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名人
山东东平王宪墓介绍

王宪墓地址:位于东平县梯门镇。
研学目标:1、了解王宪的抗击侵略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上下求索:1、让学生收集有关王宪的生平事迹资料。
2、让学生收集有关王宪墓的资料。
渐入佳境:在明代,东平出了一位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在抗击游牧民族入侵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保卫了国家和家乡的安宁,这个人就是梯门的王宪,人称王侉子,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他的墓地。
走近王宪墓:王宪墓,俗称王林,有东王林和西王林两处墓地,一般参观的是东王林。
今存封土堆高1.5米,宽6.5米。
墓前有立于明代嘉靖19年的墓碑一方,墓前神道上有残石门一架(原三架),向南依次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均形象高大,雕刻精美。
其中石人(倒地)高近3米,仅头冠就高1米,为文官武将,仪态威严。
这些石像是研究明代官宦丧葬制度的珍贵实料。
南端还有华表一对,高近5米,上置石猴。
据光绪版《东平州志》载,王宪墓是在嘉靖19年修建的,“有神道碑”,原高大的神道碑和林墙惜在“文革”中被毁。
走近王宪:王宪,字维刚,山东东平梯门人,《明史》有传,是东平一带有名的“东平四尚书”之一。
他于弘治3年中进士,历阜平、滑县知县、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他奉旨巡抚辽东,在应州抗敌有功,封户部右侍郎,赐其子锦衣世百户;又改抚陕西,回朝改任兵部右侍郎;后因平盗乱有功,又赐锦衣。
武宗朱厚照南征时,令王宪率兵、户、工三部各一人,督理军储,凯旋归来升为兵部尚书。
嘉靖4年,朝廷任命王宪为三边总制,治御边境,得到官兵的拥护。
当时,吉襄率数万人渡过黄河,从石臼堆侵入内地。
王宪调兵遣将,让总兵官郑通卿、杭雄、赵瑛等分兵占要地,设好埋伏,又派都指挥卜云迂绕敌后,切断敌人的归路。
寇至青羊岭,王宪大旗一挥,大军从四面八方杀向敌军,“五战四捷”,“斩首万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寇大败而去。
“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又赐宪子锦衣世百户,“至是凡三阴锦衣世百户矣。
”不久,“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
历史趣谈: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导语:自2009年9月16日起,由香港导演鞠觉亮执导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的许多戏份开始在东平湖拍摄。
11月6日,罗贯中纪念馆在其故里东平县正式
自2009年9月16日起,由香港导演鞠觉亮执导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的许多戏份开始在东平湖拍摄。
11月6日,罗贯中纪念馆在其故里东平县正式开工奠基。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学术界曾有东原(今东平)、太原、钱塘(今杭州)及庐州(今吉安)等多种说法。
经过几百年的学术研究探索,近些年来已经逐步趋于一致,认定罗贯中的籍贯就是东平罗庄。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据了解,有关罗贯中的生平及其文学活动的资料极少。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仅注明说:“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
”
在罗贯中纪念馆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坐落于白佛山前、大清河北岸的罗庄村。
罗庄村最初只有罗姓一家,故名罗庄,后又迁入华氏一族,聚居在今侯罗庄与李罗庄中间,现存遗迹有一大土坑,名曰:“华罗坑”。
从明洪武年间开始,陆续有侯、管、李、姜、刘姓人家迁入居住,从东至西依次分布为姜罗庄、李罗庄、刘罗庄、侯罗庄、管罗庄。
东平县史志办主任姜广智研究认为,由于水灾和战乱的祸害,东平在元朝末年已经人烟稀少了。
“仅在罗庄这儿,大清河就发生了23次水灾,最晚的一次是1957年大清河决口,这五个罗庄淹了四个,罗贯中的许多遗迹也已经不能考证了。
”
但作为罗贯中的籍贯,罗庄村目前连一户姓罗的也没有了。
据说,在明朝初年,罗贯中的《水浒传》引起朝野震惊,朱元璋斥责罗贯中
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一一罗贯中籍贯“东原说”的外证与内证【内容提要】历史上东原即山东东平。
从《三国演义》多种明刊本署名等情况看,其作者为“东原罗贯中”即山东东平人;《三国演义》、《水济传》也有多处内证共同表明其作者罗贯中为“东原”人,而非“太原人”。
近百年来被抬得很高的“太原说”不能成立。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东平人《尚书•禹贡》:“东原底平。
”郑玄注谓东原“即今之东平郡”。
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进一步说明:“东原,今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及济南府泰安州之西南境也。
”今本《辞海》释“东原”说:“据郑玄注,即汉东平郡地,相当于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
”所以,作为地域之称,东原即山东东平。
