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怎么了?

合集下载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

下面店铺分享了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一起来制作吧。

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1868年日本名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与之一水相隔的朝鲜首被其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结束,日本毫无忌惮地入侵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则进而吞并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败亡,朝鲜亡国36年。

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般朝鲜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自不堪言,即使是朝鲜李氏王室,其遭遇之悲惨,也令人不忍卒读而掩卷。

如今,这个古老的家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我们花些时间拂去历史尘埃,追寻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亡国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感悟到比怀古者几声唏嘘更多的东西。

高宗李熙:战栗中度日的国王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朝(因王族姓李,故俗称李朝)于1392年建立,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时止,传王27代,有国519年。

也许是“汉阳地脉”已尽,李朝晚期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863年32岁的哲宗突然死去,仍无后,正当金氏戚族集团为接班人问题动脑筋时,一直与之处于争权状态的丰壤赵氏戚族势力抢先把传国玉玺抢到手,同王族旁支兴宣君李昰应合谋,把兴宣君的次子12岁的李熙扶上王位,这便是李朝第26代王高宗。

为了确保权位,防止戚族再次弄权,在高宗15岁时,大院君有意为他选了一位出身于败落家庭、家族人丁稀疏的闵氏女为妃。

不意这位闵妃却非同小可,其城府与心计一点也不亚于大院君。

她很快便组织一支政治力量同乃翁展开角逐,大院君的十年政权最后竟被这位23岁的小女子闵妃颠覆了。

就在朝鲜王室内翁媳之间展开恶斗的时候,外部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大变局。

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开始从“隐遁亡国”变为大国势力的接合部和撞击点。

1868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

1875年日本势力登陆朝鲜,中国作为宗主国在朝鲜同日本进行了20年的激烈对抗,最终败北。

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是怎么回事

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是怎么回事

[键入文字]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是怎么回事朝鲜板门店板门店谈判1950 年6 月25 日拂晓,由美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南朝鲜李承晚政权的军队越过三八线,悍然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起进攻,震撼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了。

1950 年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迫使美国坐到会议桌旁,谈判停战问题。

三八线是什么何谓三八线呢?原来1945 年8 月10 日日本提出无条件投降后,美国急于控制从1910 年起就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这个亚洲战略要地,但此时美国军队还远在冲绳岛,鞭长莫及;而苏军已经逼近朝鲜半岛。

美国联合参谋总部急令陆军部在10 日这天拿出一项阻止苏军控制整个朝鲜半岛的方案。

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认为,如果和前苏联争速度,派军队去抢地盘,肯定要落在前苏联后面。

不如在朝鲜划一条界线阻止苏军到朝鲜南部接受日本投降,对美国来说,这条线当然越靠北越好。

但又必须使之能为前苏联所接受,经过一番斟酌,最后确定以北纬38 线为分界线。

早在1896 年和1904 年,当日本和沙俄企图在朝鲜划分势力范围时就曾提出过这一条界线,但终因日俄双方矛盾尖锐而未能实现。

三八线的确定三八线方案呈交杜鲁门总统后,他马上批准。

8 月15 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去绝密信,征求斯大林对38 度线为受降分界线的意见。

16 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同意。

这样,没经过任何国际会议的确认,三八线就由美苏两国领导人定了下来。

它规定三八1。

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重温

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重温

【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重温(上)】2013年05月08日19:26:36【主页君按:三月份和大家说的整理的关于朝鲜半岛历史问题的整理文章,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文章主要回顾了上世纪朝鲜战争前后的一些历史,希望对大家了解观察当今半岛局势有一定的帮助。

】2009年5月27日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发言人表示,“正如向全世界宣布的,我们的革命力量将李明博叛徒集团全面参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扩散倡议,看做对我们的宣战。

”朝鲜将不再受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约束,朝鲜半岛将很快“重返战争状态”。

因此,原“朝鲜战争”已被标记为第一次朝鲜战争。

第一次朝鲜战争的起因,源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毛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场外交战。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登上北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

