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

合集下载

代做电子类毕业课程设计

代做电子类毕业课程设计

代做电子类毕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类毕业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所学电子技术知识,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项目;3. 帮助学生熟悉相关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使用和测试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和沟通;3.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欲望;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诚信品质,尊重他人成果,注重知识产权保护;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子及相关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电子工程师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电子项目设计原理:介绍电子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原则和方法,涉及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仿真等环节。

2.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选型方法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3. 电路设计与实现:分析典型电路设计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路设计与搭建。

4.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介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方法及其在电子项目中的应用。

5. 嵌入式系统设计: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6. 项目管理与报告撰写:教授项目管理的技巧,指导学生撰写规范的项目报告。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电子项目设计原理及流程介绍;第二周: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第三周:电路设计与实现;第四周: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第五周:嵌入式系统设计;第六周:项目实践与报告撰写。

武汉理工大学《电路CAA》课程设计说明书

武汉理工大学《电路CAA》课程设计说明书

1.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学科。

EDA工具是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摒弃了靠硬件调试来达到设计目标的繁琐过程,实现了硬件设计软件化。

EDA技术子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其标志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开发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于1972年研制成功,并于1975年推出实用化版本。

当时仅用于模拟电路的分析,而且只能用程序的方式输入。

此后,在扩充电路分析功能、改进和完善算法、增加元器件模型库、改进用户界面等方面做了很多实用化的工作,使之成为享有盛誉的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1988年被定为美国国家工业标准。

与此同时,各种以SPICE为核心的商用仿真软件应运而生,常用的有Pspice 和Electronics Workbench EDA(简称EWB)。

2.PSpice简介PSpice是非常出色的EDA软件,它的5.00以上版本是在Windows下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仿真软件,因而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PSpice由电路原理图输入程序(Schematic)、激励源编辑程序(Stimulus Editor)、电路仿真程序(Pspice A/D)、输出结果绘图程序(Probe)、模型参数提取程序(Parts)和元器件模型参数库(LIB)六大部分组成。

PSpice支持电路原理图和网单文件两种输入方式,电路元器件的符号库提供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所有元器件符号;具有正弦波、脉冲源、指数源、分段线性源、单频调频源等种类繁多的信号源。

作为PSpice的核心部分——仿真功能包括:直流工作点分析、只留转移特性分析、直流小信号传递函数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交流小信号噪声分析、瞬态分析、傅立叶分析、直流灵敏度分析、温度分析、最坏情况分析和蒙特卡罗统计分析等;仿真结果可在屏幕绘出曲线、波形,并可打印输出。

中夏S66E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说明书

中夏S66E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说明书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子学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班级:20 14级机制3班*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收音机说明书一:绪论1 实训任务和目的本次实训的任务是完成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通过这次实训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仪器仪表检测元器件的能力以及焊接、布局、安装、调试电子线路的能力,培养及锻炼我们测试排查实际电子线路中故障的能力,加强对电子工艺流程的理解熟悉。

2 实验仪器中夏S66E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套件、万用表、电烙铁(焊锡丝)、试验台,两节1.5V 干电池等。

3 实训内容(1)安装与调试(2)撰写总结报告阶段二:无限电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电磁波从电工学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在电磁场里,磁场的任何变化会产生电场,电场的任何变化也会产生磁场。

交变的电磁场不仅可能存在于电荷、电流或导体的周围,而且能够脱离其产生的波源向远处传播,这种在空间以—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就称为电磁波。

无线电技中使用的这一段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

2 无线电波的传播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无线电波是横波,即电场和磁场的方向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而且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方向也总是相互垂直的。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必然要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尤其以电离层的影响最为显著。

电离层是由于从太阳及其他星体发出的放射性辐射进入大气层,使大气层被电离而形成的。

电离层内含有自由电子是影响无线电波的主要因素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主要影响是使传播方向由电子密度较大区域向密度较小区域弯曲,即发生电波折射。

这种影响随波段的不同而不相同。

波长越长,折射越显著。

30MHz以下的波被折回地面;30MHz以上的波,则穿透电离层。

另外,电波受电离层的另—影响是能量被吸收而衰减。

电离程度越大,衰减越大;波长越长,衰减亦越大。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N O.1课程设计题目: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学科必修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交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

通过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对交流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电路的选择与设计方案设计思路:主电路采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采用正弦波同步触发三个晶闸管,实现AC变DC,通过改变触发电路的相角可以调整DC电压.;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变压器二次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因此其应用较少。

但其所用元件较少,所以采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为主电路。

主电路的设计:1、当电路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1)原理说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为得到零线,变压器二次侧必须接成星形,而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电流流人电网。

三个晶闸管分别接入a、b、c三相电源,它们的阴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接法,这种接法触发电路有公共端,连线方便。

假设将电路中的晶闸管换作二极管,并用VD表示,该电路就成为三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以下首先分析其工作情况。

