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生物重难点强化练第36练集训基因位置的确定及伴性遗传的特点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生物练习第36练集训基因位置的确定及伴性遗传的特点新人教版

集训基因位置的确定及伴性遗传的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萨顿和摩尔根都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观点,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顿的结论不具逻辑必然性,摩尔根用事实证明了其结论B.萨顿和摩尔根都分析了染色体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C.萨顿和摩尔根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D.萨顿和摩尔根都是提出假说后再对新实验进行预测并验证2.(2017·镇江丹阳初考)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其中: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控制白眼的是隐性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
上面三个叙述中( )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3.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4.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
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
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5.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①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6.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强化练习: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含答案)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强化练习: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含答案)1.(全国卷Ⅰ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2.(江苏卷25)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 B、X 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 M L M(M型)、L N L N(N型)、L M L N(MN型)。
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 M L N X B X 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1携带的X b可能来自于I3【答案】AC3.(浙江4月选考8)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B.由多个基因的异常所致C.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治疗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措施【答案】A4.(浙江4月选考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A.1/12B.1/8C.1/6D.1/3【答案】A5.(江苏卷)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答案】D6.如图为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代中女孩的患病率低于男孩的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代中可能出现正常纯合子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则Ⅲ代中不可能出现患病男孩【答案】D7.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考生物复习——伴性遗传知识梳梳理及训练

高考生物复习——伴性遗传知识梳梳理及训练
知识梳理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2.伴性遗传的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3.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
①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也一定来自母亲;表现为交叉遗传的特点。
②若女性为患者,则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若男性正常,则其母亲和女儿也一定正常。
③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图中还显示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男性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一定传给女儿,也一定来自母亲,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
②若男性为患者,则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若女性正常,则其父亲和儿子也。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热点针对练36(含解析)新人教版

热点针对练361.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2.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制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3.(2019·东莞模拟)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
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F5播种后淘汰感锈病类型,则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A.31/33B.31/32C.31/64D.31/664.(2018·汕头统考)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B.15∶7C.9∶7D.15∶95.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F3中Aa所占比例为2/5(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6.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高考生物复习伴性遗传专题训练(带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伴性遗传专题训练(带答案)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以下是整理的-高考生物复习伴性遗传专题训练,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在体细胞增殖时不发生联会行为D.在初级性母细胞中只含一条性染色体解析:有些生物细胞中无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故并不是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物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次级性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一条或两条染色体。
答案:C2.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A.基因在染色体上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答案:B3.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答案:A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 F1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答案:C5.如图为XY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染色体区段有某基因A,则位于Y染色体对应位置的基因可以为aB.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相同,X、Y不是同源染色体C.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区段D.所有真核生物都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解析:区段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 生物的变异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三章生物的变异3.1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 1 -3.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9 -3.3关注人类遗传病...................................................................................................... - 17 -3.1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1.主要起因: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是由染色体断裂所形成的片段不正常地重新连接所致,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2.类型(连线)3.遗传效应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4.对生物的影响大多数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时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5.影响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的概率是很低的。
当细胞受到电离辐射、病毒感染或化学药剂诱导时,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的概率会增加。
6.实例:人第5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会引起猫叫综合征。
二、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称为一个染色体组(genome)。
2.染色体数量的变异(1)概念染色体数量以染色体组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都称为染色体数量的变异。
(2)分类:(3)二倍体、多倍体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称为二倍体( diploid),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称为多倍体(polyploid)。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附答案)

5.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一种属于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Ⅱ3个体的两种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和Ⅰ2个体
B.Ⅲ5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C.若Ⅲ4与Ⅲ6结婚,生育一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
D.若Ⅲ3与Ⅲ7结婚,则后代不会出现患病的孩子
解析:由Ⅱ4和Ⅱ5婚配生下Ⅲ7,Ⅲ7为女性且表现正常,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性遗传病。Ⅱ3个体患两种病,其甲病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Ⅰ2个体,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来自Ⅰ1个体,A正确;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Ⅲ5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即AAXbY或AaXbY,Ⅲ8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即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B正确;Ⅲ4的基因型是AaXBXb,Ⅲ6的基因型是aaXbY,二者婚配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aa1/2XB_=1/4aaXB_,C正确;Ⅲ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则Ⅲ7为aaXBXb时和Ⅲ3婚配后代可能患乙病,D错误。
答案:B
7.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
B.乙病为红绿色盲症,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Ⅱ-4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3,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
D.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8
答案:C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部编版)2020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36练集训基因位置的确定及伴性遗传的特点新人教版9

