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物为线索的作文.

合集下载

以实物为线索的作文(5篇范文)

以实物为线索的作文(5篇范文)

以实物为线索的作文(5篇范文)第一篇:以实物为线索的作文文章要抓住线索记叙文中,有时不只叙述一件事情,而是叙述多件事情,要把这多件事情组织起来,就需要一条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

线索,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情节发展中的脉络。

散乱的珍珠用丝线串连起来,会更加美丽;一篇文章有一根贯穿始终的线索,文章脉络会更加清晰,更加紧凑有力。

因此,线索是写人记事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篇文章应该以什么为线索好呢?这要根据写作内容、主题表达的需要灵活处理。

下面介绍线索的几种主要类型。

一、以事件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不只写一件事,而是写多件事。

这时可以主写中心事件,并以之为线索,带出次要事件。

这样,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

详略搭配,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以主带辅,配合也就默契。

二、以人物为线索。

所谓以人物为线索,就是以某人的性格特征作线索,串起各个时期,各种环境中的生活片断。

这些片断都统一于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说白了,性格特征是一根绳子,绳子上系的各色珠子就是反映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人物线索上所串的片断,各个侧面都是相互协调的。

通常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事件的见证人,贯穿始终。

三、以实物为线索。

即用一件物品去贯穿全文。

具体写法是,在以物为陪衬的文章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

这一物件往往是过渡作用,或象征或昭示中心。

在专门写物的记叙文中,物既是线索,又是全文的叙事重点。

四、以感情为线索。

把人物各阶段的变化序列化,形成鲜明的线索,这样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分明,各阶段贯穿自然,对照清楚。

运用这种方法易犯感情发展过于简单或思想转变过于生硬的毛病,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一关键之处。

练习:作文题目:感受要求:①横线上可填上(友谊、亲情、烦恼、生活……)。

②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先确定一种感情,以感情为线索作文;也可找一个感情寄托物,以寄托物为线索。

话题作文 以物品为线索的作文(6篇)

话题作文 以物品为线索的作文(6篇)

话题作文以物品为线索的作文(6篇)第一篇:爱像储蓄罐“这个月又省下了几元钱,女儿,我帮你放进储蓄罐了!”妈妈的话音刚落,几枚硬币在互相碰撞中乖乖地跳进了“猪宝宝”的肚子里,是那样地高兴、快乐。

其实,爱就像只储蓄罐,包容了许许多多。

从小到大,我周围的人都对我倍加关爱,在不知何时就存入了爱的储蓄罐,慢慢地,慢慢地,时间长了,爱的储蓄罐被装满了,使我更加感到温馨,快乐。

于是,爱,就一直缠绕在我身边,不曾远离,不曾抛弃,而傻傻的我却未曾有过任何报答,一直默默无语地生活着。

但是,对于那些为我操心的人来说,当我拿出爱去做有意义的事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当我拿出爱去敷衍时,他们会很伤心、很难过,觉得自己的爱没能得到理解。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个初中生,面对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难以分辨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

就愈加感到爱??那浓烈的气息。

从初中的英语辅导老师的鼓励到语文老师拍着肩膀为我加油;从街边无名的拾荒者的朴素至理的话语到学校倒垃圾老人的关切询问。

无一不是出于爱的关怀。

而最重要的则是父母对我在精神上的支持,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我才一直不觉得孤单。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希望。

”就像歌里所唱的,对于我来说,“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那就是大家赋予我的爱,我已明白,我会倍加珍惜。

