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俭简介

合集下载

大唐名将录

大唐名将录

大唐名将录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朝代,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一、李靖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

隋末唐初将领。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是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

李靖原来是隋朝将领,李渊太原起兵反隋后,入李世民幕府,为唐朝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萧铣政权,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

贞观三年,率领大军灭亡东突厥,被封为代国公,贞观九年,率领大军征讨吐谷浑,后来改封为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

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赐谥“景武”,陪葬昭陵。

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主要成就: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其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

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二、李勣李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

唐朝初期名将。

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被封为英国公,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归唐。

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唐太宗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介

唐太宗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介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画像比例皆真人大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
往怀旧。

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依次为: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
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绩、秦叔宝。

他们的事迹简介如下:
长孙无忌排名第一,封为赵国公。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太太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

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世民评价他“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

因反对唐高
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李孝恭排名第二,封为赵郡王。

李孝恭的父亲是李渊的堂弟,李渊起兵后,李孝恭负责经略
巴蜀。

得李靖之助,灭掉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在建立李唐的战争中,战功在
李建成、李元吉之上,几乎可以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李世民登基后,他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
美人自娱。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的生平简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的生平简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的生平简介高士廉,名俭,字士廉,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高士廉的生平简介高士廉是唐朝初年的宰相,出生于575年,原名为高俭,士廉是他的字。

高士廉原先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被贬。

在武德五年的时候,他归附了唐朝,担任雍州治中。

后来,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功劳,被提升担任侍中,又被封为义兴郡公。

《旧唐书·高士廉传》中详细讲述了高士廉的一生。

他年轻的时候才学过人,也阅览过大量的文史典籍。

隋大业年间,高士廉为官。

他的妹妹在嫁人之后,育有一子一女。

在妹夫去世后,高士廉就将妹妹和外甥接回家中居住。

后来,在一次隋军攻打辽国的时候,高士廉因与当时逃到高丽的兵部尚书交往而获罪,被贬官。

他为人非常孝顺,贬官之地多有瘴气,因此他将妻子留下照顾父母。

又因害怕到时候财物不够,妹妹一家无法生活,高士廉卖了原先的大房子,买下一间小房子来让他们居住。

从此,高士廉独自生活在南方,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

在归顺唐朝后,高士廉内心对于唐太宗的知遇之恩很感激。

贞观十二年,他被封为申国公,之后又升任了尚书右仆射。

他的官途可谓是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四年之后,高士廉向皇帝上了奏章,希望能够退休。

贞观二十年,高士廉生病了,唐太宗来到他的家中探望,他们谈起自己的一生与经历,感慨万千,他流着泪与唐太宗诀别。

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高士廉以德处世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因受牵连而被贬官。

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顺唐朝,从此开始了他在唐朝朝堂上的政治生涯。

高士廉在官场上累居要职,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之一字,是一个才高望重的社稷之臣。

说起高士廉的以德处世,大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他对亲人的好,遭遇贬官之后,他考虑到贬官之地路途遥远,且多有瘴气,遂留下妻子照顾父母。

