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解:初始化:(1,0,119), (0,1,67)1:Q=119/67=1,(0,1,67) , (1,-1,52)2:Q=67/52=1,(1,-1,52), (-1,2,15)3:Q=52/15=3,(-1,2,15), (4,-7,7)4:Q=15/7=2,(4,-7,7), (-9,16,1)所以67-1 mod 119=16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ϕ(n)=ϕ(35)=24,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ϕ(n),即5d≡1 mod 24,所以d=5∴M=C d mod n=105 mod 35=5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
如果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
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120-16)(120+16)=0 (mod 221)104×136=0 (mod 221)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2) 求解密密钥dd=e-1mod ϕ(221)=77-1 mod 12×16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 (9)

0 7Ω 9Ω
ω
2Aj
2Aj /
3
2Aj /
由X
4 ()
2A 2
X1()
F{sin
10t}
得x4 (t)
F
1{X
4 ()}
4A
x1(t) sin
10t
x4(t)
(b)可取
x5(t) ( / 2A)sin 10t
则
x6 (t) x4 (t)x5 (t)
2x1(t)
sin
2
10t
2x1
10)
X 1 (
10)]
2A 2
X 1 ( )
F{sin
10t}
X1( 30)
2 Aj
…
2 Aj 3 9
-29Ω -27Ω
-33Ω -31Ω 2Aj
2 Aj 9
3
X1( 10)
2Aj /
2 Aj
3
-9Ω -7Ω
-13Ω -11Ω
0
2Aj /
X1( 10)
2Aj /
2 Aj
3
11Ω 13Ω
]
X 3() F{x1(t)x2 (t)} X1() X 2 () / 2
4 Aj 2
X1()
k 1
1 [ 2k 1
(
(2k
1)0 )
(
(2k
1)0 ]
2 Aj
k 1
1 2k
1
[
X1
(
(2k
1)0 )
X 1 (
(2k
1)0 ]
k 1
2 Aj (2k
1)
[
X
1
(
(2k
高级财务会计第4章作业和答案

第四章外币交易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该企业外币业务的是(A)A、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B、与国内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的销售业务C、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D、与中国银行之间发生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业务2、我国某企业记账本位币为欧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该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属于外币交易B、该企业以欧元计价和结算的交易不属于外币交易C、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欧元D、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人民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B、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C、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一定是人民币D、企业的编报货币可以是人民币以外的币种4、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应当采用的汇率是(A)。
A、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B、变更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C、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D、资产负债表日汇率5、收到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时,其对应的资产账户采用的折算汇率是(A)A、收到外币资本时的市场汇率B、投资合同约定汇率C、签订投资时的市场汇率D、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的折算汇率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币兑换业务的是(D)A、从银行取得外币借款B、进口材料发生的外币应付账款C、归还外币借款D、从银行购入外汇7、某外商投资企业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上期期末余额50 000美元,市场汇率为1美元=7.30元人民币,该企业采用当日市场汇率为作为记账汇率,该企业本月10日将其中10 000美元在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32元人民币。
该企业本期没有其他涉及美元账户的业务,期末市场汇率为1美元=7.28元人民币。
心理学作业第四章答案

参考答案第四章知觉姓名:学号: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B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
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统觉。
( D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________知觉。
A 空间;B 方位;C 深度;D 运动。
( D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B 距离知觉;C 方位知觉;D 空间知觉。
( C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
( C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B 真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错觉。
( A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C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 D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10、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D)1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
结构力学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四章习题 参考答案2005级4-1 图示抛物线拱的轴线方程24(fy x l l=−)x ,试求截面K 的内力。
解:(1) 求支座反力801155 kN 16AV AV F F ×=== 0805(5580)0.351500.93625 kN 16BV BV F F ×==−×+×== 0Mc 55880350 kN 4H F f ×−×===(2) 把及代入拱轴方程有:16m l =4m f =(16)16xy =−x (1)由此可得:(8)tan '8x y θ−==(2) 把截面K 的横坐标 ,代入(1),(2)两式可求得: 5m x ==>, 3.44m y =tan 0.375θ= 由此可得:20.56θ= 则有sin 0.351θ=,cos 0.936θ=最后得出截面k 处的内力为: (上标L 表示截面K 在作用力左边,R 则表示截面在作用力右边)055550 3.44103 kN m K H M M F y =−=×−×=i0cos sin 550.936500.35133.93 kN L sK s H F F F θθ=−=×−×= (5580)0.936500.35140.95 kN R sK F =−×−×==40.95 KN 0sin cos 550.351500.93666.1 kN L NK s H F F F θθ=+=×+×= (5580)0.351500.93638.03 kN R NK F =−×+×=4-2 试求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解:(1)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取直角坐标系,可得K 点的坐标为:2m6mK K x y =⎧⎪⎨==⎪⎩ (2)三铰拱整体分别对A ,B 两点取矩,由平衡方程可解得支座反力:0 20210500 20210500 2100A By B Ay x Ax M F M F F F ⎧=×−××⎪⎪=×+××⎨⎪=−×=⎪⎩∑∑∑=== => 5 kN ()20 kN () 5 kN ()Ay Ax By F F F =−⎧⎪=−⎨⎪=⎩向下向上向左(3)把拱的右半部分隔离,对中间铰取矩,列平衡方程可求得横拉杆轴力为:CN 0 105100MF =×−×∑=>N 5 kN F =(4)去如图所示的α角,则有:=>cos 0.6sin 0.8θθ=⎧⎨=⎩于是可得出K 截面的内力,其中:22(6)206525644 kN m 2K M ×=−+×−×−×=isK F (20265)sin 5cos 0.6 kN θθ=−×−×−×=− NK F (20265)cos 5sin 5.8 kN θθ=−−×−×−×=−13K M F r Fr ==(内侧受拉) K 截面作用有力,剪力有突变 且有01sin3032LSK 2F F F F =−=−×=− (2) 22R SK F FF F =−=(3)011sin30(326NKF F F F ==×=拉力)(4)4-4 试求图示三铰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方程。
