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韦君宁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韦君宁【摘要】研究应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期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的40例术后产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监测血糖并对高血糖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总结分析影响病人血糖浓度的因素及护理手段。
结果控制血糖过程中出现了2例血糖反弹和3例低心排综合征,最终1例患者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
结论应加强对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注意是否有血糖反弹现象的发生,以期保证手术效果和预后水平。
【关键词】心脏外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出现通常是由于心脏手术过程中有创伤,机体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糖耐量异常,内分泌失调。
术后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最终影响的不仅仅是手术效果,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
因为持续的体液高渗状态会破坏水、电解质的平衡,导致细胞损伤[1]。
但是目前临床上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方面的研究和报道较少,因此,加强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控制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40例术后产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心脏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期为临床护士护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提供新的方向。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心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40例术后产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并由医生确诊需要进行心脏手术,且所有患者术前无严重脏器衰竭、无肝肾功能及糖尿病病史。
手术在浅低温无糖预冲液的体外循环下进行,并对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3~75岁,平均(53.3±10.3)岁。
1.2方法(1)检测血糖。
当术后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值〉7.0mmol/L即为出现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2)当血糖浓度高于8mmol/L时,每半小时或一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值,低于8mmol/L时,每2h监测一次,,当血糖结果稳定后,可4h监测一次。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摘要:心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从而出现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术后持续高血糖会造成机体内环境呈高渗状态,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及水、电解质失衡,最终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和临床预后。
因此,加强对心脏手术病人的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引言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
心脏外科术后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机体因此种治疗方法造成的创伤会表现出强烈的应激,从而使全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情况发生改变,引起糖耐量出现异样变化,最终发展成应激性高血糖,机体一旦处于高血糖状态,就非常容易导致组织高渗透性以至于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细胞损伤的情况,免疫功能不断下降,感染发生率较高,对手术整体效果以及预后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共收治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岁~76岁(55.3岁±10.3岁)?病人于术前均经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需行心脏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并在浅低温无糖预充液的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35例病人中,术前诊断心功能不全15例,所有病人术前无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病史?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17.6d±3.2d?1.2方法入院后立即心电监护,血糖、心肌酶谱、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CK-MB、心脏Killip功能分级情况。
因病情凶险,危急,入病房后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10天的相关结果。
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高血糖的不良影响和治疗

能保证及时静脉用药 , 减少护士工作量, 提高护理工作
效率及 质量 。根 据不 同年龄 患 儿 的特 点规 范 使用 留置 针, 对 于减 少 各 类 静 脉 输 液 并 发 症 , 提 升 静 脉 输 液 质 量, 减 少不 必要 的医 患纠纷 , 具有 非常 重要 的意 义 。
参考文献
者高血糖的程度更高 , 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 系 更加密切。① 胰 岛素抵抗 ( 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 I R) : I R 是机体 , 组织 , 细胞 或亚细胞 的一种异常病理 生理状 态, 是指胰岛素靶组织对胰 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 和 利用作用 的抵抗 , 需要超常量的胰 岛素才 能引起正常 量反应的一种状态 , 以前 也成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j 。 急性重症疾病 , 创伤可导致胰岛素抵抗 , 糖耐量异常及 血糖升高。在心脏手术手术创伤和应激影响下 , 使下 丘脑一 垂体一 肾上腺皮质轴( H P A ) 过度兴奋 , 儿茶酚胺 、
高血糖。高血糖可导致术后病死率 的升高 , 并与术后 感染 、 心肌损伤 、 中风 、 神经功能障碍等相关 .心脏手 术中创伤引起 的应激 , 体 外循环影 响及术 I } j 降温和复 温, 药物等因素都可导致围术期高血糖。
盐水封管 。留置针 回血栓关 闭位置选择 留置针 的近
端, 即延长 管 的起始部 , 以降低 导管 回血及 堵管率 。 学龄 患 儿 静 脉 留置 针 使 用 现状 分 析 : 本 组 患 儿 多
熊 霞霞 综述 ; 王道 庄 , 邓硕 曾 审校
( 1 . 成都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 I C U,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2 .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 医院, 北京 1 0 0 3 7 )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经验分析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经验分析发表时间:2019-09-05T17:16:03.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牛前飞[导读] 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之中接受血糖干预护理,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省阜阳市2360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血糖干预护理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评估血糖干预护理对于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影响。
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基础护理,实验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血糖干预护理,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
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以及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并发症发生率以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之中接受血糖干预护理,可保障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可推广。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干预护理;护理经验;心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创伤,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个人的机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
在手术之后若患者出现持续高血糖,则会对其机体内部环境处于高渗状态,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电解质失衡,对其手术效果、预后产生影响,因此早期的护理干预越加受到重视[1]。
本文旨在主要对血糖干预护理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评估血糖干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形成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1.研究资料1.1患者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术后血糖异常护理措施

