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

合集下载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10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10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10篇“诺曼底”号遇难记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人物言行语句的方法,感受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能对文中意义含蓄,难以理解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出自己的理解。

3.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感受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船长的形象课前准备: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搜查一些海难的故事,能向同学们简要介绍。

学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一个关于海难的故事。

2)教师讲述:在灾难发生时,总有一些人露出自私可悲的嘴脸,也总有一些人抒写出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篇有关海难的文章——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学习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的方式比较新奇,采取模拟“事故调查组”和“追悼会”的形式展开本课的学习。

学习的质量高低取决于“事故调查组”成员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取决于参加“追悼会”成员的诚挚的追念之情。

所以,今天务必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

只有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事故调查”,才能开好“追悼会”。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对另种方式做好评点准备。

)方式一:海事局事故调查组(事故分析报告书)“分析报告书”必须涉及以下内容:此次海难的客观原因、人为因素、事故损失、责任判定、事故教训。

要求:“分析报告书”分析必须有理有据,叙述条理清晰;做出客观公正报告的同时,能很好地做出安全警示,让人们吸取教训。

方式二:哈尔威船长追悼会(悼词)请你以下面的其中一个身份来参加追悼会,宣读悼词。

身份选择:获救儿童、“玛丽”号船长、奥克勒福大副、见习水手克莱芒、哈尔威船长故乡的镇长。

悼词要求:内容重点倾向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要结合文章内容);情感真挚自然,要符合身份;能激起人们对哈尔威船长无限的崇敬之情。

活动经过:确定学习方式,自读课文,根据学习方式边读边做好阅读批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事故分析报告书”或“悼词”——全班交流(先听事故报告再开追悼会),做好互评交流工作——教师小结(对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的肯定;海难原因的总结;哈尔威船长形象的总结)三、拓展迁移请你以文章中目睹海难全过程的一个人物或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四、作业布置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小学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 "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

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本文讲述的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很受学生的喜欢。

二、说学情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小说体裁还不太熟悉,但对小说的课文很感兴趣,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情景中,从而带来能力与心理品质的和谐,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说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通过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课件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课件

做一做
课后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的优秀段落。 向身边的同学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思考一下哈威尔船长那些表现值得你崇敬的。 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使哈威尔更高大、更突出?
临危不乱、勇于决断的品格、尽职尽责,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对大海执着的爱。
问题一 哈威尔船长那些表现值得你崇 敬,表现在那里?
“诺曼底”号遇难记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读完课文后,请简单的叙述一下故事情节(时间、环境、起因、场面、发展高潮、结束)。 请给文章分段。
读完课文后,请简单的叙述一下故事情节
时间:
1870年3月17日夜晚
环境: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起因:
“玛丽”号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尽职尽责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舍己救人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作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场面:
“诺曼底号”被撞,发生海难,人们惊恐万分
发展、高潮:
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全舱的人一片恐慌。哈尔威船长镇静地指挥着……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结局:
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只有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海底
请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 1—5节 雾海夜航 开端 第二部分 6—9节 海难发生 发展 第三部分 10—46节 舍己救人 高潮 第四部分 47—50节 赞扬英雄船长 结局
1
2
语言艺术的运用

诺曼底号遇难记缩写150字

诺曼底号遇难记缩写150字

诺曼底号遇难记缩写150字诺曼底号遇难记缩写150字 1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可贵的。

尤其是英雄们的生命更为珍贵。

《“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的是:在一个雾浓,风大漆黑的夜晚“玛丽”号不小心撞到了年轻的“诺曼底”号,“诺曼底”即将沉入阴惨惨的大海,这时冷静的船长指挥大家井然有序的逃离了这里,而自己却与心爱的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悲壮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生命也有贵贱之分,利己主义的是低等;舍己救人的是高等。

生命的贵贱在于你是否为人们造福了,只有这样,你的思想品质才是高尚的;令人崇敬的。

在危急时刻我们还要做到:①临危不惧;②舍己救人;③镇定自若;④机智勇敢,才能安全快速的逃生。

诺曼底号遇难记缩写150字 2今天,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

里面讲述了诺曼底号再一次出航的时候时,原本是风平浪静的一次航行,但是由于“玛丽号”的原因和天灾把“诺曼底号”撞出了一个大窟窿,人们当时很害怕。

这时只有哈尔威船长才镇定自若地指挥这乘客,让乘客井然有序的逃离。

虽然最后大家得救了,但是船长却与船一起沉入了海中。

但是我会想起我们自己平时自私自利,有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事。

还有时为了利益我们会不顾一切。

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现在能像哈尔威船长有着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还有多少人能做到,我们觉得真的很惭愧。

哈尔威船长的精神是令我们少先队员值得学习的。

也是值得所有人所学习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缩写150字 3黑色是一种严肃而庄重的颜色,能被比作黑色的雕像的人肯定拥有一个伟大的灵魂。

哈尔威船长为职业献身,在这尊雕像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这时,一位保安叔叔走过来,厉声喝道:“安静!听我说,女生先走,男生再走,老师最后!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走!”那番话让所有人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大家依照他说的逃生顺序迅速地离开,无一伤亡。

