有着较为全面、系统的考量,但容易忽略泄压口设计这一核心要素。

事实上科学、高效的泄压口设置直接左右着现场灭火与人员安全的完成度。

2泄压口的结构特征及作业机理泄压口组成部件主要有装饰盖板、阀门构件、箱体零件、设备启闭部件或框架构件等等,通常来说,泄压口分作无电源式与有电源式两种系列结构。

泄压口作业机理如下:即防护区有火情发生时,气体灭火操作系统自行启动作业且喷射出手气体以完成灭火。

气体防护区域建筑结构上泄压口的设置

气体防护区域建筑结构上泄压口的设置

气 体 防护 区域 建筑 结 构 上 泄 压 口的设 置
王 巧 珍
摘 要 : 浅析 了泄压 1在气体灭火 系统 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 : 2 并对泄压 1的设 计、 : 2 设置 问题进行 了探讨 , 介绍 了泄压 1 : 2的 形 式, 旨在提 醒建筑和 消防相关人 员重视泄压 1的作用 , 2 : 以确保 气体 灭火系统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关键词 : 泄压 口, 气体灭火系统, 安全性 ,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 U98 1 T 9 . 文献标识码 : A
特别是防护对象 的安全性 问题 。 压的要求 。
在实际的设计 和应用 中, 砖墙 结 构肯 定能 够满 足压 强 大于 12 0P , 0 a事实上 , 很多机房 都用大 面积 的玻 璃作 为 围护 结构 , 基
1 设置 泄 压 口的 必要 性
曾经有例事故 : 实验 室进行 七氟丙 烷灭 火试验 , 火剂 正 本也都是 5Im厚 的单层结构 , 某 灭 l T 实际上气 体发生 安全事故 大部分 常释放时导致玻璃 窗飞 出击伤现 场人员 。事后分 析原 因为没有 是由于玻璃不 能承 受 压力 而导 致。 以平板玻 璃 为例 , 在小 面积 设置 泄压 口。因此 , 压 口虽然 与气 体灭 火 系统 设备 供应 商 无 下 , 泄 即使 只有 1T 的厚度 , 单位 面积 承受压力 的能力也会远大 l im 其 关, 但它也是 决定 气体灭火 系统灭火 成功与 否的关 键。在 防护 区 于 l2 0P , 0 a但如果是大面积的玻璃 , 就必须进行计算 了。 域中设置正确大小 的泄压 口就非常必要了。 根据平时设计 和施工经验 , 参照建筑 中风荷 载对门窗结构的
A —— 泄压 口面积 , ; m2 泄压 口的设置 , 主要 应用 在气体 灭火 的防护 区域 , 内主要 式 中 : 国 Q, ——灭火剂在 防护区 的平均喷放速率 ,gmi; k / n 应用的气体灭 火 系统有 卤代烷 (2 1 10 ) 体灭 火系统 、 氧 1 1 ,3 1 气 二

消防检测气体灭火系统常用规范

消防检测气体灭火系统常用规范

消防检测气体灭火系统常用规范1、GB50163-92中2.0.1条:防护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护区应以固定的封闭空间划分;二、当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 ,容积不宜大于2000m3。

三、当采用预制灭火装置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100m2,容积不宜大于300m3。

2、GB50163-92中2.0.5条:完全密闭的防护区应设泄压口。

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其底部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应小于室内净高的2/3。

对设有防爆泄压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

3、GB50193-93中3.2.6条: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4、GB50193-93中3.1.2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3.1.2.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定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3.1.2.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1.2.3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3.1.2.4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5、GB50163-92中2.0.4条:防护区的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

当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和自动的关闭装置。

6、GB50263-97中2.2.1.1条: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

7、GB50263-97中2.2.1.5条:保护同一防护区贮存容积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8、GB50263-97中3.2.3条:贮存容器上的压力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9、GB50163-92中5.1.2条:在贮存容器上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和压力表。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 -回复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 -回复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回复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是指在消防应急事件中,为了防止气体容器发生爆炸或燃烧,特意设计的一个压力释放通道。

