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1例接受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的病例分析与干预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替格瑞洛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该药物属于血小板抑制剂,能够阻止血小板的凝聚,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中,替格瑞洛片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血管相关事件的预后。
研究显示,替格瑞洛片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具有明显的疗效。
一项针对192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研究显示,替格瑞洛片组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1.0 vs 2.8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也更短(6.2 vs 10.1分钟)。
此外,替格瑞洛片组的患者还表现出更好的心肌缺血负荷容限和ST段下降缓解水平,表明该药物能够提高心肌供氧量和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除了治疗心绞痛症状外,替格瑞洛片还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一项以15,603名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替格瑞洛片能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心血管死亡等。
具体来说,替格瑞洛片组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2%,而安慰剂组的患者发生率为14.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替格瑞洛片还能够增强抗血栓作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一项30,960名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替格瑞洛片组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总之,替格瑞洛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该药物能够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氧状态,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替格瑞洛片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剂量和用药注意事项,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1例的病例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l.19 No.91 220投稿邮箱:sjzxyx789@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1例的病例分析罗皎艳(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吉林 白山)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的用药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对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的作用。
方法针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具体用药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给以分析,提出药学干预建议。
结果患者入院第14天,一般状况良好,患者出院。
结论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诊疗过程并给予用药分析,及时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案。
关键词:adr;替格瑞洛;呼吸困难;分析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1.152本文引用格式:罗皎艳.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1例的病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20,223.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剑突下疼痛1 d入院。
该患者于1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疼痛,性质不详,持续2 h左右,伴大汗,伴后背部放射痛,自行刮痧后症状稍缓解,随之伴左手臂放射痛,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无反酸、嗳气,无腹胀、腹泻,现为进一步系统诊治急诊入我院,行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抬高,门诊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收入我科,病程中,精神状况尚可,饮食睡眠佳,大小便如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入院查体:血压126/88 mmHg,呼吸16次/min,脉搏84次/min,无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未见蜘蛛痣、肝掌。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84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Killip I级;高血压病2级(高危)。
精神科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精神科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案例分析"徐子跃,徐汝1#(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临床药学室,江苏镇江212021)[摘要]探讨临床药师在精神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切入点。
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在精神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体会,对临床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临床药师以提供用药咨询、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参与疑难病例讨论等方面为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为医师提供用药帮助,参与临床治疗用药方案调整,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药师参与临床实践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综合能力还无法满足对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临床药师#精神科#药学服务#药学D O I!。
. 39(9/H.iss;. 1009-))19. 2021.。
彳.QM中图法分类号[ED%文章编号:1009-))19(2021)04-0709-04 文献标识码:B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 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和实践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用药医嘱或处方审核,及时发 现纠正医师处方、用药医嘱及护士给患者用药的不规 范、不适宜,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登记、搜集整 理报告工作,防范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协助临 床遴选药物,制订药物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情况,随时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安全、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 疗水平。
监测血药浓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 谢、排泄及相互作用等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接受临床医师用药咨询。
1临床资料病例%患者,女,病史1(年,既往有明显的被害 妄想、被跟踪监视感,嫉妒妄想,思维内容荒缪,并曾 在症状支配下出现杀人行为,曾经多次住院,均诊断 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本次人院出现病情波动,表 现为紧张、发呆,交流过程中内心不暴露。
有高血压 病史1年,血压曾最高达1(0/100 m m H g #m m H g=0. 133 k P a$有糖尿病史2年,血糖浓度 7 m m o l/L,最高血糖浓度14 m m o l/L。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摘要】替格瑞洛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替格瑞洛片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部分患者在使用替格瑞洛片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
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替格瑞洛片在长期疗效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结论显示,替格瑞洛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替格瑞洛片、冠心病、心绞痛、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副作用、比较、长期疗效、研究结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疾病。
冠心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就是心绞痛,患者会感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替格瑞洛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钾通道,使其张开,进而导致钙通道关闭,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流入,使血管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绞痛的症状。