他在妥善地安顿好父母、妻子、妹妹之后,才一个人轻装出行,独自前去上任。

凌烟阁24功臣

凌烟阁24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1位:长孙无忌,李世民的舅子哥,在大唐建立之前的战争中,功劳并不突出,后来,主要参与并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第2位:李孝恭,是李世民未出三服的兄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得到了李世民的猜忌,但是,碍于李孝恭的赫赫战功和他在李氏家族中的威望,李世民还是把他列入了第二位功臣;第3位:杜如晦,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与房玄龄有“房谋杜断”之称;第4位:魏征,本属太子李建成集团,玄武门之变后,归服了李世民;第5位:房玄龄,能谋善断,参与并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第6位: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并在刺杀之前释放在押犯,发给他们武器,配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第7位:尉迟敬德,此人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早期勇冠三军,屡立战功;后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杀死了李元吉;第8位:李靖,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大唐的建立及发展立下不朽功勋,在玄武门之变前与李世民通过气,但是,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9位:萧瑀,在玄武门之变前与李世民通过气,但是,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10位:段志玄,李建成一直想谋害李世民,不惜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收买他,段志玄坚辞不受,并告知李世民,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第11位:刘弘基,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开唐有功,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12位:屈突通,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随后,按照李世民的旨意赶往洛阳,防止洛阳发生动乱;第13位:殷开山,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开唐有功,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14位:柴绍,李渊的闺女女婿,与李世民走得比较近,但是,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15位:长孙顺德,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追击李建成余党;第16位:张亮,在洛阳执行收买豪杰任务,为发动玄武门之变做准备;第17位:侯君集,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后来,与尉迟恭一起劝谏李世民早下决心,与李建成做个了断,在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率领士兵控制了唐高祖和其余文武大臣;第18位:张公谨,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李世民府中的幕僚,玄武门之变中,张公谨勇力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李建成的军队挡在了门外;第19位:程咬金,开唐有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第20位: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合称“初唐三大家”,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21位:刘政会,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幕府中重要成员之一;第22位:唐俭,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在贞观三年,奉命说降突厥,曾配合李靖生擒颉利可汗;第23位:李勣,也就是徐世勣,又称徐懋功,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人物之一,在玄武门之变前与李世民通过气,但是,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第24位:秦叔宝,曾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至于他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众说纷纭,但《旧唐书》中明确记载秦叔宝参与了这次政变,不过,其他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此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9.特进.宋国公——萧瑀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之弟。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

武德元年六月,拜内史令。

高祖曾对萧瑀说:“公之言,社稷所赖。

”萧瑀出身显贵,看不起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徵等人,常与之发生争执。

萧瑀饮宴时对唐太宗开玩笑说:“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廿四癸酉,病卒,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

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

唐太宗有诗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中文名:萧瑀别名:萧时文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575年逝世日期:648年7月19日职业:尚书左仆射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贞褊公追赠:司空、荆州都督目录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简介相关事件隋朝国舅五遭罢相压轿郎官在长安贬河池萧瑀归唐人物生平萧瑀归唐骨鲠亮直凌烟阁功臣之一历史记载独异志旧唐书新唐书相关影视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

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

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

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

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

特别是萧瑀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

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

隋唐演义》主要人物表

隋唐演义》主要人物表

《隋唐演义》主要人物表★李渊:隋朝封唐公,太原留守,后起兵反隋,称唐帝,即唐高祖。

谋士刘文静和裴寂。

长子李建成(太子)、次子李世民(秦王)、三子李玄霸(早死)、四子李元吉(齐王)。

★李世民:李渊之次子,封秦王。

东征西讨平定天下,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李元吉,后承帝位为唐太宗。

★柴绍,字嗣昌:汾州好汉,后为李渊女婿。

“夫妻皆好汉”★李靖,字药师:三原人氏,韩擒虎外甥,被秦王李世民拜为行军大元帅。

后封卫国公。

历史上五星级名将,平岭南,平江南,灭东突厥,大破吐谷浑等。

妻子张出尘(红佛女,原越公杨素歌姬)。

“红佛夜奔”、”风尘三侠“(虬髯客张仲坚、红佛女、李靖)★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北齐大将秦彝之后,小名太平郎。

初为隋齐州捕快,后瓦岗聚义。

投唐后封护国公。

武器为两条鎏金熟铜锏、黄骠马。

儿子秦怀玉。

“秦琼卖马”。

★程咬金,字知节:小名一郎。

山东好汉,瓦岗聚义。

后投唐,封卢国公。

武器为八卦宣化斧。

“三板斧”★徐世勣(jì),字懋功:瓦岗军师,极善谋略,投唐后封英国公,赐名李勣。

历史上是唐朝名将,被小说改成了军师。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初为道士,长于韬略,瓦岗聚义,被李密拜为元帅府文学参军纪室。

