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龙血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龙血竭临床应用概述

龙血竭临床应用概述
全流产 率( 9 3 . 7 % )对 照组 8 O例 完全流 产率 (9 0 . O % )比较 两组 药物 流产效 果 和出血 量及出血时间 ;结果 : ① 观察组 与 对照组完 全 流产率 无显 著差 异 ( P>
2 王宁波.龙血竭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 死 3 6 例疗效观 察. 现代 中西 医结 杂 志 , 2 0 0 3, 1 2
粉末的干棉 球涂抹宫颈糜烂面 , 至整个糜
烂 面均被龙血竭 粉末覆盖。对照组 2 5 8 例用爱 宝疗 栓局部上药。隔 日上药 1次 , 治疗时 间为 1 —6个月 , 结果: 观察 组和 对照组 的临床 有效率 分别为 8 2. 4% 和
4 7 . 3% 。
涂玫芦消痤 膏 , 每 晚外用 1 次 。两组 均
文献应用龙血 竭胶囊 治疗 放射 性皮 肤湿 性反应 。方法 4 8例 出现 放射 性皮
肤湿 性反 应的患者 , 随机分 为治疗组 2 5 例用龙血竭胶囊 内容物外敷治疗 ; 对 照组
2 3例用康复新 、 京 万红软膏 、 生理盐水 + 庆大霉素 +维生素湿 敷等。结果龙 血竭 胶囊 内容物对 放射 性皮肤 湿性 反应治疗

文献采用龙 血竭 治疗 宫 颈糜烂 。方
法: 观察组 2 8 9例用龙 血竭 , 将龙血竭 除去胶囊 外 衣 , 粉 末洒 满 一灭 菌干 棉球 上, 酒精棉球 消毒 宫颈后 , 用铺 满 龙血竭
3次/ 日, 每次 1 . 2 g , 3— 4周 为 1个疗
程 。治疗前后观察 自觉症 状 ( 胸痛 、 呼 吸
跌打丸 口服 , 2次/ 日, 每次 1丸 , 疗 程均
龙血竭在内科系统的应 用 为 6天 ,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 6 .5 %, 对照

龙血竭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龙血竭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 %
11 .一般 资料 :观察病 例 为 20 ~0 8 03 2 0 年在 我 院 内分泌 专科 门 诊 就 诊及 住 院的糖 尿 病足 患者 4 9例 , Wae e 分级 法【 于 1 4 按 g nr 1 J 属 ~ 级的患 者 , 随机 分为两 组 : 血竭治 疗组 2 例 , 龙 5 男性 1 例 , 6 女性 9 例 , 均 年龄 6.16 2岁 ; 规治 疗 组男 性 1 , 性 1 平 0  ̄. 2 9 常 4例 女 O例 , ★与常规 组 比较 P OO < .l 平 均年龄 6 .  ̄ . 岁 。 尿病 的病 程 3 1 年 (. 47年 。 0 77 1 糖 0 O — 4 81 .) 足溃 2  ̄ . 组各级 糖尿 病足 溃疡 愈合 或取 得显效 时间 比较 ( 2两 天) 疡 最 大 面积 9 e le 最小 为 1 e 2 c 为 一处 或 多 处 溃 mxOm, 5 . mx . m, 5 2 疡 , 重者病 变深度 可达 均深 筋膜 甚 至骨 质 。均有 不同程 度 的麻 严
南京市秦 淮医院 ( 10 6 200 ) 2 1 年 7月 2日收稿 00
2 9 3 9 5 P O 5 P O 1 。 明龙 血竭外 治糖尿病 足是一 . 、. 、 .l < . 或 < . )说 8 3 1, 0 O
பைடு நூலகம்
种有效 的方法 , 上 的显 著疗 效可 能与 其活 血散瘀 , 生肌 、 临床 祛腐
抗 菌抑 菌等有 关 。
参 考 资 料
[谷 涌泉 , 1 ] 张健 , 樟 荣 , . 尿 病足 病诊 疗进展 () 许 等糖 M. 北京 : 民 人
卫 生 出 版 社 . 0 .4 2 64 . 0

《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引言龙血竭,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中医药方剂中。

其中,其总黄酮成分的镇痛作用在临床应用中表现显著。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关于龙血竭总黄酮镇痛作用的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详细阐述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1. 临床观察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龙血竭总黄酮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其作用表现在对多种疼痛症状的缓解,如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等。

