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
血竭的工艺

血竭的工艺
血竭是指利用酶或化学物质将血液中的红细胞分解并去除,以得到血液中其他成分的一种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应用于医疗、血液分析、生物技术等领域。
血竭的工艺步骤如下:
1. 收集血液:通过输血或其他方式,收集到新鲜的血液样本。
2. 制备血浆:将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即为血浆。
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抗体、酶、激素等成分。
3. 血浆分离:利用酶或化学物质,将血浆中的红细胞分解并去除,通常使用的酶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K等。
这一步骤常被称为溶血反应或竭血。
4. 脱色处理:对分离得到的血浆进行脱色处理,去除其中的色素,使得血浆呈现无色或减少颜色的状态。
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重组凝集素吸附等。
5. 精制处理:对血浆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微生物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超滤、凝胶过滤、热处理、紫外线照射等。
6. 冻干:将精制后的血浆进行冻干处理,以便长期储存和运输。
冻干过程通常通过低温冷冻和真空干燥来实现。
7. 贮存和使用:将冻干的血浆储存于低温条件下,以便后续的使用。
血浆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制品、药品、检验试剂、科研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竭工艺在处理血液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生物安全要求,确保操作过程中不影响血浆的质量和安全性。
血竭

2002-2010血竭市场价格趋势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1445000
1500 1380
1350
11210500
1200
1 620 442000 470 320 130 100 150 130 135 130 135 125 130
毁灭性破坏,仅少量高地的存活,爪哇和婆罗洲产量很少。海啸之前的国际 价格就已经涨到了150美金/kg,现在最低为250美金/kg,且有价无市。 龙血竭为国产血竭,药理作用与麒麟血竭相似,已收入云南省地方标准。广 泛用于防治冠心病、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Ⅱ型糖尿病、甲亢、妇科等疾 病。现有龙血竭胶囊等。 据报道,龙血竭每年约有5亿元的市场容量。
面呈暗红色。 牌号血竭:按质量优劣分成麒麟牌、手牌、皇冠牌、五星牌、
AA牌、三A牌、鸡牌、金鱼牌、金星牌、太阳牌等。
化学成分
1、红色树脂酯 约57%。已分离的结晶性红色素有: 血竭红素、血竭素;黄烷类色素:去甲基血竭红素、 去甲基血竭素、黄烷醇等。 红色树脂为血竭树脂鞣醇与苯甲酸或苯甲酰乙 酸的化合物。
商品特征
原装血竭 1、扁圆形、四方形或不定形块
状,大小不等。 2、表面铁黑色或黑红色,常附
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断面 有光泽或粗糙而无光泽,黑 红色,研成粉末血红色。有 果壳或鳞片等杂质。 3、无臭、味淡。
加工血竭
1、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直径
6 ~ 8cm , 厚 约 4cm , 重 250 ~
皇
产销行情
我国传统的伤科药,被李时珍奉为“活血圣药”,已有1500多年的药用历史。 麒麟血竭全部依赖进口,属于长期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皇冠牌血竭由中国
血竭——中医识方

