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押题【漫画】【刘希国】

合集下载

2019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刘希国】

2019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刘希国】

2019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一、材料作文的类型虽说近几年来新材料作文代替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和方向,但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却纷繁复杂、百花齐放,各省市的高考材料作文争奇斗艳、各显风采。

无论是一线老师,还是命题专家对新材料作文的类型都没有一个统一、清晰、准确的说法,导致在具体研究时,对新材料作文类型的表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主观的表述,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官方标准的解释。

王森然先生八十多年前批评当时的语文教学时曾指出:“一国之内,省自为政;一省之内,校自为风;一校之内,人自为主;而一人之先后,又各异其主张,朝秦暮楚,彼此矛盾,昨标一理,今树一说,日新月异,各趋所便,以致中学国文教学,无一稳定之基础,无一贯彻之主张,震荡摇撼,迄无重心。

于是教者彷徨瞻顾,学者莫适所从。

”用在此处,用在现在人们对于新材料作文类型的理解上,也再恰当不过。

即使是同一个人,前后的表述也不尽一致。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对新材料作文题目进行评价、分析,2012年他把材料作文分为事实型、故事寓言型、语录型、艺术型;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分为阐释能力型、发现问题能力型和解决问题能力型;2014年又分为社会时事型(新闻与校园生活)、文学作品型(文人作品)、理论观点型(名言寓言);2015年分为事件型、事理型、任务驱动型。

另外,民间对材料作文类型的划分更主观、更随意,比如有人把材料作文分为:生活哲理型、道德情感型、名人典故型、寓言童话型、历史传说型、佛语禅意型、文学艺术型、综合材料型等。

还有分为:寓言类、故事类、社会现象类、哲理类、漫画类、多则材料组合类等。

之所以会如此多的表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材料作文缺乏顶层设计,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专家没有从宏观上、全局上对材料作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表述,此外就是每个人的分类标准是有差异的,有的是从材料的来源上,有的是从材料的内容上,有的是从材料的形式上,还有是从材料的考查目标上来区分等等。

2019高考作文预测【刘希国】

2019高考作文预测【刘希国】

2019高考作文预测:拘执与变通的审题分析及例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

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审题立意】“囊萤映雪”向来是克服物质条件的艰苦,发奋苦读的代名词。

而《笑林》中的这则笑话,属于“故事新编”。

在传统典故中添加了新元素,从而焕发出新意。

笑话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那种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从而忽视本质意义的可笑行为,情感倾向也由传统的肯定赞许转变为讽刺否定。

这是一则理想的作文材料,它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特点。

与往往揭示蕴含意义的寓言故事不同,“笑话”纯为叙述性文字,它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趣。

提供的“笑话”显然是一则反面材料,可作为靶子供读者审视批判和内省反思。

“笑话”中二人的“可笑之处”便成为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1.一味追求形式,忽视本质意义; 2.拘泥于成法习惯,不知道灵活变通; 3.刻意作秀,失却本真。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不管是何种立意,必须是从材料中来(自然生发),并能回到材料中去(圆合印证)。

比如,谈“切忌拘执,学会变通”,谈“天变道亦变”则可,而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则不可。

二是其它立意定然还有,不能一一列举,但是一则材料总有其核心旨趣,这则材料的内涵特质则是意在讽刺那种热衷形式本末倒置的可笑行为,评判一篇作文切、合、偏、离均应以此为标的。

【例文一】回到最初的原点纪伯伦在《沙与沫》中写道:“有一些人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出发点。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本是指赞扬他们为读书而勤奋学习的精神。

而如今车胤为读书而花费众多时间去捕萤火虫,孙康等至下雪天才读书,是否本末倒置了呢?这种“表面工程”因何而来?我想,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中失去了初心所以,回到最初的原点,拾起你丢下的初心吧。

2019年C语文试卷.联考版.起点卷作文写作指导【刘希国】

2019年C语文试卷.联考版.起点卷作文写作指导【刘希国】

八月,又在浮图关作战,前后共五场战斗,李进都因为立功而受到上等奖赏。

元世祖即位,李进进入宫中担任皇帝的侍卫亲军。

中统二年,朝廷宣布授予李进总把一职,并赐予银符。

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率领军队到达洪水山,李进与敌军竭力作战,敌我力量悬殊无法取胜,军队溃败,李进被俘。

