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教科版(2017)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课件(附目录)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2)
lìshù yè
栎树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3)
táo shù yè
桃树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4)
bā jiāo yè
芭蕉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5)
xuě sōng yè
雪松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6)
qìshù yè
槭树叶
发现: 叶子的大小、颜色、形状不同
1.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 2. 观察同一植物的叶
教科版(2017)小学一年级科 学上册第一单元课件
植物 1. 我们知道的植物 2. 观察一棵植物
3. 观察叶 4. 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wǒ men zhī dào de zhí wù
1.我们知道的植物
读一读
zhíwù
植物
说一说
wǒ men zhī dào de zhí wù
落叶跟紧靠叶柄基部的特殊结构——离层有关。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离层及其临近细胞中的果 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增加,结果使整个细胞溶 解,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断裂面。但叶柄中的维 管束细胞不溶解,因此衰老死亡的叶子还附着 在枝条上。不过这些维管束非常纤细,秋风一 吹,它便抵挡不住,断了筋骨,整个叶片便摇 摇晃晃地坠向地面。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 植物落叶是由于植物产生的脱落酸造成的。
拓展活动
1.材料 2.欣赏 3.制作 4.展示
美丽的树叶画
本课所用实验器材
1.植物叶标本
4、这是谁的叶?
cāi yī cāi
猜一猜
猜一猜
冬青卫矛叶
梧桐叶
月季叶
牵牛叶 松树叶
说一说
找一找
注意安全
zhǎo yī zhǎo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知识点 (自动保存的) (自动保存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观察大树时用到的方法有用眼睛(看)、耳朵(听)、手(摸)、鼻子(闻),还可以借助(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观察。
2.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目的)去看大树时,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4.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树的器官一般包括六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6.树的相同之处:①它们都长在泥土里;②都需要阳光、水、空气、阳光;③都有树干、树冠、树根……7.树的不同之处:①树冠有大小;②树干有粗细;③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④结的果实不一样;⑤叶片不一样……8.常见的小草:狗尾草、蒲公英、黄花酢(zuo)浆草、车前草……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9.樟树叶片有(特殊香味)。
10.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
11.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有草质茎的植物叫(草本植物)。
12.比较大树和小草(维恩图)13.狗尾草、三叶草、银杏树、樟树、桂花树这些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称(陆生植物)。
14.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水花生、王莲等植物喜欢生活在水中,称(水生植物)。
15.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膨大有气囊)。
16.水葫芦和金鱼藻的比较17.一张完整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叶脉是植物运输营养和水分的通道。
18.新鲜叶与落叶的比较19、比较叶片的大小可以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
20.可以通过观察(叶片形状是否相似)、(叶柄形状是否相同)、(叶脉结构是否相似)来判断是否为同一种植物的叶,(颜色)和(大小)不能作为判断同一种叶的标准。
21.叶也是有(生命)的,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单元《植物的⽣长变化》知识点总结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单元《植物的⽣长变化》1.1种⼦⾥孕育着新⽣命1.植物是⽣命的主要形态之⼀。
2.绿⾊开花植物⼏乎都是从种⼦开始新⽣命的。
3.各种种⼦的外形特点植物的种⼦名称外形特点番茄的种⼦⽔滴形,黄⾊,表⾯粗糙。
黄⽠的种⼦橄榄形,乳⽩⾊,表⾯平整。
蚕⾖的种⼦类似⼈脚的扁平状,表⾯平整,前端有眉状⿊⾊种脐。
苹果的种⼦扁⽔滴形,前端尖细,⿊褐⾊,表⾯平整。
红松的种⼦⼀头⼤⼀头⼩,种⽪坚硬。
冬⽠的种⼦卵形,⽩⾊或淡黄⾊,扁平。
枣⼦的种⼦两头尖,中间⼤,黄⾊,种⽪坚硬,凹凸起伏⼤。
4.浸泡过的种⼦与没有浸泡过的种⼦之间的区别:浸泡后的种⼦变⼤、变软,种⽪颜⾊变浅……5.观察种⼦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多种感官,并⽤⽐较的⽅法才能观察到种⼦更多的特征。
