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

目录摘要前言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书1主变压器的选择1.1主变压器的选择1.2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3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原始资料分析2.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2.1概述2.2.2接线形式2.2.3主接线的确定3短路电流计算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3.2计算结果4电气设备的选择4.1导体和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4.2设备选择5高压配电装置5.1设计原则与要求5.2配电装置6继电保护6.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6.2母线及各电压等级的保护第二部分计算书1短路电流计算1.1变压器参数的计算1.2各元件参数计算1.3 220kv侧k1点短路计算1.4 110kv侧k2点短路计算1.5 10kv侧k3点短路计算2设备的选择与校验2.1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2.1.1 220kv侧2.1.2 110kv侧2.1.3 10kv侧2.2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2.2.1 220kv侧2.2.2 110kv侧2.2.3 10kv侧2.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3.1 220kv侧2.3.2 110kv侧2.3.3 10kv侧2.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4.1 220kv侧2.4.2 110kv侧2.4.3 10kv侧2.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2.6母线的选择2.6.1 220kv侧2.6.2 110kv侧2.6.3 10kv侧2.7绝缘子及穿强套管的选择2.7.1绝缘子的选择2.7.2穿墙套管的选择2.8避雷器的选择总结致谢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一、设计目标及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压床机构。

通过对压床机构的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设计任务包括:1.压床机构的结构设计,包括压床的底座、上压板、滑块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2.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包括底座和上压板的运动关系、滑块的运动方式等。

3.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包括对驱动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等。

4.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包括对底座和上压板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计算和验证。

二、压床机构的结构设计压床的底座是整个机构的支撑结构,其设计应考虑到机械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底座的形状和材料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上压板是压床机构的主要工作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到压力传递、工作平稳性和刚度等要求。

上压板可以采用整体结构或分段结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

滑块是实现上压板运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工作平稳、拆装方便和耐磨损等要求。

滑块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等。

三、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主要研究底座和上压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以及滑块的运动方式。

通过分析运动学特性,可以确定机构的工作行程、机械转换原理和机构的运动速度等参数。

四、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驱动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和选型。

驱动机构可以选择液压或气动驱动,根据工作要求确定驱动力和行程。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需根据工作负荷大小和精度要求进行选择。

五、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主要研究底座和上压板的刚度和强度。

通过计算和验证,确定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断裂,且能够承受工作负荷。

六、总结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和设计方法,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以及机械的工作平稳性和精度要求。

湖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零件分析 (1)(一)零件的作用 (1)(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2)(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三、夹具的设计 (19)参考文献 (22)一、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他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

直径Φ18mm 的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

直径Φ16mm 的孔内安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气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

两空间距56mm ,可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

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直径Φ11mm 孔用M10的螺杆与汽缸盖相连,直径Φ3mm 的孔用来排油,各部分零件图中详细标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材料采用HT200,原因是灰口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

对该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如下: 1.以Φ11mm 孔为中心.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1mm 的孔,Φ22mm 的气门摇臂支座上端凸台面,22×36mm 的气门摇臂支座下端面。

其中,Φ11mm 孔,Φ22mm 凸台面粗糙度为12.5 22×36mm 的下端面的粗糙度为6.5,Φ28mm 的圆柱两端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其粗糙度为3.2。

2.以Φ027.0018+mm 为中心.这一组加工面包括:Φ027.0018+mm 孔及其倒角,Φ28mm 上下端面,Φ28mm 的圆柱面,Φ027.0018+mm 孔粗糙度为1.6,Φ28mm 上下端的粗糙度为3.2,倒角的粗糙度为12.5,倒角2×45°,Φ 027.0018+mm 的轴线与22×36mm 下端面平行,平行度为0.05mm ,Φ28mm 上下端面相对于Φ027.0018+的圆跳度为0.1mm 。

说明书要求

说明书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课程设计材料的装订顺序为:设计计算说明书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鉴定表、目录、正文。

(二)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说明书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说明书基本格式正文要求1.课程设计及文本结构内所有各项一律使用A4纸打印。

2.页面按上边距2.5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5厘米,每页38行(行间距是否为18磅)。

3.说明书的页眉用五号字设置,并在每页的右上角标清页号及全文的总页数。

4.论文正文字体要求:一级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二级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黑;三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加黑;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页38行)。

2.说明书(或论文)结构及要求(1)封面由学院统一印制,到教务处领取(包括:题目、所在系、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及时间等项,见附件1。

(2)任务书(3)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

(4)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6)参考文献(资料)①期刊杂志:作者姓名:《所引用的文章的题目》,《杂志名称》,杂志出版年份,期号。

②著作:作者、编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第几版。

(三)课程设计答辩答辩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了不甚理解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他形式来考核。

