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
4.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
2.机械设计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包括尺寸计算、强度计算、运动学分析等。
3.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包括材料的选用、加工方法等。
4.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5.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5.CAD软件:为学生提供CAD软件,方便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电学院第一章牛头刨床总体设计(作图法)任务书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1设计题目:牛头刨床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空回程时刨刀快速退回,即要有急会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为了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在工作行程时,刨刀要速度平稳,切削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
2、牛头刨床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4-1。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df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软件工具,如CAD、SolidWorks等,进行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3. 掌握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及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机械部件的设计与计算,包括但不限于齿轮、轴、联轴器等;2. 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3. 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2. 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解机械设计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理解团队合作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必要性,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将知识内化为具体的设计能力。
目标设定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原则与步骤、力学分析基础、材料力学性质及选用;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第二章 机械设计原理与步骤,第三章 力学分析基础,第四章 材料力学。
2. 机械设计常用软件工具:介绍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教材章节: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六章 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绘制。
3.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包括齿轮、蜗轮、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与计算;教材章节:第七章 传动系统设计,第八章 齿轮设计,第九章 蜗轮设计,第十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4. 控制系统及传感器设计:介绍控制系统原理,传感器选型及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十一章 控制系统,第十二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南昌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教研室前言本指导书是总结最近几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编写的。
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机器工艺、功能,正确进行机械运动简图的型综合及尺度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机械运动简图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设计内容基本覆盖了主要教学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工科机械类学生入学后第一次接触到的大型综合设计,设计时间紧,内容多。
从教学角度出发,既需要活跃学生思维,又必须保证设计工作有序进行,这也是编写本指导书的另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工作,殷切希望参加设计的学生通过设计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
机械设计及理论教研室2005年12月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1.学会机械运动简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机构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资料,计算作图及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小平面刨削机运动简图设计及分析三、机器的工艺功能要求和原始参数1.刨削速度尽可能为匀速,并要求刨刀有急回特性。
2.刨削时工件静止不动,刨刀空回程后期工件作横向进给,且每次横向进给量要求相同,横向进给量很小并可随工件的不同可调。
3.工件加工面被抛去一层之后,刨刀能沿垂直工件加工面方向下移一个切削深度,然后工件能方便地作反方向间歇横向进给,且每次进给量仍然要求相同。
4.原动机采用电动机。
四、机器的工艺动作分解及要求根据机器的工艺功能要求,其工艺动作分解如下:1.刨刀的切削运动:往复移动,近似匀速,具有急回特性。
2.工件的横向进给运动:间歇移动,每次移动量相同,在刨刀空回程后期完成移动,要求移动量小且调整容易。
工件刨去一层之后能方便地作反向间歇横向移动进给,同样要求反向进给量每次相同且易调整。
3.刨刀的垂直进给运动:间歇移动,工件刨去一层之后刨刀下移一次,移动量调整方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前言 (2)设计任务书 (3)第一章电动机的选择 (4)1.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4)1.2 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4)1.3电动机转速和型号的选择 (4)1.4传动比的分配 (5)1.5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第二章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7)2.1高速级的大小齿轮参数设计 (7)2.2低速级的大小齿轮参数设计 (11)第三章轴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16)3.1 轴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16)3.2 中间轴的校核: (20)第四章联轴器的选择 (24)4.1 联轴器的选择和结构设计 (24)第五章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26)5.1 键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26)第六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7)6.1 轴承的选择 (27)6.2 轴承的校核........................................................................... .27 第七章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33)7.1 齿轮润滑 (33)7.2 滚动轴承的润滑 (33)第八章箱体及设计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34)8.1 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34)8.2 减速度器的附件 (35)参考资料 (40)前言本次课程设计于2011年6月23日开始,经历了三周时间的设计,时间仓促,设计任务较重。
