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高血糖.

合集下载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处置措施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处置措施

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一、普通胰岛素注射 ▪ 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胰岛素中只有此类可供静脉使用,
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 为2~4小时,持续时间5~8小时。 ▪ 规格:瓶装400U/10ml。
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 用法: 1、皮下注射,一般每日三次,餐前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 一次小量(遵医嘱)。 2、注射部位:三角肌、大腿外侧、腹壁(肚脐左、右、下三横指 以外) 3、如血糖较高需静脉滴注胰岛素时,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血糖 变化;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应及时通知医生,停止输入。
友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均衡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来增加抵抗力,抵御流 感。 4、预防感染 ▪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在冬 季因为感冒和流感而发生肺炎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血糖,增强抵抗力。
谢谢观看
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四、胰岛素调整 ▪ 记住几个要点:空腹为
先、2 单位(指2468) 上下、注意凌晨、鉴别 苏木杰现象、(和口服 药物)灵活搭配。
避免应激事件发生
▪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避免应激,避免出现应激性高 血糖。
1、避免情绪激动 ▪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如果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出现情绪波动,这种不良情绪
治疗措施
4、在使用胰岛素方面,一般主张:危重患者首选静脉注射胰岛素 治疗;非危重患者首选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但皮下胰岛素强化治 疗不能用于非进食的危重患者;绝大多数不适合口服降糖药治疗; 血糖控制应个体化,并严密监测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如果可能, 应尽量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发挥更好控制餐后高血糖、方便而灵活 的给药与减少低血糖发作的作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非糖尿AOPP合并SHG组者死亡率高,而且随着血糖的增高,死亡率也增加。

严重的应激使血糖升高,但机体糖利用减少,全身能量利用障碍,乳酸大量堆积,游离脂肪酸过剩,钠泵功能障碍,机体多数组病的危重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如急性脑血管病、心梗、创伤、缺氧、中毒等,可以引起一过性血糖升高,称为应激性高血糖(SHG)。

这种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危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AOPP)中毒患者进行分析,探讨AOPP合并SHG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1998年1月至2004年7月住院的74例AOPP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51例;年龄18~50岁,(33.08±8.51)岁。

既往无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无慢性心、肝、肾、肺等重大疾病史。

1.2方法急诊入院患者,测定血胆碱脂酶(Ach)活性(改良Ellman法)、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及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微柱层析法)、心电图等。

根据临床资料判断中毒程度。

轻度:轻度毒蕈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瞳孔缩小不明显,Ach活力为70%~50%;中度:毒蕈碱样症状明显,伴烟碱样症状,轻度呼吸困难和意识障碍,瞳孔明显缩小,Ach活力为50%~30%;重度:明显的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针尖瞳孔,呼吸困难,肺水肿,惊厥,Ach 活力为30%以下。

目前SHG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文献报告SHG的界定值6.1~11.1 mmol /L不等,本文按人院时血糖≥7.8 mmoYL定为SHGtl],血糖<7.8mmol/L定为NSHG组。

AOPP合并SHG者,又根据血糖的水平分为2组,比较BG≥11.1 mmol /L与7.8~11.1 mmol/L之间病死率的差别。

观察住院期间肝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死亡率发生情况。

病情稳定后3~7d,复查血糖,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糖尿病。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 ppt课件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5
应急时三类物质代谢特点
1, 糖代谢 2,脂肪动员 3,蛋白质分解 合成
Crit care clin .2001 jan;17(1);107-24 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
PPT课件
6
ICU内应激性高血糖(SHG) 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
Non-critically ill medical/surgical: 33-38%1,2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 29% - 100%3
20
10
1.7%
0 Normoglycemia
16.0%*
P < 0.01
3.0%
Known diabetes
New Hyperglycemia
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ol 2002;87:978-982.
Hyperglycemia and mortality in the ICU
Mix- ICU (Stamford) 回顾分析: Oct.1, 1999~Apr.4, 2002,n=1826
Mortality Rate (%)
45
~3x
40 35
~2x
30
25
20

10
5
~4x
80-99 100-119 120-139 140-159 160-179 180-199 200-249 250-299 >300
➢ 糖利用 速度受限,2-3mg/kg/min (即10%GS 150ml/h) 无效循环: 2-3倍于正常
➢ 血糖浓度增加,即应激性高血糖(SHG)

