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5.11用商的近似值解决问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5.11用商的近似值解决问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5.11用商的近似值解决问题(含答案)

【强烈推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课题:商的近似值(2)第 13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取近似值。 2.能根据除数判断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发现并探索其中的规律,熟练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商的近似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左右) 1.足球的单价是50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2.若足球的单价是45元,那么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3.明确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二、自学例13。(12分钟左右) 1.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就是求什么? (2)得数应精确到哪一位?为什么? (3)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是否合理?想一想,合理的近似值应该是几?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但有时也要根据所求问题的特

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求得的结果符合实际。 三、练习。(18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重点讨论该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提示:尽管装了13壶还剩1千克油,但这1千克油仍需要1个油壶来装,所以至少需要14个这样的油壶。 2.“练一练”第2题,独立解答后思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否合理?为什么? 提示:由于做13套之后剩下的布不够做1套,所以结果只能是“可以做13套这样的衣服”。 (二)比较练习。 1.练习十三第12题。 先计算,再比较商和被除数的大小,有什么发现? 总结:通过比较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发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所得的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所得的商比原来的数大。这里所说的“一个数”不包括0。 2.练习十三第13题。 不计算,直接填写比较符号。 提示:联系上面一题的计算规律进行思考。如:因为0.9比1小,所以2.07÷ 0.9的商一定大于2.07。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三第14题。 点拨:(1)运了3次后,余下的橘子怎么办?(2)买了8副球拍后剩下的钱能否再买1副? 2.练习十三第15题。 提示:要求行使100千米大约需要多少千瓦时的电,就是求100里面有多少个8.5。 3.练习十三第16题。 提醒:用较大的海洋面积,依次去和较小的海洋面积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归纳: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四)拓展练习。 1.练习十三第17题。

2019~2020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1第一课时 1.+9.6读作( ),负三点四读作( )。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米,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3.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答案: 1.正九点六 -3.4 2.比海平面高450米比海平面低102米 3.多9分少18分 -2分 4. <>< <><

1.像9,+15,+5和20这样的数都是( )数而像-15,-0.8,-25和-88这样的数都是( )数。 2.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3.对号入座。 -12 +90 +0.5 0 -2.9 -105 1.正 负 2. 3.正数:+90,+0.5 ,。 负数:-12,-2.9,-105。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 10℃ 70℃ -10℃ 正数 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一单元负数应用第二课时 1.向东走9米记作+9米,那么-7米表示() 2.银行存折上的“2000.00”表示存入了2000元, 那么“-500.00”表示() 3.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米;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淘淘走-52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3)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4)在-4、-25、0.6、0中,负数有3个。() 答案: 1.向西走7米 2.支出500元 3.-60 北 52 4.√√××

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每日一练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每日一练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63÷100.1 0.26×70.5÷65 7.8÷2.5÷0.4 3.2×2.5×12.5 7.2×(6.7-2.85)÷0.08 4.2×7.5÷2.5 用竖式计算 7.6×0.21 25.3÷0.88 72.1÷0.7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2÷50.8 0.86×5.77 187.31÷36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63÷100.1 0.26×70.5÷65 7.8÷2.5÷0.4 3.2×2.5×12.5 7.2×(6.7-2.85)÷0.08 4.2×7.5÷2.5 用竖式计算 7.6×0.21 25.3÷0.88 72.1÷0.7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2÷50.8 0.86×5.77 187.31÷36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12×4.5 0.5×0.67×8 102×4.5 1.97×1.03+1.97×0.97-1.97 1 2.5÷0.25×4 101×39.6 用竖式计算 2.94×5.4 1.43×0.67 7.9÷0.35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6.84÷0.36 52.4×0.76 65.07÷2.7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12×4.5 0.5×0.67×8 102×4.5 1.97×1.03+1.97×0.97-1.97 1 2.5÷0.25×4 101×39.6 用竖式计算 2.94×5.4 1.43×0.67 7.9÷0.35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1)》备课教案

