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频数分布表

合集下载

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频数分布表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汇总和展示方法,通过
频数分布表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数据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我们对数据
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下面将介绍一般步骤来创建频数分布表。

1. 确定数据的范围,首先需要确定要统计的数据的范围,包括
最小值和最大值。

这有助于确定数据的分组范围和间隔。

2. 划分数据组,根据数据的范围,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组别,
每个组别称为一个组。

组的划分可以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通常采用等距分组或等频分组的方法。

3. 统计每个组的频数,统计每个组别中数据出现的次数,即频数。

可以使用计数器或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统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创建频数分布表,将每个组的范围和对应的频数整理到表格中,形成频数分布表。

表格中应包括组的范围、频数以及可以附加
一些其他统计量,如累积频数、相对频数等。

5. 分析和解释结果,最后,对频数分布表进行分析和解释,可
以通过图表或其他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从中找出数据的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一般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频数分布表是统计学中的重要工具,掌握其制作方法对于数据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 频数表的制作(示例)-

实验一 频数表的制作(示例)-

实验一:频数分布表的编制统计学的最基本工作是收集数据。

把原始数据收集上来之后,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这些数据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生物统计学中经常遇到的数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连续型数据(continuous data),又称为计量数据(measurement data);另一种是离散型数据(discrete data),又称为计数数据(count data)。

描述数据变化规律的最简单方法是将这些数据列成频数表(frequency table)。

1、离散型数据频数分布表的制作例1:检查200丛稻遗株,每丛内越冬三化螟幼虫的原始调查资料如下(见SAS程序),试编制频数分布表。

data freq_01; input x @@; cards;1 1 0 02 0 0 1 0 2 1 0 1 1 0 1 0 03 0 2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1 0 0 0 0 5 0 1 0 0 0 04 2 0 0 3 0 4 1 3 1 4 0 1 2 6 0 3 2 1 0 2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2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2 0 1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0;proc freq; run;运行结果:2 连续型数据频数分布表的制作例2:在广州天河区称量106头越冬三化螟幼虫的体重(单位:毫克),根据原始资料(见SAS程序),以6毫克为组距,分成13组,第一组下限为10毫克,制作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怎么画3篇

频数分布表怎么画3篇

频数分布表怎么画文章1:频数分布表的定义和绘制方法频数分布表是描述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发生频率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

它将所有数据按照一定区间进行分类,并统计每个区间内数据出现的次数,进而计算出每个区间所占的比例和累计比例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频数分布表的定义、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频数分布表的定义频数分布表是将数据按照指定的分组方式,统计每个组别出现的频次(即频数),并将结果整理成表格形式的数据展示形式,用于描述不同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其所占比例的情况。

频数分布表通常包括数据分组、频数(包括频次和百分比)、累计频数、累计百分比等内容。

二、频数分布表的绘制方法1. 确定分组方式确定分组方式是绘制频数分布表的第一步。

分组方式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每组的大小相等,即每组中包含的数据个数应该相同;(2)分组的数量应该适当,不过多也不过少;(3)应该避免数据序列中存在过于集中的数据区间而导致某些组别频数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

2. 统计频数按照选定的分组方式,统计每组中包含的数据个数,即为该组的频数。

统计频数时,可以用手动计数或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完成。

3. 计算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在频数的基础上,计算各组的百分比和累计比例,用于更好地展示不同数据组别的占比情况。

百分比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频数/总数*100%。

累计百分比则是将不同组别的百分比依次相加。

4. 展示数据将结果整理成表格形式,展示数据分组、频数、百分比、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等信息。

通常应该对数据以及数据的统计详情进行清晰的标注,以便读者更加轻松地理解数据信息。

三、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1. 确保分组方式合理及科学,避免数据集中分散不均;2. 标注清晰简明,确保数据真实严谨,防止数据分析出现偏差;3.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组和数据统计,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频数分布表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它通过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展示概括了数据的分布情况。

掌握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方法,对于应用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务实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必备技能。

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绘制频数分布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用于了解数据的基本分布情况。

下面是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需要分析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例如调查、观察、实验等。

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清洗:检查数据中是否存在缺失值、异常值或重复值,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均值插补、删除等方法处理缺失值,或使用箱线图等方法识别异常值。

