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焊

合集下载

第10章 电 阻 焊

第10章 电 阻 焊

(2)滚对焊
是一种特殊的对焊方法,它与某些成形 工艺相配合适用于制造焊接钢管。
三、电阻焊的特点
1、优点:
(1)两金属是在压力下从内部加热完成焊接的, 无论是焊点的形成过程或结合面的形成过程, 其冶金问题都很简单。因此,焊接时无需焊剂 或气体保护,也不需使用焊丝、焊条等填充金 属,便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焊接接头,其焊接成 本低。
的金属,其焊接性也比较差。
点焊
点焊连接接头的形成过程与热源特点
图10-2 电阻点焊原理
1—阻焊变压器 2—电极 3—焊件 4—熔核
点焊加热及其影响因素
点焊的热平衡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Q只有较小部分用于形成熔核, 较大部分将因向邻近物质的传导和辐射而损失掉。
图10-7 点焊温度分布示意图 1—碳钢 2—铝或铝合金
4、对焊
对焊一般按加压及通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电阻对焊
➢ 闪光对焊
➢ 滚对焊
(1)电阻对焊与闪光对焊均是基本的对焊方 法。焊接时把焊件分别夹持在两对夹具之间,将 焊件的两端面对准,并在接触处通电加热进行焊 接。
电阻对焊与闪光对焊的区别: 操作方法不同,电阻对焊是焊件对正加压
后再通电加热;而闪光对焊则是先向焊件通电, 而后使焊件接触建立闪光过程进行加热。
接触电阻尽管存在时间极短,但在点焊极薄的铝合金 时,对熔化核的形成仍有显著影响。
(3)电极与焊件之间的电阻Rcw
与Rc相比,由于铜合金电阻率比一般焊件低,因 此,Rcw比Rc更小,对熔化核的形成影响也更小。
2、焊接电流的影响
焊接电流对产热的影响比电阻和通电时间大,它 是平方正比关系,因此是必须严格控制的重要参 数。
二、热平衡与温度分布
点焊时,焊接所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加热焊接 区金属形成足够尺寸的熔核,另一部分用来补 偿向周围物质传导、辐射的热损失,以形成焊 接过程的动态热平衡。 平衡方程式如下: Q=Q1+Q2

1、电阻焊基础知识

1、电阻焊基础知识

6、安全性高
第 1 页,共 4 页
2.6焊机工作原理
焊接电流 电极压力
பைடு நூலகம்
上 升 时 间 Tu
下 降 时 间 Td
初期加压时间Ts
通电时间Tw
保持时间Th
开放时间To
(1)初期加压时间:由电极开始下降到焊接电流开始的时间。是为保证通电之前电极压紧工件,防止因 加压不完全形成焊接缺陷而设计的。初期加压时间Ts设定范围为0 ~ 99周波。 (2)上升时间:自通电开始使电流缓升到设定电流的时间。通过工件缓慢加温使电镀钢板焊接处镀层 先粉化或对高强度钢退火,凸焊时多个凸焊点与平板均匀接触,使被焊工件接触处紧密结合,以 保证焊点大小稳定,各点加热一致,减少飞溅。上升时间Tu设定范围为 0 ~ 9周波。 (3)通电时间:根据金属的性能、厚度和所用焊机的功率,可采用强规范(大电流、短时间)或者 弱规范(小电流、长时间)通电方式。 通电时间Tw包括上升时间,其设定范围 0 ~ 99周波。 (4)下降时间:自焊接电流终了至焊接电流为零期间使电流逐渐降低的时间。通过电流逐渐降低来控 制焊接区域的冷却速度,可减少产生裂纹的倾向,同时对易感磁的工件还具有消磁的作用。下降时 间Td设定范围为 0 ~ 9 周波。 (5)保持时间:自焊接电流结束到电极开始上升的时间 。在此时间内,电极仍压着焊后熔化的金 属,可使金属晶粒变细,同时由于电极头的冷却作用,使熔核凝固并具有足够强度,以避免或减 少缩孔、裂缝,提高焊接处机械强度。保持时间Th设定范围为0 ~ 99 周波。
(6)开放时间:由电极开始提起到电极再次下落,准备在下一个待焊点压紧工件的时间。开放时间只 适用于焊接循环重复进行的场合。若开放时间设定为0周波,则进行单点焊接。开放时间To设定范 围为0 ~ 99周波。