经过10天的旅行,12月16日中午12点,专列抵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

1950年2月16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宴会,为毛主席饯行。

2月17日,毛主席登上回国的专列,结束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苏联之行。

毛主席于到达莫斯科的当晚就与斯大林展开了第一次会谈,会谈的核心内容就是中方需要中苏之间的国与国的平等。

斯大林无视后,就僵了。

12月21日,毛主席应邀出席了苏联庆祝斯大林70寿辰大会,在形式上受到高规格的接待。

但苏方对中方关心的问题始终避而不谈。

第二天,毛主席转告斯大林,要求再次就中苏条约等问题进行会谈,并想请周总理前来莫斯科完成协定的签字手续。

12月24日,第二次会谈开始了。

斯大林说:“政府主席现已来此,内阁总理又来,在对外观感上可能有不利影响”,“还是认为周总理不来莫斯科为宜”。

苏联对中国是以强欺弱,但毛主席手上也不是没牌。

第二次会谈之前,除了东欧集团国家希望和中国做生意之外,西欧与美国也表达了想与中国做生意的愿望。

另外,更有缅甸等国希望与中国建交。

毛主席利用这些牌加上自己表达不满的不现身的手段要逼斯大林妥协。

英国通讯社放风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谈判过程真相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谈判过程真相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谈判过程真相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谈判过程真相9229 次点击12 个回复任子由于2013/7/31 10:21:02 发布在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谈判过程与战后影响...2013-07-28 | 阅:转:| 分享志华1953年7月27日晚10点,《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生效,这场焦灼的战争,经过历时两年多的谈判,终于宣告结束。

遗憾的是,战后,停战协定并没有升级为和平条约。

朝鲜半岛上空的硝烟,似乎始终未能全部散去。

新浪历史邀请历史学家志华、牛军、力舟,一同回顾那个艰难的停战协定的达成过程,以及停战协定在今天的意义与影响。

本文为新浪历史采访著名历史学家、冷战史研究专家志华的访谈容。

中国错失停战谈判的最佳时机: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新浪历史:1951年,曾经有13个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提案,以实现朝鲜战争停火,为什么中国拒绝了这个提案?志华:从朝鲜战争一开战,联合国就呼吁停火。

在战争整个进程过程中,和谈与和谈的呼声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战争一直没有停止。

没有停止的原因不断地变化。

最初,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因为美国的参与,成立了联合国军,等于联合国本身就干预这个事。

同时联合国成员又提出来要求停火,要求停战。

这些联合国成员首先呼吁北朝鲜停战,但是北朝鲜不完成它的军事目标,是不会和谈的。

联也说要和谈,都是嘴上那么讲,但实际上是停不下来的。

到了9月15号以后,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军事形势有所转变,美国又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政策,越过了“三八线”北进,这个时候联合国成员国像印度等等又呼吁停火,对象主要是美国了。

美国也不愿意停战,因为它有它的目标,它一边应付着国际舆论,一边想尽快地结束军事行动,还计划圣诞节回家过。

到1950年10月以后,中国抗美援朝意味着战争的进一步升级,此时停火的呼吁又转向中国。

中国同样一边展开军事进攻,同时也在应付联合国,提出自己接受停火的条件,例如的问题、联合国的席位问题、对日和约问题等等。

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键入文字]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利曾经对一场战争进行过这样的评价: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个传奇,因为打破了美国战无不胜的记录。

自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在所有参加的战争中所向披靡,不可战胜。

但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世界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

这场战争便是朝鲜战争。

1945 年8 月,日本经过8 年抗战,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苏两国便商定以北纬38 度为军事分界线,将朝鲜分为两部分。

1948 年8 月15 日,李承晚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北纬38 度以南成立了大韩民国。

9 月9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金日成的带领下也宣告成立。

从此,原本统一的朝鲜半岛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1949 年,美国为了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制定了全面扩军计划,要求建立专门针对中、苏等的包围。

1950 年初,美国与李承晚集团经过协商,签订了《美韩联防互相协议》。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

当时的美国正操纵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这场战争本来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它却诬蔑朝鲜破坏和平。

随后,安理会对侵朝的行为予以追认,于是美国纠集15 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

原来只是朝鲜半岛内部的矛盾演变成为了美国的侵朝行为。

社会主义国家对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大力声援。

针对美国的侵略行为,中国表示强烈抗议。

当时中国总理周恩来郑重通告: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趾高气扬的美国人不顾世界舆论的警告。

1950 年10 月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随着中国的参加,战局发生了变化。

从1950 年10 月25 日1951 年6 月10 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中1。

朝鲜核爆,日本如何应对

朝鲜核爆,日本如何应对

朝鲜核爆,日本如何应对.txt——某天你一定会感谢那个遗弃你的人,感谢那个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不顾的人。

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比什么都强。

________舍不得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说散就散。

主持人:2009年的5月25号朝鲜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之后就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而日本更是首当其冲甚至表态说可能会对朝鲜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如此的紧张,它又会采取哪些行动呢?今天演播室请到的是军事专家张召忠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刘江永教授。

欢迎两位,首先想请两位专家分析一下,就是在朝鲜进行第二次核实验之后呢,日本是非常的紧张,那么从军事的角度讲,朝鲜现在对日本构成现实的威胁吗?张召忠:朝鲜现在进行了三次导弹试验,一次核试验,这次对日本构不成直接威胁,因为核武器它现在还是原理试验,距离下一步的武器化时间还会比较长,可能会至少要几年的时间能把它装到导弹上,作为一个导弹的战斗部打到日本。