①看:⽤⾁眼观察种⼦的颜⾊、形状和⼤⼩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显微镜观察颗粒较⼩的种⼦的特征。
②摸:⽤⼿摸摸种⼦的软硬、光滑程度。
③闻:⽤⿐⼦闻⼀闻种⼦的⽓味。
④测量:了解种⼦的重量、体积等。
⑤观察记录: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颜⾊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6.作为⼀粒种⼦,基本上都包括种⽪、胚、胚芽、胚根、⼦叶等⼏个部分。
7.种⼦是由种⽪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不同植物的种⼦形状、⼤⼩、颜⾊、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外部形态存在很⼤的差异,不过种⼦的内部结构⼜有相同之处,⼀般来讲植物的种⼦都包括种⽪、胚、胚根、胚芽、⼦叶⼏个部分。
10.种⼦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种⽪具有保护作⽤,胚是种⼦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
由此看出种⼦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的⽣命体。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3)最好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叶,不要伤害植物,要爱护它们,因为它们是有生命的。
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
(1)植物是“活”的,即有生命的。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重点实验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典型练习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答案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不属于植物特点的是()。
2.下列()是植物的茎。
3.下面哪一项不是植物()。
①香樟树②青菜③塑料花
二、判一判:观察植物时用到哪些方法?请画“√”
①用鼻子闻()②用舌头尝()
③用眼睛看()④用手摸()
三、说一说:请说出3条植物是“活”的理由。
四、画一画:你认为下面这株植物完整吗?它缺少了哪一部分?请补画完整。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
1. ②
2. ②
3. ③
二、判一判:
①③④打钩。
三、说一说:植物是“活”的理由。
1.植物会生长变化。
2.在不同的季节,植物的样子有些不同。
3.植物会死亡。
4.植物需要浇水。
5.植物能开花结果。
6.植物会长叶。
7.植物需要阳光。
……
四、画一画:这株植物不完整,缺少根(画上根即可)。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针对一年级学生设计的,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本单元内容包括:植物的名称、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叶子和植物的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观察植物标本,让学生描述植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植物单元一知识点上传

第一单元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植物是一类不能自由移动,但能够利用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的自养型生物。
现已知植物的总数达30余万种。
我国有高等植物4万余种,可供栽培的植物6000-7000种。
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增大、增重。
发育: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些细胞发生变化,分别生成能执行各种不同生理功能的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界限:一般以花芽分化(穗分化)为界限。
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它是指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
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是指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类型: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慢—快—慢”的规律。
生长曲线呈“S”形。
植物的生长速度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一般来说,在夏季,植物生长白天慢夜间快;冬季,白天快夜间慢。
季节周期:是指在一年四季中,植物生长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温带树木生长的季节性:春季、初夏快,盛夏慢甚至停止生长,秋季加快,冬季停止生长或进入休眠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相互依赖(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对水分和营养的竞争)。
根冠比是指地下部分根系的总重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的比值。
水分缺乏,氮素缺乏,低温,光照增强会使根冠比增加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我们知道的植物》PPT课件

xué shēnɡ huó dònɡ shǒu cè
学生活动手册
dì zhōu
第1周
dì zhōu
第4周
dì zhōu
第2周
dì zhōu
第5周
dì zhōu
第3周
dì zhōu
第6周
rànɡ wǒ mén qī dài
让我们期待
xià yì jié kè zài jiàn
下一节课再见!