随着替格瑞洛片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其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通过对替格瑞洛片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副作用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案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替格瑞洛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替格瑞洛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性治疗方案,并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替格瑞洛片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副作用、与其他治疗方案的比较以及长期疗效观察的分析,探讨替格瑞洛片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展望,进一步完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能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近年来,替格瑞洛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替格瑞洛的药理学特点替格瑞洛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属于凝血酶抑制剂。
它是由葡萄糖酰胺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与凝血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替格瑞洛的作用机制与华法林等传统口服抗凝药物不同,它不需要反复监测凝血酶时间,也不容易产生出血等副作用,因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二、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包括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药物,可以起到抗凝、抗血小板和溶栓的作用,从而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一项名为ATLAS ACS 2-TIMI 51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替格瑞洛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心肌梗死率和缺血再发症的风险。
与安慰剂相比,替格瑞洛治疗组的死亡率降低16%,心肌梗死率降低25%,缺血再发症率降低35%。
因此,替格瑞洛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栓塞和卒中等严重后果。
替格瑞洛可以作为房颤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降低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
名为ARISTOTLE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替格瑞洛能够与华法林相比,在预防房颤患者中的血栓形成和卒中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并降低了出血风险。
因此,替格瑞洛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房颤患者的中风。
五、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尽管替格瑞洛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但仍然会产生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特别是消化道出血。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六、替格瑞洛的注意事项替格瑞洛是一种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患者在使用替格瑞洛期间应该定期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辅导材料 抗血栓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抗血栓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牟燕血栓性疾病涉及临床许多学科,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性,尤其心血管血栓栓塞所致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
抗血栓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主要应用于预防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溶栓药用于血栓的溶解。
第一部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物的概述一、抗血小板药物目前的抗血小板药物从不同的环节干扰了血小板的活化或聚集,从而显著减少临床血栓事件。
心血管专业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下列几种:(一)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为环氧酶抑制剂,它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处于基石地位。
即阿司匹林是拥有最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最广的适应症和最佳成本效益比的抗血小板药物。
1.作用机制细胞中的花生四烯酸(AA)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
多种刺激因素可激活磷脂酶A,使AA从膜磷脂中释放出来。
游离的AA在环氧酶(COX)的作用下转变成前列腺素G2(PGG2)和前列腺素H2(PGH2)。
COX在体内有两种同工酶:COX-1与COX-2,两者都作用于AA,产生相同的代谢产物PGG2和PGH2。
COX-1是建构酶,正常生理情况下即存在,主要介导生理性前列腺素类物质形成。
COX-2是诱导酶,在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大量生成,主要存在于炎症部位,促使炎性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合成,可引起炎症反应、发热和疼痛。
血小板内有血栓素A2(TXA2)合成酶,可将COX的代谢产物PGH2转变为TXA2,有强烈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含有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能将COX的代谢产物PGH2转变为PGI2,它是至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内源性血小板抑制剂,能抑制ADP、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血小板产生TXA2与内皮细胞产生PGI2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调控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
阿司匹林可使COX多肽链529位丝氨酸位点乙酰化,从而阻断催化位点与底物的结合,导致COX永久失活,血小板生成TXA2受到抑制。
替格瑞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替格瑞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黄宇翔;魏芝宝;邓红胜;姚超永;陆勇良【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SCA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差异.结果替格瑞洛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37,P=0.028).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心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替格瑞洛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sICAM-1、sVCAM-1均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455、15.721、45.650,P<0.05),SV和LVEF均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307、-3.895,P<0.05),NT-proBNP和cTnI均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3.704、9.799,P<0.05).两组患者半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无明显差别(x2=0.008,P=0.930).结论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icagrelor on stable angina pectoris(SCAD).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was divided into Clopidogrel treatment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and the differences of cytokines and cardiac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icagrelor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4.837,P=0.028).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erum cytoki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serum CRP,sICAM-1,and sVCAM-1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lopidogrel group(t=4.455,15.721,45.650,P<0.05).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no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for Ticagrelor treatment group of SV and LVEF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lopidogrel group (t=-4.307,-3.895,P<0.05),NT-proBNP and cTnI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lopidogrel group (t=43.704,.9.799,P< 0.05).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in six months of recurrent angina,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incidence rat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2=0.008,P=0.930).Conclusion Ticagrelor for stable angina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which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8(016)002【总页数】4页(P186-189)【关键词】替格瑞洛;心绞痛;细胞因子;心功能【作者】黄宇翔;魏芝宝;邓红胜;姚超永;陆勇良【作者单位】525200广东省高州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25200广东省高州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25200广东省高州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25200广东省高州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25200广东省高州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CA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显示SCAD的发病率可达0.007%以上,且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1]。