作为运载工具的导弹虽然经过三次试射以后呢,都没有成功。

就是说导弹作为一个运载工具,差距还比较大,它现在正在准备进行再一次的洲际导弹的一次实验。

主持人:就在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的第二天,日本首相麻省就表态说,攻击对方的导弹基地呢是一种正当的防卫,张教授怎么理解这句话?张召忠:这个事情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日本曾经以前呢它把看作是个底线,简单说就是先发制人,就是在对方动手之前我先把它干掉,这个事情有什么问题呢,很容易让人想起来日本以前干的事情,比如说1941年12月7号,在美国动手打它之前,日本先把美国珍珠港给炸了,这就是先发制人,就是说我怀疑美国的航空母舰,美国珍珠港基地太平洋舰队的一些舰艇,有朝一日会对日本联合舰队构成威胁,那么在你动手之前我先把你干掉。

主持人: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之后呢日本是非常的紧张,那么张教授,您认为日本这种紧张有原因吗?张召忠: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从现在来讲现实的威胁还是没有,朝鲜核试验这是第二次,导弹进行了三次试验,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朝鲜是想干什么呢,是想把它的核武器最后装在导弹上,作为运载工具打出去,打到日本,打到阿拉斯加或者打到夏威夷,那么目前情况来讲呢,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两次核试验它现在还是原理方面的试验,就是把理论上的计算结果用到实际的核试验当中去,来验证一下它理论计算的成果,那么这一步到把它做成武器做成小型化,小型化的导头,然后放到导弹上打出去,这个没有几年的时间完不成,美国原来这个过程用了10年,我估计朝鲜最快也得要几年的时间,所以说核武器目前没有现实的威胁,从运载工具来讲,运载工具已经进行了三次导弹试验,三次导弹试验都没有成功,最近正在准备一两个礼拜之内进行第四次的洲际导弹的试验,看看这次试验怎么样,但是总体来讲从导弹以及核武器这个角度来看,朝鲜对日本构不成现实的非常急迫的这种威胁。

朝鲜的现状与未来

朝鲜的现状与未来

朝鲜的现状与未来【摘要】自金正日死后,外界对朝鲜的未来发展有这各种各样的预测。

在金正恩上台进一年的时间里,朝鲜有了怎么样的变化,朝鲜的现状如何,朝鲜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关键词】朝鲜金正恩改革美国一、朝鲜现状自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正式接班。

而在这之前,他完全是个谜一样的人物,甚至无人知晓这位“接班人”的真实年龄,更不用说其他详细信息。

这位神秘人物将把朝鲜带向何方?是继续因循守旧,还是开启改革的步伐?是固步自封,还是拥抱全世界?人们对朝鲜的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

而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开始逐渐了解这位接班人和他的雄心壮志。

(1)迅速掌权金正日去世后,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于去年12月30日在平壤举行,会议宣布,根据“金正日2011年10月8日的遗训”,推举金正恩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2012年4月11日,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两天后当选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

从横空出世到被推举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可谓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

(2)继承遗训在朝鲜特殊的政治条件下,金正恩自然明白军队对于政权稳定的重要性,所以他和自己的祖父、父亲,强化自己在军队中的形象。

在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就开始了对部队的一系列视察,他于1月1日访问了人民军105坦克师团。

韩联社评论说,这表明金正恩将根据父亲金正日的遗训,继续走“先军”路线。

在金正恩掌权以来的所有公开视察中,部队占了一半以上,足可见他对军队的重视。

除此之外,刚刚成为“最高领袖”的金正恩,就频频以强硬形象出现,为朝韩关系定调。

2011年12月30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宣布:由于韩国李明博政府阻挡韩国各阶层人士的吊唁和吊唁团访朝,对军队下达紧急戒备和紧急备战命令,制造战争前夕的冲突气氛等,在朝鲜大国丧期间犯下了“反民族大逆不道罪”,朝鲜将永远不会同李明博政府进行接触。

韩联社分析说,朝鲜最高决策机构国防委员会当天以国防委名义,而不是发言人名义发表声明是相当罕见的,这意味着韩朝关系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走出困境。

朝鲜抗日史记 朝鲜当年是如何抗日的?