1.答辩资格按计划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并在其设计图纸、说明书或论文等文件上签字者,方可参加答辩。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前言、总体方案设计、…、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等)、参考文献、附录等。

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摘要应高度概括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00个实词为宜。

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和说明;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份雷同;⑤既要简短扼要,又要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摘要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摘要”两字加粗,字体用楷体四号字,第一行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号分隔。

关键词的字体和排版与“摘要”的相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

(见样件)三、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目录”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中的标题不宜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四号字,不加粗。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的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编号用1级阿拉伯数字(如:2总体方案设计),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编号用2级阿拉伯数字(如:2.1),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字,三级标题编号用3级阿拉伯数字(如:2.1.3),字体选用宋体加粗。

标题的排列按:①一~三级标题文字均居左顶排,标题与标题间不空行,标题与前段正文之间空一行;②各一级标题之间要换页;③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标题间应间隔一行;④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1 零件的分析说明零件图1.1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

表面由逆圆弧,退刀槽,外螺纹以及外圆柱面组成,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的材料为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鉴于上述要求,只需采用粗车和一次精车即可满足要求。

通过上述的分析,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零件图样没有公差带尺寸,故编程取基本尺寸○2将右端面作为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1.2确定装夹方案该零件为为轴类阶梯零件,没有内孔,因此装夹机构可采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

2工艺方案制定2.1工艺路线的确定加工顺序的确定按从内到外、从粗到精、从近到远的原则确定,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较多的工件表面。

结合本零件的结构特点,可从右端开始加工。

○1粗加工R20的逆圆弧----加工5*Ф40的圆柱面----倒角--加工外螺纹直径为50的圆柱面。

○2精加工R20的逆圆弧--加工5*Ф40的圆柱面 ---倒角---加工外螺纹直径为50圆柱面。

○3使用3mm的切槽刀切5*Ф30的槽,切5*Ф40的槽。

○4使用外螺纹车刀车M50*1.5的外螺纹。

○5使用3mm切断刀将工件切断。

2.2 刀具的选择产品名称或代号数控车削实训件零件名阶梯轴零件图号01称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刀尖半径(mm)备注1 T05 45度硬质合金端面刀 1 车端面0.42 T01 93度右手外圆偏刀 1 粗车外表面0.83 T01 93度右手外圆偏刀 1 精车外表面0.44 T03 3mm切槽刀 1 切槽B=35 T02 60度螺纹车刀 1 车螺纹0.16 T03 3mm切断刀 1 切断B=32.3 切削用量的选择2.3.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数控加工中选择切削用量时,就是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充分的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使刀具效率最高,加工成本最低。

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如下。

○1粗加工时的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选择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要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的限制条件等,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的耐用度确定最佳的切削速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课程设计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课程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 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课程设计步骤3.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等。

学习活动应设计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3 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进行评估和反馈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授课讲解:教师将重点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 作业/project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交付的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口头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等口头表现,评估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四、传动方案:五、设置参数: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运输带拉力F (N)250230220210210200220260245240运输带速度V(m/s)1.8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滚筒直径D(mm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设计题目及要求 (3)
1. 题目:汽车雨刷的结构设计 (3)
2. 设计要求 (3)
二. 设计方案的拟定和比较 (3)
1. 方案比较及确定 (3)
2. 系统运动循环图 (7)
五•尺寸综合、方案布置图及机构运动简图 (7)
1. 综合尺寸 (7)
2. 方案布置 (8)
3. 机构运动简图 (8)
六.机构设计验证 (9)
1. 运动仿真验证(solidworks ) (9)
2. 仿真曲线(solidworks ) (11)
3. 解析法验证 (13)
七•方案设计的方法和原理 (15)
1. 课程设计的方法 (15)
2. 机构设计原理 (15)
九.小组自评 (16)
十. 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7)
十一。

参考文献资料 (17)
-。

设计题目及要求
1.题目:汽车雨刷的结构设计
自1927年电动雨刷器被发明,发展、使用至今,现代雨刷器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

如今,不管是高档豪华轿车、普通民用代步车亦或笨重的货车,雨刷器都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

雨刷器是安装在风窗上的重要附件。

它的作用是扫除风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

其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驾驶者在车内能够拥有良好的前方视野。

因此,它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设计要求:
(1)刮水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为:—40C —65 C。

(2)刮水器刷频率应满足实际需要。

(3)刮刷的有效面积能够保证驾驶员视野的开阔。

(4)结构强度应满足要求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二.设计方案的拟定和比较
1.方案比较及确定
齿轮机构
优点:首先,曲柄滑块机构不易磨损,寿命长,传动效果好、易于加工;其次,齿轮的减速效果明显,具有寿命长、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最后,在齿轮机构与曲柄滑块机构相配的情况下,整体上可以实现左右刮刷的动作,从而完成清洁汽车车窗的工作。