电阻焊

电阻焊

电阻点焊熔核形成过程
(3) 电阻焊过程 预压、通电加热、在压力下冷却结晶或塑 性变形和再结晶。
电阻焊与电弧焊相比有如下两个特征: (1)热效率高 电弧焊是借助外部集中热源,从外部向焊件传导热能; 电阻焊是电阻热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导,属于内部热源。 因此,热能损失比较少,热效率比较高。 (2)焊缝致密 一般电弧焊的焊缝是在常压下凝固结晶的; 电阻焊的焊缝是在有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凝固结晶的,具 有锻压的特征,属于压焊范畴,所以比较容易避免产生缩 孔、疏松和裂缝等缺陷,从而获得致密焊缝。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工件表面状态 表面愈粗糙、氧 化愈严重、接触电阻愈大。 电极压力 压力愈高、接触电阻愈 小。 焊前预热 焊前预热将会使接触 电阻大大下降。
(2) 力
静压力用来调整电阻大小,改善加热。产生塑性变形或 在压力下结晶。 冲击力(锻压力)用来细化晶粒,焊合缺陷等。其压力 变化形式有平压力,阶梯压力和马鞍形压力,其中马鞍形压 力较为理想。
2.焊接(F=FW ,I=IW)
焊件加热熔化形成熔核的阶段,最后输入热量与散失热量平衡时,熔核达 到稳定尺寸。这个过程是焊接的关键,焊点强度取决于熔核尺寸。
对点焊质量的要求 1.熔核尺寸的几个基本概念 1)熔核直径 d (mm) 或
d 2 3
d 5 板厚
c
h

d
2)焊透率 A(%)
2.接触电阻Rw
1)形成原因:焊件表面的微观凸凹不平及不良导体层。
接触电阻形成原因示意图
1 )焊件表面氧化膜或污物层,使电流受到较大阻碍, 过厚的氧化膜或污物层会导致电流不能导通。 2 )由于焊件表面是凹陷不平的,使焊件在粗糙表面形 成接触点。在接触点形成电流线的集中,因此增加了 接触处的电阻Rc。 电极压力增加或温度升高使金属达到塑性状态时, 都会导致焊件间接触面积增加,促使接触电阻Rc减小。 因此,当焊件表面较清洁时,接触电阻仅在通电时极 短时间内存在,随后就会迅速减小以至消失。 接触电阻尽管存在时间极短,但在点焊极薄的铝 合金时,对熔化核的形成仍有显著影响。

电阻焊

电阻焊

电阻焊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电阻焊的种类很多,按接头形式可分为搭接电阻焊和对接电阻焊两种。

结合工艺方法,搭接电阻焊又可分为点焊、缝焊和凸焊三种,对接电阻焊一般有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两种在点焊过程中,影响焊点质量的因素有: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电极的端面形状、穿过电极的铁磁性物质及分流等。

特别在阻焊设备较多的焊接车间,同时工作的焊机相互感应,对电网产生影响,导致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

因此,电阻点焊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控制模式已由单模式控制发展为多模式控制,调节参量已由初始的单变量调节发展为多变量调节,在焊接过程中可同时对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进行调节。

特点:(1)利用电流通过工件焊接处的电阻而产生的热量对工件加热。

即热量不是来源于工件之外,而是内部热源。

(2)整个焊接过程都是在压力作用校完成的,即必须施加压力。

(3)在焊接处不需加任何填充材料,也不需任何保护剂。

形成电阻焊接头的基本条件只有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

1.点焊点焊是利用在焊件间形成的一个个焊点来联接焊件的。

两焊件被压紧于两柱形电极之间并通以强大的电流,利用电阻热将工件焊接区加热到形成应有尺寸的熔化核心为止。

然后切断电流,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冷却结晶形成焊点。

点焊在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

点焊的形式很多,但按供电方向来分只有单面点焊和双面点焊两种。

在这两种点焊中按同时完成的焊点数又可分为单点、双点和多点焊。

A.焊点质量的一般要求点焊结构靠单个或若干个合格的焊点实现接头的连接,接头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焊点质量及点距。