商的近似值(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学会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通过学生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价值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在家里测量自己每步走多远,谁来告诉老师, 你每步走多少米?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汇报略。 教师:有个班的小朋友也在测量自己的步长,他们又是怎样测量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下情景) 学生1:我走一步量出是0.35m。 学生2:我走4步量出是1.33m,平均每步是0.3325m。 …… 学生3:我家客厅长6m,我从一端走到另一端,刚好走15步,算出平均每步是0.4m。 学生4:我走了7步,共3m,可是我算平均每步走多远时,除不尽,算不出来,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教师:屏幕上的这个小朋友提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商的近似值。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只走一步测出的结果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走路时,有时迈得长一些,有时短一些,所以要多走几步测得才比较准确,比如小明走8步,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学生看时,老师告诉学生:小明走路时每步的长短大致是相近的。课件显示:小明走

8步,并量出共2.97m。 教师:请同学们帮小明算算平均每步走多少米。(两名学生板演) 2.97÷8=0.371 25(m) 教师:谁来说说0.371 25m中的“3”,“7”,“1”分别在哪一位上,各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7”,“1”分别在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表示3 dm,7 cm,1 mm。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直尺上看看7cm,1mm有多长呢?并用手指比划一下。 学生看、比划其长度。 教师:1mm长吗? 学生:太短了。 教师:1mm对我们走一步的影响大吗? 学生:不大,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教师:既然没什么影响,每步的长度也不需要非常精确,保留到厘米就行了。怎样保留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那么这道题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应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商应该是0.37,因为第3位小数是1,比5小,所以要舍去后面的小数。 教师:0.37这个商是一个近似值,我们写商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说出写得数时要写约等于符号。 老师指导学生看书,特别强调对话框内容,加深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例1的竖式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回答:这道题不需要除尽,后面两步的计算是无用的,只计算到商是0.371就行了。 教师:请同学们共同完成刚才屏幕上提出的问题,走7步共3m,平均每步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2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保留商的近似值。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教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7箱饮料共重53kg,平均每箱饮料大约重多少千克?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备课教案

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0.63÷70.24÷0.30.65÷0.13 72÷144 1.44÷0.6 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9456 0.5429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讨论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多媒体课件出示例题) (1)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158÷7 (3)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 生:怎么除也除不尽 师:这下可难倒五(1)班的同学们了,怎么也算不出一个一个果篮里大约有多少钱的水果。现在同学们开动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 师: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法 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该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同学们买回水果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师:怎样求商的近似呢?保留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联系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 生:小组讨论 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单位是元,小数点后第二位是分,是最小的面值,所以保留两位小数。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那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 生: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后是1.62元(用“≈”连接) 师,其实在付钱的时候,有时候2分没法付了,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生:交流,保留一位小数,找零也不方便,就可以精确到角,所以只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那你只要除到哪一位? 生: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后是1.6(用“≈”连接) 师:回答得很好。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需要,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使他们在反思、调整中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2、归纳、总结求出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计算小数除法时,需要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一般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课时练(全)含答案

1. 小数乘法 1.1 小数乘整数 1. 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 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

答案: 1. 5.8×3=17.4(元) 2. 1.25×64=80(千克) 3. 0.05×280=14(米) 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

1.5 3 5 0.35 0.4 0.11 1.2 小数乘小数 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 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 少吨?高多少米?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 1.2× =

答案: 一、180 180 18 0.18 1.8 二、1.1875 4.59 4.2993 三、3.05×0.4=1.22(千米) 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 五、7.2 12 3.6 0.48 0.132 0.42 1.3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一支自动铅笔3.1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它的1.6倍,一支钢笔多少元?(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四、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 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 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五年级数学课课练

欢迎阅读 一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折纸 一、口算。 二、填空。 (1)2个101是( ),107里面有( )个101 。 (2)比53米短21 米是( )米,87米比( )米长21米。 (3(4)(5(61(12( 1 )读( )本书的人数最多,读( )本书的人数最少。 ( 2 )读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3 )读两本以上(含两本)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4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读书活动吗?