⾎竭——中医识⽅⾎竭[xuè jié]【原名】⾎竭【别名】⽊⾎竭;骐驎竭;海蜡;麒麟⾎;龙⾎竭;⾎结;⾎⼒花;麒麟竭;朱⾎竭;⾎竭花;海脂⽯【药性】平性【药味】⽢;咸【归经】归⼼经、肝经。
【功效】散瘀定痛,⽌⾎⽣肌【主治】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不⽌,瘰疬,臁疮溃久不合【⽤法⽤量】内服,研末,0.3~1g,或⼊丸剂;外⽤研末撒或⼊膏药内敷贴。
【禁忌】不宜⼊煎剂,应研末冲服;孕妇忌⽤。
【现代药理研究】1.⾎竭有⽌⾎、抗⾎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增加⾎流的作⽤。
2.⾎竭具有增加冠脉⾎流量、提⾼⼩⿏对减压缺氧的耐受⼒作⽤。
3.⾎竭有明显⽌痛的作⽤。
4.⾎竭有抗炎、加速伤⼝愈合的作⽤。
5.⾎竭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古籍摘要】《本草纲⽬》:骐驎竭,⽊之脂液,如⼈之膏⾎,其味⽢咸⽽⾛⾎,盖⼿、⾜厥阴经药也。
肝与⼼包皆主⾎故尔。
河间云:⾎竭除⾎痛,为和⾎之圣药,乳⾹,没药虽主⾎病,⽽兼⼊⽓分,此则专于⾎分也。
散滞⾎诸痛,妇⼈⾎⽓,⼩⼉瘈疭。
《本草蒙筌》:味⾟、咸,⽓平。
有⼩毒。
治跌仆伤损,疗恶毒疮痈。
专破积⾎引脓,竟驱邪⽓⽌痛。
凭作膏贴,任调酒吞。
《景岳全书》:味⽢咸微涩,性平。
善破积⾎,⽌痛⽣肌。
疗⾦疮折伤打损,⾎瘀疼痛,内伤⾎逆,妇⼈⾎⽓凝滞,亦能⽣⾎补虚,俱可为末酒服,并治⼀切恶疮癣疥久不合⼝。
然性能引脓,不宜多⽤。
《本草备要》:补,和⾎敛疮。
⽢咸。
⾊⾚⼊⾎分,补⼼包肝⾎不⾜,专除⾎,散瘀⽣新,为和⾎之圣药。
治内伤⾎聚,⾦疮折跌,疮⼝不合,⽌痛⽣肌。
性急,不可多使引脓。
⾎竭单⼊⾎分,乳⾹、没药兼⼊⽓分皆⽊脂也。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又名大血主、忍冬藤,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在中医学中,血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
血竭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防止血液淤滞,从而达到消除瘀血的效果。
因此,血竭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心脏病、痔疮等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
2. 退热滋阴: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热病变引起的高热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血竭还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能够改善体液代谢,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对于治疗热性病症、口干口渴、咽干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温阳助阳:血竭被认为具有温补虚寒、助阳的作用,能够改善体内阳气不足的状况,具有抗寒保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因此,血竭常被用于治疗阳虚所致的寒病、阳萎、阳痿等疾病。
4. 抗炎镇痛:血竭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血竭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疼痛综合征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 祛风湿:血竭被认为具有祛风湿、化湿除湿的作用,对于风寒湿痹、湿热身痛、关节酸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血液代谢,以及减轻关节炎炎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血竭具有活血化瘀、退热滋阴、温阳助阳、抗炎镇痛、祛风湿等多种功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竭虽然对多种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滥用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产生。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血竭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由鲜血竭植物的干燥根茎制成。
在中医药学中,血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诸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对血竭的功效、作用和禁忌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血竭及其应用。
一、血竭的功效1. 止血功效:血竭具有显著的止血功效,可以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状的治疗。
血竭能够增加血管收缩,收敛出血血管,减少血液流量,达到止血的效果。
2. 活血化瘀功效:血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如痛经、跌打损伤后的淤血瘀肿等。
3. 清热解毒功效: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
例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痈疽等。
4. 抗病原菌作用:血竭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5. 抗炎作用:血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血竭的作用1. 收敛作用:血竭具有收敛作用,可以收敛创面和止血。
2. 温经作用:血竭具有温经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
3. 活血作用:血竭具有活血作用,可以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循环。
4. 透疹作用:血竭可以透疹排毒,对治疗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血竭的禁忌1. 孕妇禁用:由于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血竭。
2. 月经过多者禁用:血竭具有收敛作用,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加重月经量。
3. 外伤溃疡患者禁用:外伤溃疡患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加重病情。
4. 内出血患者禁用:由于血竭具有止血作用,内出血患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阻碍疾病的自然康复过程。
5. 对血糖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可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6. 对血液凝结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可能会对血液凝结产生影响,因此,凝血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7. 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不宜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患者。
血竭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

血竭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血竭,中医学中的一种中药,其功能主治如下:1.活血化瘀: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的流动,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
2.温经止血:血竭具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可以止血并暖宫,适用于各种妇科出血症状,如月经过多、经期不调等。
3.祛风止痛:血竭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状。
4.化痰止咳:血竭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平喘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痰湿停滞等症状。
5.改善皮肤状况:血竭还可以改善皮肤状况,减少皮肤问题,如疮疖、瘀血等。
6.养血生发:血竭有养血生发的功效,可以促进头发生长,适用于脱发、头发干枯等问题。
性味归经血竭的性味为苦、辛、温,归经属于肝、脾经。
具体表现为:•性味:苦、辛、温•归经:肝、脾经血竭在肝经和脾经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血竭可以疏肝补血、活血化瘀,对肝血不足、经血不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血竭对脾经有温补作用,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提升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血竭也有一定的疗效归因于其苦、辛的性味。
苦味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辛味具有行气散寒的作用。
这两种性味的作用使血竭能够祛风止痛、化痰止咳等,对某些疼痛和咳嗽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血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量掌握:血竭为热药,用量过大可能导致滞热阳痿等症状,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剂量。
2.配伍搭配:血竭一般需要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搭配,以起到协同作用。
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搭配合适的药物。
3.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血竭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在使用血竭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4.注意禁忌症:血竭存在一些禁忌症,如热性病证、阴虚火旺、咳嗽痰稠等症状。
在这些情况下,不宜使用血竭。
5.注意药物质量:选择优质的血竭药材非常重要,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和安全性。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吃法血竭,又称为血竭苏,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止血、活络、消肿、化痰、止咳等。
它可以通过多种吃法进行服用,如煎服、煮汤、泡酒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各种吃法。
一、血竭的功效与作用:1. 止血效果显著:血竭含有丰富的血栓酶,能够有效加速血液凝固,促进血凝块的形成,从而起到强力止血的功效。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咯血、崩漏、便血等。
2. 活络作用明显: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疏通经络、舒展经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流动。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如风湿痹痛、瘀血积聚导致的疼痛等。
3. 消肿效果显著:血竭具有消肿的功效,能够有效消除组织的水肿,减轻肿胀疼痛。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肿瘤、淋巴结炎等。
4. 化痰止咳作用明显:血竭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能够排除呼吸道的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咳嗽病症,如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
二、血竭的吃法:1. 煎服:将血竭用水煎煮,去除杂质后取汤液服用。
一般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5克至30克。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疼痛症状等。
2. 煮汤:将血竭切碎后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至2小时,去除渣滓后取汤液服用。
一般每日服用1次,每次服用15克至30克。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消肿、炎症等病症。
3. 泡酒:将血竭切碎后加入白酒中浸泡,密封保存7至15天后即可饮用。
一般每日饮用1次,每次饮用15克至30克。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痰多、咳嗽等病症。
注意事项:1. 服用血竭时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合理用药原则,不可过量使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遵医嘱禁用或减量使用。
3. 由于血竭具有刺激性,敏感体质的人群应慎用。
总结:血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血竭的吃法多样,如煎服、煮汤、泡酒等,但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合理用药原则。
血竭