现在,我心中的储蓄罐也已存满了,我唯一想做的,也是唯一要做的,就是报答,报答这一颗颗火热的爱心,一份份真挚的情。

方式我也已经想好了,谨献给这份唯一的报答——努力学习,笑迎生活。

回头再看桌上的储蓄罐,是那么温暖,可爱。

第二篇:奶奶与缝纫机缝纫机,普普通通,并无什么特别炫彩的地方。

只知道任劳任怨地工作。

我们家就有两台“缝纫机”,一台是小缝纫机,奶奶常常用它做一些缝改衣服之类的活。

所以缝纫机好听的“咔嚓咔嚓”声时常在我的耳畔响起。

另一台“缝纫机”,就是奶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奶奶就像缝纫机一样任劳任怨。

以一个物品为线索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的作文

以一个物品为线索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的作文

以一个物品为线索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题目:一枚硬币的故事你有没有注意过身边一些小小的物件,其实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哦!比如说,现在我手里拿着的这枚硬币,它就有一段很有趣的经历呢。

这枚硬币是一枚一元硬币,它很小巧可爱,正面有国徽图案,反面则是一张算术几何书的图案。

它是在20xx年的某一天出生的,刚出生的时候金灿灿的,身上没有任何刮痕和污渍。

那时它和它的许多兄弟姐妹们被装进了一个装满钞票和硬币的大麻袋里,随后就被送到了一家银行。

在银行里,它们住进了一间昏暗的大房间,这间房间里到处都是装满钞票和硬币的麻袋。

有时候会有人进来,用铁锹将麻袋里的钞票和硬币铲到一个大盘子里装填自动取款机。

这枚小硬币就在其中一次被装填进了自动取款机里。

自动取款机里面真是热闹极了,硬币不停地在出钞口进进出出。

小硬币刚一进去就被拥挤推搡着出来,结果落进了一位阿姨的手提包里。

阿姨把它带回了家,但是没过几天就把它花掉了,于是它又进入了商场的收银台。

在收银台,硬币会被装进各种各样的盒子里,分文分钱分门别类,有的盒子里只装一角的,有的则只装五毛的。

小硬币在这里住了一阵子后,又被收银员用来找零。

就这样,小硬币在商场、银行、自动取款机之间辗转流转,见证了城市里人们忙碌的生活。

有时它住在一位上班族先生的钱包里,有时又被一位学生放进了存钱罐里。

有一次,它被一对年轻夫妻带回了家,放在了一个漂亮的陶瓷碗里。

那个碗就摆在电视机旁边的小茶几上,是专门用来存零钱的。

小硬币在那里又住了好一阵子,期间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它们有的是一角的、五毛的,也有的和小硬币一样是一元的。

直到有一天,那对年轻夫妻把陶瓷碗里的硬币全部取出来,带到商场里把它们全部兑换成了人民币。

小硬币又重新回到了商场的大循环中。

就这样,小硬币一直在城市里穿梭流转,见证着这个城市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有时快乐,有时辛苦,但它从没停止过自己的旅程。

正因为有了这枚小小的硬币,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与联系。

以一件物为线索的作文

以一件物为线索的作文

以一件物为线索的作文《以一件物为线索的作文》篇一:《以一件物为线索的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件物如同璀璨的星光,总是在我脑海中闪烁,那就是奶奶的蒲扇。

小时候,每到夏天的夜晚,闷热的空气就像一张巨大的毯子,沉甸甸地压在人身上。

而奶奶家的小院,却是一片清凉的小天地。

奶奶总是搬着那张有些年头的小板凳坐在院子中间,我就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

奶奶一坐下,就会从旁边拿起那把蒲扇。

那蒲扇可普通了,边缘有些破损,扇面也有点发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我一看到蒲扇,就会兴奋地凑过去。

奶奶就会把我拉到她的腿边,然后轻轻摇起蒲扇。

那蒲扇扇出的风啊,就像奶奶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

我仰起头看着奶奶,奶奶的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奶奶,你这蒲扇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把热空气赶跑了。

”我奶声奶气地说。

奶奶笑着说:“那可不,这蒲扇可是有魔法的呢。

”我眼睛一亮,“魔法?什么魔法?”也许在当时的我看来,这蒲扇就像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一样神奇。