3、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0 3 ,其次是非洲,大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5 1,亚洲和非洲的面积和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4、小芳用三周时间看完了一本故事书,第一、三周看了全书的4 3,第二三周看了全书的7 5,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1A 、7 5+2、8A 12320(1)在表 (2)三四五六年级共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3、小李身高58米,小张比小李高201米,小王又比小张高501 米,小王和小张的 身高各是多少米? 4、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15 ,第二次用去它的1 2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3%)

5、一个建筑队原计划七月份筑路1110 千米,结果上半月筑路45 千米,下半月筑路13 20 千米。实际超过计划多少千米?(4%) 第三课时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1.填空: (1)0.9? 表示(?)分之(?? )。 (2)0.07 表示(?? )分之(?? )。 ( (2(1(23 ()…………( () …………( ()…………( 4 5 () 和 ()和

二长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一、填空。 1. 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 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3.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三、解决问题。 1. 用110厘米长的角铁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1.5倍,求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用方程解) 欢迎阅读

五年级数学上册 商的近似值教案 冀教版

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同学们要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大凡方法。 2.能正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求商的近似值有兴趣,体会数学计算与商的近似值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大凡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按题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呈现学习材料。 (1)你知道哪些自然灾害?说一说。 (2)自然灾害发生时哪些人战斗在第一线?在第一线经常发生哪些事情呢? (3)你们知道在“抗洪”中,解放军叔叔的受伤情况吗? 学生介绍“抗洪”的有关情况,教师用课件呈现学习材料: 育红小学五(1)班的全体同学决定去慰问在“抗洪”中受伤的7位解放军叔叔。他们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158元的水果分装在7个果篮里。 2.提出问题。

(1)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老师很想知道平衡每个果篮里有多少钱的水果?你能帮忙计算一下吗?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计算中学生发现除不尽,小数位数太多了,产生疑问。 二、探索新知 1.谈话交流,商讨解决方法。 师:在“158÷7”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除不完(除不尽)…… 师:这种情况在除法里叫做除不尽。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大家商量一下。 学生讨论,商量解决办法。 反馈讨论结果,达成一致意见: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商的近似值。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你们会取商的近似值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并作合适的指导。 3.展示探究成果。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上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158÷7≈22.57 (2)158÷7≈22.6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课练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课练答案 一、负数的初步认识 【点击课堂】 ^^第1页&& 二、 1. × 2. × 3. × ^^第2页&& 二、 1. × 2. √ 3. × 4. √ ^^第3页&& 二、 1. × 2. √ 3. √ 4. × 三、 1. A 2. C 3. B 4. D 5. A ^^第5页&& 二、 1. √ 2. × 3. √ 4. × 5. √ 三、 1. B 2. B C A 3. B 4. C 拓展应用 ^^第2页&& 石英钟无论是快还是慢,一昼夜的误差都不会超过0.5秒。 ^^第4页&& 不能到达学校,因为她只走了360米,离学校还有140米。 单元练习 二、 1. √ 2. × 3. √ 4. × 5. √ 三、 1. B 2. B C A 3. B 4. C 六、 2. -2400 -600 +1300 +450 -750 +2000 3. 13、8、10、5、11、15 4. 小明+150 -10 小方+180 -4 小勇+140 -12 小军+190 -2 5. (1)85 49 (2)3月8日3月28日 二、多边形的面积 【点击课堂】 ^^第9页&& 二、 1. 70平方厘米48平方厘米 2. 略 3. 6千克 ^^第10页&& 二、 120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48平方厘米 ^^第11页&& 二、 1. A 2. C 3. C ^^第12页&& 四、 1. 630千克 2. 10厘米 3. 40000株 4. 30000棵^^第13页&& 三、 1. 100平方米 2. 95棵 ^^第14页&& 四、 1. (1)1008平方厘米(2)16平方分米 2. 185平方米3. (1)30平方米 (2)30平方厘米 4. 19平方米 5. 7000千克 ^^第16页&& 二、 1. 160000平方米16公顷 2. 9 000平方米没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教案(二)

1.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找到和“求积的近似值”的联系.2.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二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整数 教师提问:0.9398保留三位小数为什么是0.940,写成0.94行不行? 谈话引入:求小数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探索尝试 例7出示 1.读题并列式 (总价÷数量=单价)