术后血糖异常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术后血糖异常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术后血糖异常护理措施指南:一、病情观察1. 定时监测血糖:术后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夜间血糖。
监测频率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2. 观察患者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昏迷等高血糖症状,以及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慌、颤抖、饥饿、头晕、视力模糊等。
3. 观察患者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了解患者术后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评估其对血糖的影响。
二、饮食管理1.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
2. 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食物,如糖果、甜饮料、油炸食品等。
4. 少量多餐:建议患者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三、运动管理1. 适当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力,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2. 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一般建议餐后1-2小时进行。
3.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
四、药物治疗1. 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遵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
注意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避免局部硬结。
2. 口服降糖药: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遵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
3. 药物调整: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五、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理解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2.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术后血糖异常的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3.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六、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 预防感染: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保持病室清洁,预防感染。
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对策

开 始静 脉泵 入治 疗 , 并 根 据 血 糖 变 化调 整 胰 岛素 泵
入量, 对 照组 6 0例 为 常 规 皮下 注射 普 通 胰 岛 素 , 开
心脏 病 单瓣 损害 8 O例 ; 冠心病 1 0例 ; 联合 瓣膜 损 害 3 0例 。术 前 心功 能 : 2级 4 5例 , 3级 5 6例 , 4级 l 9 例, 所有 患 者既 往无 糖尿 病史 , 术 前空 腹血 糖 ( 4 . 5 ±
关 键 词 体 外 循 环 术 应 激 性 高 血 糖 胰 岛 素 静 脉 泵 入 皮 下 注 射
I n s ul i n v e i n pu mp i nt o
Ke y wo r ds I n vi t r o c y c l e o pe r a t i on
I 临床 中患 者 术前 高血 糖 容 易 引 起 关 注 , 但 术 后
应 激 性 的高血 糖往 往容 易 被忽 视 。术后 应激 性 的高
麻, 体外 循环 常规 采用 中度 低 温 , 采 用无 糖预 充液 的 条件 下 手术 ; 其 中二 尖 瓣 置 换 7 0例 , 二 尖 瓣 主动 脉 瓣置 换 3 O例 , 主 动脉 瓣置 换 1 0例 , 冠状 动脉 搭桥 术
I r r i t ab i l i t y hyp e r gl y c e mi a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i n j e c t i o n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6 。 R 6 5 4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6 9 7 5 ( 2 0 1 3 ) 0 1 — 0 0 3 7 — 0 2
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及护理

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及护理发表时间:2012-12-26T11:44:59.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李兰雷邵云朱惠[导读]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李兰雷邵云朱惠(通讯作者)(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富宁 663400)【摘要】临床危重病人无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都极为普遍,应激性高血糖与危重病人病情恶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防治及护理 1应激性高血糖的定义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机体应激时血糖升高超过正常值范围而出现高血糖甚至尿糖,其经典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应激性高血糖或糖尿病。
将高血糖视为危重病人预后不良的预警指标已日益得到认同,其危害性也被充分认识[1]。
2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机体在应激状况下:①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葡萄糖利用减少;②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糖元分解增强;③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甘油丙酮酸合成葡萄糖,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2],此外,另有研究发现:①生长抑素;②肾上腺素能激动剂;③心脏治疗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二氮嗪、苯妥英;④低血钾等也是抑制胰岛素分泌,造成高血糖的因素。
3正确认识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在临床上相当常见,若不予控制,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物潴留,损害神经功能。
②破坏血脑屏障,促进出血性梗死的转化。
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增大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大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时导致游离脂肪酸(FFA)增加,增加了缺血和心率失常的危险性。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护理课件

