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作为高级养生专家,我一直认为中药方剂是小儿补脾胃的优秀选择。
小儿营养摄入不足或脾胃功能不佳,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而中药方剂可以通过温中暖胃、健脾益气等作用,协助小儿补充能量,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不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款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并附上详细的制作方法和用量建议。
一、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一款常用的健脾方,由六味药材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
其中,人参、白术、茯苓能够健脾益气、温中消食;甘草和大枣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的作用;生姜则能温阳解表、助消化。
用量:人参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大枣5枚、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所有药材洗净,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清水,炖至药材软化,取药渣去汤即可。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0-20毫升,每日2-3次。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款同样常用的健脾方,由四味药材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大枣。
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的作用同上,大枣有益气生津、调和其他药材的作用。
用量:人参5g、白术10g、茯苓10g、大枣5枚。
制作方法:将所有药材洗净,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清水,炖至药材软化,取药渣去汤即可。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0-20毫升,每日2-3次。
三、健脾消食汤健脾消食汤是一款补脾益气、消食化湿的方剂,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主要药材有白术、茯苓、神曲、陈皮、草果、桂枝、甘草。
其中白术、茯苓、神曲、陈皮具有健脾消食、化湿除痰的作用;草果、桂枝能够温中行气、解表发汗,助消化;甘草则有调和其他药性的作用。
用量:白术10g、茯苓10g、神曲10g、陈皮3g、草果3g、桂枝3g、甘草3g。
制作方法:将所有药材洗净,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清水,炖至药材软化,取药渣去汤即可。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0-20毫升,每日2-3次。
四、鸡内金薄荷汤鸡内金薄荷汤是一款能够清暑解毒、健脾开胃的方剂,适用于小儿夏季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特效方和偏方(全)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特效方和偏方(全)消化不良是指食物在胃肠道中没有能够被充分消化吸收的情况,引起腹胀、胃痛、嗳气、恶心等不适感。
中医药中有许多特效方和偏方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剂和方法:方剂1. 保和丸:由黄柏、山梔子、莪术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胃气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
保和丸:由黄柏、山梔子、莪术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胃气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
2. 六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甘草、陈皮组成,具有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
六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甘草、陈皮组成,具有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
3. 制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茯苓、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泻心、寒凉降逆的作用,适用于胃火偏盛引起的消化不良。
制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茯苓、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泻心、寒凉降逆的作用,适用于胃火偏盛引起的消化不良。
偏方1. 姜汁红糖:将姜切成片,榨取姜汁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一勺姜汁红糖,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姜汁红糖:将姜切成片,榨取姜汁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一勺姜汁红糖,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2. 苹果醋:将苹果切成薄片,放入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醋,浸泡数天后饮用。
苹果醋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吸收。
苹果醋:将苹果切成薄片,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醋,浸泡数天后饮用。
苹果醋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吸收。
3. 山楂粥:将山楂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加入糯米,煮成粥状。
山楂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山楂粥:将山楂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加入糯米,煮成粥状。
山楂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以上方剂和偏方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使用,但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
老祖宗传下的15个小儿积食良方,个个好用!

老祖宗传下的15个小儿积食良方,个个好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好多房子都已经失传了!下面推荐几个小儿积食的良方!处方一山楂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加红糖适当冲服。
主治宝宝伤食拉肚子。
处方二焦山楂10克、干姜3克,水煎服。
治小孩乳食不化、呕吐不消化物。
处方三鸡内金,焙黄研末,用温开水或用人奶冲服,每次用1~2克。
处方四山药60克、麦芽30克、鸡内金15克、大米100克,鸡内金焙干研末,同其它各味按常法煮粥服食。
适于小孩体弱、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症。
处方五白萝卜、葱白各适当,共捣烂取汁饮用。
适于小孩食物阻滞、消化不良等症。
处方六大麦芽、神曲各10克,水煎服。
大麦芽神曲山楂处方七白胡椒、吴茱萸、橘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温开水送下。
每次3克,1日1~2次。
处方八无花果干果,切成小粒状,文火炒至半焦,加适当白糖,开水冲泡代茶饮。
处方九生姜末3克,水煎加米醋适量趁热服下。
处方十山楂10克、橘皮10克、生姜3片,水煎服。
日服2次。
处方十一必甲、龟板、穿山甲各等份,共研为末,开水冲服。
3~5岁小孩1次服4克,日服3次。
适于各种小孩消化不良。
处方十二鸡内金2个、白糖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末,用开水冲少量,加糖调服。
可健胃、消食、化积。
处方十三山楂(去渣)、淮山药、白糖各少许,将山楂、山药洗净蒸熟,冷后加白糖搅匀压成薄饼。
处方十四山楂10克、菜菔子5克、枳实5克,水煎服。
处方十五芫荽籽(香菜籽)6克、陈皮6克、苍术9克,水煎服。
儿童补脾胃的中药方剂