3. 数据分组:根据分析目的和数据的特征,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或类别。

例如,可以按照年龄段、收入水平、性别等进行分组。

4. 统计每个组的频数:对于每个分组,统计该组中包含的观察值的数量。

这些频数反映了每个组在数据中的分布情况。

5. 制作频数分布表:将每个组的频数整理成表格形式。

表格中应包括组的名称和对应的频数。

为了方便阅读,还可以在表格中添加合计栏,计算所有频数的总和。

6. 绘制频数分布图:除了制作频数分布表外,还可以使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频数分布情况。

例如,可以使用条形图或饼图来表示每个组的频数。

这些图形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

7. 分析频数分布:通过对频数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状等特征。

例如,可以使用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8. 解释和报告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撰写报告或做出相应的解释。

将频数分布表和图形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提供有关数据分布的详细信息。

绘制频数分布表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该步骤,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5-2 编制频率频数分布表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

5-2 编制频率频数分布表客户调查与数据分析
组对应的频数分别为:2、5、8、12、6、2。
三、组距式分布数列
任务1 【步骤5】绘制频率频数分布表。
三、组距式分布数列
任务2:将上述表格制成Word表格。 【步骤1】新建word文件,点击“插入”菜单,选择“表格”
菜单中的“插入表格”,输入“行数”为“8”,输入“列数” 为“3”,并输入相关内容。 【步骤2】点击表格左上角的十字箭头,选择整个表格,点击 “表格工具”中的“设计”,选择“擦除”按钮。 【步骤3】将两边的竖线以及组与组之间的横线用橡皮擦除。
以是非数量标志。
二、分布数列及其分类
2.分布数列分类 (1)变量分布数列 按照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分布数列,称为变量
分布数列。 如按照房型需求、成交总价等变量分组就是变量分布
数列。
二、分布数列及其分类
2.分布数列分类 (1)变量分布数列
房型需求频率频数分布表
二、分布数列及其分类
2.分布数列分类 (2)品质分布数列 按照非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分布数列,称为品
三、组距式分布数列
组距式分布数列简称组距数列,是指在变量数列中的 每一个组,并不是由一个变量值来表示,而是一定数 值范围形成的数列。
三、组距式分布数列
江苏省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分布频率频数分布表
上表中的分组变量是人口年龄,而每组的年龄不是一个数值, 而是年龄段,因此这样的分布数列就称为组距式分布数列。
不超过10%。1.5/73.5=2%,小于10%,组距75可以采用。
三、组距式分布数列
任务1 如果分5组,组距=294/5=58.8。为了让组限整齐,组距取整
为60,组限是10的倍数。 误差为1.2。1.2/58.8=2%,小于10%,组距60可以采用。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
2、便于进一步计算有关指标或进行统计分析。当数据较多且需手工计算时,常先编制频数表,再进行统计计 算。
3、发现特大、特小的可疑值。
如果频数表的一端或两端出现连续几个组段的频数为零后,又出现少数几个特大值或特小值,使人怀疑其是 否准确,需进一步检查和核对并做相应处理。
4、据此绘制频数分布图。
原则
制作频数分布表的两个基本原则:
频数分布表
统计学数表
01 用途
目录
02 原则
将一组计量资料按观察值大小分为不同组段,然后将各观察值归纳到各组段中,最后清点各组段的观察值个 数(称频数),以表格形式表示之,称为频数分布表又称“频次分布表”,简称“频数表”。
用途
1、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
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用 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小参差不齐。频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趋势,是个体差异所 致,可用一系列的变异指标来反映。
感谢观看
第一,用来制作频数分布表的原始数据都能出现在该表中;第二,任一个原始数据只能出现在该表的一个组 中,不能同时兼属两个组中。
根据第二原则,制作频数分布表时,组与组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即组限,每组的起点称为组下限,而每 组的止点称为组上限。由此可见,对计量资料而言,组限应是闭一开区间,而对计数资料而言,组限应是闭区间。 根据第一原则,如果组限是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则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等于原始数据资料的最小值,最后一 组的上限应大于等于原始数据资料的最大值。反之则相反。

《医学统计学》统计描述 (1)

《医学统计学》统计描述  (1)