专业解读替格瑞洛(作用机制、特点、不良反应机制、与氯吡格雷区别及合理用药)

专业解读替格瑞洛(作用机制、特点、不良反应机制、与氯吡格雷区别及合理用药)目录专业解读替格瑞洛(作用机制、特点、不良反应机制、与氯吡格雷区别及合理用药) (1)一、作用机制 (1)二、不良反应机制 (2)三、与氯吡格雷的区别 (2)四、合理使用 (3)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已被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推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一线或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一、作用机制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称为“血小板聚集”。
平时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
但是,当GPⅡb/Ⅲa被激活后,则可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并通过纤维蛋白原与相邻的血小板相连,使血小板聚集,形成早期血栓。
作用机制:替格瑞洛和代谢产物可逆性地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阻断ADP对GPⅡb/Ⅲa的激活作用。
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阻断ADP 对GPⅡb/Ⅲa的激活作用。
替罗非班、依替巴肽直接抑制GPⅡb/Ⅲa,阻止纤维蛋白原等与GPⅡb/Ⅲa的结合。
二、不良反应机制腺苷注射液:被批准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为腺苷可能促使或加重支气管痉挛,有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的患者禁用。
替格瑞洛:除出血外,替格瑞洛常可引起呼吸困难、心动过缓、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机制:替格瑞洛升高血中腺苷水平。
腺苷水平升高,不仅可引起呼吸困难、心动过缓,而且可促进尿酸合成,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腺苷受体拮抗药氨茶碱、多索茶碱能够缓解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且不影响抗血小板效果。
三、与氯吡格雷的区别氯吡格雷是前药,需要在CYP2C19代谢为活性产物,才能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因此起效缓慢。
PLATO研究表明:至少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后最初12个月内,替格瑞洛的疗效优于氯吡格雷。
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引起的出血、呼吸困难、心动过缓、尿酸水平升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
四、合理使用1.服药时间:食物影响小,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药师参与1例接受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替格瑞
洛的病例分析与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在PCI术后治疗过程中致呼吸困难不良反应,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氨茶碱对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的
干预效果,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说
明书,相关报道及替格瑞洛引起呼吸困难的可能发病机制,建议医师给予患者氨
茶碱缓释片。
结果:患者呼吸困难与体位无关,无明显昼夜集中性,呼吸困难发
生前后血气分析、胸部平片表现、B型尿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检测,该患者符合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典型临床特征,鉴于患者不能耐受,通过氨茶
碱缓释片干预得到有效的缓解。
结论:替格瑞洛所致的常见不良反应呼吸困难,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观察监测,总结不良反应特点,发生规律等,以便于广
大医师及时诊断,处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替格瑞洛;呼吸困难;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29-01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作用在P2Y12受体上,通过腺苷二
磷酸(ADP)途径抑制血不板生成,替格瑞洛起效迅速维持剂量治疗期间血小板
抑制作用显著,但替格瑞洛有更高致呼吸困难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所致呼吸困难
识别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1]。
本文介绍一例接受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
替格瑞洛的患者,临床药师首先分析患者呼吸困难、憋闷等症状出现原因,在患
者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通过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案,最终为患者选择了适宜的药物。
1.病史摘要
患者因间断胸闷、心悸10年,加重1月,近10年来,劳累后出现胸闷、心
悸不适,主要位于左侧胸部,以闷胀疼痛为主,每次症状持续3~5分钟不等,
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门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收入心血管内科,经
做相关检查,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提示:冠脉供血呈右优
势型,左主干未见异常。
前降支全程斑块、回旋支中段斑块、右冠状动脉远段左
室后支90%狭窄。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等药品1d后,患者出现呼
吸困难为憋闷、窒息感,遵医嘱继续服用替格瑞洛片,2d患者主诉仍呼吸憋闷,
呼吸困难,医生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加用氨茶碱缓释片0.1g bid po增加药物3d后,呼吸困难缓解,调整治疗方案7d后,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1)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状态;(2)高同型
半胱氨酸血症;(3)右下肢深动脉粥样硬化。
随访1个月,患者未心血管不良
事件及出血事件。
2.分析讨论
2.1 替格瑞洛与患者呼吸困难的关联性评价
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对替格瑞洛与该患者呼吸困难的关联性
进行评价,考虑可能由替格瑞洛引起。
具体分析如下:(1)患者呼吸困难大部
分发生在替格瑞洛治疗的一周内,与患者体位无关,无明显昼夜集中性,呼吸困
难发生前后血气分析、B型尿钠肽(BNP)等检测,未发现明显差异[2];(2)药
品说明书指出:替格瑞洛常引起呼吸困难、鼻出血等不良反应。
(3)有相关的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的类似报道。
(4)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典型临床特征
包括:患者呼吸困难发生在用药以后,既往无类似症状发生;心肺查体及检查多
无异常[3]。
临床医生认同药师的分析,考虑患者呼吸困难由替格瑞洛引起的可能
性大。
2.2 替格瑞洛引起呼吸困难的可能发病机制
(1)替格瑞洛除抑制P2Y12受体以外,还具有生物多效性,机制可能与影响腺苷代谢有关。
(2)类阿糖胞苷效应影响,即药物的三磷腺苷类似物成分起到
类阿糖胞苷的支气管刺激反应,引发支气管收缩、呼吸困难[1]。
2.3 患者呼吸困难的处理与治疗转归
患者入院后,服用1d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为憋闷、窒息感,伴叹息样呼吸,考虑替格瑞洛引起的呼吸困难的可能。
根据临床应用建议:(1)替格瑞洛治疗
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首先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排除原患疾病及
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是否继续替格瑞洛治疗,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3]。
嘱
咐患者继续服用替格瑞洛片,2d患者呼吸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仍然未缓解,临
床药师建议加用氨茶碱缓释片0.1g bid po 增加药物3d后,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继续初始治疗方案,患者住院7日,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带药继续治疗。
3.小结
在该病例的治疗过程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特长,为临床医生提供
详细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对该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鉴于临床服用替格
瑞洛致呼吸困难发生率高,因此要总结不良反应特点、发生规律,可减少误诊,
患者呼吸困难使用氨茶碱处理,既可保留替格瑞洛优良的抗血小板作用,又减轻
了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好,有望将来在大型临床研究中进一步证实[2]。
【参考文献】
[1]王瑾.赵森.曹平辉,等.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致呼吸困难患者特征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9):50-51.
[2]李巍.张莹.杜大勇,等.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38例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下半刊:40-42.
[3]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替格瑞洛临床应
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J].2016,44(2):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