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及护理复习过程

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及护理复习过程
呼吸道分泌物或残留的呕吐物,翻身、拍背,预防并 发肺部感染;
(6)早期患者留置导尿,保持尿路通畅,加强会 阴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
(7)加强皮肤护理,床铺清洁平整,衣物、被服及 时更换,避免推、拉、拖患者而发生皮肤破损,预防
治疗及护理干预:
褥疮的发生。 (8)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患者尿液的色、质、 量及出入量的平衡。
2.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急患者尽早测定血糖,当 血糖超过正常值上限时开始静脉泵入胰岛素,且 间隔1-2小时监测血糖1次。治疗目标为血糖达到并 维持4.4-6.1mmol/L,此时可间隔至3-4h监测一次; 血糖稳定后改为8-12h监测1次,直至清晨空腹静脉 血连续2d正常后停用胰岛素泵入。注意:患者有 多汗、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心动 过速等,应考虑低血糖,请示主管医师是否停用 胰岛素,并纠正低血糖、动态观测血糖。
谢 谢 观 看 !
酸和酮体↑
应激时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变化
危害:
导致高渗性利尿,影响 血容量,并可造成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免疫力下降,易合并伤 口及全身感染
影响脑缺血缺氧后局部 或全脑功能的恢复
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
治疗及护理干预:
1.积极控制原发病:原发病是应激反应的根源,正 确处理原发疾病能减轻机体应激程度,减少应激 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降低 血糖水平 。
机制:
神经内分泌失调 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胰岛素抵抗 其他
应激原
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 泌↑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
生长激素分泌↑
蛋白质分解↑糖异生作 用↑
葡萄糖利用 ↓
糖 原分解↑
脂肪和能量消

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与神奇的MUFA

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与神奇的MUFA
• 无高血糖组:血糖正常且无糖尿病史 (n=1168)
• 高血糖组:有糖尿病史(n=495) • 高血糖组:无糖尿病史(n=223)
注:高血糖定义:空腹血糖大于等于126mg/dL (7mmol/L) 或 随机血糖大于等于200mg/dL (11.1mmol/L)
*P<0.01
非ICU 死亡率(%)
Moghissi ES, et al. Endocr Pract. 2009 May-Jun;15(4):353-69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高血糖患者更应 使用糖尿病适用型营养制剂
• DSF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or considered when insulin therapy is required. Use of DSFs may also be a beneficial option to optimize glycemic control when the use of insulin is not indicated or poses a risk of causing hypoglycemia.
死亡率(%)
• 回顾性数据分析 • 1826例持续ICU治疗的患者 • 结果:即使发生中度高血糖内科、外科住院患者死亡率也随之大幅升高。
JAMES STEPHEN KRINSLEY ,et al. Mayo Clin Proc. 2003;78:1471-1478 .
应激性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多神经病变
糖尿病适用型营养制剂:低糖高脂配方
糖尿病适用型营养制剂被推荐用于 存在高血糖的患者。一般来讲这种 制剂特点是低碳水化合物(3540%),高脂肪(40-50%),特别是 高MUFAs。
Patricia Davidson,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 2015;XX(X);1-9.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 , 而抑制葡 萄糖被氧化 、 从 血糖 升高 。
() 2 还有学者通过对 急性心 机梗死 ( M ) A I患者促 肾上 腺素 皮激
素( C H) A r 和皮质醇浓度 测定 , 发现 A Y C H明显 降低 , 而皮质 醇 浓度明显增高。后者抑制胰岛素与其受 体结合 , 损害外周组 织 受体后葡萄转运系统 的作用 , 从而抑制外周 组织对葡萄糖 的摄
维普资讯
32 6
河北医药 20 年 3月 第 3 08 0卷 第 3 期
H bi dcl or lMa 20 , 03 . 03 ee Mei u a, r 08 v 1 0 N . aJ n

综 述 与 讲 座 ・
应 激 性 高血 糖 与 急性 冠 脉综 合 征
血糖时糖化血红蛋 白使 氧的释放减少 , 导致 心肌缺氧加重 。③ 加剧 自由基损伤 : ai Rv d等 通过 检 测心 肌梗死 急性 期患 者 的
2 1 胰 岛素缺乏 .
A S早期 有严 重 的胸 痛 , 种 刺激 传导 至 C 这
下丘脑 引起 中枢 神经 和 内分 泌 系统应 激 反应 , 岛素供 血 不 胰
1 应激性高血糖 的定义 无糖尿病患者在应激 状 态下 出a S G 。其非 严格 的定 义是 , 院后 2 s s ye y e i,H ) e gc 入
次以 上 空 腹 血 糖 >7 0 nnl 16 m / ) 随 机 血 糖 > . uo L( 2 s, 或 / : U
循环中糖皮激素 、 高糖素 、 茶酚胺 、 胰 儿 甲状腺 激素分 泌增 多 , 从而分解代谢明显增 强 , 糖原 迅速 消耗 , 白分解 , 肪动 员 , 蛋 脂