山东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4.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2)Cache—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
从CPU的角度看,该层次的速度接近于Cache,而容量和每位价格却接近于主存。
这就解决了存储器的高速度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
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其所使用的存储器的容量和每位价格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该层次解决了大容量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3)主存与Cache之间的数据调度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而主存—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换言之,即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
4.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ns,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答:1)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
2)存储器带宽= 1/200ns ×32位= 160M位/秒= 20MB/S (此处1M=106 )4.7 题目略。
解: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14 + 32 = 46根各需128、32、32、32、16和8片。
4.8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
答案要点:1)静态RAM的特点:依靠双稳态触发器保存信息,不断电信息不丢失;功耗较大,集成度较低,速度快,每位价格高,适合于作Cache或存取速度要求较高的小容量主存。
2)动态RAM的特点:依靠电容存储电荷来保存信息,需刷新电路进行动态刷新;功耗较小,集成度高,每位价格较低,适合于作大容量主存。
4.14 题目略解:1)256KB ;2)8块模板;3)16片;4)128片;5)CPU 通过最高3位地址译码选模板,次高3位地址译码选择模板内芯片。
心理学作业 第四章答案

参考答案第四章知觉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B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
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统觉。
( D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________知觉。
A 空间;B 方位;C 深度;D 运动。
( D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B 距离知觉;C 方位知觉;D 空间知觉。
( C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
( C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B 真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错觉。
( A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C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 D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10、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D)1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两家公司同属丙公司的子公司。
甲公司于20×1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
甲公司发行15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
乙公司在20×1年3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甲公司在20×1年3月1日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
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 1200B. 1500C. 1820D. 48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000×60%)。
2.甲公司出资1 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权,假如购买股权时乙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价值为1 500万元,甲、乙公司合并前后同受一方控制。
则甲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万元。
A.1000B.1500C.800D.120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5 00×80%=12 003.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
A公司于20×1年7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
该固定资产原值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
B公司20×1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
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 1500B 1050C 1200D 125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为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
此题应为作为投资对价的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1)一、选择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D )A.存在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D.B与C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3、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D )A.产出增加10% B.产出减少10% C.产出的增加大于10% D.产出的增加小于10% 4、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 C )A/劳动的平均产量为负B劳动的平均产量为零C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D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5、当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正但递减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D )A正 B 零C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7、当劳动L的边际产量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C )A L的第一阶段B L的第二阶段C 的第三阶段D 上述都不是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9、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10、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B )A. 增加投入B. 保持原投入不变C. 减少投入D. 上述均不正确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四、分析讨论题1、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判断:(1)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支配?(提示判断dMP/dL的值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2)长期属于规模报酬的哪一种类型?解:(1)因为Q=F(L、K)=AL1/3K2/3,于是有:F(tL、tK)= A(tL)1/3(tK)2/3=t·F(L、K)所以,生产函数Q=AL1/3K2/3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2)假定在短期中资本量不变,以K O表示。
对于生产函数Q=AL1/3K O2/3,有MPL=1/3AL-2/3K O2/3,且dMPL/dL=-2/9AL-1/3K O2/3<0表明,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说明,在资本量投入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劳动量的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某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为70,现在加入一批新学生。
