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宗师华罗庚的作文素材
华罗庚的作文5篇

华罗庚的作文5篇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公园里我曾经指着华罗庚爷爷的塑像问妈妈:“这是谁啊?”。
妈妈告诉我:"他是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而且他还是我们金坛人呢!” 后来,我从电视、课外阅读书上渐渐了解到,华罗庚爷爷是一位勤奋好学、意志坚强、爱祖国的人。
华罗庚小时候学习很勤奋。
在他上初一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只能退学。
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完成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从而被清华大学破格聘请为大学教师。
华罗庚的意志很坚强。
在失学回家不久,华罗庚身患重病,病好后腿留下了残疾,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说:“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就这样,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
晚上,他在油灯下顽强地自学到深夜。
华罗庚很爱祖国。
1936年夏天,已经成为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正在英国工作,那儿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非常优越。
然而当国内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时,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一切,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回国后他将高深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实际中,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罗庚爷爷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金坛人民的骄傲。
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像华罗庚爷爷那样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篇二:永远的金坛,永远的华罗庚说道金坛,人们总会提起华罗庚;说起华罗庚,人们就会谈起华罗庚纪念馆。
华罗庚纪念馆是我们金坛市的一座十分宏伟的建筑物。
当然,华罗庚纪念馆也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9 85年6月12 日华罗庚教授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立刻在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兴建了一座设有3个展厅、总面积615平方米的华罗庚纪念馆。
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每年接待中外参观者5万多人。
多年来,华罗庚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随着参观者的增加,馆内设施日显陈旧,展厅面积也难以容纳众多参观者。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篇一:严格要修业生华罗庚先生向来很重视青年数学人材的培育,为了培育更多人材,他在清华园里的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数学议论班。
我国着名数学家王元先生那时就曾拿着苏步青和陈立功教授的介绍信来找华罗庚先生,希望能拜他为师。
王元从小喜欢数学,向来特别敬慕华罗庚先生,发奋要拜华罗庚先生为师。
华罗庚先生看了介绍信后,并无表示立刻收他为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给他出了个题目。
王元一时发懵,考虑半天没有想出答案。
华罗庚先生严苛责备了他,并且罚他在黑板前站了两个小时。
当日夜晚,王元专心演算,次日把结果报告给华罗庚先生。
华罗庚先生听了十分快乐,以后又出了几道题。
王元都顺利做出,华罗庚先生这才答应收下这个学生。
华罗庚先生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他每日拂晓即起,而后去敲学生们宿舍的门,接着是和学生们议论问题或讲课,一干就是一天。
有时睡到子夜,他突然爬起来,穿上衣服又去逐一敲学生们的房门:“别睡了,别睡了,白日的题目还得再讲一讲!??”就这样,华罗庚先生忘我地工作,他对学生们说:“假如自己的脑子里没有问题了,就不是数学家了!”在老师的严格教育下,这些20多岁的小伙子,脚踏实地,勤劳不息,即便假日也不歇息。
华罗庚先生选择学生时从不以貌取人,他在给广州中山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在听讲的学生中,有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名叫陆启铿,他听了华罗庚先生的报告后,便产生了一个勇敢的念想:毕业后能分派到北京,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搞研究。
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几乎有点妙想天开,当时华罗庚先生是万人敬慕的大数学家,不知有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为荣,他怎会收下像陆启铿这样的残疾青年呢?陆启铿频频思虑以后,终于鼓足勇气给华罗庚先生写了一封信。
他很快收到回信。
在华罗庚的尽心指导下,陆启铿以后成为很有成就的数学家。
篇二:尊师重教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期都会回乡,总要登门探望他的老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

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篇一:好待遇也无法阻挡爱国心一九四八年,美国的伊利诺大学想要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承诺会给他非常优越的待遇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
那个时候,华罗庚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接到美国,他致力于数学领域太久太久,难得和家人一起能够过上优越安静的生活,但是国外安逸的生活是无法埋没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一九四九年,华罗庚看到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
华罗庚非常高兴,把这则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这个决定不仅使在美国的华人惊讶,也使美国人惊讶。
美国人不愿意让优秀的华罗庚走,于是不惜重金让他留在美国,但是什么也无法阻止华罗庚回国的热心。
于是,他就这样离开了美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华罗庚的爱国事迹掀起了一股海外华人回国的热潮,华罗庚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他是伟大的也是神奇的。
篇二:报效祖国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
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中国抗战时期是华罗庚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他还是先后完成了二十余篇论文和第一部数学着作《堆垒素数论》,该书成为数学研究中的经典着作,先后被翻译成为英、德、日、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华罗庚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他顺应潮流,投人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当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受邀访问苏联。
当时的国民政府见识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萌生了研制的原子弹的心思,于是派遣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前往美国考察。
当年九月,华罗庚同李政道等人离开中国,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伊利诺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闻中国成立了一W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充满了爱国之心的华罗庚克服了美国方面的重重阻烧,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他带着妻儿回到了刚刚浴火重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2021关于科学巨匠的人物高考作文素材

2021关于科学巨匠的人物高考作文素材2021关于科学巨匠的人物高考作文素材一1.科学巨匠华罗庚——自学成才识今古,论著充栋誉中外华罗庚,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少年时期命运多坎。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中贫困,他只好缀学回家。
但不甘平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18岁那年,他在《科学》杂志发表数学论文。
1920年8月,他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语言,并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虽然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但华罗庚一生研究成果卓著,写有10多部著作,200多篇论文,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2.科学巨匠钱学森——五年归国漫求索,火箭航天导弹成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在美学习工作20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国效力,但遭到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阻挠。
美国海军次长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迫害,经历了长达5年的监禁生活;5年后,才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并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为中国火箭、航天和导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3.科学巨匠杨槱——造船初心强国梦,海洋情怀永传承杨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家,中国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开拓者、船舶帆船史奠基人。
少年看船、青年学船、中年造船、教船、老年写船,杨槱先生一辈子从未离开过船。
以至于有人说,这位中国船舶界的“活化石”不只是在造船,更是在造梦——让中国成为第一造船强国。
华罗庚的爱国事迹600字作文大全(精选)

