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动物》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6《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6《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6《森林里的动物》(教案)引言:本节课是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单元《森林里的动物》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了解到森林是动植物生活的栖息地,学习森林中一些常见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并且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一、知识目标:1. 了解森林是动植物的栖息地。

2. 掌握森林中常见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培养关爱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物特点和习性的观察和思考。

3. 能够通过绘画和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理解和想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动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媒体:教学图片、故事卡片。

2. 教具:笔、纸。

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森林的图片,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对森林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

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并概括出森林是动植物的栖息地。

Step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教学图片和故事卡片的形式,依次向学生呈现一些森林中常见的动物,如狐狸、松鼠、熊等。

每呈现一个动物时,老师都会帮助学生观察和描述该动物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该动物的看法。

Step 3:(分类)(1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动物的图片和卡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动物特点进行分类。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讨论,并用图画的形式呈现。

最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共同之处。

Step 4:(整理)(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出森林中动物的一些共性和特点,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森林里的动物的疑问或感想。

Step 5:(拓展)(15分钟)老师通过阅读一则与森林动物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

老师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想象故事中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并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形象。

森林动物园幼儿园教案

森林动物园幼儿园教案

森林动物园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认知森林中的常见动物。

•能够认知动物的生态环境。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森林动物2.1.1 认知森林动物•熊•狼•老虎•狮子•大象2.1.2 生态环境的认知•森林•山地•水边•草原•沙漠2.2 观察动物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森林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加深对动物的认知。

2.3 动物拼图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原型制成拼图,引导幼儿进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4 动物语言表达以动物园为背景,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3. 教学流程3.1 教学准备教师在森林动物园选取5种常见动物,并制作相应的拼图,备课各种动物的基本信息。

3.2 教学步骤3.2.1 认知动物和生态环境•通过图片和PPT的形式介绍课程中涉及到的动物和生态环境。

•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动物跟踪小游戏,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3.2.2 观察动物•带领幼儿到森林动物园观察动物,先通过图册介绍几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再引导幼儿在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在观察过程中,老师针对幼儿提问,以引导幼儿对所观察到的动物进行总结和归纳。

3.2.3 动物拼图•老师向幼儿展示几种动物的拼图,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拼图游戏。

3.2.4 动物语言表达•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4. 教学评价经过本次课程,幼儿将会懂得认知常见的森林动物,了解动物生活的生态环境,并通过拼图游戏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动物语言表达环节,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在评价方面,通过幼儿对动物的认知程度和语言表达水平来进行考核。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里的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森林动物,如鹿、狐狸、松鼠等。

2.培养幼儿观察、分类、归纳的能力。

3.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图书馆中关于森林里动物的图书、图片、故事书等材料。

2.PPT幻灯片或其他可视化工具。

3.储备动物模型或相关玩具。

4.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画一幅森林景象,让幼儿看看有哪些动物。

2.教师带来一些动物模型或相关玩具,引导幼儿猜测“森林里可能有哪些动物?”3.看一些动物图片,问孩子们这些动物是什么,属于哪一类等。

正式教学探究森林动物1.分组带领幼儿去探究森林里的动物。

给每个小组一个列表来观察不同的动物和他们的特征,如鹿、松鼠、狐狸、兔子,等等。

小组成员可以用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动物,并尝试作出描述和记录。

2.探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食物链,让幼儿了解动物如何在森林中生活。

3.引导幼儿用自己对一些森林动物的了解来制作海报或小册子。

海报要求幼儿用形象的图画和文字介绍动物的特点。

知识整合1.看一些关于森林里动物的图画书,并一起回忆所学的知识。

2.试着画出自己的森林动物合辑,小组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

反思活动1.给幼儿一张森林保护的海报或图片,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森林环境保护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幼儿了解森林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分类和归纳的能力、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亲身感受了动物实物,了解了动物的食物链和习性。

幼儿通过海报展示和分享,表达了对动物的热爱和理解。

本次教学还动员了幼儿对森林环境保护的积极意识,增强了班级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都是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的一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动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动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准确地说出“动物”这一词汇,理解“森林里的动物”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动物名称。