投唐后为太子洗马;太宗时为谏议大夫,封郑国公。

★罗士信:秦琼义弟,善武功,瓦岗聚义。

投唐后封马军总管,后被复叛的王世充杀。

★尉迟恭,字敬德:原为刘武周大将,投唐后救李世民,后封鄂国公。

武器竹节钢鞭。

★尤俊达,名通:兖州东阿县武南村豪杰,投唐后封左三统军。

★齐国远(武器:两柄金锤)、李如珪(武器:水磨竹节钢鞭):少华山强盗,瓦岗聚义。

后投唐。

★罗艺:幽州总管,后降唐。

秦琼姑父。

手下张公瑾、史大奈、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薛万彻、薛万均等,儿子罗成,善骑射,武器罗家枪。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阎立本画,贞观十七年):赵公长孙无忌,赵郡王李孝恭(武),莱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长孙无忌舅、北齐皇族后代),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韩擒虎外甥),宋公萧瑀(文臣、梁皇族后代),褒公段志宏(武将),夔公刘弘基(武将),蒋公屈突通(隋降将),郧公殷开山(武将),谯公柴绍(妻平阳公主,夫妻英雄),邳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文臣,告发候君集;被太宗杀),陈公候君集(随李靖平吐谷浑;平灭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牵连太子谋反被杀),郯公张公谨(武),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文臣),渝公刘政会(武),莒公唐俭(文臣),英公李勣(jì)(原名徐世勣,避李世民讳;高宗时平高丽,设安东都护府),胡公秦叔宝★李密,字玄邃:世袭蒲山郡公,后与翟让(瓦岗寨主,后为李密所杀)起兵反隋,又杀翟自代,称魏王。

大唐的开国元勋 凌烟阁功臣中最不靠谱的是谁

大唐的开国元勋 凌烟阁功臣中最不靠谱的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唐的开国元勋凌烟阁功臣中最不靠谱的是谁
导语: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44岁那一年,忽然怀念起过去自己那种刀头上舔血,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了;想起了打江山的不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44岁那一年,忽然怀念起过去自己那种刀头上舔血,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了;想起了打江山的不易,以及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哥们死得死,病得病,没死没病的好多人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去日无多的夕阳晚景了。

为了缅怀和表彰这些在干休所疗养,和还在政坛上发挥余热的开国元勋们为大唐帝国做出的不朽贡献,便在皇宫三清殿旁的一个叫做凌烟阁的小楼上,让宫廷画师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如真人大小,以便流连怀旧,供后人瞻仰。

这就是响誉后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这份名单是如何出笼的?或者换句话说,评选的标准是什么?此并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经过帝国上下层层筛选审批,经政治局常委们大讨论而得出来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李二的个人意志。

入选者大抵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李唐宗室以及亲属,且在革命初期做出重要贡献者。

比如李二的大舅哥长孙无忌,表哥赵郡王李孝恭,亲舅舅高士廉,以及叔父长孙顺德,妹夫柴绍。

二是心腹幕僚,足智多谋之士和治世能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禹等人,三是李唐旧将,首义功臣。

如段志玄、殷峤、刘政会、唐俭等,四是战功卓著,军事指挥能力出众者,如尉迟敬德、李靖、李绩、程知节、侯君集等人。

这里面有一个人无论怎样分,感觉都有点不伦不类,而观其人平生言行,当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不靠谱者,真不知李二当时是看走了眼,还是脑袋被门夹了,或者是非要凑成双数,胡拉乱凑了这么一
生活常识分享。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

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 - 中国历史.txt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奠定盛唐基业的帝王将相(唐太宗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时记忆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往事。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主题延伸】《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歌舞大曲,原是唐初军歌,主要是歌颂唐太宗的英勇战绩。

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王破阵乐舞,此曲亦流传国外。

秦王破阵乐:秦王指的是唐朝李世民(秦王是他的封号)。

此曲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

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李世民显然很喜欢这支军歌,公元633年,李世民亲自设计《秦王破阵乐舞图》,据图可知: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

太宗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

此曲即为这场乐舞的主题曲。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

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尸罗逸多召见他时就曾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

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唐代皇帝。

唐高祖李渊次子。

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俭简介
唐俭,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祖父唐邕为
北齐大臣,其父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