树
5476997e379c75f0a16b7120597ca9b7
草
shuō shuō wǒ mén zhī dào de zhí wù
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tí shì
提示
zhè kē zhí wù huì bú huì kāi huā
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
yè zǐ shì shén me yànɡ zǐ de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shēnɡ zhǎnɡ zài nǎ lǐ
生长在哪里?
zhǎo zhǎo dà tú zhōnɡ nǎ xiē shì zhí wù
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zhè xiē zhí wù yǒu shén me ɡònɡ tónɡ diǎn
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
• 有叶 • 长在地上 • 能结果 • 需要阳光
种一棵植物
hú luó bo
胡萝卜
xiǎo cōnɡ
小葱
lǜ luó zhī tiáo
绿萝枝条
dà suàn
大蒜
duō ròu zhí wù de yè piàn
多肉植物的叶片
kuí huā zǐ
葵花籽
liǎnɡ zhǒnɡ zhònɡ zhí fānɡ sh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一)一、填空题。
1、植物的叶是由( )和()组成的,叶片上有()。
2、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不同形状的都有,有像( )、( )、( ) 等。
3、观察大树的方法有()()()()()等,他们分别用到的人体器官是()()()()()。
4、用放大镜观察树的(),用绳子观察树的()。
5、写出两种一年生植物(),写出两种多年生植物()。
6、写出两种以上木本植物()写出两种以上草本植物()。
7、写出两种以上水生植物(),写出两种以上陆生植物()。
8、植物一般都有()()()()()()。
9、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最大的区别是()10、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
二、选择题:1、我观察到红色树叶是()的叶子。
A枫叶B银杏C柳树2、下在是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A量筒B放大镜C绳子和尺子3、下面哪些不能做为辨别两片树叶是否是同一片树叶依据。
()A叶片的大小 B 叶片的形状 C 叶片的颜色5、我想把树皮的图案弄到纸上,我一般用()方法。
A 拓印B图画6、要想得到更多的资料,我们可以()A 看照片 B 到校园里观察真正的树7、狗尾草和水葫芦的不同点是()(多选题)A 果实不同 B 叶子不同C都有根8、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会很明显()(多选题)A 发芽B 开花C 结果D 树叶枯黄三、小法官:请你把对的画上“√”,错的画上“×”。
1、放大镜是长用的观察工具。
()2、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叶柄和叶脉构成的。
()3、叶的颜色在生长过程中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要想详细的了解一棵大树,通过大树的照片便能得到有关的资料。
()5、为了观察的方便,我们可以任意的从各种树上摘取树叶。
()6、大树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我们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大树。
()7、大树有生命,小草太小了,所以没有生命。
()8、水生植物是不能生长在陆地上的。
()9、水生植物生活在水里,所以它们不需要阳光、温度等。
()10、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所有植物的变化都是很明显的()。
四、连线题。
眼睛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耳朵物体的气味鼻子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第一单元《植物》复习题(二)1、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看到过什么?树瘤、叶片、果实、小动物、鸟巢、小鸟、小草、藤蔓、苔藓、掉落的果实、树叶、蜂巢等。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树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个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阳光、空气、水分、空间、营养。
6、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分、都有树干、树冠,一般都是多年生的。
7、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的大小颜色也不一样。
8、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9、树是木本植物。
草是草本植物。
10、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等。
11、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等。
12、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大树相同小草植株高大,茎粗,很硬,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植株矮小,茎细,较软,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13、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4、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它的叶柄中有气囊,里面冲满空气。
15、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
16、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相同点: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
17、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点:生长地点不同。
18、一片完全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对叶片起支撑作用,是传递营养和水分的通道。
19、新鲜的叶和落叶的不同:生命活力的不同。
20、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2、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土壤和营养。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23、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4、大树的生长变化:树苗、小树、茂盛的大树、落叶的树、枯萎的树、枯死的树。