李进跟随敌军行至掺入里,逃了回来。

二十五年,李进被授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

第二年,改任左翼屯田万户。

元贞元年春去世。

22.【C语文试卷.联考版.起点卷作文写作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光芒。

命制此题,目的就是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因素,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从中国象棋的“弃马十三招”中可以看出贪欲带来的害处。

许多时候,正是贪念让我们无法抵制诱惑,如果不能谨小慎微,控制自己,就会失败。

所以,这个材料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对现实的意义,又能警示我们要警惕贪欲,拒绝诱惑,控制自己。

写作角度:1.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国象棋作为中华传统棋文化的一部分,与国际象棋、围棋相比显得并不那么高端,但它依然有着强大的文化生命,以棋比喻人生社会,这也是我们应该珍惜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理由。

一种文化,只有对现实有意义,才能算得上有生命力。

2.拒绝诱惑,不忘初心。

“弃马十三招”中,黑方败就败在贪吃红马,受不了诱惑,因此迷失方向,丧失理智,冲动冒进,导致全局溃败。

3.眼前与长远,部分与全局。

红方舍一马,只是舍了部分;黑方吃一马,只是贪图眼前,结果就是舍眼前的得到了长远,贪局部的输掉了全局。

这也就提示我们,因为看不到长远与全局,所以才会被利益障目不见泰山。

考生可以写“眼前与长远”“部分与全局”的辩证关系。

【素材链接】1.薛录事化鲤:明代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薛少府病重后梦魂变鱼,遇赵干东潭垂钓,薛少府只闻得饵香,便思量去吃他的。

已是到了口边,想道:“我明明知他饵上有个钩子。

若是吞了这饵,可不被他钓了去?我虽是暂时变鱼耍子,难道就没处求食,偏只吃他钓钩上的?”再去船傍周围游了一转,怎当那饵香得酷烈,恰似钻入鼻孔里的一般,肚中又饥,怎么再忍得,方才把口就饵上一合,还不曾吞下肚子,就被赵干一掣,掣将去了。

2018语文压轴卷(二)作文【刘希国】

2018语文压轴卷(二)作文【刘希国】

语文压轴卷(二)作文22.【审题】此题有两个焦点“儒家文化的仁义”和“挤公交车的尴尬”,原本是相对独立事件,没有什么关联,这位提问的同学硬要扯上关联,可以说,写这类文章得经历反随意关联的逆推考验。

题目的主体部分完全可以当成今年流行的第21题(逻辑谬误)的出题素材,我们要分析这位同学的逻辑谬误在何处,进而逆推他偷换概念、不明概念、误读曲解经典乃至忽视传统文化的精髓。

好文章应该有思辨价值,即承题的时候不否认这位同学的“问题”,从而站在存在即时合理的角度指出他困惑的核心所在——他是要找一个能立竿见影马上指导行动的思想武器,再冠冕堂皇地称之为:儒德的现实化或现代化。

“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这句话的“可是”蒙蔽了我们,让我们误以为审题重心在“奉行儒德与主张个人权益的矛盾”。

其实不然。

“可是”取消了“儒家文化”和“那样做导致挤不上公交”的独立性,强行扯上关系。

所以高分作文在立论之前,要界定“困惑”的荒谬和儒家文化、儒学精神的真正意义,此谓拨乱反正。

中上等作文可以浅化为“儒家美德的知行不统一”现象的看待。

但如果对儒家文化一窍不通,文章会死在科学性不足上。

驱动是“你将怎样用书信方式回应这样的提问?”每一个考生需要扮演子思而后“回应”之,“回应”的对象是“那些困惑的同学们”,文章要有明确的写作对象。

或是以第一人称“我”对“你们”的娓娓道来,这个题目能写成封信或演讲稿。

【立意】(一)类似“天文家掉井”,儒家文化关注的点并不局限于家长里短。

(二)儒家思想调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拿假恶丑现象来涵盖人与人交往的全部。

(三)批判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反智主义思潮,不当小市民,要涵养人生大格局。

千载儒文化,今朝犹可行————答学弟学妹问亲爱的同学:你好!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很高兴。

你能提及儒家种种理论又将它们放于生活场景,证明你在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你能由古书所写,联想到现代化的社会,证明你在思考旧道理和新时代的关系。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一】【刘希国】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一】【刘希国】

