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所得税会计问题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探析

折旧 费用应 当在 未来 期 间作 相应 调整 ,
也 企 数也 应一 并调整 , 不得 增加 当期 利润 。 但 更正 的方法 进行会 计处理 。 就是说 ,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 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探析
华北电力大学 许婕
【 摘 要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指 在 很 大程 度 上依 赖于 会计人 员的职 业判 原因导 致其 收 回金额低 于账 面价 值 的资
导 下 以 固 定资 产减 值 为例 , 过 会 计 和 税 断 , 致 很 多 企 业通 过 计 提 减值 准备 来 产, 通 导 应将 资 产 的账 面价 值 减 记 至 可收 回
金总额中占有较大 的比重, 其计提的减值 时性差 异=f 账面价 值一 计税 基础 I ,
不存 在其他纳 税调整事 项 。 2 X7 0 年会 计 折 旧9 0 0 5 0 万元 , 存 不
准备对成 本费用的影 响较大 , 任何 对于 固 ml ( 0 - 0 — 0 一( 0 — 0 ) :I 1 0 2 0 8 ) 1 0 2 0 0 0
企业 应 在 期末 对 固定资产 逐 项进 行 在 当年会 计利 润 的基础 上调 增应纳 税 所
已计提 的减值准 备可 以转 回。由于对 资产 检查 , 由于市 价大 幅度下 跌、 对 有证据 表 得 额8 0 0 5 0 元。 可 变现净 值和 可回收 金额 的确 认和 计量 明 已经陈 旧过 时或 者其 实体 已经 损坏 等 2 X9 2 2 年 ,由于 减值 资 产 的 O - X1
题。 资产 减值会 计在我 国的应 用巳十 分广
A公 司 有一 设 备 原 价 1 0 7 , 设 O 0Y 假
泛 , 者之 所 以选 择 固定 资产 减值 来 分 会 计、税 法 采 用 相 同 的折 旧 法 , 旧 额 购 置成 本 5 万元 , 计 使 用5 , 残值 笔 折 O 预 年 净
资产减值准备税务会计处理例子

资产减值准备税务会计处理例子
假设一个公司在2019年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0元的机械设备,根据会计准则,公司需要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在2021年底,公司发现该机械设备的可变现金额大约为
80,000元,因此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反映设备价值的下降。
根据税法规定,公司可以在纳税申报时扣除资产减值准备。
假设公司所得税率为25%。
以下是该例子中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步骤:
1. 会计处理:
- 在2021年末,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公司需要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
根据设备的价值下降幅度,公司决定计提20,000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 录入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损益表) 20,000元
贷: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 20,000元
2. 税务处理:
- 根据会计处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了20,000元。
- 在纳税申报时,公司可以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税务抵扣。
根
据公司所得税率为25%,公司可以扣除20,000元 × 25% =
5,000元的税务抵扣金额。
以上是资产减值准备的税务会计处理例子。
请注意,具体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可能会因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所适用的税法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税务顾问以获得有关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准确指导。
资产减值准备结转引发的所得税会计问题

j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资"减值准备结转引发的所得税会计1题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张铮处:n s J摘要:研究资产减值准备结转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阐明了针对应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两种处理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简化纳税调整和会计核算的改进方法,即取消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间的结转,而将资产减值准备作转回处理。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中图分类号:F230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当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用于建造或交换另一项资产时,该项 资产减值准备应予以结转,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转将压缩另一项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因此形 成新的暂时性差异。
对于因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间结转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相关所得税会计处理比较复杂,且某些方面与现行会计准则相矛盾,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一、资产减值准备结转引发的所得税会计问题的处理观点资产减值准备结转所引发的所得税会计问题,核心是针对新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目前处理观点有两种,举 例说明如下。
例1:20 x1年末,某企业库存甲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0万元,该 项存货以前未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
20 x2年 初,该企业将库存甲材料全部用于建造A生产 线,年末A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建造 总成本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为 简化计算,假设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3000 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3,不考虑其 他纳税调整因素。
计提的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

计提的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
(原创版)
目录
一、计提减值准备的概念和原因
二、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
三、具体案例分析
四、总结
正文
一、计提减值准备的概念和原因
计提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进行减记,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使企业能够在面临资产价值下降的情况下,更加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
二、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
在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中,会对所得税产生影响。
具体来说,当企业计提减值准备时,会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这是因为,计提减值准备会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然而,这一影响并非立即实现,而是递延至未来期间。
因此,企业需要将这部分影响记录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中,以备将来使用。
三、具体案例分析
假设一家公司拥有一项无形资产,其账面价值为 100 万元,但根据市场情况,该无形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仅为 80 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20 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
同时,由于计提减值准备会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因此还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 万元(20 万元×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万元
四、总结
总之,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计提的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

计提的减值准备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摘要:一、计提减值准备的概念和原因二、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四、具体案例分析正文:一、计提减值准备的概念和原因计提减值准备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进行减记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并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市场变化、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可能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二、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计提减值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值准备不能在税前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在税前扣除。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按照税法规定,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加入到应纳税所得额中,从而增加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2.减值准备的转回。
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如果企业的资产价值有所恢复,导致原来的减值准备不再需要,那么企业在转回减值准备时,需要将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
这样,企业在转回减值准备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所得税负担。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在计提减值准备时,企业需要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减值准备”科目。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四、具体案例分析以一家企业为例,该企业在2018 年末时,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发现一台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00 万元,但其可收回金额只有80 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分析