控制策略
饮食控制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高糖 、高脂食物,以降低血糖水平。
运动疗法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加机 体对糖的消耗,降低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 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以有效控制血糖 在正常范围内。
预防与控制的效果评估
定期监测血糖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 等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
当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 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 应。
定期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胰岛素
用于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 者的起始治疗,根据血糖 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护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理课件
•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概述 •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方法 •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预防与控制 •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01
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概述
案例一:某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与效果
总结词
精心护理,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
某重症患者因严重烧伤引发应激性高血糖,通过严格监测血糖水平,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专业的心理护理,有效控制了病情,促进患者 康复。
案例二
总结词
多学科协作,全面护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针对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 案。实践中注重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显著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4-18T16:06:31.1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作者:沈静
[导读]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 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
沈静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心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从而出现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术后持续高血糖会造成机体内环境呈高渗状态,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及水、电解质失衡,最终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和临床预后。
因此,加强对心脏手术病人的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
引言
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
心脏外科术后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机体因此种治疗方法造成的创伤会表现出强烈的应激,从而使全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情况发生改变,引起糖耐量出现异样变化,最终发展成应激性高血糖,机体一旦处于高血糖状态,就非常容易导致组织高渗透性以至于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细胞损伤的情况,免疫功能不断下降,感染发生率较高,对手术整体效果以及预后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共收治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岁~76岁(55.3岁±10.3岁)?病人于术前均经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需行心脏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并在浅低温无糖预充液的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35例病人中,术前诊断心功能不全15例,所有病人术前无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病史?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17.6d±3.2d?
1.2方法
入院后立即心电监护,血糖、心肌酶谱、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CK-MB、心脏Killip功能分级情况。
因病情凶险,危急,入病房后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10天的相关结果。
2结果
35例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的术前血糖值范围为5.3mmol/L~7.0mmol/L(5.2mmol/L±1.4mmol/L)。
手术后血糖值范围为
8.1mmol/L~35.2mmol/L(15.7mmol/L±5.2mmol/L)。
其中32例病人术后首次测定血糖浓度为10.0mmol/L~19.9mmol/L,经过小剂量静脉微泵胰岛素治疗4h~12h后,血糖浓度下降至8.0mmol/L以下,其中3例病人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出现血糖反弹,经扩充血容量、稳定血液循环后,血糖浓度亦降至8.0mmol/L以下,未出现血糖二次反弹现象。
另有3例病人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血糖持续高于20.0mmol/L,遵照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经强心、改善微循环、同时应用胰岛素治疗48h后,2例血糖浓度降至8.0mmol/L以下,1例病人疗效不理想,血糖浓度仍持续波动于27.0mmol/L水平,并最终因低心排综合征而死亡。
3讨论
心脏手术后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入院后立即进行治疗,积极有效地与家属和患者进行沟通,语言通俗易懂、语气舒缓而细致将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措施讲解给他们。
使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紧张情值绪降到最低。
征得他们积极配合,观察和记录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
观察表情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如心动过缓尽快给予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等。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尿量、心率、血压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
溶栓、抗凝。
用药后立即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采取快速检测的方法,检测血糖变化,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症状缓解后数小时或数天后,血糖恢复正常,康复期仍定期检测血糖的变化。
3.1术前预防
外科手术可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其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正相关,机体在饥饿后出现糖脂循环的紊乱是造成术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因此,护理人员对术前需禁食水12h的心脏手术病人均给予葡萄糖静脉滴注,并监测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结果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减少了胰岛素抵抗对手术安全的影响。
3.2术中控制
葡萄糖输液速度心脏手术容易造成体外循环血容量的下降,而术中应用高渗葡萄糖液及肾上腺素等治疗,会激活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的合成,从而导致血糖的升高。
本研究中,有12例病人术后首次检测血糖水平达8.1mmol/L~12.1mmol/L,经过调整外源性葡萄糖输液量,将葡萄糖液输液速度控制于6μg/(kg?min)~8μg/(kg?min),同时采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稀释血管活性药物,有效地将血糖降至8.0mmol/L以下。
3.3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合理干预
心脏手术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缺氧、疼痛刺激、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等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和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强烈兴奋,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促分解激素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浓度增高。
除此之外,病人对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及手术的恐惧和焦虑,也能引发机体强烈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血糖升高。
这是机体对创伤的保护机制,然而血糖不断增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呼吸功能不全、严重的心律失常、乳酸酸中毒,导致脑水肿,脑损害加重,同时损伤细胞的免疫功能,导致各种感染。
因此,应全面考虑引发血糖升高的多种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激原的刺激。
术后的充分供氧、镇静止痛、心理护理、早期拔管非常重要。
4结束语
心脏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难以控制往往是疾病危象的信号,加强对手术病人的血糖监测,控制输
液速度,高血糖时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维持血糖值在6.0mmol/L~8.0mmol/L,可以减少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后。
在应用胰岛素降低高血糖的过程中,对病人护理要严格遵守规范化监测流程,准确调整用量,严密观察病情,以防止低血糖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金花,李珂.心脏术后伴胰岛素抵抗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17:1580-1582.
[2]朱晓红,龚仁蓉.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01:37-38.
[3]石岩,刘大为.外科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与争议[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11:92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