焊点质量除了取决于焊点尺寸外,还与焊点表面与内部质量有关。

焊点外观上要求表面压坑浅、平滑呈均匀过渡,无明显凸肩或局部挤压的表面鼓起;外表面没有环状或颈项裂纹,也无熔化、烧伤或粘附的铜合金。

从内部看,焊点形状应规则、均匀,无超标的裂纹和缩孔等内部缺陷及热影响区金属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有无发生明显的变化等。

电阻焊(RW)

电阻焊(RW)

四、电阻焊的应用

材料:碳素钢、合金钢、铝、铜及其合金
结构:广泛(多为轻型接头)
第二节
一、电阻热及影响因素
1、电阻热的产生
电阻焊的基本原理
电阻热——电阻焊的热源:
Q=I2Rt 2、影响产热的因素:
⑴电阻
①焊件本身电阻RW=ρL/s
ρ是重要参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熔化后是熔化前的1~2倍)
②接触电阻RC(可从R =ρL/s进行解释)Rew
当表面清理十分洁净时,RC仅在通电开始极短的时间内存在, 随后会迅速消失。但它在焊接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如焊薄铝),对
⑵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密度)对产热的影响比电阻和时间两者都大,在焊接 过程中是一个必须严格控制的参数。
⑶通电时间
与焊接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可互为补充,(有上下限)
⑷电极压力
总电阻R影响显著,
压力增大,R减小。
⑸电极材料及端面形状
主要是电阻率和导热性
⑹焊件表面状况
主要影响接触电阻。彻底清理工件表面是保证获得优质接头的必 要条件。
二、热平衡及温度分布
(一)热平衡:热量小部分(10~30%)有用,大部分散失,其中主 要通过电极的热传导而散失。 (二)温度分布: 点(对)焊——中心高,四周低
3. 点焊方法与工艺 点焊方法:单点、多点焊/单面、双面焊
点焊工艺: ①焊前清理:清理方法分机械清理和化学清理两种。 常用的机械清理方法有喷砂、喷丸、抛光以及用砂布、钢丝 刷清理等。不同的金属和合金,须采用不同的清理方法。 ②工艺参数及选择: 电流(KA) (图8—13) 通电时间(周) :(图8—14),对塑性指标影响较大 电极压力(KN)
i
t
软规范(弱规范):小电流、长时间

电阻焊 (1)

电阻焊 (1)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工件表面状态 表面愈粗糙、氧 化愈严重、接触电阻愈大。 电极压力 压力愈高、接触电阻愈 小。 焊前预热 焊前预热将会使接触 电阻大大下降。
(2) 力
静压力用来调整电阻大小,改善加热。产生塑性变形或 在压力下结晶。 冲击力(锻压力)用来细化晶粒,焊合缺陷等。其压力 变化形式有平压力,阶梯压力和马鞍形压力,其中马鞍形压 力较为理想。
3)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边缘效应、绕流现象,均使点焊 时焊件的导电范围不能只限制在以电极与焊件接 触面为底的圆柱体内,而要向外有所扩展,因而 使悍件的内部电阻比圆柱体所具有的电阻要小。 凡是影响电流场分布的因素必然影响内部电阻。 这些因素可归纳为; (1)金属材料的热物理性质
(2)机械性能
(3)点焊规范参数及特征
三、电流场及温度场分布
1.电流场分布对点焊加热的影响
点焊时的电场
其中电流线的含义是在它所限定的范围内的电流占总 电流的百分数,例如,80%的电流线是指它限定的范围 内通过的电流占总电流的80%。
点焊时各典型截面的电流密度分布
1)集中加热 点焊时,电流线在两焊件的贴合面处要产生集 中收缩,其结果就使贴合面处产生了集中加热效果, 而该处正是点焊时所需要连接的部位.
h A 100% c
3)压痕
A 30 ~ 70%
c
5~20%
3.维持(F>0,I=0)
由于熔核体积小,且夹持在水冷电极间,冷却速度极高, 无外力维持,冷却收缩时会产生三向拉应力,极易产生缩 孔、裂纹等缺陷。 对于厚板、铝合金、高温合金等可采用较大的顶锻力防 止缩孔、裂纹。这时应精确控制加顶锻力的时间,加早了会 使液态金属遭遇高压而飞溅,过晚已经凝固了。加后缓冷电 流可降低凝固速度,防止缩孔和裂纹的产生。 4.休止(F=0,I=0) 恢复到起始状态所需的时间。