缺点:曲柄滑块中存在间隙,精度相对较低,不易实现精确复杂的移动;没有很好的利用机构自身的运动特性(也就是说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急回特性没有实际利用价值);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刚性传动没有过载保护作用,易产生振动和噪音。

万案一:
凸轮机构1、2杆、3凸轮、4机架
优点:首先,凸轮机构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而且单杆挂刷面积较大;加之弹簧的使用可使杆件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不至于因为摩擦过大而停在最高处;从总提节构上来说,此结构相对较简单,能通过上下移动完成对汽车风挡玻璃的清洁工作。

缺点:中间固定部位较长,影响视线。

雨刷向上移动时,使得雨
水向上刮,从而影响效率。

由于凸轮带动不太稳定,凸轮与挡板
之间有摩擦易产生磨损。

优点:此结构由曲柄摇杆和齿轮两个简单机构组成,齿轮机构能完成对马达传递动力的良好减速和传递动力的作用;曲柄摇杆结构可以通过曲柄的转动带动摇杆摆动来完成刮刷这一基本动作;而且其独特的急回特性能够较好提高雨刷对雨水的刮刷效率,最终使机构顺利的完成了雨刷设计的目的。

缺点:制造成本咼,刚性传动没有过载保护作用,振动和噪音等
最终方案:方案三
(主要确定原因)
1.机构的急回特性(推杆快,收杆慢),因为在刮片起挂前,挡风玻璃上附着的雨水量相对较多,对司机观察前方路线不利,这快速挂清雨水,而在回程时玻璃上雨量较少,这时慢挂可进一步刮净雨水,是玻璃保持相对较长的清晰度。

同时急回特性的运用也提高了雨刮器的工作效率;
2.整体构建布局可以在汽车上较为容易实现
3.机构简单实用,在满足运动要求前提下大大节省了材料。

2.系统运动循环图
齿轮0 144 360
五.尺寸综合、方案布置图及机构运动简图
1.综合尺寸:
单位:cm
2.方案布置:
3.机构运动简图
六.机构设计验证
1.运动仿真验证(solidworks )
(极限位置二)4
2 .仿真曲线(solidworks ):
利用solidworks 软件的motion 分析功能对已建立模型的摇杆的 线
位移、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进行数据分析,并输出所需 要的
数据及曲线,如下:
(其中曲柄匀速转动 w=30 r/m )
摇杆线位移仿真曲线:
摇杆角位移仿真曲线
:
SOT 4*9
IH 冃 7 ; E
晁£
1
聋盛
7-
»




«
摇杆角速度仿真曲线: 72

ss/Eapj



W
摇杆角加速度仿真曲线:
1
0 0C D.BO 1 就I 3.20 -c K) R&D & 却 7JD a 0-0
胆间曲二
3.解析法验证:
«J
?
矽 6

9'
一 ra 雷-PT
fts
托£<
.
七.方案设计的方法和原理:
1.课程设计的方法:
(1)图解法
图解法是将所学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用图解的方法将结果确定出来并清晰地以线图形式表现在图纸上。

我们在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上运用了图解法。

(2)解析法
解析法是运用求解方程式求解未知量的方法。

我们在本方案设计的动力分析上运用了解析法。

(3)运动仿真法
运动仿真是借助相关计算机软件完成对所设计结构的运动及动力等方面非实仿真。

我们在结构设计中的运动分析中用到了此方法。

2.机构设计原理:
曲柄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

两连架杆中一个为曲柄而另一个为摇杆,将曲柄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摇杆的往复摆动,而且该机构是偏心的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两杆以相同角速度同向转
动。

九.小组自评
人员分工得分
梁宏雄运动仿真分析、尺寸综合、以及绘图审核19
史俊强解析法分析速度。

加速度以及动态静力分析15
姜瀚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5
十.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到本次课程设计结束,是分班之前大家最后一次集体的活动,大家很
珍惜这次机会,彼此团结,共同努力。

我们从这次课设中都学到了很多,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到理清头绪完善方案,大家从中都学习了很多,比如solidworks软件就是从零开始学习的,看到机构的仿真图大家既高兴又兴奋。

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有长进,也加深了相互的理解,虽然争吵在所难免,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另外,此次课设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机械原理课本上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学到了书本以外的很多知识,在团队协作中我们彼此更是受益匪浅。

最后,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能够在这次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越走越远。

十一。

参考文献资料
机械原理安子军/主编
汽车工程手册 (BOSC H
04.241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总成
QCT 44-2009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
QCT46-1992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
Solidworks 2010 三维设计及制图清华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