东平在汉代以后建置屡变,或称国,或称郡、府、州、路等,从来是鲁西南重镇;隋唐以后,东平因地跨京杭大运河两岸,为商旅必经驻足之地,经济文化格外发达;至金、元二代,人文荟萃,更成为文化名区,出了许多文学家,如高文秀、王继学、顾仲清、赵良弼、陈彦时、张寿卿、张时起、李显卿、张好古等,皆一时名家,近世有“东原作家群”之称。
其中擅长水浒戏的高文秀甚至有“小(关)汉卿”之誉,而最杰出的代表,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
他是山东东平人有文献的根据。
首先,今见明刊《三国演义》有多种版本署名“东原罗贯中”,如最早版本之一,刊于嘉靖27年(戊申,1548)的叶逢春本题“东原罗本贯中编次”;其次,今见明刊《三国演义》最早的序文,即嘉靖壬午(嘉靖元年,1522)刊《三国志通俗演义》首载别号庸愚子的金华人蒋大器所写的序中称“东原罗贯中”是该书作者。
这篇序写于明弘治甲寅(1494)年间,序称“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 争相誊录,以便观览” [1],比今见录载它的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要早28年,说明早在明弘治甲寅之前,《三国演义》已经成书并流行于世。
这两种最早的版本以不同方式表明其作者为“东原罗贯中”,后出各版本均无异辞,使我们可以相信,《三国演义》作者为“东原罗贯中”,至少是明清出版界公认的事实。
万里同志简介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页码: 7-9页
主题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抗日战争 冀鲁豫 东平县 马克思主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人民大会 体制改革 开始接受
摘要: <正> 万里,山东省东平县人,1916年出生。
幼时,读过私塾;1924年进入东平书院小学学习,开始接受近代文化知识教育;1930年考入东平县立初级中学;1933年考入设在孔子故乡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
在曲阜二师,万里在思想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36年5月,万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在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始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
抗日战争之初,万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东平的建党、宣传组织群众、组建抗日武装的工作中。
1937年10月,任中共东平县工委书记。
1938年5月,万里任刚组建的中共泰(山)西特委宣传部长,翌年10月改任组织部长。
1939年。
东平县古今名人作文素材

东平县古今名人作文素材《说说咱东平县的古今名人》嘿,咱今天就来唠唠东平县那些古今名人!咱东平,别看地方不大,那可是出过不少厉害人物呢。
先来说说程咬金,那可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啊!你想啊,他手持大斧,战场上那叫一个威猛,谁见了不得抖三抖啊。
他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充满了豪气和霸气,让人听了就热血沸腾。
咱东平人一提起程咬金,那脸上都带着自豪呢。
要是生在他那个年代,咱说不定还能跟他一起上战场,杀他个片甲不留。
哈哈,开个玩笑啦。
再看看近代的万里,那也是咱东平的骄傲啊。
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多少贡献,那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万里同志的一生,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东平人。
咱得向他学习,努力奋斗,为咱东平、为咱国家争光添彩。
除了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咱东平还有很多其他的名人呢。
他们或许没有程咬金、万里那么出名,但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他们是咱东平的骄傲,也是我们努力的榜样。
咱东平为啥能出这么多名人呢?我觉得啊,这和咱东平的水土、文化脱不了干系。
咱东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人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都想着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就是这种精神,让咱东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啊,咱这些后辈可得加把劲,不能给咱东平的名人先辈们丢脸。
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让咱东平发展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东平,知道咱东平的名人。
以后要是有人提起东平,那得大拇指一竖,说:“东平,厉害啊,出了那么多名人!”咱东平的古今名人可真是说不完,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希望以后咱东平能出现更多的名人,让咱东平的名字更加响亮!咱也得争口气,说不定哪天咱也能成为别人口中的名人呢!哈哈,一起加油吧!。
第一 东平名人篇

第一东平名人篇东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数千年的岁月中,曾有几度辉煌,亦曾有几度萧条。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秦代开始设郡建制,至西汉甘露年间,又据《禹贡》“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之意建立东平国,为“东平”命名之始。