此时,三个二极管对应的相电压中哪一个的值最大,则是该相所对应的。

二极管导通,并使另两相的二极管承受反压关断,输出整流电压即为该相的相电压,在一个周期中,器件工作情况如下:在ωt1~ωt2期间,α 相电压最高,VD1导通,ud= ua;在ωt2~ωt3期间,b 相电压最高,VD2导通,ud= ub;在ωt3~ωt4期间,c 相电压最高,沈 阳 大 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N O.2VD3导通,ud= uc。

此后,在下一周期相当于ωt1的位置即ωt4时刻,VD1又导通,重复前一周期的工作情况。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包括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中常见参数的认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学会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工具,并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电子垃圾回收习惯。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种类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电子电路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子元件的应用: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制作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包括焊接技术、仪器使用、故障排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项目,如音乐门铃、小型放大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进行电路元件识别和电路图识别训练。

倍频电路设计

倍频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倍频电路设计初始条件:具较扎实的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电路器件的选型及电路形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设计一个倍频电路;2. 额定电压5V,电流10~15 mA ;3. 输入频率4MHz,输出频率12 MHz 左右;4. 输出电压≥ 1 V,输出失真小;5.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电路图,清单、调试及设计总结)。

时间安排:1.2011年6月3日分班集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选题;讲解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课设答疑事项。

2.2011年6月4日至2011年6月9日完成资料查阅、设计、制作与调试;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3. 2011年6月10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2)2.1 设计目的及主要任务 (2)2.1.1 设计的目的 (2)2.1.2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 (2)2.2 设计思想 (2)3 设计原理及方案 (3)3.1 设计原理 (3)3.1.1锁相环组成介绍 (3)3.1.2锁相环原理 (5)3.1.3 NE564芯片介绍 (6)3.2 设计方案 (7)4 电路制作及硬件调试 (9)5 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11)摘要倍频器实质上就是一种输出信号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倍的电路,经倍频处理后,调频信号的频偏可成倍提高,即提高了调频调制的灵敏度,这样可降低对调制信号的放大要求。

采作倍频器可以使载波主振荡器与高频放大器隔离,减小高频寄生耦合,有得于减少高频自激现象的产生,提高整机工作稳定性。

在要求倍频噪声较小的设备中,可采用NE564芯片根据锁相环原理构成的锁相环倍频器。

电工电子学课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学课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学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路搭建和故障排查,具备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介绍电路的电源、负载、保护元件等基本组成部分,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2.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讲解节点分析、支路分析等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4.电工电子实验操作:介绍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电工电子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电工电子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电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PPT39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PPT39页)

六、确定实际的总体电路
通过电路调试和技术指标的检测,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即可确 定所要设计的总体电路,并画出 实际的总体电路图。
按规定还要列出所用的元器件名 细表。
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
1.设计题目; 2.主要指标和要求; 3.方案选择及电路工作原理; 4.单元电路设计计算,元器件的选择
,画出电路图等; 5.安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
方法以及实验效果等; 6.电路性能指标测试结果,是否满足
要求及对成果的评价; 7.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
课题一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 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 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 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proteus软件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将编好的程序 编译后的文件下载到电路图中的单片机中,进行仿真 ,对温度传感器设置不同的参数,如若不能达到预
期效果,则进行修改直至成功,于此同时,将编译好 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中,进行测试。
课题五:智能交通灯设计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交通灯控制系统,控制东西方向的红、黄
三、选择器件与参数计算
单元电路确定之后,根据其工作原理 和所要实现的功能,首先要选择在性 能上能满足要求的集成器件。
每个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确定之后, 需对影响技术指标和参数的元器件进 行计算。这种计算有的需根据电路理 论的有关公式、有的按照工程估算方 法,还有的需要用经验数据。
四、画出预设计总体电路图
12移动班课程设计安排表(第2/4/6周)
12光信班课程设计安排表(第10、12周)
12光信班课程设计安排表(第11、1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电子学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收音机装配
班级: 2012级机制一班
姓名:谭鑫鑫
学号:201240614115
指导教师:匡迎春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手工电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调幅收音机的焊接安装与调试。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
5)学会读电路图,熟悉电子元器件符号的识别,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和电路的调试。

6) 了解部分常见电子产品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7) 增强工程意识,培养工程观念。

二、实训准备
( 1 ) 实训器材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剪刀等必备工具。

3)中夏牌袖珍式收音机装配元件
( 2 )焊接工艺要求
1) 要清楚的识别元件种类和作用,比如会根据电阻上的颜色来读取电
阻的阻值。

2) 在焊接时要注意电烙铁的角度,要使电烙铁、焊锡丝与电路板三位
一体,要注意焊锡丝的用量。

3)在撤离电烙铁的同时要保证电路板不要晃动以免产生虚焊,在之后的调试过程中不容易找出错误的所在。

4) 在焊接三极管的时候要注意分清它的集电极、基础极和发射极,严
格按照e,b,c极来焊。

( 3 ) 焊接工艺实训的体会
焊接前要先弄清楚要焊接的元件,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我觉得焊接的时间最重要而且不太容易把握。