关于华罗庚爱国事迹的范文1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
华罗庚一生下来就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
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
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
华罗庚的数学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
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
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
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
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
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
他大声说:“是二十三。
”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
王老师说:“他答对了。
”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它为“孙子定理”。
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其实,这年才刚满14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孙子算经》。
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
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学王国”。
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进修。
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关于华罗庚爱国事迹的范文2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教授大胆质疑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当时,华罗庚只是一个杂货店的店主,可是他却不怕他人讥笑,敢于怀疑数学权威苏家驹的理论,并大胆否定其错误论断,实在是难能可贵。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数学家华罗庚》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初中毕业就没办法继续上学啦。
但是他特别爱学习,自己在家刻苦钻研数学。
有一次,他在杂货店帮忙,空闲的时候就拿出数学书来看。
别人都觉得他怪怪的,可他不在乎。
后来,他发表了很多厉害的数学研究成果,成了有名的数学家。
他的努力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算条件不好也能成功。
我们也要像华罗庚爷爷一样,爱学习,不怕困难,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了不起的华罗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华罗庚吗?他可了不起啦!
华罗庚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他特别勤奋。
他会在走路的时候想数学题,吃饭的时候也在想。
有一回,他为了一道数学题,想了好几天,连觉都没睡好。
终于想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而且啊,华罗庚爷爷还在很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研究数学。
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他都没有放弃。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为我们的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要向华罗庚爷爷学习,遇到难题不害怕,努力去解决,说不定以后也能成为很厉害的人呢!。
我最敬佩的人华罗庚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华罗庚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华罗庚》
嘿,要说起我最敬佩的人呐,那绝对得是华罗庚呀!
我为啥这么敬佩他呢?那得从一件小事说起。
有一次啊,我在图书馆里瞎转悠,就看到了一本华罗庚的传记。
我当时就想,闲着也是闲着,就瞅瞅呗。
这一瞅可不得了,我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原来华罗庚小时候家里可穷啦,但是他特别爱学习。
那时候条件艰苦啊,连本书都不好找。
可华罗庚不管,他就到处找书看,什么旧书摊啊,别人不要的书啊,他都当成宝贝一样。
有一次他为了借一本书,大老远地跑了好多路,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还摔了好几个跟头呢。
但是他一点都不在乎,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那股认真劲儿,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他学习起来那叫一个刻苦啊,白天干活,晚上就点个小油灯学习,经常学到半夜。
而且他还特别聪明,好多难题别人都觉得难上天了,他就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来解决。
他就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步一步成为了大数学家。
看看人家华罗庚,再看看我自己,有时候学习还偷懒,真觉得惭愧呀。
我就想啊,我得向华罗庚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哎呀呀,华罗庚真的是太了不起啦,他就是我心中的超级大英雄,我会一直敬佩他的!
咋样,这下你们知道我为啥敬佩华罗庚了吧!。
数学华罗庚的作文

数学华罗庚的作文数学华罗庚的作文篇一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功就益于他坎坷的经历。
本周五,学校组织了全校同学去华罗庚纪念馆,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这位伟人。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华罗庚的铜像,他穿西服,手里虽然拄着拐杖,但整个人看起来是精神抖擞,不过这个看似健壮的中年人,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当店员。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虽然华罗庚年轻时的经历是那么的艰辛,但凭着他对数学的热爱,在家里自学成才,有一次他做一个问题,经用了整整两麻袋的草稿纸。
考上大学后,由于成绩出众,被送到桥大学留学,被称为“剑桥大学的骄傲”。
看着上面的资料,我不禁张大了嘴巴,感叹道:“天哪,如此艰辛的经历,这位伟人却凭着自己对数学的热爱,考上了世界闻名的剑桥大学,除了资料上所说的,他究竟在背地里付出了多少汗水啊!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二楼,这里则是华罗庚的生平履历和获奖荣誉。
我慢慢的向左边走去,那里摆放着华罗庚生平的用品。
其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吸引我:一张普普通通,一张朴素的书桌,一个简简单单的书柜,还有一张轮椅。
这就是华罗庚的书房。
看着墙上华罗庚从年轻到中年到老年的照片,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华罗庚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趴在书桌上认真思考的样子。
华罗庚是一位不靠历史记载,不需权贵裹饰的伟人,他的事迹,让我懂得了:人只有经过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
数学华罗庚的作文篇二看完电视电影《花罗庚》后,我被花罗庚的勤奋、努力和勤奋深深打动了。
我深深地了解到,只要我们有勇气努力学习,忘记吃饭睡觉,通往成功的道路就在我们脚下。
华罗庚小时候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三口之家只能靠一家小杂货店谋生。
16日华罗庚掌管杂货店时,忍不住拿出一个“高等数学问题”来研究。
就在他父亲起床的时候,他看见华罗庚在看书,却忽略了这个账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宗师华罗庚的作文素材
导读:【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一)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着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
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
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
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
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
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的故事(二)
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
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
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的故事(三)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
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
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
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华罗庚的故事(四)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着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
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
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
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关于数学宗师华罗庚的作文素材】
1.关于数学的作文写作素材
2.华罗庚名言
3.我印象的华罗庚作文
4.华罗庚的人生经历作文
5.暑假作文:武术宗师-李小龙
6.关于数学小能人的作文
7.关于华罗庚故事
8.华罗庚小故事
上文是关于数学宗师华罗庚的作文素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