之后,历代封建王朝在此设立行政机构,曾称“郡”、称“府”、称“路”,明清时又改称东平州,辖领东阿、平阴、阳谷等数县。
清雍正十三年,又改直隶州为散州,不再领辖县邑,民国时改县。
这说明东平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而且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清道光《东平州志·序》中说“唐宋以还代称雄镇,川原深广,都邑繁盛”。
特别是在元代,广大人民虽然受着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但是由于运河的修整和疏浚,使大运河成为南北水交通要道,因此,地处运河沿岸的东平、济宁、临清一带,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经济文化特别繁荣的景象。
意大利马克·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到东平州(今州城镇)的情况,称赞说:“这是一个雄伟壮丽的大城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
并说:“大河千帆竞发,舟楫如织”。
这些清楚说明,东平当时经济、文化之昌盛。
这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他们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促进教育事业的兴盛,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人才辈出”“蔚为人杰”的局面。
据史书记载,从秦汉到建国前夕名扬全国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医学家乃至天文、地理、书法、绘画等专家,灿若星汉,光照史册。
西汉时,有“大夏侯学”、“小夏侯学”的开创者夏侯胜、夏侯建。
东汉时,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还有宰相辅和凝、王朴。
到了宋代,名人相继涌出,有宰相梁适,状元梁灏、梁固,还有儿科医学家钱乙,画家梁楷。
元朝时,有状元霍希贤、农学家王祯,还有众多的戏曲作家。
明、清两朝,有政治家王宪、杜三策。
清末,有尹氵田,他较早参加同盟会,并于1910年参预刺杀清摄政王载沣。
这些名人居然都是泰安人!看看你认识几个?

这些名人居然都是泰安人!看看你认识几个?1.罗贯中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罗贯中,大家对于罗贯中的印象也仅限于他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罗贯中是泰安人。
有很多人说罗贯中生于山西,其实他是泰安东平人。
果然泰山和汶水养育了一方豪杰。
2.孙传芳孙传芳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是直系军阀首领,北洋三大军阀之一。
和张作霖,吴佩孚共同率领了三大军阀。
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孙传芳的名字。
但是大家都不清楚的是孙传芳的童年。
他出生在泰安市岱岳区,但是生下来以后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一个人带他生活,4岁的孙传芳经常受到姑母的虐待,于是母亲开始带着他和其他的孩子流浪。
他们去过很多地方,一直都没有安定下来。
知道孙传芳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妻子是疯子的男人以后才安定下来。
这时候的孙传芳为了让姐夫送自己上学就把户籍改成了山东历城。
他其实是一个很爱国的人,曾经日军让他出任伪职,但是他断然拒绝。
可见我们泰安人的骨气!3.宋熹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有没有人读过这首诗?宋熹是个很小众的诗人,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声望,但是喜欢读他的诗的人也不少。
他是泰安肥城人,被誉为“泰安五贤”。
4.羊徽瑜羊徽瑜(214年-278年),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晋景帝司马师第三任妻子。
羊徽瑜出身官宦世家,她是南阳太守羊续的孙女,上党太守羊衜之女;其母为东汉名士左中郎将蔡邕之女、蔡文姬的姐妹。
羊徽瑜聪慧贤德,嫁给司马师后未有子女。
以司马师之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继子。
司马师死后,司马攸侍奉羊徽瑜非常孝顺。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长子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追谥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
泰始二年(266年),尊奉羊徽瑜为景皇后,因居弘训宫,故称弘训太后。
咸宁四年(278年),羊徽瑜去世,时年六十五岁,谥号景献皇后,与司马师合葬。
投稿邮箱:toutiaotaian@,知泰安君微信号:zhitaian,知泰安君也开通微博号@知泰安,欢迎来互动。
中国名人故事--钱乙

,
,
,,
,
,
,
,
,
,
,
医史佳话
他创造了“面上证”与“目内证”两种特殊的观察方法,在给小 儿治病的时候,多以面上五官结合其他为依据,看病下药。 他说从眼睛看:“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虛热。青者,肝热。 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虛。”
医史佳话
受问召医后愈广
百“翁一
矣郁者乙人又
,
, ,
:
;
,
,
,
,
,:
: ! :
:
!