设计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错误。
希望广大审阅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改正,力争达到合格要求。
本次设计的内容: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进行方式,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课程设计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具体的设计过程是审阅题目要求。
计算,核算,制图,最后修改。
总结等过程。
整个过程都要求严谨。
求实.经过细心计算.校核.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次课程设计经高路老师的指导,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特此表示感谢。
参加本次课程设计的有姚璐、柴岩岩。
限于设计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欢迎审阅者指示。
姚璐、柴岩岩2011年6月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二、工作条件及生产条件:1、该减速器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你好,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1. 设计背景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和核心,它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力学、材料科学、机电一体化等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次课程将设计一款手动搬运车。
2. 设计要求手动搬运车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能够承载适当重量的物品,最大承载重量为50kg;(2)移动方便,并具备一定的悬挂功能,以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工作;(3)整体设计美观、结构牢固,方便日常维护。
3. 设计思路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手动搬运车,使其具备承载重物的能力,并且能够方便地移动和悬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车架设计:车架需要具备结构牢固、整体稳定的特点,同时应尽可能减少自重。
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车架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加强和固定。
(2)轮轴设计:车轮需要具备耐磨、承载重力大、防滑等特点,同时需要设计合适的轴承和悬挂机构,以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操作。
(3)推拉手柄设计:手动搬运车需要具备方便推拉的设计,我们可以设计合适高度和角度的拉杆,采用皮革或抗滑橡胶等材料包裹,以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4. 设计步骤(1)车架设计:首先,我们需要绘制手动搬运车的草图,并确定车架的结构、尺寸以及车架材料。
然后,根据草图进行CAD绘图,进行车架的三维模型设计,最后进行车架的加强和固定设计。
(2)轮轴设计:根据手动搬运车的承载重量和移动条件确定车轮的材料、规格及型号。
然后进行轮轴承受力分析,并针对力学问题进行调整。
最后设计合适的轮轴直径和悬挂机构。
(3)拉杆设计:根据手动搬运车的人体工学和操作要求,确定拉杆的高度和角度,然后进行拉杆材料、形状、大小和表面设计,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5. 设计成果最终的手动搬运车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具备50kg的承载能力;(2)能够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悬挂和操作;(3)整体设计美观、结构牢固、操作舒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2)电动机容量
电动机所需功率 kw, ;
因此 kw,由电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式中: 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和滚筒的传动效率。取η1=0.96,η2=0.98(滚子轴承),η3=0.97(齿轮精度8级,不包括轴承效率),η4=0.99(齿轮联轴器)η5=0.96,则 ,
其误差< ,故允许。
(4)验验算带速v
V= = 6.78m/s,在5~25m/s范围类,带速合适。
(5)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
初步选取中心距a=650mm,可得带长
L=2a+ ( )+ =2 650+ (90+224)+
L=1799.9由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选出L=1800
由下式计算实际中心距为
a= = =650.1(6)验算小带轮包角 ,
一、概述
Ⅰ、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
1)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每个人必须完成一个课程设计。这是机械设计课程最后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让我们把学以致用。
(1)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和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查表6.3,得ZE=189.8【锻坯】;取Zε=0.88【平均值】
实际传动比 =5.28,可得: =50.6,取 =50
(8)模数 = / =50/25=2,按标准取m=2;分度圆直径d1=mz1=50, d2=264
中心距a= =157 ;
齿宽b=ψd.d1=50,根据经验,取 =55, =50;
