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随访阶段
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复发或并发症。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饮食管理
制定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饮食计划,鼓励 患者摄入相关食物。
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豆类等。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遵循医生指示,定期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监测药物副作用,并及时报告医生。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 的负面情绪。
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或支持小组的形式进行。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通过适当的管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预防并发症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谁是护理的关键人物?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怎么进行有效护理? 5.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形态 异常。
该疾病常见于饮食不均衡、吸收不良或某些疾病 患者。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异常或行 走困难。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确定红细胞大小、形态及维生素 B12和叶酸水平。
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贫血以做出准确诊断。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需与医生合作,调整饮食方案以改善营养状 态。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诊断后
确诊后应立即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
及时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症状加重时
如患者出现明显乏力、心悸等症状时需加强护理 。
此时可能需要增加营养支持或补充剂。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随访阶段
谁是高危人群?
谁是高危人群? 儿童与孕妇
儿童和孕妇因生长发育和胎儿需求,可能摄 入不足。
需特别关注这类人群的营养摄入。
谁是高危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因食欲降低和吸收能力下降,易发生 此类贫血。
定期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谁是高危人群?
慢性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肾病等,可能因长 期用药或饮食限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定期随访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贫血指标。
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护理方案。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营养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及吸收 情况。
使用食物记录法或问卷调查帮助评估。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营养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如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可能需要补充营养素,如维生素B12注射。
该类型贫血常见于饮食不均衡或吸收不良的患者 。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主要由饮食不足、吸收障碍、某些疾病(如胃肠 道疾病、慢性酒精中毒)引起。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苍白、心悸、呼吸急促等。
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感到更为明显。
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确保护理目标的实现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护理业务学习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护理业务学习
可咨询营养师进行专业指导。
如何护理已患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 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患者的血液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如何护理已患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 导。
心理健康有助于整体恢复。
谢谢观看
这种类型的贫血通常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增大,形 态异常。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不良饮食、吸收障碍、某些药物影 响等。
老年人和孕妇是高风险群体。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症状
常见症状有乏力、头晕、心悸和皮肤苍白等。
严重时可能伴随神经系统问题,如手脚麻木。
谁是高风险人群?
应考虑补充维生素B12或食用强化食品。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出现症状
如感觉持续疲乏、心悸或皮肤苍白,应及时就医 。
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诊断是否贫血。
何时需要就医?
怀孕期间
孕妇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应进行血液检查,以预 防贫血。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何时需要就医?
长期病史
有慢性疾病史者,如胃肠道疾病,应定期复查血 液指标。
谁是高风险人群? 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需求增加 ,易缺乏。
定期补充叶酸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谁是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吸收能力下降,营养摄入不足 会导致贫血。
建议定期体检以监测血液指标。
谁是高风险人群? 素食者
长期素食者可能因缺乏动物性食品而导致维生素 B12缺乏。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护理业 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2016医疗事业单位儿科护理知识: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

2016医疗事业单位儿科护理知识: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
(6)对极度衰弱、病重、食欲低下者。喂饭要耐心细致,不可过多、过快、必要时鼻饲。
(7)每日协助患儿做适当运动,锻炼智力,促进体力的恢复。
3.了解患儿喂养史,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1)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及胃肠道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步改善。
(2)逐量增加,每日摄入量从小量开始。
(3)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增加猪肝沫、动物血、瘦肉、鱼。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建议多食蔬菜、水果。
(4)母亲哺乳期间应多进食肉类、蔬菜,保证母乳质量。
(5)按时增加辅食,把喂养知识教授给家长。
(2)按医嘱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采用肌内注射,叶酸采用口服。病人连用数周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为止。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利用,在恢复期应加用铁剂,单纯维生素B12缺乏时,不宜加用叶酸治疗,以免加剧神经、精神症状。
2.防止患儿受伤的护理
震颤严重者应按医嘱给予镇静药,如地西泮等。影响呼吸者应吸氧。上下牙间需垫缠有纱布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
2016医疗事业单位儿科护理识: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
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膳食不合理,摄入少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的护理
(1)改善饮食:瘦肉、肝、肾、海产品、蛋类含维生素Bl2较多;新鲜绿叶蔬菜、谷类及肝、肾等动物内脏含叶酸较多,哺乳期母亲也应多吃上述食物。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补充营养,纠正偏食及不良的过度烹调习惯。

进食富含叶酸和维生素 B12 的食品,蔬菜、水果、谷类、动物肉类、肝、蛋、海产品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

2、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 40克/升以下者应卧床体息。

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用药,并应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观察用药后患者的自觉症状、血象的变化,以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

4、由于维生素 B12 缺乏并发末梢神经炎的患者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伤。

5、出现口腔炎和舌炎的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复方硼砂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并促进食欲。

6、输血护理:输血治疗时,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采取科学合理的烹调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高危人群应预防性补充叶酸、维生素 B12。