2019年作文备考素材积累(二十一)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网友在一篇帖子中列举了他40年前为自己许下的100个心愿,其中包括住上楼房,冬天在家洗澡不怕冷,买一台黑白电视机,登天安门城楼,去西藏观光,乘长途火车睡卧铺,坐一次飞机,与外宾交谈,去一次美国,出一本书,了却父母一桩心愿,为家乡做一件实事……这位网友表示,当年自己拿26元工资,住十几平方的房子,靠煤油灯照明,听收音机接收外界信息,出门不超过100公里……所以,这些心愿在那时实在非同平常!如今这100个心愿大都实现了,其中有的是靠自身的努力,更多的还是靠社会的整体进步。

今天的你有哪些心愿?再过40年,你这些心愿也能实现吗?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呢?请根据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限制性1.材料引导语中“今天的你有哪些心愿”限制了写作背景、写作者的身份,心愿必须立足“今天”,也就是立足现在,立足当下,且必须是自己的。

2.“再过40年,你这些心愿也能实现吗?”“再过40年”,限制了心愿实现的具体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对40年后的2059年有一个畅想。

“你这些心愿也能实现吗”暗示考生坚信:靠自身的努力+社会的整体进步,网友的心愿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就也能实现。

“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呢”要求考生写出实现心愿的具体“方式”。

3.“请根据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引导语要求写作者的“联想和思考”不能脱离材料。

心愿、心愿内容和实现心愿的方式都是“联想和思考”的出发点,要仔细分析材料中网友心愿的类型,以及实现心愿的途径,这都应该是读了材料后联想和思考得出的。

开放性1.内容的开放性。

写作者所写的心愿是开放的,小到个人对高考的期待,对身边亲人朋友的祝福与关怀,大到国家的进步、富强,民族的复兴,不一而足,皆可为心愿。

“哪些”说明文章内容所涉及的心愿不止一个。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五)【教师版定稿】【刘希国】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五)【教师版定稿】【刘希国】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五)唯有奋斗方能收获幸福朱婷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孜孜追求,幸福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苦尽甘来。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靠双手去创造;幸福也不会突如其来,所有的幸福只有历经奋斗才会慢慢呈现。

换而言之,唯有奋斗方能收获幸福。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我努力过、奋斗过,还是没能实现梦想?在这里,请扪心自问,你真的奋斗过吗?还是只是说说而已?你有坚持吗?还是浅尝辄止?你奋斗的方向对了吗?还是南辕北辙、白费力气?奋斗,始于心。

在奋斗的开始,你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放眼当下,不少年轻人嘴里喊着“奋斗”的口号,又没有毅力去践行决心,三分钟热度,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试问,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坚定信念的行径,何以谈奋斗,又何以收获幸福?最终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

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在奋斗的开端立于不败之地。

奋斗,更在于行。

奋斗在有坚定信念的同时更要付诸于行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很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短暂的努力称不上真正的奋斗,因为幸福并不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写下这样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两位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想要实现人生价值、收获幸福,就要奋斗;而奋斗并不是说说而已,要付诸切实的行动。

奋斗的过程尽管很苦很累,但是当我们享受到通过自己不懈奋斗得来的成果时,坦然畅然欣然等种种感觉油然而生,这是什么?这就是幸福。

2020高考作文预测之漫画组作文【刘希国】

2020高考作文预测之漫画组作文【刘希国】

2020高考作文预测之漫画组作文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中的年轻人“充了很长时间的电”,却“没充进去”,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

年轻人茫然的表情中似乎写满了“怎么办”。

怎么办?他的师长、父母、朋友或许可以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

请你选择上述角色中的一种角色,给年轻人写一封信,和他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和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导引】这道作文题目在审题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形式上,题目是漫画与材料组合型作文,写作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即需要将这四格漫画中的夸张变形部分和强调突出部分按照漫画顺序加以理解。

漫画中的年轻人的“电量”快用尽了(图一),充了一宿“电”(图二),没充进去,他很困惑(图三),他看到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插头,明白了:他的“充电器”并没有连接电源,所以根本无法“充电”(图四)。

可以得知,漫画原本揭示的道理是解决问题要找到根源。

但这仅仅是漫画本身所表达的,还要依据文字材料将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引申。

在立意上,需将漫画寓意联系文字材料,再结合当下现实生活。

根据材料中“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这个关键句,可以知道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着重关注现代人的“生存能量”问题,即:人需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充电”;充不进去“电”,要寻找原因,外因可能是“没有电源”,内因可能是不够积极主动、没有细心分析根源等。