2.尝试计算 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4.8÷2.3(保留一位小数) 1.55÷3.9(保留两位小数) 三、质疑小结 (一)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尝试练习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40÷14 26.37÷31 45.5÷38 教师提问:解题时你运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横行只需列一个除法竖式) (二)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3.81÷7 32÷42 246.4÷13 (三)刘桐到超市买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五、课后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保留两位小数) 5.63÷ 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19.4÷12≈1.6(元) 19.4÷12≈1.62(元)

五年级数学上册5 简易方程练习课(第1~5课时)

作品编号:2354596851214563555220002 学校:包头市新民镇钽家屯小学* 教师:晓晓* 班级:晴天参班*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70~72“练习十五”第3、11、12、13、14题。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在经历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中,掌握解方程的策略和数学思维方法。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方程类型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解方程的知识,学习完这一小节,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学习了方程的解的意义。 预设2:还学习了各类方程的解法。 预设3:解完方程要记得检验。 ……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啊! 二、整理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整理的有关“解方程”的相关知识在小组里分享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完善课前整理好的关于“解方程”的知识点,并派代表交流汇报。【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整理好本小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直接汇报交流从而节省时间。

根据小组代表的汇报,投影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点。 【学情预设】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和复习“解方程”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方程的各类解法形成体系,能够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巩固练习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各类方程的解法,现在我们通过一组练习看看同学们方程解得怎么样,是不是又快又好?你们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1.完成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每幅图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2)你列出的方程符合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体验用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1题。 (1)师:观察左边的图,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要求出长是多少。 师: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学情预设】长方形周长=(长+宽)×2。 师:大家能列出方程吗? 【学情预设】把这道题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代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预设1:(5+x)×2=36。 预设2:2(5+x)=36。 师:同学们会解这个方程吗?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解答后独立检验,集体订正。 师:除了列方程,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做?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还可以列式计算:36÷2-5=13。 师:那大家觉得哪种方法好?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道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算术和方程之间不同的思维过程和解答方式。用算式解答需要我们根据问题去逆推计算方法,而用方程只需要找到数量关系或者计算公式,把已知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代入其中解答即可。 (2)让学生独立解答右图的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辩论,说说各自的理由,最后进行小结,从而逐渐让学生建立方程意识和建模思想。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教学生,说说自己的解答策略,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逐步提升解较复杂方程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小数乘小数 一、请给下面的竖式加上小数点。 3 . 6 5 2 . 3 6 0 . 0 2 9 × 0 . 4 6 × 4 . 7 × 0 . 8 4 2 1 9 0 1 6 5 2 1 1 6 1 4 6 0 9 4 4 2 3 2 1 6 7 9 0 1 1 0 9 2 2 4 3 6 二、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 28×6.5= 28×0.65= 2.8×6.5= 0.28×0.65= 2.8×0.65= 三、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部分是几位小数。 ① 425×0.03()② 4.25×0.005()③ 3.458×0.29()④ 0.048×0.213()⑤ 4.48×3.4()② 0.349×4.4() 四、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0.48×1.7= 3.25×3.6= 1.05×0.08=

五、解决问题。 1、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53.5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2、小明每秒走0.9米,从学校到家共走了3分钟,学校到家有多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个数除以小数 一、口算 8÷0.5= 0.92÷4= 0.32÷16= 6÷1.2= 6.8÷1.7= 0.4÷8= 0.48÷0.03= 0.56÷14= 0.48÷0.6= 6.3÷2.1= 0.32÷0.04= 0.64÷1.6= 二、填空。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对齐,再按()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乘法的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 3、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移动除数的(),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6÷12=()÷12=() 87÷0.03=()÷3=() 375÷0.25=()÷25=() 2.4÷0.06=240÷()=() 三、计算 1.8÷0.24= 13.5÷0.03= 3.24÷1.8= 0.054÷3.6= 741÷0.13= 6.72÷6.4= (用乘法 验算)

