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说课材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材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4a32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f.png)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材料第一章:植物的生长1.1 植物的种子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它们包含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会发芽,长成新的植物。
1.2 植物的根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们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也能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类型的根,如直根、须根等。
1.3 植物的茎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结构,它连接根和叶,使植物能够直立。
茎内部有输导组织,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1.4 植物的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们通过叶绿体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1.5 植物的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们通过吸引昆虫等传粉者,完成授粉和结实的过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2.1 动物的出生动物的出生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通过卵生,有的通过胎生。
无论是哪种方式,新生动物都需要依靠父母的照顾来成长。
2.2 动物的成长动物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如幼虫期、幼年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2.3 动物的繁殖繁殖是动物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环。
动物通过交配产生后代,延续种族。
2.4 动物的死亡动物的死亡是生命周期的结束。
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如疾病、衰老、被捕食等。
第三章:物质的变化3.1 物质的形态变化物质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等过程发生形态变化,如水变成冰或蒸汽。
3.2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它们之间的转化需要特定的条件,如温度和压力的改变。
3.3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新的物质。
例如,铁生锈就是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第四章:地球和宇宙4.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地幔和地核位于其下方。
4.2 地球的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4.3 宇宙的奥秘宇宙是广阔无垠的空间,包含了无数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希望解开更多关于宇宙的谜团。
第1单元植物《观察叶》教案

3.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在观察叶子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叶子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5.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共同完成观察叶的任务。
2.生命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植物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增强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3.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叶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4.实践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观察叶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根据叶子的形状、大小、边缘等特征,区分不同类群的植物。
2.教学难点
(1)叶的形态识别:学生容易混淆不同形状的叶子,难以区分植物间的叶子特点。
突破方法:提供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加强直观认识。
(2)叶的结构理解:学生对叶片、叶柄和托叶的结构及其功能认识不够深刻。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解剖、模型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叶子的内部结构。
举例: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结构;叶柄和托叶的作用。
(3)叶的表面特征:观察叶子的气孔、叶脉等特征,理解其生理意义。
举例:气孔的开闭原理,叶脉的分类及功能。
(4)叶的生长:掌握叶子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举例:植物生长过程中叶子的变化,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5)植物分类:学会通过观察叶子的特点,对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叶子,如形状、大小、边缘、叶脉等,提高分类准确性。
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的根、叶、茎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植物的茎》《花和果实》五课组成,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认识植物的规律。
《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根的固定作用和吸收作用、叶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茎的运输作用进行详细的研究。
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能描述植物的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对植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并能用图文表达,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植物的根、茎的作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知识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植物根、叶、茎的作用;通过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保护所观察的植物,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懂得珍爱生命;在探究中感受科学要尊重证据,乐于合作交流,能长期参加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植物根、叶、茎的作用;通过了解更多的植教学难点: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能描述植物的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对植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并能用图文表达,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植物的根、茎的作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
单元课时安排:植物的身体-------1课时植物的根------- 1课时植物的叶-------1课时植物的茎-------1课时花和果实-------1课时第二单元《秋冬星空》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季节变换、斗转星移从幼年开始就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目睹、思考着神秘莫测的星空。
星空为孩子们留下了无数的问号,带给他们无限地遐想,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本单元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较为关注的四季星空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安排了“秋冬星空”单元作为学生探究的主题,重在落实以下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特征教案 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特征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植物的不同特征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教学材料- 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 幻灯片: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植物标本:多种不同特征的植物标本- 实验物品:放大镜、显微镜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植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如何区分不同的植物吗?2. 植物的特征(15分钟)- 使用幻灯片展示植物的不同特征,如叶子的形状、花的颜色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 让学生围绕植物的特征进行小组讨论,记录下他们的发现。
3. 植物的分类方法(15分钟)- 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叶子的形状、花的特征等进行分类。
- 示范使用分类法将一些植物标本进行分类,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 植物的观察实验(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植物标本和实验物品。
- 让学生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的细节特征,并描述出来。
- 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让他们发现更多植物的特征。
5. 小结(5分钟)- 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强调植物的特征对于分类和识别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并记录各种植物的特征。
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观察和描述的积极程度-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小组讨论和分类实验中的合作程度- 学生对植物特征的掌握程度:描述和识别植物特征的准确性扩展活动- 组织野外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和分类。
- 鼓励学生带来自己发现的植物特征的图片或标本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 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 确保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特征的植物。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植物。
2.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1. 了解植物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植物标本或图片。
2. 放大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 探究:1. 分组观察植物标本或图片,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2. 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特征,如:叶子、茎、花、果实等。
3. 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植物的特征。
3.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4. 小结:教师总结学生探究的结果,强调植物的特征。
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并与家人分享。
第二课时:探索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植物生长的视频或图片。
2.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 探究:1.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
2.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生长、叶子生长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
4. 小结:教师总结学生探究的结果,强调植物的生长过程。
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与家人分享。
第二单元:探索地球的秘密课时安排:4课时第四课时:地球的演变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活 4植物的茎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1)