下面是。

谏举大计
唐俭,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

父亲唐鉴,出任隋戎州刺史,与唐高祖友善,
曾同掌禁卫。

因此唐俭素与秦王交游,同在太原。

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

见隋朝政局渐乱,暗地劝说秦王建
立大计。

唐高祖曾招访过他,唐俭说:“您长相有日角龙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
人望。

如果外招豪杰,北连戎狄,右收燕、赵,渡河南下,占据秦、雍之地,这就是汤、
武的大业了。

”唐高祖说:“汤、武之事,岂可希求?但天下正乱,言私应当图谋自全,
言公则应拯救天下百姓,我将为您考虑此事。

”到大府开建时,授职为记室参军、渭北道
元帅司马。

随从平定京师,任职相国府记室,封为晋昌郡公。

镇压叛乱
武德初年公元609年,进职为内史舍人,后迁任中书侍郎、散骑常侍。

吕崇茂占据夏
县造反,与刘武周连兵,下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于筠率兵进讨,唐俭因出使到达军中。

恰逢王孝基等人被刘武周擒获,唐俭也被抓。

起初,独孤怀恩屯驻蒲州,暗地与部将
元君实谋反,此时一起陷没入贼。

元君实私下对唐俭说:“独孤尚书准备起兵图谋大事,犹豫不发,故逢此难。

这就是
古人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了。

”不久独孤怀恩逃归朝廷,下诏仍守蒲州。

元君实说:“独孤脱难得归,仍旧戍守河东郡,真是王者不死啊!”唐俭怕独孤怀恩作乱,密令
刘世让归朝告发他的阴谋。

恰遇唐高祖驾临蒲津,船到中流而刘世让赶到,唐高祖大惊说:“岂非天命佑护啊!”下令返回西岸,收捕谋反之徒,独孤怀恩自杀,余党全被诛杀。


久刘武周战败,逃往突厥。

唐俭封存府库财物、登记兵器铠甲,以等待秦王接收。

唐高祖嘉奖唐俭身受幽禁折辱而不忘朝廷,下诏恢复原职,仍任并州道安抚大使,允
许他权宜行事。

并将独孤怀恩的家产全都赐予唐俭。

还京后授职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
检校黄门侍郎,封为莒国公。

仍旧任职为遂州都督,食绵州实封六百户。

助破突厥
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唐俭出使突厥返回,唐太宗对唐俭说:“您看颉利可以攻取吗?”唐俭回答说:“依仗国家威灵,其事可望成功。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俭乘驿
车驰往突厥诱使他们归附,颉利表示同意,因而兵众弛懈,李靖乘势袭破其众,唐俭脱身
返回。

进言太宗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俭就任民部尚书。

随从唐太宗在洛阳苑中射猎,一群野猪从
林中冲出,唐太宗射出四支箭,杀死四只野猪。

有只野猪跃起触及马镫,唐俭下马搏击,
唐太宗拔剑斩断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杀贼吧,为何这样害怕?”唐俭回说:“汉唐高祖在马上得天下,而不在马上治天下。

陛下以神武平定四海,怎能再逞雄心
于一头野兽呢?”唐太宗为此而罢猎。

下诏命其子唐善识娶豫章公主为妻。

唐俭居官不留心事务,常与宾客纵酒为乐。

曾因犯小法贬授光禄大夫。

永徽初年离休,加爵为特进。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去世,时年七十八岁。

赠予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
陪葬于昭陵,谥为襄。

历史评价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俭落拓不拘规检,然事亲颇以孝闻。

.....唐俭委质义旗
之下,立功草昧之初,被拘虏庭,脱唐高祖蒲州之急;侍猎苑囿,谏唐太宗马上之言,可
谓纯臣矣。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

延伸阅读:
唐邕,字道和,生年不详,卒于隋开皇初年。

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人。

唐邕性识明敏,有泊世的才能,太昌元年532年被推荐作北魏孝武帝的丞相、柱国大高欢
的幕僚,在兵曹掌文书帐簿。

他善书记、默识强记,办事干练有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