在紧急情况下,当气体容器内部压力超过一定限制时,泄压口会立即打开,释放过多的压力,以确保容器不会发生危险。

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的设置是根据每种气体的特性及其使用环境来确定的。

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压力限制,以防止泄压口开启过早或过晚,无法及时应对危险情况。

一般来说,泄压口的设计压力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计算来确定。

要确保消防气体泄压口的正常工作,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泄压口型号和安装位置。

泄压口应选用经过认证的阀门或装置,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气体容器的高压端,以便在发生泄压时能够及时释放压力。

其次,泄压口的设置还需要考虑气体容器的大小和容积。

一般来说,较小的气体容器对泄压口的要求更高,因为容器内部的压力相对较高,一旦发生泄压,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消防气体泄压口时,需要根据气体容器的容积来选择合适的解压面积。

此外,消防气体泄压口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定期检查可以包括观察和清洁泄压口,检查阀门或装置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以及测试泄压口的响应时间和压力释放能力。

如果发现泄压口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消防气体泄压口压力是为了防止气体容器发生危险而设置的一种安全措施。

它的设计和安装需要根据每种气体的特性、容器的大小和容积来确定,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灵敏度。

同时,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泄压口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维护,消防气体泄压口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应急保护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
压口设置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
氟丙烷、IG541与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充装在高压容器内,释放后,会使得防护区内的压强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如果不做好泄压措施,可能破坏防护区的维护结构,灭火剂不能在防护区内有效保持,使得灭火失败。

因此防护区需要设置泄压口。

(PS:泄压口分为械式泄压口和电动式泄压口,当建筑物室内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屋内气体压力随之急剧上升,当压力值达到 P =时泄压口通过泄爆配件或装置使窗开启并释放压力从而保护建筑免受损坏及控制危险,电动式的采用连接直流电源和敏感装置组成,机械式的采用泄爆配件和五金配件组合而成!)
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IG541气体灭火剂喷入防护区内,会显着地增加防护区的内压,如果没有适当的泄压口,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将可能承受不起增长的压力而遭破坏。

因此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规范没有对IG541的泄压口高度做出要求,但因为IG541较空气重,也应该设置在防护区的上部。

由于七氟丙烷灭火剂比空气重,为了减少灭火剂从泄压口流失,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当泄压口开启后,泄压口开启后,从泄压口出去的主要是空气。

当然也有一定的灭火剂从此流失。

在灭火设计用量公式中,对于喷放过程阶段内的流失量已经在设计用量中考虑。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容易在空气下面扩散。

所以为了防止防护区因设置泄压口而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流失,泄压口的位置应开在防护区的上部。

防护区存在外墙的,就应该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

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保护的大多数防护区,都不是完全封闭的,有门、窗的防护区一般都有缝隙存在,通过门窗四周缝隙所泄漏的二氧化碳,可防止空间内压力过量升高,这种防护区一般不需要再开泄压口。

此外,已设有防爆泄压口的防护区,也不需要再设泄压口。

气溶胶灭火系统是否需要设置泄压口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对气溶胶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设置要求有矛盾的地方:
条文:
按条文规定,七氟丙烷,IG541、气溶胶灭火系统都应设置泄压口。

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规范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气溶胶灭火系统并没有给出计算公式。

热气溶胶灭火剂在实施灭火时所产生的气体量比七氟丙烷和IG541要少50%以上,再加上喷放相对缓慢,不会造成防护区内压力急速明显上升。

根据以上理由,个人认为设置气溶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可不设置泄压口。

泄压口计算公式压强取值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中对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要求不宜低于1200Pa,所以泄压口的计算公式按这个值计算,当能确认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大于1200Pa时,也可以按实际值计算。

建筑物的内压允许压强,应由建筑结构设计给出。

下表值供参考。

建筑物的内压允许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