医史佳话
而大生乃饮曰所意乙 钱钱地乙乙总,哲是结字宗中了仲皇国对阳帝医小。复学儿生召史的于宿上辨公直第证元禁一施1中个治0。3著法2久名,年之儿使,,科儿卒复专科于辞家自公钱疾钱此元乙赐乙发1为尊1告撰展1东称3,写成年平为遂的为,郓“儿不独《他州科复立小本(今之起的儿来山圣。一药和东”门证,吴东学直“越幼平科诀王科县。》钱之)人后,俶鼻气骨坚悍,如无疾者。。人是有祖视中宗”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国《属现小关,秉火烛其下,火灭处挖之,果得茯苓,其存儿系的药,喜曰“可矣”又使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第证祖之,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一直籍部诀浙“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儿》江科为钱谓周痹也,周痹入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专儿塘著科,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的后它经祖,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第典父一著北次作迁系,,统把遂
中
儿医
科 鼻
名
祖家
钱 医
者
乙 童
心
名人简介
钱乙,字仲阳。 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享年82岁。与吴越王 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 钱乙,字仲阳。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 为东平郓郓州州(今(今山山东东东东平平县县)人)人。。 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钱的乙《是小中儿国药医证学直史诀上》第,一是个中著国名现儿存科的专第家一,部钱儿乙科留专传著的。它第一次系统 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 钱乙尊称为《“小儿儿科药之证圣直”,诀“幼》科,之是鼻中祖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后人 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 “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楷,字白梁,东平人。
南宋著名画家。
擅画人物、山水、僧道、鬼神。
嘉泰间画院待诏,任情放达,御赐金带,不受,挂带而去。
人号梁风子。
传世作品有《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图》、《高僧故实图》、《六祖斫竹图》、《秋柳飞鸦图》等。
笔墨豪放,减笔写意开一代之风,影响深远。
1956年入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梁楷名字命名外星之环形山。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梁楷是南宋东平人。
南渡后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
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曾为画院待诏,师贾师古(贾以学吴道子著称),又远远超过老师,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
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
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活运用。
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据清代官修的《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以及厉鹗汇集的《南宋画录》统计,梁楷留下来的作品不下几十件,但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国内了。
据著录的梁楷作品的题材,多表现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军书扇》、《羲之观鹅》、《黄庭经换鹅》、《渊明像》、《钏馗像》、《寒山拾得》、《参禅图》、《田乐图》、《庄生梦蝶》、《苏武牧羊》、《孔子梦见周公》、《莲蓬变相》、《太乙三宫兵阵图》等等。
高文秀(约1235-1280),东平人。
元代杂剧作家。
早年为东平府学生员,研习经史,却性耽文艺,肆力编创杂剧,传入京城,有“小(关)汉卿”之誉。
《录鬼簿》载其杂剧作品凡三十余种,剧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擅写水浒英雄故事剧。
现存杂剧《双献功》、《渑池会》、《襄阳会》、《谇范叔》、《遇上皇》五种,均崇尚道义,英雄气长,戏剧性强,曲词典雅,诚制作之巨匠。
安道壹(?-约580),东平人,北齐僧侣书法家,有“书仙”之称。
山东境内北朝摩崖刻经之主要书写者。
遗世作品有《泰山金刚经》、邹城铁山刻经、东平洪顶山刻经等。
笔力抗
(按:应作“扛”,音gāng)鼎,开北朝壮气宏阔书风,与南朝柔媚秀美书风相互辉映。
洪顶山“大空王佛”四字,高九点三米,宽三点五米,被誉为“大字鼻祖”。
程咬金(589—665)汉族,济州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
程咬金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2月26日),享年七十六岁。