朝鲜抗日史记 朝鲜当年是如何抗日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朝鲜抗日史记朝鲜当年是如何抗日的?
导语:甲午战败之后,清帝国在战场与法理上都丢掉了朝鲜,将唐朝以降延续了上千年的中朝宗藩关系划上了句号。

在国人流行的历史记忆中,甲午战争
甲午战败之后,清帝国在战场与法理上都丢掉了朝鲜,将唐朝以降延续了上千年的中朝宗藩关系划上了句号。

在国人流行的历史记忆中,甲午战争后的朝鲜自然是迅速落入了日本之手,直到日本二战战败后方才独立。

但事实上,朝鲜最终被日本吞并要迟至1910年。

在甲午之后的15年间,朝鲜的局势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平淡”,立国五百年的朝鲜李朝王室仍然在做着最后的“救亡”努力,而日本也曾陷入势力被逐出朝鲜的危机之中。

尽管朝鲜是最后的失败者,但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却在亡国前爆发出了让外部世界为之震惊的能量。

【闵妃之死】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出兵占领汉城,随即将当时朝鲜政府中的所谓亲华派势力清除一空,建立了亲日派政府,实质上已全面控制了朝鲜局势。

随着在甲午战场上的压倒性胜利,日本对朝鲜的控盘程度自然也随之大幅加强。

此时,朝鲜落入日本势力范围本已是一件没有悬念的事情。

然而,出乎日本预料的是,全盘控制朝鲜的难度竟然要比在战场上击败大清朝要大得多。

朝鲜王妃闵妃(韩国人所说的“明成皇后”)在背后漂亮地捅了日本一刀。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政局突发异样,舆论称朝鲜二三四号人物突防韩国,美日韩三国以突发事件论处。

朝鲜怎么了?中国舆论场亦怀各种揣测,笔者认为,这是朝鲜政局的外交“新常态”。

被国际社会视为地缘政治麻烦制造者的朝鲜,总是会主动被被动地引发全球的关注。

近日,朝鲜被舆论场聚焦,不是因为核试验、放卫星和发射火箭;也不是年轻的领导人金正恩对军政高级领导人的清洗。

问题出在金正恩一段时间的“消失”上,敏感的韩国媒体对此分析了之前金正恩两腿有疾的视频,认为金正恩健康出了问题。

封闭国家的领导人健康问题,是国家秘密,也是让外部媒体引发联想甚至阴谋化的渊薮。

所以,网络上就出现了朝鲜出现政变的乌龙消息,也有舆论分析朝鲜白头山血统可能出现中断。

朝鲜也晓得谣言止于公开的道理。

9月25日,朝鲜中央电视台主动承认金正恩身体有恙,并且以充满感情的语调盛赞金正恩领导国家的热情。

更值一提的是,就在当天朝鲜举行了最高人民会议第二次会议,金正恩没有与会,但朝鲜领导层发生的新变化有些意味深长。

朝鲜新的“二号人物”再次发生变化,这次大会让黄炳誓成
为“新二号”,原来的“二号”崔龙海被罢黜。

从李英浩到张成泽,从崔龙海到黄炳誓,一个个被清洗被罢黜,甚至连姑丈张成泽都难逃被杀的命运。

这凸显金正恩对于朝鲜政局的把控和权力的操控,并不亚于乃祖乃父。

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朝鲜领导人,经过三年的历练,可以说已经基本掌握了朝鲜军政大局。

尽管网上对这位领导人不乏恶搞式的冷嘲热讽,但不能不承认,金正恩在朝鲜独特的政治体制下,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政治节奏和权力意志,去布局人事、设计内政和经略外交。

就此意义而言,金正恩的小恙并不意味着这个封闭国家要发生政变,反而折射朝鲜已经完全在金正恩掌控之中。

世人各式解读和猜测,还是因为对这个封闭国家的隔膜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小恙中的金正恩也向外界展现了他的“开放”新思维。

金正恩派出他的外务相和负责外交事务的政治局委员,遍访中东、北非、东南亚和欧洲国家。

这种密集的外交出访,在金正日时代也不多见,国际社会应该从朝鲜外交中了解到这个国家希望融入世界的信息,哪怕这种“开放”是机会主义的。

人们注意到,朝鲜外务相李洙墉甚至还参加了联大的一般辩论。

这是15年来的第一次,而且他还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捎来了金正恩的亲笔信,并首次对南北关系提出了朝鲜的统一主张“邦联制”。

相比朝鲜几十年一贯制地朝鲜主体思想统一南北或以军事威慑南方,朝鲜在联合国的讲台上给南北统一开出了新的和
平的“药方”,不管其基于何种目的,这都具有开创性的现实意义。

而且,李洙墉还主动和美国国务卿克里接触,希望参加克里主持的会议。

这也说明,朝鲜主动和美国的外交接触---尽管美国对此予以拒绝。

无论是外务相李洙墉还是负责外交的政治局委员姜锡柱,他们新的外交作为,都是秉承金正恩的意志。

所以,世界不能小觑金正恩的改变。

当然,掌控朝鲜大局的金正恩,在外交上的这些变化是远远不够的。

朝鲜外交窘境完全是由其错误的核政策所致---即便是传统友邦中国,也对朝鲜失去了耐心,以至于金正恩尚未实现访华。

弃核才能改善朝鲜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困境,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步。

在现代政治文明体系下,朝鲜封闭的政治模式的确属于异类。

如何让朝鲜真正融入世界,大权在握的金正恩亟需思考并作出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