2.听力目标:能够听懂老师描述森林里的动物的基本特征,并对所听内容进行简单的回答。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动物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儿歌《小兔子乖乖》视频、卡通森林动物的图片、森林的模型、森林动物的模型、CD机等。

2.教师准备:事先学习《小兔子乖乖》的歌词和动作,熟悉森林里的动物,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准备。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1.教师先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对动物的印象和认识。

例如:你喜欢什么动物?你觉得什么动物最厉害?2.接下来,教师可以请学生看一看森林的图片,并让他们说说图片中有哪些动物。

2. 歌曲学习(15分钟)1.老师放上《小兔子乖乖》的视频,让孩子们跟着视频一起唱唱。

2.每唱一个句子,老师都要问问孩子们这句歌词中有哪些动物。

3. 森林动物认识(20分钟)1.给孩子们发一份森林动物的图片,让他们自己模仿动物的行为和叫声,并尝试读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可以带来森林的模型和森林动物的模型,然后让孩子们猜猜森林动物藏在哪里。

4. 动物和食物(20分钟)1.通过图片,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看一下某些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例如:老虎、狼、熊等。

2.然后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根据提示说出动物和喜欢吃的食物。

5. 情感教育(20分钟)1.由于这节课的主题是森林里的动物,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意识。

2.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些简单的举措,例如,如何保护森林动物和森林环境,因为我们和森林动物一样需要共同生存。

6. 课堂讲评(5分钟)1.老师对孩子们今天的表现进行肯定,并给予奖励。

2.教师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总结一下今天所学到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大班主题教案《森林里的动物》

大班主题教案《森林里的动物》

大班主题教案《森林里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森林里的常见动物,如麋鹿、松鼠等。

2.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貌、行为等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动物。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

4.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团队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内容1.森林里的麋鹿–外貌特征:身体高大,四肢修长,角硕大而有分叉,浅棕色的皮毛。

–行为特征:爱吃草和嫩芽,喜欢在树林中活动,不喜欢人类干扰。

2.森林里的松鼠–外貌特征:身体小巧玲珑,毛色灰褐色,尾巴蓬松而长。

–行为特征:擅长爬树和跳跃,喜欢收集食物,常在树枝上活动。

3.森林里的兔子–外貌特征:身体短小,耳朵长而垂下,皮毛柔软蓬松,通常为棕灰色或白色。

–行为特征:繁殖能力很强,腿长而灵活,擅长奔跑,常在地上活动,喜欢吃草和嫩芽。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森林里的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动物和人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出示与动物相关的图片或玩具模型,让学生猜测它们是什么动物,并描述它们的外貌、行为等特征,帮助学生进入教学状态。

2.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和描述所给出的具体动物玩具模型或图片,学习动物的外貌和行为特征。

–让学生模仿动物的行为,如跳跃、奔跑等,体验动物的特点,加深对动物的理解和记忆。

3.总结–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和描述的动物与其他学生交流,比较不同的动物之间的异同点,并总结不同的动物如何适应森林里的环境。

–引导学生探究人类与森林里动物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如何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

4.拓展–让学生在家里或者放学路上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动物,找出他们身边的动物并描述其特征。

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森林里常见的动物,锻炼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感知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

幼儿园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森林里的动物,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模仿和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

二、活动准备1. 图片或实物:森林里的各种动物(例如:兔子、小鸟、小鱼、小猪等)。

2. 故事课件或图书:关于森林里的动物的故事。

3. 音乐CD:《小动物快跑》或其他适合动物模仿的音乐。

4. 动物手偶或贴纸:用于幼儿模仿和贴在身上。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5分钟)1.1 教师向幼儿展示森林里的动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说出动物的名称。

1.2 播放故事课件或图书,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森林里的动物生活。

2. 模仿动物(5分钟)2.1 教师示范模仿某个动物的动作和叫声,让幼儿模仿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2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模仿,其他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3. 表演故事(5分钟)3.1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3.2 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和原因。

