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分析

由 国 务 院 公 布 的 《 共 卫 生 突 发 性 事 件 的 应 急 条 例 》 确 指 公 明 出 , 国 内要 建 立 起 “ 任 明确 并 且 指 挥 有 力 ” “ 应 快捷 并 且 信 在 责 ,反
息 畅 通 ” 对 公 共 卫 生 突 发 性 事 件 的应 急 处 理 体 系 …。 公共 卫 生 的 而
表 1 流行 病 学 与临 床 医学对 比 项目
方 法
表 现
检 查
进 的题 目 ; ) ( 科学 的设 计 ;3正 确 的 样 本 ; ) 比 的 对 照 ; ) 密 2 () (可 4 (精 5 与精 确 的 实验 ; ) 著 的 资料 , ) 整的 记 录 。8重 复 的结 论为 原 (显 6 (完 7 ()
发病 情 况 三 间分 布
发 性 , 输 入性 还 是 输 出 性 , 否为 房 间环 境 的 密 闭性 , 在 时 间 是 是 而
上 是 爆 发 性 还 是 散 发 性 , 继 发 性 还 是 一 过 性 , 青 壮 年 的 多 发 是 是
.
化 验标 本 患者
记 录
健康 人
环境
生物
12 1 调查 设 计 流行 病 学 的 现场 调 查 与 设 计 为处 理 过 程 . . 中 的第 一 步 , 同时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一 步 。 制定 计 划 则 需 以 :1先 而 ()
1 基 本 技 能 流 行 病 学 的 工作 者 不但 需 要 掌握 本 专业 的知 识 , 同时 还 需要 熟 练 的 掌 握对 公 共 卫 生 突 发 性 事 件 的调 查 与应 急 处 理 方 法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的 流 行 病 学调 查 应 急 处 理 分 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分析陈子姝【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resulting in sudden public health event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howing a rising trend,people's daily life is affected by a certain extent. In view of this,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emergency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has beca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of a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il review the form,analysi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to explore effective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与生产活动越加频繁,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概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致使人们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鉴于此,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笔者将以综述形式,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探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11月4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张双

不符合标准,导致生活污水泄露,并蓄积在取水点上方的
低洼地带,存在渗透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现场调查(续)
图示:(1)圆圈标注的1、2、3表示学校自备水井(取水点)的位置,沟渠中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圆圈中的W表示污水井,污水塘为生活污水泄漏和雨水等蓄积而成,位于取水点上方。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
二、基本情况
XX小学校(锦绣校区)位于XX区东秀二路200号,
共有4个年级36个班级1573名学生,教职工120
人,该校食堂统一为学生、教职工提供午餐,每
日午餐时间为12:10。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三、疫情概况
3月13日2:00至3月15日20:00,该校共有146名学生出现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现场调查(续)
3. 个案调查:
发病情况
饮水种类:桶装水,饮料或其他
饮水方式:冷水、开水
就餐:食堂、校外餐饮店、小卖部等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现场调查(续)
3. 个案调查:
对该校内 176 名出现腹痛、腹泻症状者进行了个
案调查。 89.8% ( 158 人)在 24 小时内腹泻次数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七、控制措施
1. 及时对病人进行救治,危重病例应及时转诊至市人民医院治 疗; 2.开展疫情动态监测,每日上报新增病例。 3.在学校内清理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卫生死角,加强厕所、污 水沟、垃圾、潲水桶等的消毒和灭蝇灭蚊工作。 4.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少接触患病学 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喝开水不喝生水。 5.停止使用自备井水,并全面开展各口水井的清洗工作。紧急 铺设市政用水管道,使用自来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
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
指挥或调整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
灾害和事故调查
♦ 暴发调查重点
– 去寻找原因
♦ 灾害和事故调查重点
– 及时、准确地评估事件的危害和卫生需求
灾害和事故调查
♦ 突发事件调查,尤其是灾难和大型人为事 故的调查,三个步骤:
– 快速侦察 – 卫生需求评估 – 深入调查
快速侦察
♦ 接到突发事件的消息后,卫生工作者第一步工作 是对事发地区进行快速的侦察以核实其真实性, 立即获得初步印象,做出第一个判断和决定。
♦ 特点
– 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 – 保护即将受波及的设施 – 动员紧急救援人员待命 – 实施发布预警消息 – 协助群众作好应对准备
打击期
♦ 定义
– 指事件的作用和危害期
♦ 措施
– 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打击期长短不一 – 地震和建筑物爆炸可能只有数秒 – 旋风和球场暴乱最长会持续几个小时 – 传染病爆发和洪涝灾害则能连续达数月之久
料,记录好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 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 得失。 ♦ 最后将材料报上级机关存档备案,或著文 发表供后人借鉴。
暴发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必须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 运用法律武器,获得法律支持,并接受法律制约
和限制 ♦ 讲究工作方法,争取各部门协作,获得群众支持 ♦ 不断向上级卫生行政和业务部门汇报疫情,统一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策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策略【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对2013~2019年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收集,并对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数据(数量、流行病学、发病人数、波极人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核实。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80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其进行分级,未分级的有98件,占比为54.44%(98/180);一般级别的有80件,占比为44.44%(80/180);较大级别的有2件,占比为1.11%(2/180);无重大和特重大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发生。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农村、学校、5~6月期间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涉及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经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主要工作中需将农村学校食物安全性予以强化,有效的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做好高峰时期实时性监测工作,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策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未知性、突发性、较大危害性特点,主要包含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传染病疫情以及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此种事件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健康、经济情况[1]。
因国家经济发展较快,进而出现多种违法事件。
因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是十分成熟,因此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
重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维持社会经济发展[2]。
使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力度明显提升,明确使相应的流行病学特征。
1.一般数据与方法1.一般数据对2013~2019年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收集,并对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数据(数量、流行病学、发病人数、波极人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核实。
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批准。