2、加强个人卫生,预防损伤与感染。

四、注意事项
肌注维生素 B12 偶有过敏,甚至休克,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
理。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什么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导致的红细胞发育不良,常表现为贫血、乏力等 症状。
通常与饮食不良、吸收不良等因素相关。
了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主要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酒精 滥用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了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症状表现
应注意药物剂量和服用频率。
实施药物治疗与监测 副作用监测
关注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监测可能的副作用。
如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
实施药物治疗与监测 定期复诊
安排患者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复诊时可以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症状。
及时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干预。
评估患者的营养过饮食记录、体重变化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 状态。
可以使用营养筛查工具帮助评估。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与病情 监测实验室指标
定期检查血常规、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了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基本概 念和病因 2.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与病情 3. 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4. 实施药物治疗与监测 5. 提供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了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了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这些指标能帮助判断治疗效果。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与病情 评估症状变化
记录患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症状的变化。
症状的改善或恶化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内科护理学: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记录知识点,使更加深刻;
举一反三,通过列举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以视频及图片加深印象。
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引导积极思考。
再生障碍性贫血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治疗要点
5.常用护理诊断、措施
小组讨论首选的辅助检查及其健康指导、治疗要点。
如何进行自我锻炼
再障的临床表现与全血细胞减少有关,主要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但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5、课程思政:
先让学生谈论自己理想的职业,而后引导学生分析目前就业现状、用人单位的预期与学生工作能力的差距,从而避免择业时好高骛远。同时指出“行行出状元”,我们需要具有“工匠精神”。
6、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7.、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复习血液系统的相关旧识,
问: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根据老师的指引回想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答:铁剂治疗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引导其思考。
掌握重难点
加深记忆
环节一:前课复习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巨幼细胞性贫血
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病理特点、分期
3.辅助检查
记录笔记;根据老师的引导进入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临床表现(重点):1.血液系统的表现:2.消化系统的表现:早期胃肠黏膜受累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3.神经系统的表现和精神症状:可有末梢神经炎、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自我来自习;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介绍控制其预后并进行的评价。
就有关疾病发生、诊断、治疗进行记录

巨幼细胞性贫血护理要点

巨幼细胞性贫血护理要点

维生素B12的代谢
• 体内代谢所需B12全部由食物供给 • 富含食物:动物食品含有丰富的B12,蛋类、奶
类次之,蔬菜中含量甚少
• 其吸收需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IF)结合方 可吸收,部位在回肠,体内贮量可用2~5年
• B12结构比较复杂,含有金属钴为其特征 • B12参与的酶促反应有二:甲基化反应和变位异
叶酸的代谢
• 体内不能合成叶酸,所需只能从食物中供给 • 富含叶酸食品有:绿色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肾
等组织 • 叶酸的性质: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极不稳定,光
照和煮沸易被分解破坏 • 吸收部位:叶酸在12指肠和空肠吸收,经肠循环进
入全身组织 • 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四氢叶酸,是一碳集团转
移酶的辅酶,一碳集团是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 苷酸的生物合成原料之一,故叶酸缺乏影响细胞核 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胞成熟障碍,出现巨幼 细胞性贫血
– 严重肝病影响贮存 – 应用叶酸拮抗剂:甲胺蝶呤、苯妥英钠、乙胺
嘧啶、氨苯碟啶等可与叶酸还原酶结合,阻断 四氢叶酸的形成
• 需要量增加:婴幼儿、妊娠、甲亢、恶性肿 瘤、白血病、感染等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90%为叶酸缺乏 所致
• 具有贫血的一般表现 •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
构反应,后者为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酶促反应。 其缺乏可使骨髓造血细胞和所有体细胞分化和 成熟障碍,CNS出现退行性变,是恶性贫血的主 要表现,故B12又称为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病因和病机
• 摄入不足:长期素食偏食、婴幼儿喂养不当、 加工方法不当
• 吸收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吸收不良综合 征等
• 利用障碍:
酰四氢叶酸钙和B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药物的作用,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

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1.摄入不足
因羊乳中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少,婴幼儿如未及时添加辅食可引起。

2.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使需要量增加。

3.吸收、转运障碍慢性腹泻、严重营养不良等可造成吸收障碍。

4.其他药物影响。

二、临床表现
以6个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

患儿多虚胖,毛发稀疏细黄,面色苍黄或蜡黄,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常伴肝、脾肿大。

患儿烦躁、易怒。

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少哭不笑、反应迟钝、嗜
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常有倒退现象。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减少较血红蛋白减少明显。

血小板一般减低。

2.骨髓象
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

3.维生素B12<100ng/L(正常200~800ng/L)
叶酸<3μg/L(正常5~6μg/L)。

四、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是治疗的关键。

五、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有关。

3.生长发育改变与营养不足、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影响生长发育有关。

六、护理措施
1.根据患儿的活动耐受情况安排其休息与活动。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严重贫血者适当限制活动。

烦躁、震颤、抽搐者遵医嘱用镇静剂,防止外伤。

2.指导喂养,加强营养改善哺乳母亲营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辅食。

3.监测生长发育评估患儿的体格、智力、运动发育情况,对发育落后者加强训练和教育。

七、健康教育
介绍本病的表现和预防措施,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提供营养指导。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
A.幼红细胞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B.幼红细胞巨幼变
C.网状细胞增生
D.粒细胞形态不受影响
E.细胞浆嗜碱性增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

下列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B.是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由叶酸缺乏引起者最多见
D.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者多为内因子缺乏所致
E.舌面光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患儿女,8个月。

母乳喂养,加辅食,近2月来,面色蜡黄,表情呆滞,舌面光滑,有轻微震颤,查体可见肝于肋下4cm,血常规检查示:Hb:90g/L,RBC:2×1012/L,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考虑该患儿可能为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