(5)选取载荷系数K由表6.2查得KA=1.3;取KV=1.1,Kα=1.1,Kβ=1;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书 (2)二、电动机的选择 (4)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四、V带传动设计 (6)五、减速器齿轮设计 (8)六、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输入轴) (11)七、轴的设计计算(输出轴) (14)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5)九、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7)十、润滑与密封 (18)十一、连轴器的选择 (18)十二、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8)十三、参考资料 (19)十四、心得体会 (19)一课题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及要求:机械设计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的综合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可以体会和巩固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同时还能学习如何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国家标准及技术手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尺寸、工艺、经济和安全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如何设计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课程结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1.一张减速器装配图(用A1或A0图纸绘制);2.齿轮和轴的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
二、设计题目:设计运送原料的带式运输机所用的圆柱齿轮减速器,具体内容是:1.设计方案论述。
2.选择电动机。
3.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设计。
4.减速器设计。
1) 设计减速器的传动零件;2) 对各轴进行结构设计,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验算个轴的强度;3) 按疲劳强度条件计算输出轴上轴承的强度;4) 选择各对轴承,计算输出轴上轴承的寿命;5) 选择各键,验算输出轴上键连接的强度;6) 选择各配合尺寸处的公差与配合;7) 决定润滑方式,选择润滑剂;5. 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工作图;6.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已知条件1. 展开式一级齿轮减速器产品。
2.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3. 输送带工作拉力F=1100N。
4. 输送带工作速度v=1.5m/s。
5. 滚筒直径D=250mm。
6. 滚筒效率η=0.96(包括轴承与滚筒的效率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会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类型,制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尺寸、形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机械设计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一般为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
1.题目1)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2)螺旋运输机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2.内容1)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电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3)传动件的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4)轴的设计(所有轴的结构设计,弯、扭组合强度校核);5)轴承的设计(轴承的组合设计及寿命计算);6)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7)联轴器的选择;8)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9)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箱体、箱盖、附件设计等);10)零件工作图设计;11)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3.工作量每个学生应完成:1)部件装配图(如减速器装配图)——张(用Al或A0图纸绘制);2)零件工作图3张(传动零件、轴等);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
4.进行方式1)每人一题,学生按指定题号,在教师指导下,按时、保质、按量完成全部设计;2)教师每天基本按一定时间到设计教室进行答疑和检查。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课程设计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计准备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通过看实物、模型、录像或减速器拆装实验等,了解没计对象;阅读行关资料、图纸;拟定设计计划等。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比较和选择传动装置的方案;选定电动机类型和型号;确定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转速和转矩。
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设计计算各级传动件的参数和主要尺寸,例如减速器外传动零件(带、链等)和减速器内传动零件(齿轮、蜗杆传动),以及选择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等。
4.装配图设计绘制装配草图;设计轴(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等);选择计算轴承和进行支承结构设计;进行箱体及附件的设计;完成装配图的其他内容(标注尺寸、配合,技术要求,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等)。
5.零件工作图设计6.编写设计说明书7.设计小结四、进度1.第一阶段设计准备,分题号、借图板、手册、图册等,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件的设计2.第二阶段装配草图的设计与绘制,减速器的拆装,装配工作图的绘制与总成3.第三阶段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制,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总结五、成绩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1.图纸质量图纸结构、投影、标注及数据是否正确,线条是否符合制图标准,图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工整等。
2.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是否正确、完整、字迹是否工整、整洁等。
3.设计表现是否遵守纪律、设计态度端正,能否按进度独立完成工作量,是否迟到早退等(出勤率)。
六、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设计能力的要求,提倡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反对照抄照搬和容忍错误的态度。
2.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来确定方案、尺寸和结构。
计算和画图需要交叉进行,边画图、边计算、反复修改以完善设计是正常的,必须耐心、认真地对待。
3.利用已有资料是学习前人经验、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不应该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要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大胆创新。
4.设计中应学习正确运用标准和规范,要注意一些尺寸需要圆整为标准数列或优先数列。