奶奶神秘兮兮地说:“这扇风能把蚊子也赶跑,还能让我的小宝贝快快入睡。

”我靠在奶奶身上,感受着那轻柔的风,听着奶奶讲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有时候我会问奶奶:“奶奶,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奶奶就会说:“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奶奶编的呢。

”那时候的我也不在乎真假,只觉得那些故事就像蒲扇扇出的风一样,把我带入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有嫦娥奔月,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宫中孤独地抱着玉兔;有牛郎织女,我好像能看到银河两岸,那对有情人遥遥相望。

可是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去奶奶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有一次夏天回去,我看到那把蒲扇还静静地放在角落里。

我拿起来扇了扇,那风还是那么轻柔,可是我却再也找不回小时候那种纯粹的感觉了。

我突然觉得有些难过,这蒲扇就像我和奶奶之间那渐渐远去的亲密时光的见证者。

也许,成长就是这样,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被我们遗落在身后。

但是这蒲扇所承载的回忆,却永远在我心中,像一阵温暖的风,时不时地吹过我的心田。

描写实物的作文

描写实物的作文

描写实物的作文篇一《我家的老冰箱》我家有个老冰箱,那可是个老古董了。

它就像一个忠诚的老管家,默默地站在厨房的角落里,一待就是好多年。

这冰箱从外观上看就很有年代感,它的外壳是那种老式的白色,有点发黄了,就像一颗放久了的大白萝卜。

冰箱门的边缘都有点磨损了,每次开关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像是一个老骨头在活动时发出的抗议。

说到这个冰箱的内部构造,也很简单。

冷藏室里有几个可以调节的架子,有时候我想放个大西瓜进去,就得把架子重新调整一下。

冷冻室就更小了,每次我把冰棍儿放进去的时候,都觉得像是把宝贝小心翼翼藏进了一个小盒子里。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想自制冰糕。

我把事先调配好的果汁倒入小盒子里,然后轻手轻脚地放进冷冻室,生怕把那些要成型的冰糕给震坏了。

我隔一会儿就跑去看一眼,看着那些果汁一点点变成冰块的过程特别有趣。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周围结了一点点冰花儿,像冬季窗户上刚出现的霜花。

过了一阵子,中间部分也慢慢变硬了。

可是由于这老冰箱冷冻的效果不是那么好,这个冰糕最终的形状没有很完美,有的部分硬,有的部分还带着点冰沙的口感。

不过这也成了这老冰箱带给我的一段独特回忆。

这个老冰箱虽然没有现在那些新款冰箱功能那么强大,什么智能控温、保鲜保湿之类的都没有,但是它陪着我们家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见证了我们家的一日三餐,它就像家庭中的一个长辈,虽然老旧但充满了回忆,一直勤勤恳恳地在那儿发挥着它的作用。

篇二《那把老藤椅》在我老家的堂屋里,有一把老藤椅,这藤椅岁数可不小了。

藤椅的颜色就和老家那黄泥墙的颜色差不多,暗暗的,透着一种历经岁月的沧桑感。

它的藤条相互交织着,有些藤条摸起来糙糙的,就像外婆的手,满是岁月的纹路。

扶手的地方因为被无数次摩挲,变得特别光滑。

我们几个小孩调皮的时候,还总是把这扶手当成滑滑梯,小屁股来回在上面蹭,结果当然免不了被大人训斥一番。

这个老藤椅坐起来可相当有讲究,你得找准姿势。

要是姿势不对,就感觉像是坐在一堆乱树枝上,很是难受。

描写实物的作文

描写实物的作文

描写实物的作文篇一《我家的老物件——收音机》在我家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台收音机。

它可算得上是个老物件了,外壳是那种深棕色的塑料,上面有着一道道岁月的划痕,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

这台收音机的大小嘛,大概有两个砖头并在一起那么大。

正面有一块很大的扬声器网,网子的线条交织纵横,有些地方甚至有点微微变形。

旁边就是一些旋钮,调频道的旋钮上刻着一些数字和刻度线,不过那些数字因为长时间的摩挲,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音量旋钮比较大,转动起来会发出一种“咔咔”的声音,就像一个关节不太灵活的老人活动时发出的声响。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傍晚,爷爷就会坐在那张旧藤椅上,把收音机放在旁边的小桌子上。