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那样焊点的温度就会太低,焊点融化不充分,很容易造成虚焊;而焊接时间长,则会使焊锡流淌,使元件过热,易于损坏,还容易烫坏电路板,同样会造成虚焊的现象。

焊接完成后,焊点应呈现锥形,这才是好的焊点。

( 4 )收音机相关认识
收音机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

由于广播事业发展,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

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
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

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

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

上面所讲的是最简单收音机称为直接检波机,但从接收天线得到的高频天线电信号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检波器不太合适,最好在选择电路和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高频放大器,把高频信号放大。

即使已经增加高频放大器,检波输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几毫瓦,用耳机听还可以,但要用扬声器就嫌太小,因此在检波输出后增加音频放大器来推动扬声器。

高放式收音机比直接检波式收音机灵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选择性还较差,调谐也比较复杂。

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放大几百甚至几万倍,一般要有几级的高频放大,每一级电路都有一个谐振回路,当被接收的频率改变时,谐振电路都要重新调整,而且每次调整后的选择性和通带很难保证完全一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的收音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电路。

超外差的特点是:被选择的高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较低的固定不变的中频(465KHz),再利用中频放大器放大,满足检波的要求,然后才进行检波。

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本地振荡。

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 (PVC)进行调谐,使之差保持固定的中频数值。

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作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

三、实训内容
安装收音机流程
1. 首先对照元件明细表认清元件,核对数量。

2. 安装时应注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安装过程中注意,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要装错。

3. 焊接把所有元件都插上后,剪去多余的引脚,只留下离铜箔2-3mm长开始焊接,注意焊接时,电烙铁头上要有少量焊锡,烙铁头要接触到元件的引脚与铜箔,这时把焊锡丝触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就会很快融化,把元件的引脚与铜箔连为一体,烙铁很快离开,这样就焊好了。

4. 成装:板焊好后,在电位器和双联上安上拨轮,用四条电线连上喇叭、正极片与弹簧。

并将正极片、弹簧分别插入机壳。

要求:四条电线的长度要合适,尤其是每条电线两头露出的铜丝不要太长,以防与其它地方短路。

5. 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进行检查并纠正。

6.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完成收音机组装工作。

7.检查验收,写实训报告。

四、心得
此次电子学课程设计中,老师是先对我们进行了各种焊接收音机的培训,讲解收音机的原理,介绍各种焊接收音机所要用到的元件及识别各种元件的技巧,比如根据颜色对各种电阻的阻值的识别。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从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完成收音机的焊接任务后,很郁闷的发现收音机居然不能发出一点声音,甚至是杂音都没有,当时看着已经焊好的电路板真的不知所措。

然后同学说是信号问题,于是出实验室去楼下试了下,还是不能收到台,依然没有一点声音,后来跑去问老师,原来我有四个焊接点没焊上,焊好ABCD四点后发出了声音,非常的兴奋,于是跑到外面收台,能收到台,当听到收音机中传去大而清晰地声音时那时的心情棒极了,很有成就感。

虽然这次实训遇到了些挫折,而且收音机也做的差强人意,但是总归还是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做了铺垫,打了基础。

很好的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了,以前听老师讲书本上的内容时可能会觉得很抽象,但是这次实训,让我们认识了那些书上的元件及更深刻的理解了原理性的东西,使得所学的知识更具体,加深了对其的理解。

总之,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之余,进行一些电子实训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从中我们会学到很多实践性的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不可能学习到的。

将书本和实训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五、色环电阻色标数
1 2 3 4 5 6 7 8 9 0 ±5% ±
10% 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金银
六、元件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位号数



名称型号位号数

1 三极管9018 VT1.VT2
.TV3 3 18 瓷片电容682、
103
C2.C1 各1
2 三极管9014 VT4 1 19 电瓷片电容22
3 C4.C5.
C7
3
3 三极管9013 VT5.VT6 2 20 双联电容CA 1
4 发光管LED 1 21 收音机前盖 1
5 磁棒线圈T1 1 22 后盖 1
6 中周红、白、

T2.T3T.4 3 23 刻度板、音窗 1
7 输入变压

T5 1 24 双联拨盘 1
8 扬声器BL 1 25 电位器拨盘 1
9 电阻器100 R6.R8.R1
3 26 磁棒支架 1 10 电阻器120 R7.R9 2 27 印刷电路板 1
11 电阻器330、
1.8k R11.R2 各
1
28 电路原理图 1
12 电阻器30k、
100k R4.R5 各
1
29 电池极片3片 1
13 电阻器120k、
200k R3.R1 各
1
30 导线 4
14 电位器5k RP 1 31 耳机插座J 1
15 电解电容0.47u C6 1 32 双联及拨盘螺

3
16 电解电容10u C3 1 33 电位器拨盘螺

1
17 电解电容100u C8.C9 2 34 自攻螺丝 1
七、电原理图和元器件安装图
成绩
评阅教师
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