血竭文章目录*一、血竭的概述*二、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三、血竭的药方选录*四、血竭的服用方法*五、血竭的保存方法血竭的概述1、血竭的概述血竭,中药名。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
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
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2、血竭的别名麒麟竭、血结、血力花、海蜡、木血竭。
3、血竭的性状形态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精制品呈片状。
表面红褐色、红色、紫色,具光泽,局部有红色粉尘黏附。
质硬,易碎,断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
研粉为血红色。
无臭,味微涩,嚼之有黏牙感。
4、血竭的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
归心经、肝经。
5、血竭的来源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6、血竭的产地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
我国台湾、广东有栽培。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1、血竭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含红色树脂90%以上,为血竭树脂鞣醇与苯甲酸及苯甲酰乙酸的化合物。
经成分初步分析,含有血竭红素、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松脂酸、异松脂酸、松香酸、血竭黄烷A、去氢松香酸、异海松酸、海松酸、血竭二氧杂庚醚等成分。
2、血竭的功效作用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3、血竭的毒副作用无毒。
凡无瘀血者慎用。
血竭的药方选录1、治下疳:血竭、儿茶、乳香(去油)、龙骨(研细末)、没药(去油)各0.9克。
研细掺之。
(《疡医大全》)2、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30克,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摘玄方》)3、治产后血冲心膈喘满,命在须臾:麒麟竭、没药各4.5克。
研细末,童便和酒调服。
(《本草汇言》引《广利方》)4、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医林集要》)5、治一切金疮及肿毒溃烂,不生肌肉:麒麟竭、净发灰、乳香、没药、轻粉、象牙末各等分。
冰片少许,共为末,掺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竭
【中药名】血竭xuejie
【别名】麒麟竭、血结、血力花、海蜡、木血竭。
【英文名】Draconis Sanguis
【来源】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米。
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
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部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
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
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厘米,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赤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
【产地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
我国台湾、广东有栽培。
【采收加工】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药材性状】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精制品呈片状。
表面红褐色、红色、紫色,具光泽,局部有红色粉尘黏附。
质硬,易碎,断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
研粉为血红色。
无臭,味微涩,嚼之有黏牙感。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
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2克,研末内服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
用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临床用治妇女月经过多、痛经、咳血、便血。
【药理研究】有抗炎、抑菌、抗血栓作用,对环核苷酸有影响,影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
【化学成分】含红色树脂90%以上,为血竭树脂鞣醇与苯甲酸及苯甲酰乙酸的化合物。
经成分初步分析,含有血竭红素、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松脂酸、异松脂酸、松香酸、血竭黄烷A、去氢松香酸、异海松酸、海松酸、血竭二氧杂庚醚等成分。
【使用禁忌】凡无瘀血者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下疳:血竭、儿茶、乳香(去油)、龙骨(研细末)、没药(去油)各0.9克。
研细掺之。
②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30克,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③治产后血冲心膈喘满,命在须臾:麒麟竭、没药各4.5克。
研细末,童便和酒调服。
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⑤治一切金疮及肿毒溃烂,不生肌肉:麒麟竭、净发灰、乳香、没药、轻粉、象牙末各等分。
冰片少许,共为末,掺之。
⑥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30克,铅丹15克(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汤洗疮后贴之。
⑦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
⑧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颇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