集训基因位置的确定及伴性遗传的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萨顿和摩尔根都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观点,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萨顿的结论不具逻辑必然性,摩尔根用事实证明了其结论B.萨顿和摩尔根都分析了染色体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C.萨顿和摩尔根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D.萨顿和摩尔根都是提出假说后再对新实验进行预测并验证2.(2017·镇江丹阳初考)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其中: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控制白眼的是隐性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
上面三个叙述中( )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3.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4.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
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
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5.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①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6.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训基因位置的确定及伴性遗传的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萨顿和摩尔根都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观点,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顿的结论不具逻辑必然性,摩尔根用事实证明了其结论B.萨顿和摩尔根都分析了染色体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C.萨顿和摩尔根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D.萨顿和摩尔根都是提出假说后再对新实验进行预测并验证2.(2017·镇江丹阳初考)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其中: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控制白眼的是隐性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
上面三个叙述中( )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3.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4.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
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
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5.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①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6.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
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实验以验证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 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他们应该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 )A.父本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C.父本狭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D.父本狭披针叶,母本披针叶7.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 D.雌∶雄=4∶1二、多项选择题8.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是ZZ。
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
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9.(2017·盐城模拟)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A.正交与反交结果一般不同B.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C.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D.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三、非选择题10.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 A Y、X a 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 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序号_________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但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甲和乙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果蝇中的白眼(X b X b)与红眼(X B Y)杂交,F1中,卷曲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正常翅红眼果蝇占F1的比例为__________。
(4)某基因型为X B X 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的眼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
杂交实验如图。
请回答:(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
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2.果蝇X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棒眼性状的基因B,雌蝇X B X b表现为棒眼,X B X B表现为严重棒眼,雄蝇X B Y也表现为严重棒眼,X b X b、X b Y均表现正常眼。
请根据题意回答:(1)研究表明,棒眼性状是4号染色体片段与X染色体片段互换,连接到X染色体上导致的,这种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________,若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严重棒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性别由受精卵中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其他性染色体异常情况胚胎致死):①果蝇在卵细胞形成时经常会发生同源的X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
研究者需要保存这些果蝇进行研究,为保证其后代的雄蝇都可育,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保存。
②现利用性染色体正常的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研究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X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
a.若后代中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同源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b.若后代中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c.若后代中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答案精析1.D2.C [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的位置时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摩尔根的假说—演绎法的研究过程是: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的现象提出问题“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然后做出假设“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接着利用F 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综上所述,C 正确。
]3.B4.C [由杂交组合1亲本有镰刀形和圆形,子代只有镰刀形,说明镰刀形是显性性状,A 正确、C 错误。
杂交2中雌性是圆形,雄性是镰刀形,而子代中雌性都是镰刀形,雄性都是圆形,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B 正确。
母本是镰刀形,父本是椭圆形,该性状又位于X 染色体上,杂交后F 1椭圆形应是杂合子,与圆形杂交后,又因镰刀形对于圆形是显性性状,因此后代有镰刀形,D 正确。
]5.C [根据实验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 正确;由组合②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可判断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因此红眼是伴X 显性遗传,B 正确;组合①的F 1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和AaX BY ,若组合①的F 1随机交配,则F 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4×1/2=1/8,C 错误;组合②的F 1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和AaX b Y ,若组合②的F 1随机交配,则F 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4×1/2=1/8,D 正确。
]6.B [已知狭披针叶是隐性性状,披针叶是显性性状,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因此可以选择显性性状的父本和隐性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即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
①若后代雌株全部为披针叶,雄株全部是狭披针叶,则叶形遗传为伴X 遗传;②若后代雄株和雌株都有披针叶,又有狭披针叶,无性别的差异,则是常染色体遗传。
]7.D [ZW 型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可能:Z 型、W 型,概率各占12;当卵细胞为Z 型时,极体有13Z 型、23W 型;当卵细胞为W 型时,极体有13W 型、23Z 型,所以卵细胞与极体结合时:ZW 型占:12Z×23W +12W×23Z =23ZW ,ZZ 型占:12Z×13Z =16ZZ ,故雌∶雄=23∶16=4∶1。
] 8.ABD9.AC [在伴性遗传中,由于男性的X 染色体只能来自母方,Y 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方,因此正交与反交结果一般不同;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 染色体,女性具有两条X 染色体,因此两性发病率不一致。
]10.(1)甲、丁卷曲翅、正常翅(2)卷曲翅∶正常翅=2∶1(3)AaX b Y 1/6 (4)红色或白色(只答一种不可以)解析(1)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某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应选择的杂交亲本为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
本题应选择甲和丁做亲本,若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一致,可说明相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显性纯合致死,则无AA个体,则卷曲翅×卷曲翅→F1卷曲翅∶正常翅=2∶1。
(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果蝇中的白眼(X b X b)与红眼(X B Y)杂交,F1中正常翅的比例为1/3,红眼的比例为1/2,所以F1中正常翅红眼果蝇的比例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