患者在使用龙血竭总黄酮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龙血竭总黄酮对多种动物模型的疼痛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反应等有关。

三、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机制研究1.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龙血竭总黄酮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镇痛作用。

研究表明,龙血竭总黄酮能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从而改变痛觉传导过程,达到镇痛效果。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龙血竭总黄酮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作用,从而减轻炎症性疼痛。

3. 抗氧化作用龙血竭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缓解疼痛。

四、研究展望目前,关于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龙血竭总黄酮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镇痛效果差异、以及其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应用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细胞培养等技术,深入研究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五、结论综上所述,龙血竭总黄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等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将不断深入,为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更多依据。

龙血竭剂型的研究进展

龙血竭剂型的研究进展

龙血竭剂型的研究进展马乃荣;陈梅;姜婷婷;曹志尉;刘影;陈晨【摘要】近年来,龙血竭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其上市剂型仅有散剂、胶囊剂和片剂.目前,虽然各种缓释剂型已研发出,且可明显提高龙血竭的溶出度,但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实践.这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龙血竭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的功效,在临床有很好的效用.目前临床常见剂型及药物浓度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通过对其提取工艺的研究,增加其溶出度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31【总页数】4页(P175-178)【关键词】龙血竭;剂型;龙血竭总黄酮;溶出度;提取工艺【作者】马乃荣;陈梅;姜婷婷;曹志尉;刘影;陈晨【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 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 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 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 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淮安 223300【正文语种】中文龙血竭,即滇龙血竭[1],主产于云南,从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中获得,树皮割破后会流出殷红的汁液,龙血竭就是从汁液中提取的。

为红棕色至黑棕色的不规则块状或片状,有光泽,质地较脆,结构有空隙,有些附有少量红棕色粉末。

微有清香,嚼起来微有涩味,有炭粒感并轻微粘牙,物理特性为可溶于甲醇、乙醇或稀碱液,不溶于水、乙醚和稀酸溶液[2]。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龙血竭含有血竭红素、血竭素、去甲血竭红素、去甲血竭素、松香酸及苯甲酸等,中医发现它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之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3],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瘀滞等症,同时还有消炎、镇痛、抗菌、降血糖、降血脂、抗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肌细胞、抗肺纤维化、改变血液流变学、降低NOS活性、促进表皮修复的作用[4-5]。

珍稀药用植物(血竭)资源利用与开发

珍稀药用植物(血竭)资源利用与开发

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开发1 血竭的概述2血竭的资源分布3血竭的利用价值4血竭的观赏价值5血竭的研究利用与开发6解决血竭原材料紧缺之道7血竭的国内外市场前景1血竭的概述血竭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它是龙血树属植物的木质部在受外力损伤或遭真菌侵入后分泌的红色树脂,被称为“龙血”,内服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作用,外用具有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

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药材基源: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目前国产血竭多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或柬埔寨龙血树树脂,进口血竭较为少见。

2血竭的资源分布《中国植物志》(14卷)记载,龙血树属植物全世界约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这些植物的木质部在受外力损伤或遭真菌侵入后分泌的红色树脂,被称为“龙血”,内服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作用,外用具有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是传统中药“血竭”的来源之一。

分布与生态学特性龙血树属植物在我国有5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海南岛及台湾地区。

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

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

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

在云南省,剑叶龙血树分布的生态环境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的阳坡和坡脊上,它与油朴(Celtis giganticarp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ifolia)、岩棕(Pleomele cochinchinensis)及榆树(Ulmus lanceifolia)等成为石灰岩季雨林的特有树种[9]。

在广西大新县,龙血树的覆盖度可达25%~35%,但以成年和老年的个体多、幼株少。

海南龙血树(又称小花龙血树)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南部岛屿,在昌江、东方、乐东、三亚、陵水、万宁及文昌一带沿海的低海拔花岗岩、低丘陵地热带常绿季雨林至沿海的一些岛屿均有生长。

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课题名称: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课题编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GZZC2020214)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0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采用内服龙血竭极细粉,乙组采用活血止痛胶囊,治疗1个疗程。

监测治疗前后VAS疼痛指数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的变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甲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0%,乙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6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治疗10天与治疗后VAS疼痛评分、M-JOA 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且甲组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龙血竭极细粉可提高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改善疼痛,充分发挥抗炎、活血化瘀作用,可广泛推广于临床运用。

关键词:龙血竭极细粉;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引言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