他总是小心翼翼地转动调频道的旋钮,耳朵凑近收音机,仔细地听着里面传出的声音,寻找他最爱听的戏曲节目。

那时候这收音机的声音可大了,一打开,咿咿呀呀的戏曲声就充满了整个屋子。

那时候我觉得那声音又奇怪又吵闹,但爷爷却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收音机突然不出声了,爷爷可着急了。

他把收音机翻来覆去地看,一边嘟囔着“这咋回事呢”。

他还试着拍了拍收音机的外壳,就像在给一个调皮捣蛋不肯出声的孩子一点小小的警告。

结果还真灵,“啪”的一声,又传出声音来,爷爷就又高兴地坐回藤椅上听戏了。

现在这台收音机虽然已经很少被使用了,但每次看到它,就好像看到了爷爷在藤椅上惬意听戏的场景,它承载着我对爷爷的思念和一些美好的童年回忆呢。

篇二《我的钢笔》我有一支钢笔,那可是我的“宝贝”。

这钢笔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笔身是黑色的塑料材质,但是在笔帽顶端有一个小小的银色装饰,就像一颗星星点缀在黑夜中一样。

这钢笔的粗细正合我手,握住它的时候就感觉特别踏实。

笔尖那可是关键部分,细细的,在光线下能看到微微的反光。

每次书写的时候,墨水就顺着笔尖缓缓地流出来,在纸上留下清晰的字迹。

我写字比较用力,所以这笔尖和我“磨合”了好一段时间才变得这么顺畅呢。

有一回我带着这支钢笔去学校参加作文比赛。

以小见大手法以小物件为线索的作文

以小见大手法以小物件为线索的作文

以小见大手法以小物件为线索的作文
哎,那木盒子里面藏了啥?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枚铜戒指。

看上去简单又古老,上面还有岁月留下的痕迹呢。

一摸上去,感觉像是能听到历史的回声似的。

书桌角落那儿,有个小台灯照着个陶瓷茶杯。

杯子口都磨得有点光滑了,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好久的。

晚上没事的时候,泡杯茶,茶香飘过来,感觉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好像回到了过去。

说到老照片,有张明信片特别有意思。

虽然都发黄了,但上面的字还是能看清。

写满了对朋友的祝福,感觉特别真挚。

每次翻出来看看,都能想起以前的事儿,心里暖暖的。

墙上那把吉他啊,虽然琴弦都生锈了,但看着还是觉得挺有味道的。

不知道谁以前弹过,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以小物件为线索以小见大作文

以小物件为线索以小见大作文

以小物件为线索以小见大作文哎呀,我有一个特别宝贝的小物件,那就是一颗弹珠。

嘿嘿,这颗弹珠可不是一般的弹珠哟,它可是有着很多故事呢。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玩弹珠游戏。

哈哈,那时候大家都为了能赢得更多的弹珠而努力呢。

有一次,我特别幸运地赢到了这颗弹珠,从那以后呀,我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这颗弹珠陪着我度过了好多快乐的时光呢。

有时候我会拿着它在手里把玩,看着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嘿呀,心里就特别开心。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它弄丢了,哎呀,我可着急啦,到处找呀找呀,心里难过极了。

还好最后终于找到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哈哈。

随着我慢慢长大,这颗弹珠依然是我最珍惜的宝贝。

它虽然小小的,但是却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呀。

嘿呀,每当我看到这颗弹珠,就会想起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日子,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哎呀呀,这颗弹珠可真是我的宝贝呀,嘿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要抓住线索记叙文中,有时不只叙述一件事情,而是叙述多件事情,要把这多件事情组织起来,就需要一条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