1.1.方法根据《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防》中内容和相关管理规范界定、分类、分级标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级,主要包含未分级、一般、较大、重大以及较重大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纵观历史长河,无数起突发的灾害和事故不仅导 致大量死亡,还引起社会动荡、传染病暴发和饥荒, 既影响人类的健康,又妨碍人类的幸福。多种多样的 突发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疾病暴发、自然灾害和 人为事故三大类,后两类事件的积累后果更加严重,如 果用“天灾”与“人祸”来表述,则不难看出前者— —如地震、飓风、火山暴发、水灾、山体滑坡、泥石 流、旱灾、雪灾、寒潮、酷热及浓雾等,迄今尚难为 人类所征服。而人为事故——如空难、海难、火灾、 爆炸、道路交通事故、列车相撞、核泄露,以及生物、 化学、核辐射的恐怖威胁等,不仅发生频率较高,而 且相当一部分本来完全有可能避免,却因人类自身的 原因而未能避免,甚至酿成大祸。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逐步耗竭,突 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增加,其危害日显突 出。当前,许多国家已将突发事件列为重要的公共卫 生问题之一,加强突发事件流行病学以成了当务之急。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前
期
指事件的酝酿期和前兆期。此期应立刻 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将可能受到影响的 居民疏散到安全地方,保护即将受波及 的设施,动员紧急救援人员待命,并实 施发布预警消息,协助群众作好应对准 备。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恢 复 期
指事件平息期。这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 尽快让事发或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秩序, 包括搞好受害人群躯体伤害的康复工作, 评估受害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可 能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预防 和处理;修建和复原卫生设施,提供正 常的卫生医疗服务。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传染病的重要特点是(A)。
A患者具有传染性B隐性感染者虽不发病,也没有传染性C易感宿主感染后不产生抗体D疫情发生后通常不需要处置就能控制2. 传染病流行强度有(D)四种类型。
A零散发生、暴发、流行、大流行B散发、暴发、聚集、大流行C散发、扎堆发生、流行、大流行D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3. 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是(A)A明确病原体,查找传染来源B尽快治疗病人C对环境开展消毒D对所有人接种疫苗4. 传染病突发事件是指(D)A指甲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B指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C指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D指各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5.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C)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1.5小时B、1小时C、2小时D、6小时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B)A特别重大、重大、很大、一般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C非常重大、重大、较大、一般D特别重大、很大、较大、一般7.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具有(A)A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严重性B临床表现不同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严重性C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散在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严重性D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长期性8.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有(C)种。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9种,共计37种B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40种C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39种D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共计38种9.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当报告的类别是(D)A甲类、乙类、丙类、其他水污染,流感样病例暴发B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类传染病,群体性预防接种事件C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类非传染性疾病,流感样病例暴发D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类传染病,流感样病例暴发10. 描述性分析主要包括(B)A集体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时间分布、属地分布、人群分布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11. 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时,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防护措施(D)A接触非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污染物B接触地方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物品C接触慢性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亲属D接触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污染物12. 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是(C)A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戴帽子、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B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C戴帽子、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D穿防护服、戴帽子、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13. 法定报告乙类的传染病是(B)A手足口病、猩红热、梅毒、炭疽B狂犬病、猩红热、梅毒、炭疽C狂犬病、鼠疫、梅毒、炭疽D狂犬病、猩红热、麻风病、炭疽14. 法定报告丙类的传染病是(A)A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B流行性感冒、麻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C流行性感冒、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D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百日咳15. 潜伏期是指(D)A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前驱期B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隐性感染的间隔期C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后期D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间隔期16. 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B)A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螺旋体、植物B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螺旋体、支原体C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水源、支原体D病毒、细菌、寄生虫、土壤、螺旋体、支原体17.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报告的类别有(A)。
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第二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工业企业特别是食品、饮料、药品等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实行全封闭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后,应当及时进行善后处理。
第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及相关社会资源,不论隶属关系如何,一律实行属地管理,由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调度和使用。
第五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嘎查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 因突发事件致病人员,医疗机构不得因医疗费用等问题拒绝和延误治疗。
第十四条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和与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相应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
第十五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和被隔离观察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其它相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被隔离观察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提供后勤保障。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重大食物、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第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旗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波及范围、受累人数和危害程度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担任总指挥,统一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研究】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初迪2王文瑞彳郭卫东2段化伟2高昇2张秀红2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类似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5年间内蒙古自治区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报告学校突发事件48起,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较大级别事件1起(2.08%)般级别事件42起(87.50%),未分级事件5起(10.42%)。