四、活动延伸(5分钟)4.1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快跑》手指游戏,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4.2 幼儿用动物手偶或贴纸粘在身上,进行动物舞会,感受活动的乐趣。

五、活动总结(5分钟)5.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中的亮点和收获。

5.2 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

5.3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长陪伴下,观察家里或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六、活动实施步骤6.1 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一个森林场景,使用动物图片、玩具等装饰,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氛围。

6.2 活动引导: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主题,讲述森林里的动物们的生活,引发幼儿的兴趣。

6.3 观察与模仿:教师展示森林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6.4 故事表演:教师选择一个关于森林动物的故事,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里的动物》含反思教学内容:森林里的动物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通过察看、探究、试验等活动,让幼儿能认得森林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加添对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 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探究喜好,加强幼儿的学习乐趣。

3. 培育幼儿的情感态度,培育幼儿保护动物的观念。

教学方法:1. 活动探究法:引导幼儿通过察看、探究、试验等形式,加添对动物的了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加度。

3. 归纳类比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有关森林动物的图片和短视频,在幼儿的帮忙下,老师引导幼儿发觉和认得这些动物。

2. 活动探究老师带领幼儿去学校的小树林里探寻动物的身影。

在树林里,老师引导幼儿察看、发觉、记录森林里的动物。

3. 游戏环节老师依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本领,设计一系列有趣味味的游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喜好和本领。

游戏一:呼喊小动物老师用不同的声音仿照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幼儿依据叫声猜想出这是哪一种动物,加强幼儿的听力和认知本领。

游戏二:找找森林里的宝藏老师在树林里放置隐匿的小宝藏,幼儿需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宝藏。

游戏中加入了一些悬念,让孩子们充分了探险的喜悦和成就感。

游戏三:动物灯谜老师出示一张动物图片,然后构成相应的字母,让幼儿猜出图案对应的动物,既考验幼儿的精准性,又加强了幼儿的察看本领和记忆本领。

4. 归纳类比在游戏活动完成后,老师带领幼儿围坐在一起,引导幼儿把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老师说:“小伙伴们,我们今日学习了很多,我们学习了蜜蜂怎么采蜜,学习了小兔子怎样跳,学习了小松鼠怎样收集松果,这些都是不同的动物所做的事情,同样地,我们也有本身的生活习惯。

”5. 结束环节在归纳类比之后,老师进行总结,通过归纳总结让幼儿再一次加深对所学学问点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幼儿园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森林里的动物,增长幼儿的动物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图片或实物:森林里的各种动物。

2. 故事卡片:森林里的动物故事。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4. 音乐CD:《动物乐园》或其他动物歌曲。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5分钟)1.1 教师向幼儿展示森林里的动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1.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森林动物特点和习性。

2. 故事分享(10分钟)2.1 教师讲述森林里的动物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和情节。

2.2 邀请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动物行为和情感。

3. 创作环节(10分钟)3.1 教师发放创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森林里的动物。

3.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4. 展示与交流(5分钟)4.1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4.2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去动物园或大自然中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创作作品布置在主题墙或展示区,供全体幼儿欣赏。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动物乐园》歌曲的学唱和表演,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

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师对幼儿的创作的评价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鼓励性。

4. 活动延伸是否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森林里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幼儿在创作环节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大胆创作,并能够简单描述动物的特点。

七、活动环创1. 主题墙面:贴上森林里的动物图片,写上动物的名称。

2. 动物故事卡片: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主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动
物》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独创性地讲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三、活动方法
1.类比法。

2.激发法。

3.习惯改变法。

4.直观表达法。

四、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

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

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

(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

(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

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

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

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五、各领域渗透
艺术:音乐活动歌曲《可爱的小动物》。

美工活动泼墨画《动物联欢会》。

健康:体育游戏猎人和动物。

科学:动物世界。

六、生活中渗透有意识地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和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七、环境中渗透周围张贴各种动物图片,供幼儿观察、认识。

八、家庭中渗透
1.请家长带孩子到动物园里去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

2.请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看《动物世界》等节目。

3.请家长和孩子进行说动物比赛,看谁说的多,说得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