电阻焊名词解释

电阻焊名词解释

电阻焊名词解释电阻焊是指一种特殊的焊接方式,又称为电阻焊接。

通常,在此焊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外加的焊材,而是通过焊接前的夹具、极板、及热电偶的产生的电热效应,在目标焊点处融合所连接的金属材料,使其固定在一起。

电阻焊可以实现对各种金属材料,如铝、镍、锌等的焊接,将其融合成一体。

电阻焊首先需要一具夹具,以确保所连接的金属材料在特定地点被固定,并尽量避免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焊接材料移动。

其次,需要热电偶,它是一种电气安全设备,它可以在接触到金属材料时产生电热效应,从而确保其达到足够的焊接温度。

这款电气安全设备的另一个作用是,它可以监控焊接过程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电火花。

最后,如果做深度焊接,还需要一个极板,它可以产生一定量的电流,以深入比较薄的金属材料中,以达到更完整的焊接效果。

另外,在电阻焊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接温度,以免造成焊接材料受损。

此外,还需要确保电火花的流量小于最低容许值,以免出现损坏的情况。

虽然电阻焊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它的优点显而易见,一是它可以对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进行焊接,另一个就是它可以焊接到薄弱的金属表面上,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

由于电阻焊是一种使用电热效应的方法,因此它可以实现更低温度,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取得更高的焊接速度和更好的焊接质量。

由此可见,电阻焊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焊接方式,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焊接各种金属材料,还能够在较薄的金属材料上进行焊接,而且具有更低的温度和更高的焊接速率的优点。

由此可见,电阻焊的出现为焊接技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总之,电阻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焊接方式,它能够实现对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具有更低的温度,更高的焊接速度和更好的焊接质量。

