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会计学导论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学》PPT课件

资产组成内容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
流动资产
是指预计能够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 售或耗用的资产,或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资产。 非流动资产 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包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区别 有限责任公司资本不划分等额股份,不能发行 股票、公开募集股份;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转让限制严格。
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公司制企业)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一)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财务会计)
投资者 债权人
会计 信息
330 000
8 000 30 000
400 000 300 000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330 000 400 000
700 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400 000
(二)利润表
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 报表。
主要内容:该表是按照各项收入、费用, 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营业利润、利润 总额和净利润所组成的。
资本公积:资本在 投入过程的增值等
盈余公积:按规 定比例从实现的 利润中提取部分
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已 经实现但留待以 后年度分配部分
★ 利得——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形成 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 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 损失——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形成 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会计学 第一章

会计学引论:关于会计的话题1.什么是会计?字面上“会”是聚合、汇总的意思,“计”是计量的意思。
“汇总”“计量”什么呢?2.假如你准备开办一个小规模的私人公司,从事商品批发销售业务,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开办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办公司除了办理各种注册手续外最重要的是什么?资金从哪里来?例:假如今年1月底你的公司一切筹备工作就绪,2月1日开始营业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2月1日你投资2万,从银行贷款1万元存入银行。
2.2月3日,从某工厂购入商品2.2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3.2月18日,出售全部商品售价3万元,货款存入银行。
4.2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各项费用2000元,其中:工资1000元、银行贷款利息100元、房租700元、其他费用200元。
分析:经济业务对企业的影响1.投入+银行存款30000 +自有20000+借入100002.采购-银行存款22000+存货220003.销售+银行存款30000 +利润8000-存货220004.费用-银行存款2000 -利润2000合计资产合计36000 资金来源36000结论:以上是一个小企业简单的经营过程的记录,这个记录过程就是会计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的以下财务信息:财务状况:资产36000 自有资本20000负债10000留存收益6000经营成果:收入30000-成本22000-费用2000=6000现金流量:流入60000-流出24000=净流入36000由上例我们得出一个关于“会计”的简单(感性)的概念:会计就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计量、记录、汇总,并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
《会计学》目录会计概论会计记录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与成本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对外通用财务报表及其分析利用第一章会计概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般了解)▪古代会计阶段特点:单式记账、附带职能、实物和货币计量、官厅会计▪近代会计阶段特点:复式记账、管理职能、货币计量、会计核算方法、企业会计▪现代会计阶段特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二、会计的含义——两大流派1. 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第一章会计理论研究导论

第一章会计理论研究导论内容提要:本章主要研究探讨会计理论的定义、作用、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和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等问题。
通过学习,了解上述相关问题的不同观点,作出恰当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科学的认识和结论,为研究后续内容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节会计理论的定义和作用一、会计理论的定义“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
“理论”就是说理立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不论对理论怎样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并相辅相成的。
凡属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二是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
理论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首尾一惯的理论,则是评估实务正确与否的指南。
(一)会计理论定义的主要观点中外会计界在探讨会计理论定义时,出现了许多观点,现列举一些主要观点。
1.国外的观点(1)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中下的定义是:“会计理论是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Hypothetical)、概念性(Conceptual)和实用性(Pragmatic)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参考框架。
”(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AAA,1966. P1)。
(2)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莫斯特(K•S•Most)在1986年的著作《会计理论》(第二版)中认为:“理论是一系列现象的规则或原则的系统描述,它可视为组织思想、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行为的框架。
会计理论是由与会计实务相区别的原则和方法的系统描述组成。
”(参阅葛家澍,林志军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P18)。
(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1992年的《会计理论》(第五版)中的定义:“会计理论可以定义为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它:(1)使实务工作者、投资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2)提供评估当前实务的概念框架;(3)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
会计学原理第一张

会计准则的历史: ◇ 最早产生于美国 ◇ 1933年、美国颁布《证券法》,规定执行统一的会计方法。
◇ 1973年、美法日等9国成立“国际会 计准则委员会”, 拥有80个国家的100名会员,已经发布30多条准则。
的政府官员; ④在《周礼》中多次提到“会计”——零星算之为计、
总和算之为会。 ⑤秦汉时代采用“入出记账法”; ⑥宋代官厅采用“四柱清册”会计方法; ⑦明朝末年,有了“龙门账”。
2. 近代会计
①12—13世纪,复式记账法在意大利出现; ②15世纪“借贷复式记账法”正式问世; ③复式记账法的产生是近代会计的标志,也是会计
◇ 1992年我国才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实施。
1929年10月28日(星期一)纽约华尔亍证券交易所开盘不久,股票急剧下跌.跌风迅猛异常,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从而 引发了一埸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史上历时最长、涉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此次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一些国家钢铁生产等项目甚至退回到了上个世纪),企业大量破 产(单是美国29—32年9月就倒闭企业12.81万家,银行0.6万家),失业人数猛增,美、英、法、德等国股票分别下 跌了77%、40%、53%、60%。
颁发时间 1997、11 1998、1、1 1998、1、1 1998、1、1 1998、1、1 1998、1、1 1999、1、1 1999、1、1 2000、1、1 2000、7、1 2001、1 2001、1 2001、1 2001.10 2001.11 2001.11
返回
第三层次: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会计的具体操作问题
基础会计第一课