线索,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情节发展中的脉络。

散乱的珍珠用丝线串连起来,会更加美丽;一篇文章有一根贯穿始终的线索,文章脉络会更加清晰,更加紧凑有力。

因此,线索是写人记事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篇文章应该以什么为线索好呢?这要根据写作内容、主题表达的需要灵活处理。

下面介绍线索的几种主要类型。

一、以事件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不只写一件事,而是写多件事。

这时可以主写中心事件,并以之为线索,带出次要事件。

这样,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

详略搭配,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以主带辅,配合也就默契。

二、以人物为线索。

所谓以人物为线索,就是以某人的性格特征作线索,串起各个时期,各种环境中的生活片断。

这些片断都统一于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说白了,性格特征是一根绳子,绳子上系的各色珠子就是反映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人物线索上所串的片断,各个侧面都是相互协调的。

通常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事件的见证人,贯穿始终。

三、以实物为线索。

即用一件物品去贯穿全文。

具体写法是,在以物为陪衬的文章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

这一物件往往是过渡作用,或象征或昭示中心。

在专门写物的记叙文中,物既是线索,又是全文的叙事重点。

四、以感情为线索。

把人物各阶段的变化序列化,形成鲜明的线索,这样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分明,各阶段贯穿自然,对照清楚。

运用这种方法易犯感情发展过于简单或思想转变过于生硬的毛病,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一关键之处。

练习:作文题目:感受要求:①横线上可填上(友谊、亲情、烦恼、生活……)。

②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先确定一种感情,以感情为线索作文;也可找一个感情寄托物,以寄托物为线索。

总之,线索要清楚,结构要明确。

以实物为线索的作文:1.孤独的风筝(叙事散文自行车)天空中的风筝狰狞着,嘶叫着;突然,断了线,悲伤地往下掉……——题记孤寂的风筝也牵挂着无尽的爱,偶然一次在操场上散步,在操场一角拾得一只风筝,风筝的一只翅膀也折断了,身后拖地一卷杂乱的长线,孤寂地躺在那里,我仔细地观察这风筝,竟发现有字:“我不想读书了,这个家怎么能支撑得起这么多。

我希望奶奶的病会好起来,也希望我的弟弟能考上大学……不知道风筝会飞向何处,但我希望它能完成我的愿望。

”我怔住了,这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多么真挚地呼唤啊!他的心中充满着无尽地牵挂与无奈!是对这个苦难重重的家庭的深切的爱,风筝寄托了他的感情,令这个想改变家庭困境却力不从心的人有了依托!有时,爱不需要多伟大,只要心中充满对别人的牵挂,这同样也是爱,牵挂是无语的,就像风筝一般,即使无语,却能明白你的一切。

它就像一个信息的传播者,或许某一天某一个能真正懂你的人会看到你的心声。

爸爸离开我去远方似乎没有多久,而我却感觉这一切又仿佛如此陌生,我怕下一秒就会忘记您那熟悉的面庞,不知你在远方一切都还好吗?天凉了,也要记得多加衣服……总觉得,有如此多的话说不完,每一次来电,你都会嘘寒问暖,就连我吃饱了没您也要问得一清二楚,我总觉爸爸比妈妈还唠叨,但我知道您在远方是无比牵挂我的,而我也一样,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着彼此!真的:有时,爱就是如此简单!如今在郊外凄凉的风拍打在我的脸颊,我也放飞一只孤寂的风筝,让它带走我的思绪,化作天空中的一黑点。

然后,剪断线,任它们高飞,逃离天空的每个角落,来到您身边……孤寂的风筝永远不孤寂,只因我心中有您,有爱!——后记2。

淡淡的茉莉花十八岁,是个多情的季节。

也许我永远不懂爱情,但我却发现了爱情——淡淡的!(点题,交代本文要写的是淡淡的爱情)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天,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刚看完了一部电视剧。