事件类别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共26起,占54.16%,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共22起,占比45.83%;其次是以手足口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事件10起,占比20.83%。
每年3—6月和9—12月是学校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发生事件起数分别占报告事件总起数的5&33%和41.67%。
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45.83%0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以县镇小学居多,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校;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学生保健服务中图分类号:R179,R195.1DOI:10.13421/ki.hjwsxzz.2O19.03.003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at Schools in Inner Mongolia from2012to2016CHU Di12,WANG Wenrui2,GUO Weidong2,DUAN Huawei2,GAO Sheng2,ZHANG Xiuhong2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t schools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2012—2016,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effici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t schools reported in Inner Mongolia in the past5years.Results In total of48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t schools were reported during2012—2016.There were no major or extraordinarily major public events.There were1larger level event(2.08%),42general level events(87.50%)and5unclassified events(10.42%). Emergency category was dominated by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a total of26events,accounting for 54.16%of total school emergencies.The disease category was dominated by mumps and varicella,accounting for 45.83%of the total school emergencies,followed by10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 events dominated by hand foot mouth disease,accounting for20.83%of total school emergencies.There were two high incidence periods,from March to June and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every year,with the number of events occurred accounted for 58.33%and41.67%of all emergencies,respectively.Primary schools were the major place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higher incidence,accounting for45.83%.Conclusions Primary schools were the major places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103006-00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科研计划项目(201702040)作者简介:初迪,硕士在读,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作者单位:1内蒙古医科大学;2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方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鄂尔多斯大街50号;邮编:010030;Email:nmgcdc_cd@通信作者:张秀红,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环境与学校卫生方向研究;Email:zxhcdc@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higher incidence,especially the primary schools in county and town areas.It is necessary to attract attention from administrations of education and health,an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coping strategies.Key words:school,public health,epidemiological study,student health service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⑴。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具有人群年龄小及密度大,相互接触频繁和防护意识差等特性,一旦学校出现传染病暴发或聚集性疫情,容易在短时间内扩散,从而造成疫情传播、蔓延甚至暴发流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2-41o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1.2质量控制每年对辖区责任报告单位进行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判定和报告要求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行;系统内所有事件均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报告事件的各项填报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1.3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构成比和率表示。
2结果2.1基本情况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4起,其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8起,占突发事件总数的64.86%。
5年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病例3712例,波及100142人,罹患率为3.71%;其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病例2894例,波及92405人,罹患率为3.13%,无死亡病例。
报告未分级事件5起,一般事件42起,较大事件1起,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
2.2事件类别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呼吸道传染病26起,54.17%;肠道传染病10起,20.83%),食物中毒第件8起(16.67%),环境因素事件3起(6.25%),其他公共卫生事件1起(2.08%)o传染病事件报告发病2029例(70.12%),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发病612例(21.15%),环境因素事件238例(8.22%),其他公共卫生事件15例(0.52%),(表1)0表1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事件类型数量/(构成比/%)病例数/(构成比/%)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3(6.25)424(14.65)流行性腮腺炎12(25.00)1005(34.73)风疹1(2.08)39(1.35)水痘10(20.83)272(9.40)肠道传染病手足口10(20.83)289(9.99)突发中毒事件食物中毒8(16.67)612(21.15)环境因素事件水污染3(6.25)238(8.22)其他公共卫生事件1(2.08)15(0.52)合计48(100.00)2894(100.00) 2.3事件流行病学分析2.3.1人群分布48起学校突发事件中,发生在小学的最多,共22起,占比45.83%;其次分别是幼托机构,初中和高中,分别发生9、7和5起,分别占比18.75%、14.58%、10.42%;普通高等学校及其他发生5起,占比10%(表2)。
2.3.2时间分布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呈双峰分布,高峰分别发生在3—6月和9-12月,1、2、7和8月均未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图Do表2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6年不同学校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学校类型不同地区发生事件数量/(构成比/%)合计数量/(构成比/%)城市县镇农村托幼机构2(4.17)4(8.33)3(6.25)9(1&75)小学1(2.08)12(25.00)9(18.75)22(45.83)初中2(4.17)4(8.33)1(2.08)7(14.58)高中3(6.25)2(4.17)0(0.00)5(10.42)普通高等学校2(4.17)0(0.00)0(0.00)2(4.17)工读教育0(0.00)2(4.17)0(0.00)2(4.17)其他学校1(2.08)0(0.00)0(0.00)1(2.08)合计11(22.92)24(50.00)13(27.08)48(100.00)图1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份分布2.3.3地区分布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县镇学校,占比50.00%;其次是农村学校,占比27.08%;城市最少,占比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