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咬金)即其中之一。
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影视小说中说程咬金曾在瓦岗寨建立政权,国号大魔,年号大德,所以被后世称为混世魔王。
梁灏(963~1004)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州城)人,出身宦家。
少年丧父。
曾从学于王禹恬,初考进士,未中。
留居京城,曾进谏宋太宗,选拔人才不要单凭诗赋,要注重治国治民的才能,未被采纳。
雍熙二年(985年),考取状元,任大名府观察推官,时年23岁。
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辞辩明敏,对答如流,真宗甚为嘉赏。
群臣奏章,多教灏参议。
景德元年(1004年),任开封知府。
同年6月,暴病卒,时年42岁。
著有文集15卷。
凡是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
”说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那是讹传。
《宋史》记载,梁灏,字太素,963年生于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州城),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文度早逝,由其叔父抚育成人。
雍熙二年(985年),梁灏23岁考中状元。
曾任翰林学士、宋都开封知府等职。
其间,曾与杨励、朱台符、李若拙同掌科举事务。
又与钱若水等人同修《太祖实录》及《起居注》。
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词辩明敏,对答如流,且见地高远,倍受真宗赏识,时论称赞。
景德元年(1004年),暴病卒于开封知府任上,年42岁。
所著文集15卷。
灏有三子,固、述、适。
其子梁固于梁灏中状元之日出生,后也中了状元,因此与父亲称为“父子状元”。
梁固,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字仲坚。
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O19)。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OO9)己酉科状元。
“梁固为乙酉科状元梁颢之子。
其年少时,即有志节,曾著《汉春秋》,倍受其父赞赏。
梁固本已以父荫受赐进士出身,但其主动向登闻院提出收回成命,愿赴多举以真才实学获取功名,后高中榜首时,年仅二十二岁。
中状元后,被授将作监丞,入值史馆,历户部判官、判户部勾院。
梁固为人气调俊爽,善与人交,疏财慷慨,尚义气,明于吏道。
马元方领三司时,临事多有纰漏,梁固屡奏朝廷,消除了财源流失之弊。
时全国刑狱混乱不堪,错判、误判比比皆是。
梁固奉诏审查刑狱,其仔细研究,明察暗访,断案公平,处理得当,赢得朝野褒奖。
梁固博览群书,才学渊博,奏颂文辞甚为工整,惜三十三岁时因病早逝,朝野至梁府吊唁者络绎不绝。
梁固著有文集十卷传世。
王祯(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
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
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
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王祯农书》或《农书》。
《农书》末并附撰《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
王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学家之一,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齐名。
《王祯农书》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继承了前人在农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元朝以前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了广义农业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王宪明中期大臣。
字维纲。
东平人。
弘治三年举进士,历任阜平、滑县知县,入京为御史。
正德初年,任大理寺丞,升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
回京升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以御敌有功,得世萌棉衣百户。
继为户部右侍郎,巡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
武宗南征朱宸濠时,受命率户、兵、工三部官员各1人督理军饷。
回师后,任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后,被给事中史道弹劾罢职。
嘉靖四年(1525年),受廷推为三边总制,御敌有功,加太子太保,再萌子1人。
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不久入京为左都御史。
朔州告急,廷推为宣、大总督,不肯前往,受劾罢职。
不久,世宗复念及,召为兵部尚书。
大同士兵哗变,主张诛首恶,其余遣散,而张聪和刘源清力主用兵。
因久攻不下,刘源清获罪,遂赦免哗变士卒罪,事情得平息。
数年后,以年老辞归,死后赠官少保,谥"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