它的应用已经遍及各行各业,为焊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电阻焊简介介绍

电阻焊简介介绍
总结词
点焊是一种将两个金属板通过电流加热熔化接触点而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详细描述
点焊通常使用圆形或椭圆形的电极,通过电流在电极接触的两个金属板之间产 生电阻热,使接触点熔化并形成焊点。点焊常用于汽车车身、建筑结构等金属 制品的连接。
缝焊
总结词
缝焊是一种将两个金属板沿着预定轨迹连续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建筑行业
钢筋焊接
在建筑行业中,钢筋的焊接是必 不可少的环节,电阻焊能够提供
高效、可靠的焊接方式。
钢结构焊接
建筑钢结构件的焊接也常常使用电 阻焊技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管道和支架焊接
在建筑行业中,管道和支架的焊接 也是重要的环节,电阻焊能够提供 高效、可靠的焊接方式。
03
电阻焊的类型
点焊
绿色环保生产
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和设备,降低电阻焊的能耗和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
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自 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材料
选用环保材料和低毒低害的焊接材料,降低对环 境和人体的危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电阻焊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电阻焊定义 • 电阻焊的应用 • 电阻焊的类型 • 电阻焊的优缺点 • 电阻焊的发展趋势
01
电阻焊定义
什么是电阻焊
电阻焊是一种利用电流在金属内部产生的电阻热,将金属加 热至熔化或塑性状态,从而实现金属间连接的焊接方法。
电阻焊利用了金属导电和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在电 极与工件之间施加电流,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工件表面熔化 或达到塑性状态,从而实现工件的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电阻焊
定义
高频焊制管机组6-3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1 点焊工艺 6.1.1.1 基本特点
(1)
焊件间依靠尺寸不大的熔核进行连接,熔核均匀、对称地分布 在两焊件的贴合面上
(2)
(力)联合作用的焊接过程,具有大电流、短时间、 压力状态下进行焊接的工艺特点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1 点焊工艺 6.1.1.2 工艺
(2) 接头的设计
点距e的最小值与焊件厚度、电导率、表面清洁度及熔核的直径有关,推荐值见表6-1。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1 点焊工艺 6.1.1.2 工艺
(3) 焊前准备
焊前焊件表面的清理十分重要,必须认真清理,除去表面脏物、氧化膜等。
最常用的缝焊接头形式是卷边接头和搭接接头 。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1 焊缝工艺 6.1.1.2 焊接工艺
(3) 焊接参数
1
焊接电流
4
焊接时间和休止时间
2
电极压力
5
焊接速度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2 对焊工艺 6.1.2.1 基本特点
电阻对焊
电阻对焊具有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无需填充材料、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的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已广泛应用于工件的接长、闭合零件的拼口、 异种金属对焊、部件组焊等。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2 对焊工艺 6.1.2.2 焊接工艺
(1) 电阻对焊
电阻对焊的特点是先加压力,后通电,焊件只有变形而几乎没有烧损。其焊接循环可分为 等压焊接循环和锻压焊接循环。常用金属材料的电阻对焊的焊接参数见表6-5。
第六章Biblioteka 电阻焊第6章 电阻焊
定义
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 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通用点焊机、闪光对焊操作的电阻焊机、高频对接缝焊设备分别如图6-1~图6-3所示。
第6章 电阻焊
定义
点焊机组成示意图6-1
第6章 电阻焊
定义
闪光对焊机组成示意图6-2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1 点焊工艺 6.1.1.2 工艺
(4) 焊接参数
影响金属材料点焊焊接性的因素有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同材料的点焊工艺特点及技术要 求见表6-2。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2 凸焊工艺 6.1.2.1 基本特点 凸焊是点焊的一种形式,是在一工件的贴合面上预先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突起点,使其 与另一工件表面相接触并通电加热,然后压塌,使这些接触点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凸焊与点焊相比生产效率高,凸点的位置准确,尺寸一致,强度比较均匀,电极的磨 损量小。但冲制凸点需附加工序,电极形状较复杂,电极压力较高,要求采用大功率的焊 机。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2 凸焊工艺 6.1.2.2 工艺
(1) 接头的设计
凸焊搭接接头的设计与点焊相似。通常凸焊接头的搭接量比点焊时小。凸点的形状如图 6-6所示。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2 凸焊工艺 6.1.2.2 工艺
(1) 接头的设计
凸点的尺寸取决于所要求的焊点强度,典型的凸点尺寸见表6-4
6.1.1 点焊工艺 6.1.1.2 工艺
(1) 电极结构与材料
点焊电极由端部、主体、尾部和冷却小孔四部分组成。标准电极有五种形式,如图6-4所示。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1 点焊工艺 6.1.1.2 工艺
(2) 接头的设计
接头设计应使金属在点焊时具有尽可能好的焊接性。一般点焊通常采用搭接接头和折边接头, 如图6-5所示。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1 焊缝工艺 6.1.1.2 焊接工艺
(1) 焊缝用电极
缝焊用电极是扁平的圆形滚轮。滚轮的端面有圆柱面、球面和圆锥面三种,如图6-7所 示。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1 焊缝工艺 6.1.1.2 焊接工艺
(2) 接头的设计
缝焊接头的形式、搭边宽度基本上与点焊相似,缝焊接头设计时还应考虑滚轮的 适应性。在焊接曲率半径小的焊件时,要考虑因滚轮直径减小而使熔核偏移的问题。
第6章 电阻焊
6.1 点焊与凸焊
6.1.2 凸焊工艺 6.1.2.2 工艺
(2) 焊接参数
1
电极电压
2
3
焊接时间
焊接电流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1 焊缝工艺 6.1.1.1 基本特点 焊接表面光滑平整,焊缝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气密性,生产效率高,质量可靠,易于 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目前已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制造中。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2 对焊工艺 6.1.2.2 焊接工艺
(2) 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时,两焊件对接端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对接接头的设计见图6-8
第6章 电阻焊
6.2 焊缝与对焊
6.1.2 对焊工艺 6.1.2.2 焊接工艺
(2) 闪光对焊
对于大截面的焊件应将其中一个焊件的端部倒角,推荐的棒料、管件和板材的倒角尺寸如 图6-9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