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孝恭人物生平 平灭萧铣

合集下载

李绩的资料简介

李绩的资料简介

李绩的资料简介李绩,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绩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绩的资料简介忠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

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早年跟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灭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李绩的生平简介李勣本为曹州离狐人。

隋朝末年,迁居到滑州卫南县。

李勣家本是富豪。

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勣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

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

”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

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

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李勣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

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

李勣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为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隋朝令王世充讨伐李密,李世勣多次拒战,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

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

李勣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

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李勣带五千人自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

一年多后,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即位于东京洛阳,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

云台28将及凌烟阁24功臣名单

云台28将及凌烟阁24功臣名单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官爵姓名星宿兵器太傅高密侯邓禹角木蛟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亢金龙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氐土貉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房日兔戟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心月狐枪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尾火虎刀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箕水豹建义大将军鬲侯朱佑斗木豸枪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斗金牛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女土蝠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虚日鼠斧卫尉安成侯铫期井木犴戟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室火猪刀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奎木狼戟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胃土雉斧河南尹阜成侯王梁昂日鸡枪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毕月乌刀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参水猿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觜火猴左曹合肥侯坚镡危月燕刀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鬼金羊枪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柳土獐刀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星日马箭右将军槐里侯万修张月鹿鞭太常灵寿侯邳彤翼火蛇戟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轸水蚓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壁水獐戟、鞭骠骑将军慎侯刘隆娄金狗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这二十四人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禹,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生卒年表及简介长孙无忌(约599-659)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

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终身为李世民信任。

李孝恭(591-640)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

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杜如晦(585-630)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

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

玄武门之变主谋。

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魏征(580-643)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

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

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

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

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

房玄龄(579-648)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

名将李孝恭简介

名将李孝恭简介

名将李孝恭简介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

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

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

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长子:李崇义,袭河间郡王,后降爵为谯国公,历任蒲、同二州刺史,益州大都督长史,甚有威名。

后卒于宗正卿。

孙:李尚旦,益州大都督参军,为酷吏所杀。

曾孙:李仙鹤,汲郡司功曾孙:李仙芝,金坛令曾孙:李仙童,左千牛中郎将孙:李尚道曾孙:李汪玄孙:李耸来孙:李鼎,朝散大夫、临晋县令、上柱国次子:李晦《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作李崇晦,永昌元年6卒,追赠幽州都督。

孙:李荣,李晦子,嗣吴王,为酷吏所杀。

三子:李崇真,官至岐州刺史。

后世如何纪念李孝恭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李孝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名,仅次于长孙无忌。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孝恭。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孝恭亦位列其中。

孝恭性情奢侈豪爽,后房歌姬舞女达一百余人,然而待人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待。

功成名就之后,这位王爷不喜反悲,对左右说:“我住的大宅子真是太宏丽了些,应该卖掉再买座小院子,能住就可以了。

我死之后,诸子有才,守此足矣。

如果这些犬子不才,也免得这么好的大宅子便宜了别人。

”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得急病一下死掉,时年才五十岁,正当壮年。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尸罗逸多召见他时就曾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成语:“房谋杜断”的由来��?
申公高士廉第六。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秦王破阵乐:秦王指的是唐朝李世民(秦王是他的封号)。此曲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9.特进.宋国公——萧瑀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之弟。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

武德元年六月,拜内史令。

高祖曾对萧瑀说:“公之言,社稷所赖。

”萧瑀出身显贵,看不起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徵等人,常与之发生争执。

萧瑀饮宴时对唐太宗开玩笑说:“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廿四癸酉,病卒,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

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

唐太宗有诗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中文名:萧瑀别名:萧时文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575年逝世日期:648年7月19日职业:尚书左仆射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贞褊公追赠:司空、荆州都督目录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

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

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

特别是萧瑀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

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及简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及简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及简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称《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