五年级上《商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例1、例2 ,第58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二第1,2,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学会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通过学生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价值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教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保留到百分位) 0.181≈ 3.6561≈ 10.0991≈ 指生说做法,总结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明确保留位数,再看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大于或等于5,向前进一,小于5舍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只走一步测出的结果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走路时,有时迈得长一些,有时短一些,所以要多走几步测得才比较准确,比如小明走8步,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学生看时,老师告诉学生:小明走路时每步的长短大致是相近的。课件显示:小明走8步,并量出共2.97m。 教师:请同学们帮小明算算平均每步走多少米。(两名学生板演) 2.97÷8=0.37125(m) 教师:谁来说说0.371 25m中的“3”,“7”,“1”分别在哪一位上,各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7”,“1”分别在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表示3 dm,7 cm,1 mm。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直尺上看看7cm,1mm有多长呢?并用手指比划一下。学生看、比划其长度。 教师:1mm长吗? 教师:1mm对我们走一步的影响大吗? 教师:既然没什么影响,每步的长度也不需要非常精确,保留到厘米就行了。怎样保留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那么这道题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应是多少?为什么? 教师:0.37这个商是一个近似值,我们写商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说出写得数时要写约等于符号。 老师指导学生看书,特别强调对话框内容,加深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例1的竖式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回答:这道题不需要除尽,后面两步的计算是无用的,只计算到商是0. 371就行了。 教师:请同学们共同完成刚才屏幕上提出的问题,走7步共3m,平均每步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2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保留商的近似值。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教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怎样列式? 53÷7≈ 教师:题中要求得数保留1位小数,商应除到哪一位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到小数点后第2位就行了,被保留位数的下一位. 导学生看书完成例2,同时教师在课件上完成,并提醒学生要写约等于符号。师:这道题如果只除到小数点后第2。那么你怎样判断是“舍”还是“入”呢?教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想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只要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

五年级上册课时练全册含答案

1. 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 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

1.5 3 5 0.35 0.4 0.11 0.95×1.25= 0.85×5.4= 5.1×0.843= 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 少吨?高多少米?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 1.2× =

1.3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一支自动铅笔3.1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它的1.6倍,一支钢笔多少元?(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四、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 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 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1.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一、填一填。 (8.2+2.4)×5= □×□+□×□ 71×5.9+29×5.9=(□+□)×□ 2.5×5×4=(□×□)×□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2.6×0.4 7.69×101 46×0.33+54×0.33 2.5×204 3.2×125 (125-40)×0.8 三、某商场一天卖出空调17台,每台873元,同时风扇也卖出17台,每台127元。一天该商场的空调、风扇共卖了多少钱? 四、一套衣服98元,学校为合唱队买了4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花了多少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年班姓名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小数。 3.把15.6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倍。 4. 0.52扩大()倍是52。 86缩小为原来的()是0.086。 5.2.45×16可以转化成245×16,计算后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它的()。6.一本《成语接龙》14.8元,买2本应付()元。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2.7.35×4的积是一位小数。() 3. 5.47×6可以转化成547×6,积的大小不变。() 4. 4.8×3表示3个4.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4.8的3倍是多少。()5.2.5×5与5×2.5的结果相同,读法也相同。() 三、聚精会神算一算。 1.我会口算。 0.8×4= 2.5×100=0.06×7= 0.5×100= 1.3×5= 4.2×3=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 28×150=0.28×150=0.028×15= 3.竖式计算我能行。 0.32×6= 4.5×18=32.5×12=

4.列式计算我最棒。 (1)50个6.5是多少?(2)15.4的3倍是多少? (3)12个3.5连加的和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做一做。 1.甜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 2.数学书封面长18.5厘米,宽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动脑思考拼一拼。 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0. 2 8. 5 ×3× 2 112 4 5. 8 9 . 要相信自己哟!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教案

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35页 教学目标: 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更有应用性。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去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方便快捷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去超市购物,一般采取 什么方式购买? (有时需要零买,有时需要整买) 2.提供信息 师:在这幅图中你读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并提出问题。 教师摘记问题并板书: 平均每块腊肉的多少元钱?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能列示计算出每块腊肉的价钱吗?为什么这样列示? 学生明确一盒97元平均分成8份得数就是每一块的价钱。尝试计算出答案。