将“充电”对应人生状态,就可以将其理解为“充实生活”“明确目标”“努力的状态”等。

反之,没有实现“充电”,就是没有前行的动力、适合的方向、充盈的精神等。

总之,要准确揭示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并给出明确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在行文上,论述重心应放在为什么没充进去“电”以及如何真正“充电”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深入挖掘,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并提出解决办法。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材料【刘希国】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材料【刘希国】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材料全国卷 I【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

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界杯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是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莫做神州袖手人——一封“时光瓶”中的信未来18岁的你:十八载风云激荡,狭缝求索;三千里雷霆失色,龙腾星河。

为你落墨的这一刻,正是2018年,也是我的成人之年。

在过往的生命旅程中,我与中国一同成长、追梦,见证了无数巨龙矫首,腾渊昂视的时刻,也明白了自己身上应该承担的使命。

而在你打开这个飘摇过岁月的时光瓶时,你的生命之河也已流入成年的港湾。

在此,请允许我谈一谈:请承担起时代使命,莫做神州袖手人。

承担使命,需要仰望星空的眼。

从古至今,五千年风沙弥漫,却始终不能阻挡我们对星空的仰望和对中国梦的追求。

从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熙宁变法到如今的改革开放,我们一直在追求经济上富强繁荣的中国梦;从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铁屋呐喊到如今的兼容并包,我们一直在追求思想上启迪民智的中国梦;从张骞“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的凿空之行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政策,我们一直在追求外交上和谐共处的中国梦。

愿你无论所处时代如何,亦能不忘以梦为马,胸怀星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作文押题——“漫画类”作文一、郑州三检漫画作文:屈原是谁?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

漫画揭示了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

考生审题立意必须以漫画寓意为基础,脱离这一寓意的写作即为跑题。

2.思维限制。

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因。

不能仅仅抓住画面内容中的“屈原是谁”不放,写作时忌表面化和浅显化。

3.社会背景限制。

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年轻人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暗示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有当下意识,要立足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脱离当前时代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承。

开放性1.写作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如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学校、家庭、社会各应该负什么责任;在外来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等。

也可以站在“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角度,探究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原因,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中医中药、刺绣服饰、曲艺评弹、书法国画、陶瓷玉雕等,只要和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另外,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文化和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距离较远,传统文化本身晦涩难懂不易传播,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年轻人的浮躁心理,经济建设背景下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等。

这就为考生的选材和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3.文体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侧重于思考与分析;也可以选择记叙文,将自己要表达的道理寄寓在对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事例的叙述中,且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解题】这是一道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积淀及社会关切。

画面内容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和现实,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对此有何认识,有何思考,有何责任,有何担当,是十分需要思考的。

命题紧扣现实,符合立德树人的高考命题理念。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2.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3.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4.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5.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性环境。

偏题立意: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立场不同或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漫画中的四个年轻人却是胡乱猜测,错误荒诞)2.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思辨上的,此立意脱离漫画寓意)3.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题目太大,没有扣“传统文化”的主题二、漫画作文:矛盾又统一的“彼此羡慕”阅读下面题为《彼此羡慕》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这是一则漫画材料作文题,漫画是作文的立意基础。

漫画的主要内容是乘坐豪车的女子和乘坐自行车的女子都无视自己的拥有,却去羡慕对方拥有而自己缺失的幸福。

考生在立意时,需要抓住漫画内容、漫画标题“彼此羡慕”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真恩爱……”“有车真好……”等,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确定立意。

脱离这一核心的构思和写作都是偏题甚至跑题的。

2.价值判断限制。

漫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考生在构思写作时必须联系生活现实,抓住漫画的灵魂,并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

这则漫画材料贴近考生熟悉的生活,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对漫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理性思辨。

考生在立意时,需要评判两位女子做法的对与错,并进一步探究她们对与错的原因,抓住漫画中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坚决不能违背主流价值观而盲目拜金。

3.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维限制。

考生的构思必须立足于整体材料,坚持整体原则和全面原则,提取出两位女主人公的“共性”。

考生应注意这里所强调的“寓意”二字,即要通过材料的表面现象,去挖掘材料背后所隐含的关于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

开放性1.对问题思考的角度有多种。

可以从豪车女角度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也可以从自行车女角度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但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2.立意的切入点有多种。

考生可以分析她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人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也可以探究导致她们这种只见“不足”不见“优势”的心理的深层原因等。

考生还可以在这个立意的基础上总结出人们的共性心理,比如人们总是盯着别人的优势看,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