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长孙无忌 ( 赵国公) ,李孝恭 ( 河间郡王) ,杜如晦 ( 莱国公) ,魏征 ( 郑国公),房玄龄 ( 梁国公) ,高士廉 ( 申国公) ,尉迟恭 ( 鄂国公) ,李靖 ( 卫国公),萧瑀 ( 宋国公) ,段志玄 ( 褒国公) ,刘弘基 ( 夔国公) ,屈突通 ( 蒋国公),殷开山 ( 勋国公) ,柴绍 ( 谯国公) ,长孙顺德 ( 邳国公) ,张亮 ( 郧国公),侯君集 ( 陈国公) ,张公瑾 ( 郯国公) ,程知节 ( 卢国公) ,虞世南 ( 永兴县子),刘政会 ( 邢国公) ,唐俭 ( 莒国公) ,李勣 ( 英国公) ,秦琼 ( 胡国公)。

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

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

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物介绍展开全文1、房玄龄[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唐朝宰相(579~648)•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

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

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

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详细]2、杜如晦 [唐]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85~630)•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

字克明。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

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

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

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

房玄龄当时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详细]3、长孙无忌 [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94~659)•中国唐代宰相。

字辅机。

河南洛阳人。

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

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

无忌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与机密。

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决策立晋王李治。

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详细]4、尉迟恭 [唐] 唐朝名将(585~658)•尉迟恭(公元585年——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

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5名唐将。

《隋唐演义》主要人物表

《隋唐演义》主要人物表
★南霁云:魏州好汉,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后为张巡大将。协助张巡死守睢阳,城破被俘就义。
★雷万春:涿州好汉,南霁云结义兄弟。后为张巡大将。智勇兼备,协助张巡死守睢阳,城破被俘就义。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颜杲卿(常山太守,抵抗叛军被杀)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平原郡守,带头抵抗叛军。德宗时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77岁
★杨贵妃:本名玉环,道号太真,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儿子寿王的王妃,后被玄宗纳为贵妃。《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从长安逃到蜀地路上,在马嵬(wéi)坡缢死。
★高力士:后宫内侍(宦官、太监)。后为太尉。终其一生受唐玄宗宠信。晚年被肃宗张后、李辅国流放死。
★姚崇、宋璟:唐朝开元初年的名相,协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其他贤相张说、韩休、张九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阎立本画,贞观十七年):赵公长孙无忌,赵郡王李孝恭(武),莱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长孙无忌舅、北齐皇族后代),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韩擒虎外甥),宋公萧瑀(文臣、梁皇族后代),褒公段志宏(武将),夔公刘弘基(武将),蒋公屈突通(隋降将),郧公殷开山(武将),谯公柴绍(妻平阳公主,夫妻英雄),邳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文臣,告发候君集;被太宗杀),陈公候君集(随李靖平吐谷浑;平灭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牵连太子谋反被杀),郯公张公谨(武),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文臣),渝公刘政会(武),莒公唐俭(文臣),英公李勣(jì)(原名徐世勣,避李世民讳;高宗时平高丽,设安东都护府),胡公秦叔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称谪(zhé)仙。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和贺知章、张旭等为饮中八仙。
★李辅国:唐宦官。肃宗时任太子家令,后为兵部尚书,与张皇后专权用事。肃宗死后杀皇后夺权立代宗,被代宗派人刺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孝恭人物生平平灭萧铣
导语:攻略巴蜀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他为山
攻略巴蜀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

随后进击朱粲。

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

”孝恭说:“不能这样。

如今列城尽在寇境,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全都赦罪释放。

由此缘故,传檄所至之处,相继归附。

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被封为信州总管,承受制命可以权益授官。

平灭萧铣
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又献计进攻萧铣的割据政权,李渊非常欣赏他的计策,任命其为信州总管,进爵为王,并改信州为夔州,他广造大船,教习士兵水战,准备进攻萧铣。

李孝恭尽召巴蜀地区首领子弟收录任用,对外表示引荐擢用,而内心是将他们作为人质。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孝恭被任命为荆湘道行军总管,统率水陆十二支军队从夷陵出发,击破萧铣二镇之兵,解开战舰放于江中。

诸将说:“所获船舰应当为我军所用,弃船就会资助贼寇,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孝恭说:“萧铣的辖境,南至岭表,东达洞庭,地势险要战士众多,如今萧铣沿江镇守将士众多,如城未攻下而援兵到来,我军就会内外交困,舟船虽多,又有何用?如今萧铣已败,不会马上进兵,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