在每一尊黑色的雕像背后,都有一个伟大、高深的灵魂。

从那时起,那位保安叔叔和哈尔威船长一样屹立在我心中。

(完整版)《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完整版)《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教材分析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

《“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这篇文章是“危急时刻”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1.借助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个性感悟;3.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式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个性感悟。

学情:就情节而言,本文是不难理解的,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也是不难认识的,但是作品是怎样渲染这一形象的,又该如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感悟这一形象,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关键,也是执教本文的难点和重点。

所以可以让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海难的一些资料,尤其是《泰坦尼克》。

教学流程一、渲染情景,走近文本1.谈话:同学们,“海难”这两个字也许是任何一个航海的人都不愿意提及的字眼。

大家想一想,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其中的原因。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片段,在学生初步讨论以后,加强视听刺激,调动学生求解的欲望。

4.小结导入课题: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而处于危急中的人们又无处躲藏,所以常常会因为慌乱而发生混乱不堪的局面,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诺曼底”号遇难记》,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同样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事故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船上61人中有60人生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一个奇迹!二、整体感知,触摸经典1.初步阅读,感知雨果作品的语言风格。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提示自主读书:(1)根据预习的情况,给课文中的生字加注拼音,重点的词语可以标记一下。

(2)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要素,试着概括故事情节。

诺曼底号遇难记原文

诺曼底号遇难记原文

诺曼底号遇难记原文【原文】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

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

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

轮船缓缓行驶着。

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

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重又特别大。

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3.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2.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齐读课题。

2.师讲述: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周围一片漆黑,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剖开一个大窟窿。

3.过渡: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感受灾难发生时的场景。

(播放“诺曼底号”遇难视频)看了这个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哪个自然段刻画了当时这可怕的一幕?二、品析关键词句走进英雄(一)抓对比,体会惊恐万分的场面和哈尔威船长的镇静。

1.出示学生找到的段落。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抓关键词句感受乘客的极度恐慌和场面的混乱。

(“惊恐万状”“奔跑”“尖叫”“哭泣”等)3.让学生通过体会环境描写和拟人的手法感受当时情况的紧急。

(抓住“呛”“直喘粗气”感受情况的紧急。

)4.朗读感悟。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我们再来读一读,把情势危急的感觉读出来。

5.找出哈尔威船长的话,感受船长的镇静。

6.理解“吼喝”一词。

这是怎样的喊叫你从“吼喝”感受到什么?(感受船长的威严,临危不乱,忠于职守)7.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感受乘客的慌乱,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静。

体会作家雨果对比写法的用笔之妙。

8.引导学生将第10、13自然段与船长说的“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结合进行阅读,体会人物品质。

(心系他人,忠于职守,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的高大形象。

)9. 在船长的指挥下,船员们按照指示做了,可乘客们恐慌的场面好转了吗?10.抓住“你推我搡”“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失魂落魄”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场面的混乱(二)抓对话,感悟人物品质1.出示文中的对话,这是一段是什么描写?(语言)2. 一共说了几次对话?(8次)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点?3.哈尔威船长,老师读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课件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课件

学习任务
自由朗读第10—45自然段,思考“诺曼底 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具体是怎么做的?你 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自学提示: 1.用“——”画出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描写,用“~~~”画出哈 尔威船长的动作描写,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2.先自己画,然后小组讨论
分角色朗读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炉子怎么样了? 火呢? 机器怎样? 奥克勒福大副? 还有多少分钟?
——节选自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随堂演练
一、读拼音,写字词。
大海上烟雾弥漫,全速前进的一艘船在“诺曼底号”的船身pōu(
)
开一个大kū lonɡ(
)。顿时,船上一片hùnluàn(
)奥克勒福大
副和三名工头想要wéichí( )zhìxù( ),但人们因为猝然而至的
变故而乱得不可开交。
二、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船长叫我吗? 海水淹了。 灭了。 停了。 到! 二十分钟。
分角色朗读
够了,让每个 人都下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福大副,你 的手枪在吗?
哪个男人胆 敢抢在女人前面, 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船长。
镇定自若 视死如归
如果你是获救乘客,看到哈尔威船长徐徐 沉进大海,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什么呢?
在文中,作者雨果是怎样评价哈尔威船长的?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 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 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英雄
拓展阅读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 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 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感 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 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 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 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充 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 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感 官中,我相信,视觉一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学习小说中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认识作者(课前请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准备"作者简介")
学生自主交流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由发言的同学完成板书
三、学习写法
1、默读课文
思考:
a.小说主要交代了哪些情节?
b.你认为哪个情节写得最好?为什么?
2、交流
a、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小说的结构组成。

("诺曼底"号雾海夜航--开端、"诺曼底"号被撞--发展、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高潮、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结局)
b、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c、重点分析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这一情节
①海难发生后,起初"诺曼底"号上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文中是怎么写的?(读句子并赏析)
②面对这危急的情势,船长是如何应对的?
③小说在描写船长的言行举止时,有一段对话描写得很精彩,那就是他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朗读。

④在船长的沉着指挥下,船上后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⑤学生自己简要概括一下如何进行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教师引导、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