25、植物的一生经历哪些变化: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26、植物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7、植物的相同特点: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8、猪笼草会捕虫,生长在潮湿的热带雨林里,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森林,无根、无茎、无叶。
29、植物的繁殖方式:①种子繁殖(如:桃子、麦子、狗尾草)②孢子繁殖(藻类、蕨类)③茎繁殖(柳树)④地下茎(马铃薯、大蒜)⑤根繁殖(蒲公英、甘薯)⑥叶繁殖(秋海棠、茶花)⑦还有的用芽尖繁殖。
30、龙血树是植物中的老寿星,它生长缓慢,几百年才长成一棵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往往能活上几千年。
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一、我知道(共22分)1、蜗牛的背上有一个(),身体软软的,头上有()对触角,用()爬行,用气孔呼吸。
2、蚯蚓的身体由一节一节的()组成。
3、金鱼的全身都长有(),用()游泳。
4、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和()三部分,蚂蚁长有()只脚,都长在()部。
5、蚂蚁太小了,我准备用()来仔仔细细地观察它。
二、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共30分)1、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9、铝罐的生产是利用了金属有延展性的性质。
10、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1、比较金属条、卡纸条、木条、塑料条的柔韧性:准备好相同宽度相同厚度的金属条、卡纸条、木条、塑料条,把它们并列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一端用重物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并在下面挂相同重量的物体,结果发现塑料条的弯曲程度最大,说明塑料条的柔韧性最强。
12、塑料的特性:有绝缘性、柔韧性、防水、可燃烧、耐腐蚀、能浮在水上、比较轻、不分解、不易传热、可重复利用。
13、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的人工材料,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14、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列:纸片>木片>金属>塑料。
15、我们可以用看、撕、揉等方式观察纸。
16、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
17、我们来造一张纸:把一小块面巾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好水调成稀浆状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把纸晾干。
18、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纸的什么性质?信封:轻便、可印刷。
档案袋:轻便、柔韧、可印刷纸巾:柔软、吸水、报纸:轻便、可印刷书本;轻便、可印刷19、材料在水中沉浮;沉的物体:纸、金属、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木头、塑料20、木头的特性:较硬、有承重性、不易传热、能燃烧、易加工、能浮在水上、不太重21、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质?筷子:坚硬、轻便船:能浮水上桌椅:易加工、有承重性、较硬、不易传热桥墩房梁:较硬、有承重性22、一棵树成长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森林正在急剧减少,人们现在正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屑和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
23、砖瓦特点描述:表面比较粗糙、有细小的孔、比较硬、多为黄红色、24、陶瓷的特点:表面光滑,颜色多样,有光泽,坚硬25、砖是用粘土烧制而成的,用粘土制成的砖很容易碎裂,砖坯经过加热,粘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就变成了坚固的砖。
陶瓷是用特殊的粘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砖和陶瓷都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煤和其它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6、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27、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石头)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28、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2、材料性木条卡纸铁片砖瓷塑料尺指甲能划出划痕吗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浮还是沉浮先浮后沉沉沉沉浮易折弯吗能能能不能不能能易吸水吗易易不易易不易不易24、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人们曾用龟甲、兽骨、青铜器来刻录文字,东汉时期,人们用竹片、木片、丝绸来书写。
25、辨别有毒塑料(PVC. PS)和无毒塑料(PE..PP)的方法:1、能漂在水上的是无毒的,沉水的是有毒的。
2,无毒的塑料摸起来较润滑,抖动有声音,遇火易燃,火焰呈黄色,燃烧有粘液滴落。
而有毒塑料摸起来表面发粘,抖动时声音不大且低沉,遇火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灭。
3.有颜色的食品一般不能包装食品。
第四单元测试题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水”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12分)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5分)()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6分)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①液体②固体③气体2、()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①烧杯②量筒③滴管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①轻重②颜色③黏度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水平。
①液面②刻度③量筒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①诺贝尔②拉瓦锡③居里夫人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①千克②公斤③毫升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①能流动②有重量③能压缩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①风扇②轮胎③瓶子①生物②植物③动物四、研究与发现(14分)对于空气,你都知道些什么?把你了解的有关空气的知识表示在气泡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