儿童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但是由于生活和饮食的不规律,儿童的胃肠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脾胃虚弱成为很多儿童面临的健康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中药方剂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儿童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并且会对他们的用量、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提出一条相关的养生建议。
一、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它不仅能够调节胃肠功能,还可以促进儿童的新陈代谢。
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具体操作如下:1. 配置药材:将桂枝、茯苓、白术、干姜、甘草分别按照1:1:3:1:0.5的比例准备好。
2. 熬制药丸:将桂枝、白术、茯苓、干姜加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末,然后将甘草研磨成粉末,与其他药材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蜜糖,揉制成小药丸。
3.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3~5粒,每天两次。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体质比较娇弱,因此药丸的质量一定要保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如果儿童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二、五味子丸五味子丸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方剂,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补脾胃的药物,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胃肠功能,增强儿童的食欲,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
制作方法如下:1. 配置药材:将五味子、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大枣、龟板、麦冬、川芎各按照5克的比例准备好。
2. 熬制药丸:将所有的药材都熬制成药汁,将药汁倒入碗中,然后将草纸剪成小圆片,放在汤汁中,待药汁干后取出,放入打药机中研磨成药粉,将药粉加入蜂蜜中搅匀,制成小药丸。
3.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3~5粒,每天两次。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比较强,因此药丸的剂量一定要严格控制,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同时,如果儿童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三、芹菜猪骨汤芹菜猪骨汤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补脾胃的食谱,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还可以增加儿童的营养成分,促进胃肠功能。
制作方法如下:1. 准备食材:将芹菜、猪骨、姜片、盐、味精、油、酱油、葱段、料酒等食材准备好。
老中医:小儿积食的家庭调养方法

小儿积食以食欲不振、胃胀胃痛、大便不调为特征,一般属于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范畴。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营养需求旺盛,同时肠胃功能尚未完善,所以积食现象比较多见。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时间长,活动减少,更容易发生本病,家长有必要了解小儿积食的判断和调养的知识。
中医药在本病调护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具有易学易用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小儿积食的表现有以下表现即有积食可能。
1食欲:食欲下降或者食欲紊乱,易饱易饥。
2气味:口臭或者伴有酸腐气味。
3口舌:舌苔白腻分布不均,或口角出现糜烂、口疮等。
4肠胃:腹部胀满、灼热,大便稀软粘腻、有酸臭味,或夹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便量及次数增加。
5睡眠:睡眠不稳、夜间哭闹、流口水、磨牙、说梦话等。
小儿积食的饮食调养积食的调养首先要调整生活习惯,包括定时定量进食,定时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等。
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食疗,以下食物对积食均有一定的作用。
1白萝卜:清热化痰、理气消食,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2山楂:含多种有机酸、脂肪酶,能促进蛋白和脂肪的消化,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伤食后腹满饱胀,尤其是肉类食物导致的食积不化最为适宜。
不过生山楂酸涩,可以食用山楂糕、山楂片等代替。
不过山楂中的有机酸成分,不利于牙齿健康,所以吃完山楂后要漱口。
3麦芽、谷芽:都有消食化滞的作用。
此外,米仁、白扁豆、山药、莲子都有可以增加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对经常容易食积的小儿,可作为平时调理的食品,市面上有八珍糕等小吃就是以这些食品为主要原料的。
还有些食物不宜消化,比如糯米、蜂蜜、板栗等,积食期间注意少吃或不吃。
另外还有些食物多食容易上火胀气的,可能会加重口臭、睡眠不稳等症状,所以也要注意控制,比如羊肉、猪肚、黑豆、芋艿、核桃、桂圆、鸡蛋等。
小儿积食的外治调护推拿捏脊(或称捏积)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每日清晨或者洗浴后,让孩子俯卧床上,大人由孩子的尾椎开始沿着脊椎骨向上捏到大椎穴为止(低头时,颈部最高的椎骨就是)。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中药制剂。
这些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
1、儿康宁糖浆儿康宁糖浆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痰多、腹胀等症状。
该药对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3、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该药安全有效,适合婴儿使用。
4、鸡内金散鸡内金散是一种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5、保童颗粒保童颗粒是一种具有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导滞消积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积食等症状。
该药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成药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
1、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还可以保护心肌细胞,防止血栓形成。
2、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含有天然麝香的中成药,具有芳香开窍、活血化瘀的功效。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垃圾食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出现了脾胃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
针对这些问题,中药方剂成为了不少家长们希望尝试的治疗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六个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包括用量、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补气血、益脾胃的汤剂,适用于小孩子营养不良、贫血、脾胃虚弱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当归、熟地、黄芪、白术、茯苓、川芎、桂枝、甘草。