《外科证治全书》明确指出,疼痛疾病与血瘀有关。

科学家通过生物力学分析认为,过度的腰椎活动和过度的体重增加会导致腰椎突出症。

长期紧张很容易导致腰部经络血瘀,导致腰痛。

有学者指出[1],所有骨科疾病的早期都是气滞血瘀证的一部分。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应调和气血,遵循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原则。

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调和气血,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原则。

现代医学对龙血竭研究中发现,龙血竭具有镇痛、抗炎、活血化瘀等作用[2]。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龙血剂型包括微胶囊、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含剂、缓释滴丸、中药细粉、龙血乙醇溶液、软膏、固体分散胶囊等,但是有研究表明,龙血竭细粉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剂型,因为其有效摄入浓度高,使用方便[3]。

血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血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血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5-26T16:45:00.1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张帆[导读]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血竭,产地为广西省和云南省南部。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中药血竭的记录。

张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中药血竭,又名龙血竭,通过天门冬科龙舌兰亚科中的剑叶龙血树中进行提取,其作为一种树脂,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

中药血竭的药用功效能有效帮助肝脏进行清热解毒,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其降低血糖和降低血脂的作用较为明显,此外,还能够有效促进表皮细胞进行修复等。

是目前中医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味中药制剂。

本次研究着重分析中药血竭的研究情况,供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血竭;临床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21-02中药血竭,产地为广西省和云南省南部。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中药血竭的记录:性温和,味略甘发咸,不具有毒性,临床上可以用于活血化癖、止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的中医学者对于中药血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重视。

具体研究如下。

1.中药血竭的药理作用中药血竭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镇痛、保护心肌、抗肺脏纤维化、改变血流、降低一氧化氮活性等。

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抗炎镇痛功效。

运用免加热工艺对中药血竭进行提取,对其抗炎作用进行实验;运用传统工艺对其阵痛作用进行实验。

使用扭体实验,表明中药血竭镇痛作用较为明显,扭体次数少。

使用在体动物实验,表明中药龙血竭和其中包含的三种化学物质叶龙血素A、B及龙血素B,能够有效抑制非特异性神经元,当中药血竭的浓度在百分之零点零五时,这一抑制作用最大,三种化学物质叶龙血素A和B及龙血素B进行组合,也能够对非特异性神经元进行抑制。

两种方法的抑制效果一致,表明中药血竭和三种化学物质叶龙血素A、B及龙血素B,都能够抑制非特异性神经元,从而有效阻断神经放电过程产生的疼痛传导,即可以用于阵痛作用。

龙血竭临床应用概述

龙血竭临床应用概述

龙血竭临床应用概述摘要龙血竭是纯天然药物,功专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敛疮生肌。

近年来临床报道用龙血竭治疗各类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概述如下。

关键词龙血竭临床治疗扩展应用龙血竭在内科系统的应用文献[1]应用龙血竭佐治急性胃粘膜出血25例,25例均为应激状态出血者。

治疗方法:除西药止血对症,常规抢救治疗外,加用龙血竭胶囊6粒(1.8g),取出药粉加入冻生理盐水100mI中摇匀,口服或经胃管注入,每8小时1次。

结果:显效9例(36%),有效15例(60%),无效1例(4%),总有效率96%。

对比单纯西药组25例,总有效率64%。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文献[2]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6例,方法:常规给予溶栓,口服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依那普利,静滴极化液、硝酸甘油等治疗,口服龙血竭胶囊, 3次/日,每次1.2 g,3~4周为1个疗程。

治疗前后观察自觉症状(胸痛、呼吸困难等)变化。

结果:显效24;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

治疗后3~4周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常规疗法34例,治疗后自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9.4%) ,血液流变学指标:4例恢复正常, 20例好转。

文献[3]采用三七、血竭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0例,所选病例经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并做活检除外恶性病变。

治疗组:给予三七粉1.5g、血竭粉1.5g,均1日2次吞服,同时予以补液、补充血容量等对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7.5%。

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75%)。

龙血竭在外科系统的应用文献[4]采用自制的龙血竭软膏外敷和血竭胶囊内服相结合,治疗各型急性期外痔124例。

方法:龙血竭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

将广西血竭粉30 g,甲硝唑粉30 g,冰片35 g,地卡因粉2.5 g,加入凡士林膏500 g,混合调匀制成龙血竭软膏。

温开水清洗肛门或用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30 分钟后,将龙血竭软膏外涂患处,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早晚各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