应激性高血糖及血糖监测幻灯片

应激性高血糖及血糖监测幻灯片
平偏低,当液体中葡萄糖浓度低于先 前50%时,胰岛素的用量也应相应的 减少50%;
LOGO
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
• 1、输注液体的影响:如输注葡萄糖的指端采血血 糖偏高,输注胰岛素的指端采血,血糖偏低。药 物因素如:维生素C可使测定仪所用试纸在反响 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复原而使血糖测定结果偏低。
• 2、采血方法的影响:如血液流出方式、消毒试剂 的选择
LOGO
LOGO
高血糖的调控?
胰岛素的选择 • 正规胰岛素起效快、溶解度高
、作用时间较短,易于调节, 是唯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 ,做为首选。
LOGO
高血糖的调控?
常用给药方式: 皮下注射 ;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
LOGO
高血糖的调控?
• 皮下注射吸收很不规那么,不同部位的吸收可有差异。 • 危重患者多数存在皮下循环不良。 • 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持续静脉给药能显著降低高血糖病人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危重患者高血糖治疗
• 对于持续性高血糖的治疗,阈值不应高于 10.0mmol/L,就应开场胰岛素治疗;
• 对于已开场胰岛素治疗的多数危重患者, 建议血糖控制范围在7.8~10.0mmol/L;
• 为到达并维持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首选 静脉输注胰岛素;
LOGO
危重患者高血糖治疗
• 有效的胰岛素输注方案是平安、有效 的,低血糖发生率低;
• 2、并不是所有危重患者和不同阶段都会发生应激 性高血糖〔也称为应激性糖尿病或外科糖尿病, 指血糖≥11.12mmol/L)。
• 3、急性期胰岛素抵抗发生,那么体内蛋白质、脂 肪等代谢产物的利用均会出现变化,对代谢平衡 的影响比单纯高血糖更为复杂。
• 4、高血糖与病情的关系:高危因素。

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

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

(05 53 分 。病 因为 ( 脑 、 腹 、 1 . .) ± 颅 胸 骨盆 、 脊柱 ) 伤 、 外 多发 伤 、 腹 部 手术 后 、 毒血 症 、 症胰 腺 炎 、 脏 2 结 果 胸 脓 重 心 疾病、 呼吸衰 竭 、 血管 意外 等 。详见 表 1 脑 。入 选患 者
A、 B两组 机 械通 气 时间 、 染 发生 率 、 F发生 感 MO 人 院 时 血 糖 均 至 l .m o l 1i m l,既 往 无 糖 尿 病 史 , 率 、 亡率 均 较 C组 明显 下 降 ( < . )A、 / 死 P 00 , B两 组 间 5 H Al < . , 长期 服 糖 皮质 激 素 、 b c 63 无 % 甲状 腺激 素史 , 上 述 指 标 无 明 显 差 异 ( > . )A、 两 组 应 激 性 溃 P 00 ; C 5 所 有患者 在 I U停 留至2天 。 C 以抽签 方式 将 1 2例 患 疡 、血管 活性 药 物支 持例 数及 I U住 院 日较 B组 高 3 C 者 随机 分 为 A、 C组 ,每组 患 者 各 4 B、 3例 , 3组 一般 ( < . ) 统 计学 意 义 ; P 00 ,有 5 A组低 血 糖 发 生率 较 B、 C
1 方 法 :用 德 国 R c e 司 生产 的罗 氏优 越 型 血 . 2 oh 公 糖 仪测 床边 毛 细血 糖 , 始 1 2小 时 测一 次 血糖 , 开 — 待 3 讨 论 血糖 稳定 目标 值后 . 至 3 4小 时测 一次 血糖 。胰 岛 减 — 有 学 者把 应 激性 高 血 糖标 准 定 于血 糖 浓度 大 于 素 用法 : 5 u普 通胰 岛素 加 生理 盐 水 至 5 ml 泵 61 o l 危重患 者往 往处 于高 应激状 态 , 用 0 0 , 微 . mm l / 有研 究表 C 1 静 脉持 续泵 入 ,患 者 神 志转 清能 进 食后 改诺 和 锐 三 明其 发生 率在 I U重症 患 者 中达 9 %。其 发 生机 制 餐 前 + 和 灵 N 或诺 和 锐 3 诺 O早 晚餐 前 皮 下 注 射 , 主要 有两 方面 6① 应激 反 应 时交感 神 经兴奋 , 丘 A 1 : 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性高血糖的概念