企业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分析【摘要】企业固定资产减值是会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与确认、影响因素分析、测试方法、调整与反转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强调了企业在处理固定资产减值问题时的核算注意事项和应该重视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解决策略。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财务稳健发展。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报表、影响因素、测试方法、调整与反转、财务管理、解决策略、会计问题、核算、重要性。
1. 引言1.1 企业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减值是会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都有着重要影响。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因内在或外部原因而无法收回其预期经济利益时,根据会计准则需要将其价值进行下调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预期未来经济利益,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和确认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固定资产的评估方法、资产的使用寿命、未来现金流量等。
固定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技术进步、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以及资产自身状况、使用寿命等内部因素。
企业需要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合理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与反转是指在后续会计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对减值准备进行调整或撤销。
企业需要根据减值准备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减值准备的计提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水平。
企业在处理固定资产减值问题时需谨慎核算,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判断和计提减值准备,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资产减值准备税务会计处理例子

资产减值准备税务会计处理例子
假设公司A在2019年底对一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发现其资产
价值已经减少,需要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根据税务会计准则,该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1. 首先,计算减值金额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即资产的现金流入净现值),就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该计算需要依据税务会计准则进行。
2. 在资产负债表中,公司A需要将该减值金额从固定资产账
面价值中扣除,同时在资产减值准备这一科目下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这样可以确保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并体现减值损失的影响。
3. 在损益表中,公司A需要在非经营性损益科目中确认该减
值损失,以反映资产减值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4. 根据税务会计的规定,公司A需要按照税法要求在企业所
得税费用中反映该减值损失。
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税率依据税务法规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例子是根据一般的税务会计准则进行的阐述。
实际的会计处理可能受到特定税法规定、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限制和要求。
因此,在实践中,公司A应该依
据具体情况和实施税务会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提取和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

提取和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也做出了某些调整,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存在着某些差异。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适度分离是必要的,但是从减轻纳税人财务核算成本和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的角度考虑,这些差异也需要协调。
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帐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笔者拟就企业提取和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调整及其会计处理方法予以探讨。
一、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会计处理1.差异分析依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或至少在每年年终时,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则将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
依照税法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2.纳税调整比较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相关规定,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间与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资产损失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即作为来来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所得税会计问题
财务核算和所得税计缴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
的目的。会计利润的核算要以《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具体准则的规
定为依据,而应纳税所得额的,要以企业所得税税收法规为准。这便
为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提供了可能。
为更好地贯彻谨慎性原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企业固
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真实可靠,财政部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
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这项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
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
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
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
产减值准备;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
减值准备。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直接减少当期会
计利润。 而根据税收法规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
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因此,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
减值准备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这便形成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的时间性差异。 本文试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的会计核算
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等方面,以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纳税会计法
为前提,通过举例进行探讨。 举例说明如下: BYH公司于2001年
12月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价值1350万元(含增值税进项税
额和运杂费),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8年,净
残值为0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定该使用年限、折旧和净
残值和税法规定一致。该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 同时假定,
该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在纳税年度内全部销售。公司2002—2009年
税前会计利润均为5000万元(不考虑减值计提、转回及折旧差异),
并且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毕业论文
一 发生减值并重新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假定2005年12月31日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
减值。估计现时的销售净价为211.80万元;未来4年内持续使用以
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91.60万元。
该公司从设备购进到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 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1350 贷:银行存款 1350 (2)
2002—2005年每年计提折旧 每年计提折旧为:1350÷8=168.75(万
元) 借:制造费用 168.75 贷:累计折旧 168.75 (3) 2005年末计
提减值准备 此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350-168.75×4=675万元,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91.6万元(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固定资
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两
者之中的较高者),应当计提减值准备675-291.6=383.4万元。 借:
营业外支出 383.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83.4 2005年会计利润
为5000-383.4=4616.6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为(4616.6+383.4)
×30%=1500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为383.4万元。 借:所得税
1384.98 递延税款 115.02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500.00
(4) 2006年计提折旧及纳税调整 由于计提了减值准备,需要重新确定
折旧额为291.6÷4=72.9万元。 借:制造费用 72.9 贷:累计折
旧 72.9 而税法折旧为168.75,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68.75
-72.9=95.85万元。 毕业论文
2006年会计利润为5095.85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为(5095.85-
95.85)×30%=1500万元。 借:所得税 1528.755 贷: 递延税款
28.755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500.00
(5)2007—2008年会计处理同上
(6) 2009年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72.9 贷:累计折旧 72.9 年
度末固定资产报废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83.4 累计折旧 966.6
贷:固定资产 1350 同时,结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
值准备 383.4 贷:固定资产清理 383.4 2009年会计利润为5095.85
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5095.85-95.85-383.4=4616.6,应交
所得税为4616.6×30%=1384.98万元。 借:所得税 1413.735 贷:
递延税款 28.755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384.98 分录中的递延
税款为以前余额的结转,分别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和应纳税时间性差
异的转回。本年度固定资产使用年满报废,故不再产生时间性差异。
可以验证,自2002—2009年,公司应交所得税为5000×30%×3+1500
+1500×3+1384.98=11884.98万元,比1500×8=12000少115.02
万元,恰恰是由于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影响所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
5000×30%×3+1384.98+1528.755×3+1413.735=11884.98万元,
和应交所得税也是一致的。
二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部分转回 毕业论文
仍以上面一为例,假定2007年12月31日,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
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对公司产生有利影
响。,市场上该类设备的估计销售净价为180万元;未来2年内持续
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40万元。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