比如老婆总是别人的好,孩子总是别人家的优秀,月亮总是外国的圆。

这些显然都不是正向的价值观,应该予以批判、质疑。

3.文体是自由的。

可以选择论述类文体,直接发表看法;可以选择叙述类文体,通过故事和事件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选择书信等类文体。

【解题】这是一则漫画材料,对漫画寓意的个性化解读程度能显示出考生独特的见地。

本题在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围绕一个核心话题,既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又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所选漫画,第一层次的理解没有难度,但“寓意”层面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隐藏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干预生活的责任意识。

漫画“彼此羡慕”由两幅画面构成,两对夫妇,一豪车(车牌号888888)、一自行车。

豪车的女主人公羡慕单车夫妇“真恩爱”,自行车的女主人公羡慕豪车夫妇“有车真好”。

漫画表意的重点在于两位女主人公的言语内容上。

如何能把看似矛盾的语言统一起来,可以体现出考生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水平。

任务设置的主要意图在于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引导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幸福。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珍惜自己拥有的美好,活出人生的幸福。

2.你无视的生活,也许正是别人渴望的美好。

3.唯有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方可拥有自信的风采。

4.与其歆羡他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

5.不必仰视他人,自己亦是风景……偏题立意:1.正确理解幸福。

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学会换位思考。

4.正确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

5.女性当自强。

三、泰安二模:树、鸟、人和说明性文字构成的漫画作文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

漫画由树、鸟、人三部分和说明性文字构成。

审题立意时,考生应综合画面中的树、鸟、人并结合说明性文字进行联想和思考,脱离画面整体含意而只抓住画面中某一个要素进行引申阐发的立意均为跑题立意。

例如:只抓住漫画中的树,写成“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时,才不怕来自外界的伤害”;只抓住人与鸟的对比,写成“认清自己,成就人生”等,就是显然忽略了说明性文字的导向;只抓住漫画说明中的“相信”二字,将文章写成“相信自己,永不言弃”,则显然忽略了最重要的要素“翅膀”。

这些均是偏离了材料内容和寓意的立意角度。

2.思维限制。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文字中说的是鸟,但映射的却是人,考生的思维必须由鸟及人,谈对人生的思考,要谈的是人应该怎么办,而不是鸟。

3.漫画往往具有寓言的性质,考生要能够透过直观的画面抽象出社会人生的道理。

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鸟之所以不怕树枝断裂,不是凭借外物,而是依仗自己的翅膀。

“鸟的翅膀”可以喻指人的实力、能力、素养等,立意时,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一是个人层面,如增强个人实力、提升自身素养等;二是从集体层面,如某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三是从国家层面,如发展科技、重视创新才能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等。

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构思和选材是开放的。

基于漫画内容和寓意,考生可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作时可以根据写作需要自由选材,援引事例,只要能围绕观点进行论证即可;行文中可以自由安排文章结构,自由构思论证思路和选择论证方法。

3.文体是自由的。

除诗歌外,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

【解题】1.本题为漫画作文,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理性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画面要素、细节、夸张处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等,理清漫画各要素间的关系。

2.解析漫画内容要抓好漫画的深层义,即寓意,只有抓住深层义来立意,才能直达哲学层面,才能显示出考生思想的深刻性和思维的思辨性。

画面中的鸟与人形成对比:鸟不害怕树枝断裂,是因为它有翅膀,无需依赖外物;而人却惧怕树枝断裂,是因为他依赖着树枝。

通过对比可得出漫画的深层义:外物是靠不住的,重要的是强大自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能力为双翼,枝断又何惧2.增强实力,才能无惧险境3.强大自己,摆脱依赖4.丰己羽翼,恃才无恐5.凭己之能,行稳致远。

6.以己之能,振翅枝头偏题立意:1.自知莫能忘,后路照四方。

2.认清自己,成就人生。

(1和2立意:缺乏深度思考,考生看到人因不具备鸟儿“翅膀”这一条件而恐惧,故归结为人没有认清自己或没有自知之明,很明显,考生没有抓住出题人的命题意图,不能深层次地理解“翅膀”的内涵。

)3.相信自己,永不言弃。

(抓错关键词,考生只抓住漫画说明性文字中的“相信”二字,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词语“翅膀”。

)4.只有当自己(代指“树”)足够强大时,才不怕来自外界的伤害。

(抓错了写作对象,本题应围绕“人”与“鸟”来立意,而此考生却把“树”作为写作对象。

)四、漫画作文:爱心接力你我他,传递和谐家天下仔细观察上面一副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