法人(Legal Person,Juridical/Juristic Person)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 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义务的组织。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 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二)持续经营(时间)
持续经营指企业不考虑破产的因素,以企业持 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指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的 划分一定的等距的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可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我国会计 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货币计量
(时间短,金额小,收益性支出)
(时间长,金额大,资本性支出)
四、有关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性
和稳定性采取不低估可能的风险和损失。 (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 (二)重要性原则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会计人员为反映和监督会计 内容,完成会计目标的手段。 会计方法分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 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核算方法,其他方 法将在未来的相关课程中分别介绍。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并通过提供和使用会计信 息发挥会计职能。
以上三种观点是人们在对会计进行总结、 上升为理论时的研究成果。从这三种观点的内 容来看,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正在不断地加深。
综合来看,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时,需要 运用会计技术----会计核算方法等;对单位的经 济活动进行监督时,又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 控制;提供信息和利用信息正是表明会计是一 种管理活动,也表明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通 过提供信息和使用信息,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 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会计学》导论

返回
(4)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出于受托责任、 管理企业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在职消 费等目的,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 展,因此它关心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关 返回 的全方位信息。
(5)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出于就业和发展等目的, 更多地关心工作的安全性和报酬前景。 返回 因此,他们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稳定性 将尤为关心。
《会计学》导论
一、会计概念 二、会计目的 三、会计约定 四、会计要素 五、会计方法
返回
一、会计概念
1.“会计”一词的字面含义 . 会计” 2.“会计”一词的通俗含义 . 会计” 3.“会计”一词的科学含义 . 会计”
返回
1.“会计”一词的字面含义
《说文解字》认为:“会计”是一个复合 词,由“会”和“计”两字组合而成。 会→會:由“人(读JI)”和“曾”两字 组成,其中,“人”表示集合、汇总的意思; “曾”同增加的“增”,表示增加的意思。 计→計:由“言”和“十”两字作成,其 中,“言”表示说明、表述的意思;“十”者 数之具也,代表一个数字。 综上所述:会计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用数 字来说明问题,通过集合、汇总达到增加财务 信息的目的”。
返回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假定企业将沿着既定的目 标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 破产、清算等特殊情况。 持续经营要求企业正常会计核算不 考虑企业破产、清算等特殊情况。
1会计导论

第三十四页,共62页。
〔四〕货币计量(jìliàng)假定
我国«会计法»规那么,会计核算以人民 币为记账(jì zhànɡ)本位币。业务收支以 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 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jì zhànɡ)本位币,但向国际报送的财务会 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某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的消费运营活动将有限
两 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种 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发
继续(jìxù)运营开展
展
破 产
趋
清
算
势
第二十九页,共62页。
继续运营(yùnyíng)假定的意义
继续运营假定明白了会计核
算的时间范围。为会计人员在日常 的会计核算中对经济业务(yèwù)作出 正确判别、对会计处置方法和会计 处置顺序的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
〔2〕会计在对各单位曾经发作的经济活动中止 (zhōngzhǐ)核算的同时,还要预测未来的经济活 动。
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曾经发作的经济活动。
〔3〕会计反映具有延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3. 基本内容
经济 业务
记账
算账
报账
第十六页,共62页。
4. 重要作用 构成(gòuchéng)会计信息系统,为会
第三十六页,共62页。
收付(shōu fù)完成制
含义:收付完成制,也叫现金制,是依照款项 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rìqī)确定本期支出和费用 的规范。凡是当期曾经收到和支付的款项,均应 确以为本期的支出费用;凡是当期没有收到和支 付的款项,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支出和费用。
利害:核算手续复杂,但强调财务状况的真实 性,不同时期缺乏可比性。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会计概论第一章我们介绍以下四个问题: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规范,会计的假设和基本原则,会计的研究对象。
这是我们第一章的学习要点。
什么是会计?我们首先要对会计的定义有一个认识,关于会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历来都有不同的定义,众说纷纭。
对于会计的定义这个问题,历来都有很多的争论,有人说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也有人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还有人说会计是一个管理活动,一门艺术,还有人说统计加估计用来蒙书记,呵呵。
从这些多重的定义中,会计的定义占主流的被认同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管理活动论,一种是信息系统论。
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反应和监督,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这就是认为会计是一门管理活动的内涵。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货币为计量单位。
我们发现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实施管理,实施反应,监督,决策的时候。
他就是借助货币来反应。
比如说我是一家公司的会计,我要反应我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果,我就是要借助货币。
,中国移动今天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移动上半年营业收入2298亿元,增长7.9%;利润576亿元,增长4.2%;上半年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615.04亿元,占营运收入比重为26.8%,上半年的营运支出为1564.21亿元,增长9.5%,营运支出占收入比为68.1%。
这些指标都要量化为货币来表达,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连续的,系统的,无一遗漏的反映出来,反映出来还要进行分析,监督,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预测和决策,然后为企业下一步做打算!!这样的过程就实现了对企业的管理行为,是一个管理活动。
信息系统论:确认,计量、处理、传递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
会计不外乎就是周而复始的确认财务信息,计量财务信息,处理财务信息,格式化账务,最终发布财务报告,也就是传递财务信息的过程。
比如说我是这公司的会计,对于本公司一年内发生所有的经济业务,我都要依据会计的相关的规范和原则对他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