植物的茎【教材分析】植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儿童对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更是充满了好奇.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身体及根的作用之后,继续利用简单的工具研究植物茎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植物进行观察的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意识到科学要尊重证据.【学生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茎运输水分的作用;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实践及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教学方法】讲解、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具准备】1、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2、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
【教学流程】活动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植物的茎.师随机板书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讨论: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如果茎确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养料走的一条道路还是两条路?学生讨论,汇报结果.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
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活动二:积极探索、学习知识(20分钟)谈话: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
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讨论: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会么叶子变红?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第一单元 植物的 生活 单元备课

(五)课时分配
1.植物的身体。1课时
2.植物的根。1课时
3.植物的叶1课时
4.植物的茎1课时
5.花和果实1课时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注意保护所观察的植物,懂得珍爱生命。
2.探究中能意识到科学要尊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三.科学知识。
1.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
2.知道植物的根的作用。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4.通过了解更多的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
2、在实验中观察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1.学习单不能成为பைடு நூலகம்生的学习负担,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单作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工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记录。
2.在探究研讨活动中,进行活动记录。
3.学习单上的动手做一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课题:植物的生活
(一)单元教材分析
植物世界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学生对于植物的世界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植物的世界中,已经对周围的植物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说陌生是由于学生对植物没有进行过细而有用的观察,更谈不上对植物世界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究植物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了。学生通过对植物的探究,初步了解植物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植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而产生进一步的探究的欲望。
在知识安排上,这五课内容密切联系,从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到探究植物根、茎的作用,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1单元植物《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选自教科书第1单元植物。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植物的分类: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学习按照形态、生活习性等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植物的结构:认识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分类:掌握植物界的基本分类方法,了解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区分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及代表性植物
(2)植物结构:认识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植物学的乐趣。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加强对学生讨论的引导。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成果分享部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通过分享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植物学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分享时过于紧张,影响了表达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和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植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一、填空:
1、一棵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也吸收了。
3、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4、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5、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进出的小孔,叫做气孔。
6、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不受损害,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还可以使空气湿润。
7、在显微镜下,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绿色的颗粒,它们叫做叶绿体,它们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都是绿色的。
8、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绿色的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9、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10、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证实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大多数是由叶制造。
1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2、在茎的内部有两种管子,导管运输水分,筛管运输养料。
13、构造齐全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
14、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
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
15、果实都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16、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17、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
传粉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
18、果实主要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成的,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的。
二、简答:
1、“根深蒂固”、“根深叶茂”说明什么科学道理?
答:说明根扎得越深,越牢固,长得越好,越茂盛。
2、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除了注意气候、季节外,还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
答:这样可以保护根毛不受损伤,移栽时容易成活。
3、在小树上栓铁丝晾晒衣服,日子久了,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
答:因为这样做会破坏树皮里运输养料的细管,叶制造的养料运不下去,就会形成瘤状突起。
4、有的小朋友爱剥树皮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
因为这样做会破坏树皮中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细管,使树木不能好好生长。
5、植物吸水与根的多少有没有关系?
答:有关系。
根越多,吸收的水分越多。
6、移栽较大植物时,为了增加成活率,会把植物的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内水分过分流失。
7、植物吸水的多少与叶子的大小、多少有什么关系?
答:植物的叶子越大,越多,根吸收的水分越多。
8、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
答:环割后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坐果率的提高。
9、选择一朵还没开放的丝瓜雌花,用塑料袋将这朵花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这朵花会不会结出果实?为什么?
答:不会结出果实。
因为丝瓜是雌雄异体的植物,将雌花罩起来后,不能传粉受精,就不能发育成果实。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