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一些,考试成绩一般是在50—55分之间,那么这个班的平均分数会发生什么变化?你对这个班的平均分数和边际分数的关系有何看法?平均成绩下降。
当边际成绩大于平均成绩,平均成绩增加;当边际成绩小于平均成绩,平均下降;当边际成绩等于平均成绩,平均成绩不变。
五、计算题1(1)填表。
(2)该生产函数是否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从第几单位劳动投入量以后开始的?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第五个劳动投入开始。
2、已知短期生产函数Q=2K L-0.5L2-0.5K2,且K=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TP、AP、MP函数。
(2)分别计算当TP、AP、MP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MP=AP。
解:(1)由生产函数Q=F(L、K)=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TP L÷L=20-0.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dTP L/d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两种解法(1)根据边际量和总量的关系可知当边际成本等于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即MPL=dTPL/dL=20-L=0得到L=20(2)可以对总产量函数按照求导方法解除答案:令dTPL/dL=0,即dTPL/dL=20-L=0解得:L=20,且d2TPL/dL2=-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L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令dAP L/dL=0,即dAP L/dL=-0.5+50L-2=0解得:L=10(负值舍去),且d2APL/dL2=-100L-3<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极大值:由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可虑到实际中劳动投入量不可能出现负值,所以当劳动投入量为零时L=0时,MP L边际产量为最大。
(3)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一定有AP L=MP L。
由(2)可知当L=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将L=10代入平均产量函数或边际产量函数得:AP L的值为=20-0.5L-50/L=20-5-5=10MP L=20-L=20-10=10即当L=10时,AP L=MP L此时AP L=MP L=10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六、案例题案例1:(1(2)用这些数据画出渔民的总产量曲线。
解释其形状。
案例2:(1)是否存在边际收益递减?(2)哪些点在同一等产量曲线上?(3)该表表现的是规模递增、递减还是不变的生产函数?存在边际收益递减。
产量相同的点:70,120,80分别在三条等产量上。
50-100-150可见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2)一、选择题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C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 )A.1元B.19元C.88元D.20元3、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A平均成本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D总成本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 D )A最小B等于MC等于A VC+AFCD上述都正确6、得到MC是由( D )A、TFC曲线的斜率B、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C、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的斜率D、既是TVC又是TC曲线的斜率7、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B )A. 减少B增加C不变D都有可能8、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C一直趋于上升D一直趋于下降9、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3元(平均成本最低点所对应的产量为400单位),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A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10、平均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是(C )A.两者成正比B.两者成反比C.两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D.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变化,平均成本不变11、当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时,LTC曲线(D )A.以一递减的速率上升B.以一递增的速率下降C.以一递减的速率下降D.以一递增的速率上升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MC大于AC时,AC下降B.MC小于AC时,AC下降C.MC等于AC时,AC下降D.MC等于AC时,AC上升13、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C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大B.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小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的差额为最大1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A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四、分析讨论题1、你的朋友正在考虑开一家五金店。
他计算,租仓库和买库存货物每年要花费50万元(从银行借款)。
此外,他要辞去他每年5万元的会计师工作。
你朋友经营一年五金店的经济成本是多少?如果他认为一年可以卖出51万元的营业额,他应该开这个店吗?并解释之。
50+5=55不应该,他亏损4万(55-51=4)2、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的银行借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
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没有道理,因为他的利润也是有机会成本的。
五、计算题1、下面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f L K 、的产量表:AP 和MP 曲线及A VC 和MC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和比较。
TP 和TVC 曲线图坐标的纵轴刻度单位大于AP 和MP 曲线,A VC 和MC 曲线)(4)根据图形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10Q 2+17Q+66 (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AC(Q)、AVC(Q)、AFC(Q)和MC(Q);(1)TVC(Q)=Q 3-10Q 2+17Q;FC=66(2)TVC(Q)=Q 3-10Q 2+17QAC(Q)= Q 2-10Q+17+66/QAVC(Q)= Q 2-10Q+17 AFC(Q)=66/QMC(Q)= 3Q 2-20Q+173、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Q)=3Q 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 求:(1)固定成本的值;(2)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1)根据边际成本函数和总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由边际成本函数MC=3Q 2-30Q+100积分可得到总成本函数,即有:总成本函数TC=∫(3Q 2-30Q+100)dQ=Q 3-15Q 2+100Q+a(常数)又因为根据题意有Q=10时的TC=1000,所以有:TC=103-15×102+100×10+a=10000 解得 a=500即TC=Q 3-15Q 2+100Q+500 固定成本FC=500(2)由(1),可得:总成本函数TC(Q)= TC=Q3-15Q2+100Q+500总可变成本函数VC(Q)= Q3-15Q2+100Q平均成本函数AC(Q)= TC(Q)/Q= Q2-15Q+100+500/Q平均可变成本函数AVC(Q)= VC(Q)/Q= Q2-15Q+1004、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21+Q22-Q1Q2,其中Q1表示第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Q2表示第二工厂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