剧中一对情侣由于命运不公而相互扶持,共同进退,真是动人心弦。

突然,妈妈感叹:“青年人的爱情道路可真曲折。

”“那么你们中年人的爱情又怎么样呢?”我带着近似调皮的语气问道.妈妈先是一楞,但当看到我那双期待的目光时,她的脸微红了一阵,随后神思了片刻,说:“中年人的爱情是淡淡的,就像茉莉。

”我惊讶了:“就像茉莉!?”这答案似乎太平凡了,又似乎太深奥了,真是耐人寻味。

(通过母女对话交代父母的爱情特点是淡淡的特点是“淡淡的,就像茉莉”,为下文选择表现这一主题的细节确立了标准)有一天,妈妈得急病被送进了医院。

于是,爸爸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到医院照顾妈妈。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到医院去探望妈妈。

当我推开房门时,不禁被跃入眼帘的情景惊呆了:妈妈恬静地躺在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没边睡着了。

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进来,夹着桌上的一瓶茉莉淡淡的清香,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从父亲的角度写父母的爱情。

通过“坐”“握”“伏”这些动作表现爸爸对妈妈的关心与爱护)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地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

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哦,……”听着他的话,我只这样应了一声,因为我一时找不到什么话来回答爸爸,也不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我的心情,只觉得像有一股泉水流进心田,很清,很凉。

(通过“轻轻地放下”“蹑手蹑脚”等动作以及父母的对话继续表现爸爸对妈妈的爱)“我去买早餐。

”爸爸说着就出去了。

我悄悄溜进病房,又悄悄关上门。

可当我回过头来时,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女儿,来帮妈妈揉揉胳膊和脚。

”原来妈妈早已醒了,我忙问:“妈妈,你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不是,是你爸爸伏到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所以不敢轻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从妈妈的角度写父母的爱情。

通过对话描写交代妈妈手脚麻木的原因,表现妈妈对爸爸的体贴与关爱)听着这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我深深地感动了。

内心不禁热血沸腾。

突然间,我的眼睛触到了那束茉莉花,它显得越来越朦胧,然而却更加洁白纯净。

(通过前面的细节描写,水到渠成地赞美父母的爱情“平平淡淡”但“洁白纯净”)爱,淡淡的,正如茉莉的香。

(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余音袅袅)3。

我家阳台上的那盆花小时候去公园玩,看到了公园里种的菊花,姹紫嫣红,我十分喜欢。

回去后,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盆。

从此,我家的阳台上便多了一盆菊花。

那时,我刚上幼儿园,每次看到妈妈拿着喷壶浇花,就跟在后面,也拿着小水壶,学着妈妈的样子浇灌着花。

看着花儿在水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和风的吹拂下渐渐的长大,我隐隐体验到了生命的概念。

因为它,我在路上看到蝴蝶再也不乱抓了,看到小野花再也不乱踩了。

后来我上了小学。

一次,我在大型的考试中失利了。

天下着大雨,我望见阳台上的那菊花,在大风的猛烈攻击下,在大雨的肆意冲刷下摇晃着,但它仍然坚持着,努力挺直它的腰肢。

我怜惜地把它搬回室内。

她的枝叶虽然有些损伤,但枝干仍然强劲而挺拔。

我忽然明白了将如何对待面临的考验。

这盆花,教会了我战胜挫折。

上了中学,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我的成绩得不到提高,我十分着急。

那天,我偶然来到阳台上,发现那盆因枯萎而被我弃置已久的菊花,经过了冬、春、夏,它竟然又长出了花苞!我惊叹于它执着而顽强的生命力!猛然,我明白该怎样做了。

正是这盆花,教我立定目标,不屈不挠。

那盆花,见证了我的成长,我感谢它。

(简评:买花-种花-观花-赞花,条理清楚,见证成长。

)4。

父亲的烟袋锅水龙吟父亲生前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交朋友。

即使那年在医院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医生建议父亲把烟酒祭掉,父亲也是微微一笑:“我活了70多了,还能活70多么?”回到家,不管我们怎么苦劝、哀求,照样是烟不离手,顿顿喝酒。