师:算一算得数是多少?结合生活想一想,对这个得数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三、交流评价,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 学生板演算式和竖式计算的过程。 97÷8=12.125(元) 师:谁能说一说你对得数的理解和看法。 生1:计算出的是每块腊肉12.125元,也就是12元、1角、2分、5厘,生活中没有必要那么精确,所以我认为得数精确到百分位就可以,约等于12.12元。生2:我认为生活中精确到十分位就可以了。 师:你们想法都有道理,看来生活中有事对结果要求也不是要非常精确,所以我们要学会求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2.总结概括 师讲解:计算钱数时通常会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或是分,在求商的近似值时也是会用到“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师板书: 保留两位小数:97÷8=12.13(元) 保留一位小数:97÷8=12.1(元) 保留整数:97÷8=12(元) 3.总结方法 (1)计算下面各题。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8.97÷8≈ 24.5÷3≈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8÷0.3≈ 43÷13≈ 想一想怎样既对又快的计算出结果? (2)学生先计算,在交流计算经验,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计算的经验。 方法一:观察商的下一位。 生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时,只需要计算到百分位来选择“四舍五入”的方法。生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时,只需要计算到千分位来选择“四舍五入”的方法。方法二:观察余数的大小。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1 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1.小芳在小丽的()偏()()° 小丽在小芳的()偏()()° 2.巡洋舰在雷达站的()()。 潜水艇在雷达站的()()。 护卫舰在雷达站的()()。 3.选择合适的答案。 (1) (2)

4. 邮局在亮亮家的()偏()()。学校在邮局的()偏()()。答案:1.西南 40 北东 50 2.西偏北15 北偏东60 西偏南30 3.(1)C (2) D 4.东偏北40 东偏南25

1.2 认识简单线路图 一、看图分析李红上学、放学的路线。 李红从家先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市场;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体育馆;再向()行()米到学校。 从学校先向()行()米到()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再向()偏()()的方向行()米到家。 二、 邮局妇婴医院从火车站到啤酒厂该怎样走? 三、乐乐从车站去游乐园,先向()偏()到电影院,再向()偏()到游乐园。

答案 一、南东60°125 东18°200 体育馆西南18°200 市场西北30°125 二、从火车站向南到妇婴医院,再向西到邮局,再向北到商场,再向西到啤酒厂 三、东南东南

2.1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一、填一填。 1、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2、()扩大10倍是86,4.08扩大( )倍是408。 3、0.91米=( )厘米0.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6.24升=( )升( )毫升=( )毫升 2.078千米=( )米0.65吨=( )千克 8.22米=( )米( )厘米 4、0.365×( )=36.5 2.058×( )=20.58 5.6×( )=5600 0.032×( )=3.2 二、直接写出得数。 3.74×10= 7.2×100= 0.005×1000= 0.2×10= 10×0.6= 100×0.18= 1000×2.1= 1000×0.7= 三、地球上重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重0.16千克。地球上重1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各重多少千克?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 1平方千米=()公顷 1公顷=()平方米 1米=()分米 120公顷=( )平方千米 5.64公顷=( )平方米 25分米=()米 1.2平方米=( )平方厘米45分=()时 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 平行四边形状面积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3.用两个()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的(),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所以梯形的面积=()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6分米,高是4.8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 5. 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6.梯形的上底18厘米,下底22厘米,高15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底是8.5厘米,高是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8.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上底3分米,下底5分米,高( )分米。 9.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18平方厘米,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则面积是( )。 10.一梯形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高为3厘米,上底为10厘米,下底()。11.一个梯形上、下底之和3.6厘米,面积10.8平方厘米,高是()厘米。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2.4分米,高是0.6分米,面积是()分平方米。13.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扩大4倍,那么面积扩大()倍。 14.在一个上底为12厘米,下底为8厘米,高为4厘米的梯形,剪掉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面积是()。 15.一个梯形,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