5.要注意掌握设计进度,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避免出现重大错误,影响下一阶段设计;6.学生每天上、下午必须在指定的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不得迟到和早退。
附: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度表2.参考资料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各阶段详细设计指导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要求、格式说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度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各阶段详细设计指导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一、分析和拟定传动装置的运动简图由于每个人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传动方案已定,只需把同题目的所有方案或自己独立思考出来的方案进行比较,说明优缺点就可以。
二、选择电动机类型及功率(P11~P16)1.电动机类型:均用Y系列电动机2.确定电动机功率:电动机所需输出功率:P0=P工/ηP工―工作机所需功率(取决于工作阻力及运行速度)η―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带式输送机:P工=Fv (kw)螺旋输送机:P工= P w /ηw (kw)F―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工作拉力(kN)v―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工作速度(m/s)P w―螺旋输送机工作轴上的功率(kw)ηw―螺旋输送机卷筒的效率(工作装置效率)η―电动机至工作机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 η1 η2 η3…ηn传动装置中每一级传动副上每对轴承及每个联轴器的效率注:①轴承效率:一般指一对轴承而言②卷筒效率:η卷=0.95-0.96③联轴器可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或弹性柱销联轴器④电动机额定功率PP>P0P0 -电动机所需输出功率P-电动机额定功率P=(1~1.3)P0三、确定电动机转速功率相同的同类电机有不同的转速:电机转速高、转矩小→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便宜。
但在总传动比相同条件下,传动装置传动比大→尺寸及重量大、价格高,故二者应综合考虑。
本设计一般用同步转速为1500及1000r/min两种电动机转速(用满载转速n m计算:1450及960r/min )。
n m/n =i1i2i3…n―工作机转速i1、i2、i3…―各级合理传动比四、选定电动机型号选定电动机型号后,列表记录所选电动机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输出轴的直径、长度及联接键槽尺寸。
注:① 设计计算传动装置各级功率时,按电动机实际功率(设计功率)P 0进行计算。
② 设计计算传动装置各级转速时,按电动机满载功率(额定功率)P m 进行计算。
③ 运动计算要按满载转速n m ,计算不能按同步转速计算。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一、总传动比i = n m /n二、分配传动比分配传动比原则:1.各级传动比应在推荐范围内;2.i 带不能太大,以免大带轮半径超过减速器箱座中心 高,造成安装困难;i 带 =2~4 可取偏小些的值(2~2.5)3.各传动件互不干涉,且有利润滑;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i 高=(1.3~1.5)i 低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i 锥≈0.25i <2~3注:传动件的参数确定后,验算传动比的误差,应满足 δi≤±(3~5)%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一、各轴转速二、各轴输入功率三、各轴输入转矩mI n n =11i n i n n m ==ⅠⅡ212i i n i n n m⋅==ⅡⅢⅢn n w =联η⋅=0P P I 啮轴承联啮滚Ⅱ=ηηηηη⋅⋅⋅⋅⋅=0P P P I 220啮轴承联啮轴承Ⅱ Ⅲ=ηηηηη⋅⋅⋅⋅⋅=P P P 联啮轴承联ηηηη'⋅⋅⋅⋅=220P P w mI nP n p T 联ⅠⅠη⋅⨯=⨯=0661055.91055.910661055.91055.9i n P n p T m⨯⋅⋅⋅⨯=⨯=啮轴承联ⅡⅡⅡηηη21220661055.91055.9i i n P n p T m⨯⨯⋅⋅⋅⨯=⨯=啮轴承联ⅢⅢⅢηηη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传动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的零、部件,其中决定其工作性能、结构布置和尺寸大小的主要是传动零件,如V 带传动、链传动和开式齿轮传动等,再进行箱传动零件设计。
一、箱外传动零件设计 V 带传动要求计算出V 带传动的型号、长度、根数、中心距、初拉力、对轴的作用力;确定带轮直径D 1、D 2,材料、张紧装置、带轮结构尺寸等。
设计时应注意:1.带轮尺寸与传动装置外廓尺寸的相互关系。
如:装在电动机轴上的小带轮直径与电动机中心高应相称;大带轮不应过大以免与机架相碰等。
一般应由电机轴定小带轮轴孔孔径,在带轮轴孔孔径与减速器输入轴协调;2.D 1、D 2应标准化,由此造成实际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分配的带传动的传动比之间有差异,应予以修正,从而得到减速器实际的传动比和输入转矩;3.V带轮的结构形式:主要由带轮直径大小而定,具体结构及尺寸可查手册。
画出结构草图,标明主要尺寸备用。
二、箱内传动零件设计 1.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齿轮的材料小齿轮45号钢调质,也可用合金钢,40MnB 调质(HB240~285)或40C r 表面淬火(HB240~286);大齿轮45号钢正火(HB170~210);2)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和尺寸分别进行标准化、圆整或计算其精确值; 3)具体结构尺寸可参见手册或图册;4)几何尺寸、参数的计算结果应及时整理并列表。
2.圆锥齿轮传动要求基本同上,具体结构尺寸参见手册或图册。
21220661055.91055.9i i n P n p T mw ww ⨯⨯'⋅⋅⋅⋅⨯=⨯=联啮轴承联ηηηη装配图设计一、装配图设计内容1.在减速器拆装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减速器的各种附件、箱、体传动件以及轴承的结构特点;2.初绘装配草图及验算轴与轴承;3.在初绘装配草图以及验算轴与轴承的基础上,完成装配图;4.掌握“边绘图,边计算,边修改”的交替工作法。
二、减速器的结构减速的基本结构由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蜗轮等)、轴和轴承、箱体、润滑和密封装置以及附件等组成。
根据不同要求和类型,减速器有多种结构。
三、装配草图设计装配图反映各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结构形状以及尺寸,是绘制零件工作图的依据。
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对零件的材料、强度、刚度、加工、装拆、调整和润滑等要求,用足够的视图和剖面图表达清楚。
1)草图设计(按比例、按投影关系绘制。
但可简化与省略,如:不画剖面线,不标注配合及尺寸等)2)教师审阅3)装配工作图设计1.草图设计第一阶段1)设计内容:(1)完成轴的结构设计① dmin:按扭矩初估而得的作为轴端直径。
②确定轴各段直径(考虑零件定位及轮毂孔直径)③确定轴各段长度(考虑零件宽度及零件间相互距离)④轴承型号的确定可初选3类、7类轴承。
减速器铸造箱体主要结构尺寸关系 mm(2)确定轴的支点距离和轴上零件力的作用点2)设计过程:(1)绘制前的准备①电机型号:查出其外伸轴径d和外伸长度l,中心高H;② 确定联轴器型号; 两端轴孔直径和轴孔长;③ 初选轴承类型(径向力和轴向力作用);④ 轴承润滑方式;浸油齿轮v ≤2 m/s 时,可采用脂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