根据1999年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 准,危重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126 mg/dl),2次以上随机血糖 ≥11.1mmol/L(200 mg/dl),即可诊断 为应激性高血糖或糖尿病。
区别: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的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而应激性高血糖 的糖化血红蛋白不高

应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糖
③ • • •
血糖下降的幅度 当血糖下降的幅度每小时超过3.9-5mmol/L, 胰岛素的用量应减少一半 当总的血糖低于13.9mmol/L,胰岛素的用 量也应减少一半 当血糖降至7-8mmol/L或6-7mmol/L时,维持在 这个水平,建议医生改为皮下注射
应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糖
生长抑素↑; 心脏治疗药物如钙通道阻止剂(硝苯地 平、地尔硫卓等)、苯妥英; 低血钾; 长期高血糖致胰腺β细胞合成功能受损

胰岛素抵抗(IR)
IR:由于外周组织和器官对胰岛素敏 感性和反应性下降,外周摄取激素处 于不应期,正常剂量的胰岛素无法产 生正常生物效应; 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在 超重、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及2 型糖尿病患者中较常见。
④ • •

危重病人血糖 维持在8.3-10mmol/L之间 如低于8.3mmol/L,应建议医生停泵或改为 小剂量来维持,每小时0.2—0.5mmol/L之间 避免发生低血糖
血糖控制的目标
Biblioteka 餐前血糖:5.0--7.2mmol/L 餐后高峰值:<10.0mmol/L 睡前:5.6--7.0mmol/L

应激性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
3.神经系统损害:严重高血糖≥33. 3mmol· L-1产生高渗血症,可使细胞 内严重脱水,导致意识障碍、癫样抽 搐、颅内出血和中枢性高热等,病死 率增高。 4.抢救措施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5.提示患儿的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血 糖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 差。
皮下注射胰岛素 应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

1:1胰岛素:NS20mL+胰岛素20U 2:1胰岛素:NS20mL+胰岛素40U
应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糖
基础量的设置 一般设每小时2U微量泵持续泵入 ② 血糖监测 • 每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 根据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的用量 • 每小时下降不能超过3.9-5mmol/L

危重病患者中胰岛素的有益作用
⑴降低血糖,克服胰岛素抵抗,提高 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伤口愈合; ⑵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⑶抗炎作用, ⑷增加肌肉蛋白合成 ⑸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破坏组织修复 ; ⑹保护缺血组织; ⑺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四、血糖监测和血糖控制
基础治疗

碳水化合物代谢影响
手术、创伤等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包括 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 某些药物:儿茶酚胺、类固醇、环孢 霉素、生长激素、利尿剂、蛋白酶抑 制剂。

三、应激性高血糖对机体的影 响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粒细胞的 黏附功能、趋化功能和吞噬作用 2.心脏手术中高血糖的不良影响 SHG可能是心肌广泛损伤和坏死的标 志性指标; 明显降低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 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面积与 血糖浓度密切相关;
心脏术后应激性高血糖(SHG)
罗晓媛
心脏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一、应激性高血糖的概念
二、应激性高血糖的原因
三、应激性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 四、血糖监测与控制
一、应激性高血糖的概念
机体遭受感染、创伤、大出血、大手 术及急性中毒所致出现的非特异性全 身反应称为应激。 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神经 内分泌功能紊乱,破坏了原有生理状 态下的平衡,最常出现的就是糖代谢 紊乱,应激性高血糖即是其中之一。
夜间3点:>5mmol/L
谢谢聆听
二、应激性高血糖的原因

内分泌-代谢变化 胰岛素分泌相对性的减少 胰岛素抵抗
碳水化合物代谢
内分泌-代谢变化
胰岛素反向调节激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相对性↓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例失衡 增加肝、肌糖原分解、糖异生,降低 葡萄糖摄取,导致高血糖。

胰岛素分泌相对性的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