2500 2500 2500 420
500 500 500
甲 乙丙
例4-9,etc
1.极差(Range) (全距)
符号:R 意义:反映全部变量值的
R X max X min
变动范围。
580
优点:简便,如说明传染病、
560 540
食物中毒的最长、最短潜 520
伏期等。
500
缺点:1. 只利用了两个 极端值
表2-2 115名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转氨酶(mmol/L)含量分布
转氨酶含量
人数
12~
2
15~
9
18~
14
21~
23
24~
19
27~
14
30~
11
33~
9
36~
7
39~
4
42~45
3
人数
25
20 15
10 5
0
13.5 19.5 25.5 31.5 37.5 43.5. 血清转氨酶(mmol/L)
图2-2 115名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转氨酶的频数分布
lg 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
lg 1表示以10为底的反对数
X 0,为正值 (0,负数?)
几何均数的适用条件与实例
适用条件: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或对数正态分 布(正偏态)资料;如抗体滴度资料
例 血清的抗体效价滴度的倒数分别为:10、
100、1000、10000、100000,求几何均数。
XG
lg1
图 2-3 101 名 正 常 人 血 清 肌 红 蛋 白 的 频 数 分 布
2. 描述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
①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变量值集中 位置。本例在组段“4.7~4.9”。

频数分布表制作的基本步骤

频数分布表制作的基本步骤

频数分布表制作的基本步骤频数分布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制作频数分布表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一、确定数据范围和组距在制作频数分布表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数据的范围和组距。

数据范围指的是数据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差异,而组距则是将数据范围平均分成若干个区间所得到的长度。

通常情况下,组距的选择应该根据数据量来决定,如果数据量较少,则组距可以适当缩小;如果数据量较多,则应该增加组距以减少表格行数。

二、确定频数分布表的列名在制作频数分布表时,需要确定每一列的名称。

通常情况下,第一列应该是区间名称或者区间上下限值;第二列则是频数(即落在该区间内的数据个数);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列,如累计频数、相对频率等。

三、计算各个区间内的频数在确定了组距和列名之后,就可以开始计算各个区间内的频数了。

这可以通过手工计算或者使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来完成。

具体计算方法为:将数据按照组距进行分组,统计每个组内数据的个数,然后填入频数列中。

四、计算累计频数和相对频率除了基本的频数之外,我们还可以计算累计频数和相对频率。

累计频数指的是从第一个区间开始到当前区间的所有频数之和,而相对频率则是指当前区间内数据个数占总数据量的比例。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五、绘制直方图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制作好的频数分布表来绘制直方图。

直方图是一种用柱形表示各个区间内数据数量的图表,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在绘制直方图时,需要将各个区间的频数用柱形表示,并标注横轴和纵轴名称以及单位。

六、注意事项在制作频数分布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范围应该包括所有需要统计的数据;2. 组距应该适当选择,避免过大或过小;3. 列名应该清晰明确,便于理解;4. 频数、累计频数和相对频率应该准确计算;5. 直方图的柱形宽度应该相等,高度应该与频数成比例。

总之,制作频数分布表是一项基础性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确定

)。 最大值和最小值
)、 画记
• 4、组在数统和计各每组组界的限频数时,为了避免数据重复或遗漏,
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统计。
• 5、观察132面频数分画布“表正,”说说这30户家庭月收入 情况。你认为频数分布字表有什么作用?
下面是某班40名同学的身高(单位:㎝)
115 122 120 123 125 130 136 130 150 161 144 143 120 141 140 139 138 126 165 158 165 153 140 120 130 131 134 140 159 160 130 128 150 148 131 139 140 143 159 165
编表的步骤
自学教材130页~132页内容,完成下面任务:
• 1、在编制频数分布表时,如果(不同数据)不,多可以 不分组;如( 不同数据较多),,分则布要比先较分零组散。
• 2、编制频数分布表,一般可以分( )、(
(
)几步完成。
分组
• 3编、制分频组数要分先布确表定(
请根据这些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以反映这班同学身高分布的情况。
组别 110~119 ㎝
频数 1
120~129 ㎝
8
130~139 ㎝
11
140~149 ㎝
9
150~159 ㎝
6
160~170 ㎝
5
请根据这些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以反映这班同 学身高分布的情况。
某班学生身高频数分布表
组别 110~119

120~129 ㎝
130~139 ㎝
140~149 ㎝
150~159 ㎝
频数 1 8 11 9 6
下面是某班40名同学的身高(单位:㎝)
115 122 120 123 125 130 136 130 150 161 144 143 120 141 140 139 138 126 165 158 165 153 140 120 130 131 134 140 159 160 130 128 150 148 131 139 140 143 159 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