用量:每味药量均为10克。
制作步骤:1)将当归、熟地、黄芪、白术、茯苓、川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将火调至中小火,继续煮煎30分钟。
2)加入桂枝、甘草,再煮煎15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八珍汤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小孩子,但是不宜一次饮用过多,建议控制每次饮用量在100毫升以内。
2. 七仙女方七仙女方是一种能够增强小孩子胃肠道消化能力的方剂,适用于小孩子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木香、苍术、甘草、陈皮、白芍、泽泻、白芨。
用量:每味药量均为6克。
制作步骤:1)将木香、苍术、甘草、陈皮、白芍、泽泻、白芨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将火调至中小火,继续煮煎30分钟。
2)将汤剂滤去渣,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七仙女方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的小孩子,但是不宜使用过量,一天不要超过一次,并且要注意审查小孩子是否对药材过敏。
3. 金银花黄连汤金银花黄连汤是一种有利于小孩子调理肠胃的方剂,适用于小孩子腹泻、拉肚子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金银花、黄连、苦参、甘草。
用量:金银花、黄连、苦参各5克,甘草3克。
制作步骤:1)将金银花、黄连、苦参、甘草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将火调至中小火,继续煮煎30分钟。
2)将汤剂滤去渣,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金银花黄连汤适合小孩子腹泻、拉肚子等症状,但不适合脾胃虚弱的小孩子,一天不要超过一次,并且要注意孩子是否对药材过敏。
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

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随着孩子成长,脾胃功能逐渐发育,但也有一些孩子由于体质较弱或饮食习惯不当,导致脾胃消化吸收不良,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这时,家长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帮助孩子补充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以下是6个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推荐的中药方子。
一、苓桂术甘汤【组成】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桂枝6克,生姜3片。
【制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1小时,去渣留汤,加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脾,温中暖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本方辛温,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二、四君子汤【组成】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制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1小时,去渣留汤,加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益气,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体质虚寒者不宜服用。
三、香砂六君子汤【组成】陈皮6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6克,桂枝6克,半夏6克,生姜3片。
【制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1小时,去渣留汤,加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化痰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四、饮食调理除了中药外,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稀饭、蒸蛋等。
另外,孩子饭后应避免立即运动或睡觉,以免影响消化。
五、蜂蜜姜汁【组成】蜂蜜适量,生姜适量。
【制法】将生姜切成末,加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状。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六、养生粥【组成】黄豆、糯米、生姜、葱白适量。
【制法】黄豆和糯米淘洗干净,加水煮至糯米烂熟,加入生姜、葱白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温中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注意事项】糯米易消化,但不宜多食,每次以1碗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
食积又称积滞。
【治疗食积的实用小药方】(1)山楂麦芽茶:山楂10克,生麦芽10克。
将山楂与生麦芽一起放入杯中,开水泡20分钟,随时饮用。
(2)鸡胗粉粥:鸡内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将鸡内金、干橘皮、砂仁打成细粉,将粳米熬粥,调入上述粉末,加适量白糖,分次服之。
(3)参芪鹌鹑汤:党参10克,黄芪10克,鹌鹑1只。
鹌鹑去毛及内脏,将党参、黄芪放人鹌鹑腹内,加水、盐、油适量,隔水炖2小时,去掉党参、黄芪,1日内食完。
(4)粟米怀山糊:粟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适量,煮成糊,调入白糖即可食用【常用的治疗食积中成药】1、王氏保赤丸小儿消化不良和成人胃肠功能失调所致乳滞疳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便秘等症;四时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厥惊风、喘咳痰鸣等症;脾胃虚弱,发育不良。
2、枳实导滞丸脾胃虚弱、气滞食积所致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及痢疾里急后重之症3、小儿香橘丹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胃口不开,慢性胃肠炎;小儿脾胃衰弱。
吐泻,久
泻,久痢,大小便不分4、小儿健脾丸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柔无力5、小儿喜食片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6、食积颗粒食积停滞所致的偏食、厌食7、山楂丸食积、肉积,停滞不化,痞满腹胀,饮食减少8、复方鸡内金片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9、肥儿丸
小儿食积,乳积,发热腹胀,呕吐滞下及腹痛等症10、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腹胀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致厌食、恶食【预防调护的小贴士】对于妈妈爸爸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既然宝宝已经吃饱了,就不要再喂了,否则很容易导致食积。
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定时定量哺乳,不应过饥过饱。
食品要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可偏食、杂食,要合理喂养。
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出现食积,除积极治疗外,还要注意科学调护。
要保证患儿饮食、起居有时,纠正偏食,不吃零食,少吃甜食,不要滥服滋补品。
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
腹胀者揉摩腹部。
【安全用药的须知】(1)不可妄用泻药:泻下药,如大黄之类,性味多苦寒,小儿脏腑娇嫩,
不耐苦寒之品。
出现食积,使用泻下药,对于成人可能无恙,但于小儿多会导致脾虚,而出现泄泻、厌食等症。
故不可妄用苦寒泻下之剂。
(2)注重固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成熟的脏腑。
食积本来就会伤及小儿脾胃,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固护脾胃,可多食粥以养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