说急了,父亲一瞪眼,说:“不就是少活两年么?多喝几百斤酒,多抽几十斤烟,值了!”以后,无论我们几个儿女再怎么说,父亲都不再理会,全当耳旁风。

父亲从不抽烟卷。

他抽的烟全是从集市上买的黄烟叶。

父亲买烟叶也很有特点,他对那些碎烟叶从来是看都不看一眼。

每次到集市上,他总是直奔那些卖本地产烟叶的小贩的摊前,价也不问,挑好几把儿,放在秤上,称好以后,小贩要多少钱就给人家多少钱。

回到家以后,把烟叶放在一个大笸箩里,一片一片的摊开,拿来一瓶老白干,起开盖,酒瓶口往嘴里一放,喝一口含在嘴里,冲着摊开的烟叶“噗”地狠劲一吐,酒星均匀地洒在了烟叶上。

然后,把笸箩往北墙根的太阳地儿一放,再搬一把小杌凳儿,守着笸箩坐下,掏出那个用荆子疙瘩作成的小半个拳头般大小的烟袋锅,装上烟叶,点着(父亲从来都是用火柴),深深吸一大口,慢慢地,烟雾就从父亲的鼻孔里钻出来,又化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圈圈在父亲眼前缭绕,缭绕……直到烟圈越来越大,越升越高,渐渐地消逝在半空中,父亲才会再吸一口……父亲抽烟几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早晨醒来,不穿衣服,趴在被窝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枕头底下拿出烟袋锅,先抽两锅子烟。

然后才是穿衣服,洗脸,刷牙。

之后,还要抽两锅子烟,直到烟瘾过了,才会吃早饭。

这以后,烟袋锅就几乎不再离开父亲的手,直到晚上睡觉前。

我曾经问过父亲,原来在生产队的时候,也是这样抽烟么?父亲说,那时候,抽的烟多一半要掺上花椒树叶子。

烟叶是买不起的,只能是在自留地里种上一小片。

那年头,肚子都填不饱,粮食不够吃,就那么点自留地,谁还敢多种烟呀。

就那一小片,你妈还和我打架呢。

提起生产队的年月,父亲总是百感交集。

父亲说,那时候抽烟,主要是为了解心烦。

常言说的好:抽上一袋烟,赛过活神仙。

抽上两袋烟,赛过吃饱饭。

还有就是为了在干活的时候偷个懒什么的找一个正当的借口。

再有么,就是那年头的老爷们几乎没有不抽烟的。

父亲的那个荆子疙瘩的烟袋锅很是漂亮。

由于长时间的摸挲,烟袋锅已经变成了古铜色,且镜子般的光亮,能够照出人影来。

最奇的是上面的那个图案:如果正着看,就如同一个猴子骑在一头大象上,神情游哉悠哉,好不惬意。

再一倒过来,却变成了孔雀开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听父亲说,要找到能做这样大烟袋锅的荆子疙瘩实在是不太容易。

从前他用的好几个烟袋锅尽管也是荆子疙瘩做的,但比这个都要小一半。

装的烟叶少,抽不了几口就没了,很是麻烦。

那年头,人们根本买不起烟卷,就连卷烟的废纸也很难找到。

抽烟的人几乎都是用烟袋锅。

他这个烟袋锅得来还真是不容易。

为了能找到大一些的荆子疙瘩,在每年的三伏天,利用中午歇晌的时候,他都要拿一把小镐,去村子周围的山上刨荆子疙瘩。

荆子条可以卖几个钱花,荆子疙瘩晒干了能当柴火。

他一连刨了五、六年,才终于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悬崖边上发现了一丛茂盛的荆子。

把这丛荆子割掉以后,一块碗大的疙瘩露了出来,父亲当下欣喜若狂……从此,这个荆子疙瘩的烟袋锅就成了父亲的宝贝,须臾不肯离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